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意象是中国古典诗词中一个极为重要的审美对象,不同的意象能传达不同的感情,《花间集》中充斥着繁多的意象,其中的"泪"意象也被花间诸贤不厌其烦地使用着。《花间集》中的"泪"意象有着丰富的内涵,深入探寻其内涵,有助于更深刻地理解花间词作。本文将从"泪"意象、"泪"意象的内涵以及"泪"意象的运作等几个方面对《花间集》中"泪"意象进行多角度探究。  相似文献   

2.
宋词中,存在着大量"泪"意象。这些意象,均饱含悲喜之情,总体上以悲愁居多,或为愁别之泪,为怀人之泪,或为英雄之泪。这些不同的"泪",丰富了词作的情感,提升了词作的审美意境。  相似文献   

3.
    
<正>纤弱的江南女子用粉红色的纱轻轻拭去腮边的泪,那模样不禁令人生怜。泪淌出了淡淡的愁,溢出了不尽的忧。自古有言:"男儿有泪不轻弹,只因未到伤心处。"泪是情感的宣泄,一旦心里满载伤痛,泪就如决堤的洪流,不可阻挡。泪有千万种,个中滋味只有自己知道。从小就性格内向的我很爱哭,因此常常遭到母亲的批评,她说做人要坚强,不能用泪水向命运示弱。我却从未抑制过自己的泪。考试成绩不尽如人意,我的泪珠滚滚而落,告诉我失败的感觉是苦苦的、涩涩的。母亲说我  相似文献   

4.
酒可使不同的个体与类群迅速进入和乐之境,泪则让不同的个体与类群直接沉入悲戚之境."敬酒"与"还泪"使不同情绪的人之间由不通而通,走向同情之境.同情的实质是通融一体,愿意同情者彼此尊重,也乐于结成命运共同体."敬酒"与"还泪"之结合指向天(神)、地、人、物息息相通,和谐共在的温情世界.这是古典时代的理想,对于弥合当代人与天地万物的对立也具有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5.
我是谁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总会想一些奇怪的问题。我常会问自己:我到底是谁?我从哪里来?生命的意义又是什么?我是谁?我问泪,泪回答:"你是一个人,一个女孩。"我是谁?我问风,风回答:"你是动物,是一个高级动物。"我是谁?我问雨,雨回答:"你是万物之首,大自然哺育着你。"  相似文献   

6.
绛珠仙子用"还泪"的方式报答神瑛侍者的灌溉之恩,这一奇妙的情节设置可谓曹雪芹独创。绛珠仙子究竟是怎样"还泪"的呢?还要通过林黛玉的哭泣来分析。首先,本文立足于文本、分析林黛玉为何事而哭;其次,分析作者描写黛玉哭泣的表现途径;第三,归纳概括林黛玉哭泣所具有的作用和意义。  相似文献   

7.
光的孩子     
我们的心将永远光明,我们的泪将永远闪烁,我们的翅膀将永远美丽。当你告诉我"我们都是光的孩子"的那一刻,我们将永远是朋友。——代题记小灰蝶飞啊飞,晶莹的泪流啊流,于是她飞过的路线上洒下亮闪闪的痕迹。一颗泪,冒冒失失地跌到小紫花怀里,泪太烫,把小紫花烫醒了。小紫花扭  相似文献   

8.
他说风雨中,这点痛,算什么,擦干泪,不要怕,至少我们还有梦……——题记晴空万里,艳阳高照,转眼间就可能乌云密布、电闪雷鸣、大雨滂沱。"落花有泪因风雨"。在人生前进的旅程上,当然也难免会有"出师未捷身先死,常  相似文献   

9.
<正>南宋赵与时在《宾退录》中援引安子顺"读《出师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忠;读李令伯《陈情表》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孝;读韩退之《祭十二郎文》而不坠泪者,其人必不友",对后世的阅读者产生深远影响。《陈情表》,自然也就成为古今彰显孝道的第一奇文。《陈情表》是言孝吗?我们不妨从"表"的文体特  相似文献   

10.
编者推荐:"任眼泪滴下,像是晶莹的雪粒落下",其中用"泪"回应标题中的"雪"。此文还需要升格:第一,标题宜改为"继女泪";第二,删除"车祸"的内容,补充同继父相处和谐的独特情节——文章展开了矛盾,但未揭示解决矛盾的途径。  相似文献   

11.
<秋兴>(其一),是杜诗代表作品,也是争议较多的诗作之一.其中,又以诗之颈联"丛菊两开他日泪,孤舟一系故园心"聚讼纷纭,莫衷一是.表面看来,诗之大意谓:丛菊两度开放,流下漂泊之泪,孤舟系于夔州,生出思乡之心.  相似文献   

12.
李敏 《今日中学生》2005,(20):81-82
我们四川人喜爱"麻辣烫",宋祖英唱的<辣妹子>特合咱们口味,可如今每次听到"辣出泪来泪也辣"这句词时,我都会忍俊不禁,因为它让我想起了一件往事……  相似文献   

13.
在网络语言里,"泪"开始用为动词,并构成"泪奔"等新词,广泛运用于网络交际,甚至日常口语中.借助网络的强势渗透能力,"泪"获得了一部分与表情动词相似的结构方式,如"×一个""×中"等,并呈现继续扩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雁翼新词》是雁翼创作的一部旧体词集。其中"泪"的意象运用独特,具有丰富的情感内涵:《雁翼新词》"泪"的意象凝结了雁翼对于民族苦难的忧虑,对鄙陋的世风的愤恨和对时代悲剧的伤感,也抒发了雁翼对母亲和故土深沉的感恩之情,表现了一个现代知识分子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  相似文献   

15.
"是男人,就没有泪!"很小很小的时候,父亲便将这句话教给了我还有我的兄弟姐妹。然而,我深深知道,"父亲有泪,父亲难落泪"。父亲的教诲一直伴随着我成长。然而,我终没有记住父亲的那几句话,我不像父亲,我爱掉泪。然而我比父亲快乐。我的所有  相似文献   

16.
正客观世界的感受,往往受制于作者的主观情感,是作者独特的情感体验。因此,人们对世事沧桑、月缺花残、鸟鸣猿啼都有着不同的感悟。"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杜甫感时伤别,似觉花也溅泪,鸟亦惊心。"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王维认为,静谧春夜,即使月亮升起,也会使山鸟惊觉。"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孟浩然担心,一夜风雨,会吹落多少春花。"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诗中女子  相似文献   

17.
郑敏惠 《早期教育》2004,(10):38-38
三岁的Michel是中英混血儿,长得十分漂亮,人见人爱.但他却"擅长"用眼泪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与需要,是个不小的"哭包".  相似文献   

18.
大家都知道,我们的老祖先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最重要的字"爱"。这"爱"字里,隐藏着一个"心",它告诉我们爱在"心"里,用"心"去爱,而对于这三点,有人说那是爱的伤心泪,也有人说那是爱的汗水结晶。我觉得,对于我们教师而言,伤心泪未免觉得哀愁,汗水结晶也未免让人觉得沉重,我想这"心"上的三个点,更像是我们亲手培育出的小花,那里面承载着我们满满的深情,这书写复杂的"爱"字更需  相似文献   

19.
泪的重量     
轻的泪,是人的泪,而动物的泪,却是有重量的泪。那是一种发自生命深处的泪,是一种比金属还要重的泪。也许人的泪中还含有虚伪,也许人的泪里还有个人恩怨,而动物的泪里却只有真诚,也只有动物的泪,才更是震撼人们魂魄的泪。第一次看到动物的泪,我几乎是被那一滴泪珠惊呆了。本来,我以为泪水只为人类所专有。但是,直到真的看到了动物的泪,我才相信动物也和人一样,它们也有悲伤,也有痛苦。只是它们因为没有语言,或者是人类还不能破译它们的语言,所以,当人们看到动物的泪水时,才会为之感到惊愕。直到此时,人们才会相信,动物原来更有一种为人类所不…  相似文献   

20.
读李商隐的《锦瑟》:"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庄生晓梦迷蝴蝶,望帝春心托杜鹃。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此情可待成追忆?只是当时已惘然。"还记得这首诗中"庄周梦蝶"、"杜鹃泣血"、"鲛人泣泪"、"蓝田之玉"四个典故的化用吗?读苏轼的《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