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音调与响度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常用“高”、“低”来表示声音的大小,如“高声大叫”、“低声细语”等.于是,一些同学便认为音调高就是响度大,音调低就是响度小.这是不正确的.音调和响度虽然都是乐音的特征,但两者的含义是不同的,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物理意义不同音调是指声音高低的程度;响度则是指声音大小的程度.2.被决定的物理量不同音调由发生体振动的频率决定,振动频率小,音调就低,振动频率大,音调就高.例如同学们都熟悉往暖水瓶里灌水时发出的声音,由于其振动频率越来越大,音调将越来越高,凭音调就可听出水瓶是否接…  相似文献   

2.
音调(华东地区教材教案)安徽肥东张集中学陈孝荣,滕淑华教学目标让学生对音调有较具体的认识,能辨别高、低音,知道音调高低是由频率决定的;了解弦乐器的音调与弦长、粗细、松紧的关系;常识性地了解超声与次声及其应用.重点与难点1.弦乐器的音调与弦长、粗细、松...  相似文献   

3.
刘志敏 《物理教学探讨》2009,(6):42-45,78,79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 1.2008年11月9日,“文化周末”大型文艺晚会在市中心广场盛装上演。观众能区别出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主要是根据它们发出的声音有不同的( ) A.响度 B.音色 C.音调 D.三者皆有  相似文献   

4.
几种新版教材在《声音的特征》中,都以敲酒瓶发声为例,来说明改变音调的方法.如图:在8个相同的酒瓶中灌人不同高度的水.敲击瓶中就可发出“1、2、3、4、5、6、7、1”的声音来.教材只提出了问题.但没有给出确切的结论.笔者发现:如果按照所给的图敲击的话,发出的声音的音阶(即音调)恰好相反.如果是向瓶内吹气,就能达到这种效果.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差别呢?  相似文献   

5.
1.声音是多种多样的.许多声音悠扬、悦耳,听到时感觉非常舒服,这类声音称为乐音.乐音通常有、、三个特性. 2.发声体在15内振动的次数.叫_,它是描述物体振动的物理量,单位是,单位的符号是3.音调是由发声体振动的_决定的. 4.同类弦乐器的音调高低决定于弦的长短、松紧、粗细.在弦的粗细、松紧相同时,弦越,音调越高;在弦的粗细、长短相同时,弦越_,音调越高;在弦的长短、松紧相同时,弦越_,音调越高. 5.人们能感受到的声音频率有一定的范围,大多数人能够听到的声音频率范围是从Hz到Hz.人们把Hz的声音叫做超声波,把_Hz的声音叫做次…  相似文献   

6.
严宁 《物理教师》2001,22(5):48-48
初中学生学过乐音的三要素后,常见到这样一道题目.如图1所示,在试管里装入深度不同的水,当向试管口由A向D轻轻吹气时,发出的声音,音调越来越——,这声音是靠——振动产生的.学生常常出错,其主要原因是课本只说明振动的弦的长短、松紧、粗细与声音音调的关系,而未涉及振动的空气柱的长短与声音音调的关系.有必要通过实验来演示振动的空气柱长短与声音音调变化的关系以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  相似文献   

7.
听听玩玩     
年级:一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内容:音的长短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探索日常生活中音的长短、模仿长短不同的声音。2.启发学生用长短不同的音调朗读词语并体验不同的情绪3.培养学生的想象能力与即兴表演能力。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感受并分辨音的长短。教学难点:创设情境,指导学生用长短不同的音调朗读词语表达相应的情绪。教学准备:各种小动物图片、打击乐器、录音机、磁带、电子琴、CAI课件等。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动物园律动。2.师生问答小动物的叫声。[律动、练声不仅为课堂营造活泼愉快的氛…  相似文献   

8.
声音有三个特征: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反映了声音的高低,其大小取决于发声体振动的频率.响度反映了声音的大小,它取决于发声体振动时振幅的大小及距离听的远近.而音色则反映了声音的音质,它由发声体本身决定.  相似文献   

9.
我们知道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声音音调的高低与声源振动频率有关.声源振动频率越大,音调越高.反之,音调越低.下面是两个易混的声学试题.  相似文献   

10.
题目:如图1,几个相同的水瓶中灌入不同高度的水,敲击瓶口,可发出不同音调的声音.对这些声音产生的主要原因和决定音调的因素有以下观点:(A)水的振动产生,决定于水的高度(B)瓶内空气的振动产生,决定于空气柱的高度  相似文献   

11.
(一)乐音三要素乐音的三要素是音调、响度和音色。音调是指声音的高低。当发声体振动频率越大时音调越高,频率越小时音调越低。响度是指声音的大小。发声体振幅越大时响度越大,振幅越小时响度越小。音色则因人而异,各种乐器的音色也各不相同。例1女高音歌唱家和男低音歌唱家,这里的“高”与“低”是指()。A.音调高低B.响度大小C.音色好坏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解析一般情况下,男性声带振动比较慢,女性声带振动比较快,可见男性的音调较低,女性的音调较高。在音乐方面的高音和低音是指音调的高低,故选项A符合题意。例2下列说…  相似文献   

12.
义务教育标准教科书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第一章第三节《声音的特性》中探究了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书中设计的实验是利用直尺完成这一实验,将直尺的一端压在桌面上,改变伸出桌面的长度,用大小相同的力去拨动直尺,通过比较听到声音的音调的不同,从而得出音调与频率之间的关系。该实验利用了学生身边触手可及的材料完成实验,学生兴趣高昂,能充分调动学生探究的积极性。但实验中也发现利用这种方法,钢尺发出的声音比较小,能选择的音调范围不大,音调变化也不太明显。还可以充分利用身边的一些生活用品来完成这一实验,效果非常不错。  相似文献   

13.
相传,一天,毕达哥拉斯走过一个铁匠铺,听到不同的锤子敲打笨重铁砧的声音,这引起了他的思考.在对弦进行了几次试验后,他发现了调和数列,以及弦振动与它所产生音律的音调之间的关系.例如,一条两倍长的弦,发出原音调一半的音律.之后他得到了“毕达哥拉斯音阶”.毕达哥拉斯这位音乐之父,  相似文献   

14.
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声音的三个特性是音调、响度和音色.平时我们描述声音特性的词语有“大小”、“强弱”、“高低”,不少同学往往将它们混淆,并且和物理术语中的“音调、响度和音色”对不上号,表明学生在理解和掌握概念方面存在一定的困难.其实,音调就是声音的高低,它由振动的频率决定,振动频率越高,音调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相似文献   

15.
一、填空题1.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蚊子在飞舞时会发出“嗡嗡”的声音,这声音是由发出的,蝉鸣时会发出“知了,知了”的叫声,这声音是由、发出的.2.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振动的.有关,越大,音调越、.3.人能辨别出琴声还是笛子声,主要是根据它们发出声音的不同.4.人耳感觉到的声音的大小叫,它跟发声体的有关,还跟有关,坐在教室前排和后排的同学,听教师在讲台上讲课,他们听到声音的区别在于不同.5.声音在传播过程中,其速度的大小主要决定于的种类,声音在金属固体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在空气中比在液体中传播得,在15t的…  相似文献   

16.
我们对音调的感觉,客观上决定于声源的振动频率.频率越大,音调越高;频率越小,音调越低.在高中物理教学中,一般是通过话筒用示波器来描绘不同频率的音又、琴弦的振动图象.由于示波器的结构复杂,操作较繁,因而在教学中介绍示波器原理时一般只是借助挂图讲解.学生往往感到抽象,难以将各按钮的调整与所对应的物理量的变化引起的电子束的偏转对应起来.因而不管是示波器原理的教学,还是使用示波器的实验以及用它来显示声音的振动图象,其实际效果是不理想的.  相似文献   

17.
杨光杰 《物理教师》2006,27(8):17-17
声音是人们交流信息的重要方式,是常见的物理现象。音调是声音的特性之一,频率是决定音调高低的因素,振动频率的快慢决定音调的高低。  相似文献   

18.
正1声学实验以探究声音的音调为例。1.1方法a在几个饮料瓶中盛入不同深度的水,将瓶口移至嘴边吹气,可以产生不同音调的声音。空气柱越短的,音调越高;反之,空气柱越长,音调越低。1.2方法b在饮料瓶中盛入小部分水,用手握住后,将饮料瓶口移到嘴边、吹气,学生会听到一种音调的声音。若一边吹气,一边用手挤压饮料瓶使水面升高  相似文献   

19.
例 学习有关声音的知识后,明明等同学提出这样几种猜想: (1)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长短有关;(2)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松紧有关;(3)弦乐器的音调与弦的粗细有关.  相似文献   

20.
1证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用嘴在酒瓶口向瓶内吹气,瓶内发出"呜呜"的响声。此响声是由瓶内空气振动产生。2探究影响音调高低的因素用几只相同的瓶装入不同体积的水,然后用嘴对着瓶口吹气,会听见音调高低不同的声音,水位高的瓶发出声音的音调高,水位低的瓶发出声音的音调低,这里可以说明音调跟振动频率的关系。3光的直线传播在一只酒瓶中装入一定量体积的水,在水中滴几滴肥皂水,拧紧瓶盖,充分摇匀,将激光笔发出的光透过瓶底,对着瓶盖照射,可以看到光在水中沿直线传播,此现象十分明显。该实验还可以说明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