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56 毫秒
1.
北洋军阀是清末袁世凯在北方几省首先建立起来的封建军阀集团 ,也是帝国主义支持的以新式武器装备的反动势力。从 1912年 3月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起 ,至 192 8年 6月奉系军阀统治结束 ,统治中国长达 16年有余。这一时期 ,北京的中央政权虽更迭频繁 ,但统治权始终操纵在北洋军阀手中 ,因此 ,人们常称这一时期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一、关于北洋军阀的成因北洋军阀的形成是历史发展的结果 ,有外在的条件 ,更有内在的原因。从当时的国内形势看 ,袁世凯势力的崛起符合了对内维持封建统治的需要 ,得到了清王朝的依赖和支持。甲午之战 ,清廷苦心…  相似文献   

2.
皖系军阀是北洋军阀集团分裂后的三个主要派系之一,本文拟对它的兴衰和特点作一简述。一皖系军阀是在北洋军阀集团的分裂过程中兴起的。 1916年6月6日,北洋军阀总头子袁世凯在全国人民的愤怒声讨中死去,结束了可耻的一生。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内部分成了许多派系,其中最主要的有皖系、直系和奉系。当时实力最强的是段祺瑞和冯国璋。段在袁世凯窃国后长期担任陆军总长,代理国务总理。袁世凯死后黎元洪继任总统,  相似文献   

3.
北洋军阀是清末袁世凯在北方几省首先建立起来的封建军阀集团,也是帝国主义支持的以新式武器装备的反动势力。它控制的中央和地方政权,代表着帝国主义和中国大地主大买办阶级的利益,对外投靠帝国主义,对内实行独裁统治。从1912年3月袁世凯建立北洋军阀政府起,至1928年6月奉系军阀统治结束止,统治中国长达16年有余。这十几年中,北洋军阀控制的北京中央政府,象走马灯一样,前后更换了十三任总  相似文献   

4.
课本第 97页《北洋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的名称是否妥当呢 ?众所周知 ,北洋军阀是袁世凯建立的封建军阀集团。 1916年袁世凯死后 ,北洋军阀分裂成直、皖两系。因此 ,课本中的命名容易使学生错误地认为西南的滇系、桂系军阀 ,山西的晋系军阀等也属于北洋军阀 ,为了尽可能避免产生这种错觉 ,我建议将这幅图中的“北洋”改为“主要”而成《主要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如果为了让学生明确割据形势的不稳定性及可变性 ,最好将此形势图命名为《1916年主要军阀割据形势示意图》。“北洋”改成“主要”可否?$江西省崇仁县第二中学@吕光荣…  相似文献   

5.
课本第 96~ 97页 :“袁世凯死后 ,……北洋军阀已经分裂成以冯国璋、曹锟为首的直系和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那时候 ,东北还有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 ;南方有滇系和桂系军阀。此外 ,盘踞山西的阎锡山和割据徐州的张勋 ,在军阀中势力也比较大。”根据这段文字 ,我问学生 :“奉系军阀是不是北洋军阀 ?”学生异口同声回答 :“不是。”这是课本表述欠妥给学生所造成的误解。其实北洋军阀的概念包括两个方面 :一是指 1895年袁世凯到天津小站练兵 ,190 1年升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 ,190 3年袁世凯把自己的军队更名为“北洋常备军” ,至 190 5年共…  相似文献   

6.
冯国璋是在袁世凯死后与皖系军阀首领段祺瑞并列的早期直系军阀头目。在帝国主义采取分裂中国的政策下,北洋军阀各派都以列强为靠山。以英美为背景的直系首领冯国璋与以日本为后台的皖系军阀为控制中央政权展开了激烈的角逐。在此过程中,冯国璋打击段祺瑞的内外政策,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日本的侵华政策,也反映其民族主义思想的一面。  相似文献   

7.
军阀是封建性的事物,军阀们的思想意识充满了封建主义。中国近代军阀主要指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集团和以蒋介石为代表的国民党新军阀诸派系。他们入民国后,表面上不宣扬“天命”、“神权”、“君权”一套,但实际上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依然主要是封建主义的意识形态和迷信思想。其统治思想和统治方法,无一例外都是封建主义的,或者说基本上是封建主义的。如果说和古代军阀有所不同,则是由于历史条件不一样,中国近代军阀除封建思想意识外,还伴有资本帝国主义和法西斯主义的统治思想和统治方法。  相似文献   

8.
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陶菊隐先生曾写过一本《袁世凯演义》的书,书中所用材料几平全来自剪报。陶先生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经常剪贴报纸上的军政新闻资料,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积累了大量的各派军阀活动史料。后来,他就利用这些剪报材料研究北洋军阀史,写成了《袁世凯演义》这本历史小说。  相似文献   

9.
课本第 96页有这样一行文字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已经分裂成以冯国璋、曹锟为首的直系和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那时候 ,东北还有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军阀。”这段文字本身并没有错。但是容易给人以一种错觉 ,认为北洋军阀就只包括直系和皖系 ,因为课本在“皖系”两字后面的标点符号是句号。而实际上 ,史学界包括课本的编者都认为奉系军阀亦属北洋军阀 ,只不过直系和皖系是袁世凯的嫡系 ,此时控制北京政权即中央政权 ,而奉系是袁世凯的旁系 ,此时尚属地方军阀而已 ,但后来奉系亦控制北京政权 ,直至192 8年被北伐军赶出北京 ,宣告北洋军阀…  相似文献   

10.
这节教材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一是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二是段祺瑞操纵北京政府;三是护法运动。段祺瑞操纵北京政府和护法运动是本节的重点,护法运动也是本节的难点。首先,教材通过介绍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的分裂和斗争以及各省大小军阀的纷起,说明当时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教师讲授这部分内容时,可参照课本《1917——1918年军阀割据示意图》,重点向学生介绍,洪宪帝制失败后,南北军阀,特别是北洋军阀分裂后的主要派系、其代表人物、所依靠的帝  相似文献   

11.
在一般中国近代历史的教材中,基本上都提到了西南军阀或南方军阀,但是,对于西南军阀或南方军阀这个概念却缺乏明确的解释。由于近年对西南军阀及其历史状况,分工进行研究,并已完成一部分研究课题,今天已经有可能对西南军阀的概念其历及史,作出某些解释。一近代军阀的基本特征近代军阀是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的产物,其最典型的代表就是民国初年的北洋军阀,以及与北洋军阀相对而言的西南军阀(又称南方军阀)。北洋军阀与西南军阀,是近代中国的一对孪生怪胎,在本质上是一致的,然而其表现又有若干不同。不管北洋军阀还是西南军阀,作为军阀来说,它们都大体上具备以下几个特征:第  相似文献   

12.
北洋军阀是清末由袁世凯开始建立的封建卖国的反革命武装集团。1916年这一集团的总头目袁世凯死去,北洋军阀内部矛盾斗争迅速激化,终于形成分裂之势。那么,北洋军阀是分裂成直、皖、奉三大派,还是分裂成直、皖二大派?在现行中学历史教材中,两种看法都存在。人教社历史室编1987年和1988年版《中国历史》明确叙述“袁世凯死去以后,北洋军阀分化为直、皖、奉三系”,而同样是人教社历史室编的90年版《中国近代现代历史讲座》和1992年  相似文献   

13.
专题指导 本专题主要包括北洋军阀统治的建立、袁世凯卖国和复辟帝制、军阀割据局面的形成和结束、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和国民政府的建立、新军阀混战、蒋介石的“攘外必先安内”政策、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反共高潮、内战的爆发和南京国民政府的覆亡等。其中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和国民政府反共反人民的罪恶是本专题的重点。军阀割据局面形成的原因和对国民政府性质的认识是本专题的难点。 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果实,临时政府迁往北京,北洋军阀统治建立起来。唐绍仪内阁辞职后,袁世凯建立了封建独裁统治。为了镇压国民党,袁世凯以盐税作抵押向列强借款作军费,镇压了“二次革命”。为了复辟帝制,袁世凯大量出卖国家主权。 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混战,给人民带来极大灾难。 革命统一战线建立后,领导了轰轰烈烈的国民大革命。北伐战争基本消灭了北洋军阀势力,由于国民党右派叛变革命,国民大革命失败。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南京国民政府建立后,以英美帝主义为靠山,大肆掠夺人民,确立起四大家族为首的官僚资本的垄断地位。  相似文献   

14.
由徐彻、郭剑林主编,十多位专家、学者撰写的《民初北洋十大将帅真传丛书》新近已由辽宁古籍出版社出版.这是一套反映该军阀历史的传记丛书.北洋军阀是清末民初的一个政治军事集团,始于1895年袁世凯小站编练新建陆军,终于1928年张学良宣布东三省“易帜”,前后长达三十余年.这三十余年的历史,既是北洋军阀集团自兴盛至灭亡的衰败史,也是人民革命势力由奋起到壮大的发展史.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北洋军阀时期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的转折点,然而,由于历史上的种种原因,它又是历史研究中的薄弱点.该丛书的出版,无疑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相似文献   

15.
孙中山与反直三角同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孙中山晚年曾与段祺瑞、张作霖结成所谓“三角同盟”,共同进行过反对直系军阀曹锟、吴(?)孚的斗争.这种曲折的斗争形式是当时中国社会错综复杂的矛盾的产物,也反映了孙中山娴熟的斗争策略.重视这方面的研究,对于全面地、准确地分析孙中山和他所处的时代,都具有重要意义。一孙、段、张反直三角同盟萌发于一九一九年,一九二二年初正式形成,第一次直(?)战争后得到发展.它是当时中国社会矛盾发展的产物。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分裂为皖系、奉系和直系等三大主要派系.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英、美、日争夺对中国的控制权,加剧了各自支持的直系军阀和皖系军阀的矛盾.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以  相似文献   

16.
辛亥革命后,中国出现了南北军阀、中央和地方军阀的反动统治。袁世凯垮台以后,北洋军阀内部形成了以段祺瑞为首的皖系,以冯国璋为首的直系和以张作霖为首的奉系。南方各派军阀集团,在云贵有以唐继尧为首的滇系,两广则有以陆荣廷为首的桂系。此外,北方还有晋系阎锡山,等等。他们各自占据地盘,投靠不同的帝国主义,使  相似文献   

17.
《考试》2008,(7)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特殊的时期,它又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段不可忽视的时期。1912年3月,袁世凯篡夺了辛亥革命的果实,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临时政府迁往北京。临时政府正式迁京后,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权建立起来。1928年,张作霖被日本关东军炸死,张学良易帜,北洋军阀遂灭亡。  相似文献   

18.
《这样的战士》作于1925年12月14日。鲁迅说:这篇“是有感于文人学士们帮助军阀而作”的。这里所说的军阀主要是指北京当时的段祺瑞政府。段本来是袁世凯手下的大将,在北洋军阀中属皖系。1924年11月,他任军阀政府的“临时执政”,对外投靠日本帝国主义,对内反对领导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反对进步的孙中山和爱国的人民群众。鲁迅把段祺瑞等统治的年月称为“可诅咒的时代”,把他们势力范围下的区域称为“可诅咒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1915年1月18日日本帝国主义向以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提出目的在于使中国变为日本保护国的二十一条件,而以承认袁世凯称帝作为交换条件.3月25日北洋军阀政府为了讨好日本帝国主义,下令禁止抵制日货.5月7日日本帝国主义向北洋军阀政府提出最后通谍,  相似文献   

20.
名家与剪报     
我国现代著名史学家陶菊隐先生曾写过一本《袁世凯演义》的书。书中所用材料几乎全来自剪报。陶先生在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经常剪贴报纸上的军政新闻资料,经过多年的努力,他终于积累了大量的各派军阀活动史料。后来,他就整理、利用这些剪报材料研究北洋军阀史,写成了《袁世凯演义》这本历史小说。现代著名学者胡适以“剪报贵于恒,剪报贵于用”的原则坚持读报、剪报、贴报与用报,一生治学严谨,成效卓著,著作等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