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张羽  赵俊峰 《新闻知识》2006,(11):19-22
进入新世纪以来,从纽约到伦敦,从汉城(首尔)到东京,“公民新闻(CitizenJournalism)”正在海外传媒界勃然兴起,有关“公民新闻”的讨论已是沸沸扬扬。[1]在国内,随着媒体对在9·11恐怖袭击、印度洋海啸和伦敦地铁爆炸等重大事件中博客出色的传播作用以及对韩国OhMyNews公民新闻网站的报道,公民新闻也逐渐走入大众视野。按照维基百科的解释,公民新闻也称之为“参与式新闻”,指“公民在搜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2]也就是说,在公民新闻中,作为普通人的公民发挥了主动和积极的作用,而不像传统新闻时代,新闻从…  相似文献   

2.
杨春梅 《新闻前哨》2010,(12):28-30
纵观近百年社会事件新闻传播的演变历程,不难发现新闻生产者的大众化演进趋势。伴随传播技术的革新和传播方式的变化,从“文人办报”到“群众参与办报”,从新闻通讯员、新闻报料人再到“公民记者”.新闻生产者大众化的演进趋势日益改变着新闻传播格局及新闻业态。探寻新闻生产者大众化演进趋势,认清公民记者在新传播时代的价值,发挥公民记者传播新闻的积极作用,规范公民记者的新闻传播行为,是新闻传播业健康发展的时代课题。  相似文献   

3.
从20HD5年开始,公民新闻的概念逐渐进入中国,继公共新闻之后,公民新闻再一次引发了国内学界和业界的关注。④随着公民新闻网站Ohmynews提出的“每个公民都是记者”的观念的散播,在web2.0时代的中国语境下,业内外都在寻找公民新闻从理论到实践的切入口。2006年12月1日,《成都商报》在社会新闻版面上打出了“每个公民都是记者,网友都来发布新闻”的口号,  相似文献   

4.
广州地区的主流媒体敢为人先,积极探索,在“报料新闻”这个重要课题上,经历了从简单到完善的过程,探索、总结出各具特色的“报料新闻”运作模式、操作程序和管理办法[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所谓新闻信息传情,是指新闻传播在传播新闻的过程中从内容到其形式都赋予新闻以自身的感情,从而深化新闻信息的内涵,引发受众的情感,形成良好的“传”“受”互动关系,促进社会和谐发展。[第一段]  相似文献   

6.
<正> 由于”SARS“的原因,原定于8月份在西宁召开“三届三次理事会暨学术年会”拟推迟到10月底在广西北海召开。 请各会员单位及有关单位仍然按照中国新闻技联通字[2003]02号通知中的会议征文、申报“新闻科学技术奖”,评选“优秀新闻技术工作者”的规定及要求,准备和参与。论文投稿请注  相似文献   

7.
法律对新闻报道的约束与保护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新闻侵权诉讼(俗称“新闻官司”)在我国已有十年多的历史。经十年之积累,新闻与法律都在不断调整自己,力求为对方所认同并适应对方。在公民的名誉权和人格尊严日益得到社会重视的今天,新闻与法律在维护这部分人权的根本立场上并没有歧见。并且任何法律都具有双重功效,一种约束同时就意味着一种保护。可以说,有关新闻侵权的法律规定为正当的新闻报道设立了规范化的天地。 本文着重从新闻适应法律的视角谈谈有关认识。文中的“新闻”,泛指从事新闻活动的主体(新闻媒介、记者和所有参与新闻活动的人)和流行观念,“法律”也是大致相当的含义,这纯粹为了行文方便。  相似文献   

8.
[问]常听到儿童新闻一词,什么是儿童新闻呢? [答]儿童新闻,是指写给儿童少年看的新闻。据统计,目前我国有儿童少年报刊180多种,总计发行量达7578万份(册)。这些报刊在文体上,包括消息、通讯、图片新闻、报告文学等。由于这些都是“为儿童写、给儿童看”的新闻,所以都该称为儿童新闻。[问]有些同志认为:儿童新闻是指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新闻。这种讲法妥当吗?  相似文献   

9.
美国新闻界关于“公共新闻”的实践与争论   总被引:22,自引:0,他引:22  
在20世纪的最后10年中,美国新闻界出现了一种名为“公共新闻”(publicjournalism)的实践活动,这种活动很快被澳大利亚等国的新闻媒介“引进”,在更多的国家和地区推行开来,而因“公共新闻”实践引发的一场学术争议,至今在美国还未平息。“公共新闻”在美国又被称为“公民新闻”(civicjournalism),其特点是新闻报道与媒介活动相结合,新闻传播者在报道新闻事实的同时,还以组织者的身份介入到公众事务中,发起公民讨论,组织各种活动,寻求解决问题的对策,使公共问题最终得到解决。美国最早的“公共新闻”是在竞选报道中出现的。1990年,堪萨斯州的…  相似文献   

10.
苏红 《报刊之友》2011,(9):51-52
我国的新闻在经历了政府新闻时代之后,在20世纪90年代又兴起了以“民生”为主的民生新闻时代,近几年又跃起了以“公民”为主的公民新闻时代。公民新闻风起云涌,新闻专业主义也面临着更大挑战。本文从两大方面论述了“新闻专业主义”与“公民新闻”时代之差异性变化。指出“公民记者”已经构成了这个时代的媒体符号。应当更好的发挥职业记者及“公民记者”的作用来完善社会新闻,更好的为党、政府及人民大众服务。  相似文献   

11.
公民新闻:一种全新的尝试与冲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公民新闻(CitizenJournalism)是最近新闻领域最炙手可热的术语之一。它是新闻发展领域一种全新的尝试和冲击,值得关注。但关于“公民新闻”的困惑还很多。到底什么是公民新闻?公民新闻是否会是将来新闻业繁荣的关键因素?为了帮助出版者和编辑们理解公民新闻,我们将新闻机构是怎样运用“公民新闻”的理念,并且通过研究它不同的级别与层次来达此目的的。公民新闻并不是一个所有新闻机构都能应用的简单概念,由于存在许多潜在的变体,所以它要复杂得多。下面我们列举它的11种形式。1.公共评论的开放一些出版者对任何人都可以在他们的名称下发表…  相似文献   

12.
在本文中,笔者认为党报民生新闻的出路在于实现五个转变,即从“人民”(老百姓、群众)到“公民”的转变;从“小民生”到“大民生”转变;从物质生活到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并重的转变;从关注市民向关注全体公民转变;从浅层报道向深度报道转变。  相似文献   

13.
王媛 《新闻窗》2007,(4):120-120
随着“内容管理”技术的出现和大规模的应用,我国报业正经历着新一波信息化革命的热潮。有关权威人士认为,新一波报业信息化的重点,将从信息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转向新闻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一波报业信息化的着眼点,将从提供生产手段、劳动工具和处理系统,转向提供数据库、知识库和智慧库,实现从“手的延长”到“脑的扩展”的转变。[第一段]  相似文献   

14.
“公民新闻”(citizen jounalism)在汶川大地震的报道中大放异彩,意义深远。本文从“公民新闻”的概念界定入手,剖析了公民新闻盛行的原因,探讨了公民新闻在地震报道中凸显的问题,最后指出公民新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语境下的现代启示。  相似文献   

15.
出版要闻     
根据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部署和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关于开展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工作的通知》(新出联[2002]19号)和《关于新闻采编人员资格培训实施工作的通知》(新出厅字[2003]6号)的有关精神,从事新闻采编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新闻出版管理部门培  相似文献   

16.
新媒体的出现和普及使越来越多的普通民众拥有“公民新闻”的传播和接收设备,并且拥有越来越强的民主意识和权利意识,这就使得这种以非专业新闻传播为主题的新闻传播模式崛起并盛行,并且使得任何人都可以成为记者,这种新闻模式已经在众多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的报道中爆发出巨大的能量,在新闻业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笔者从传播学的视角对公民新闻进行了解读:对公民新闻传播模式进行了简单的介绍,也从“使用和满足”理论、“沉默的螺旋”假说、自媒体传播的信息环境和公民新闻的社会功能四个方面对公民新闻做了研究。  相似文献   

17.
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以“八荣八耻”为基本内容的社会主义荣辱观.与中华民族精神和传统美德一脉相承.丰富和发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内涵,体现了社会主义伦理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社会主义道德观的核心理念,也是新闻传播的道德基石;是社会主义公民的基本行为准则。也是新闻工作的道德准则、价值取向和实践标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8.
媒体脸谱     
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关于“新闻”车证的声明声明如下:根据公安部《关于取缔“新闻”标识牌的通知》(公交管[1995]168号)文件精神,原标识“中国记者协会监制”的“新闻”车证已被取缔。为了迎接2008奥运会在我国的胜利  相似文献   

19.
新闻必须以客观事实为依据,而客观事实是零星存在的,需要记者动脑筋将它们“串”起来。笔者认为在新闻写作中,思考的作用至关重要。新闻写作的过程离不开思考,从发现新闻、选择角度到写作新闻的每个环节都必须不断思考,离开思考,新闻就如无水之鱼。[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新闻侵害名誉权是指用发表新闻的手段使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名誉受到伤害的行为。正因为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的社会活动是新闻报道的主要内容,而名誉权又是与之密切相连的权利,所以新闻媒体和新闻记稍有不慎,就有可能构成对公民、法人或其他组织名誉权的伤害。那么在什么情况下,会构成新闻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