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分析民间美术产生渊源与视觉表象,探询中原文化审美需求和审美意涵,认识和学习民间美术中审美精华,发扬中原艺术审美特色。  相似文献   

2.
中国民间美术是人类文明发展的原形艺术现象,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试图从民间美术作品的创作目的、风格和题材、文化观念、造物法则及与其他艺术的联系来研究民间美术作品形象符号的文化内涵,让读者进一步了解民间艺术的文化审美趣味。  相似文献   

3.
河南民间美术资源丰富,形式多样,其审美也带有独特的地域特色,体现了中原文化的多样性。笔者通过对河南民间美术艺术价值的讨论,指出要实现河南民间美术的创意开发就必须以文化为本,走产业结合的创新之路,并对河南民间美术资源创意开发提出几点新策略。  相似文献   

4.
南阳地处中原,传统文化底蕴丰厚,其民间剪纸的古老纹样反映出中华民族融合而形成的远古文明交会特征,并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丰富着中国民间剪纸的文化内容和艺术形式,成为传播优秀民族文化传统的载体,传承了中华民族上升时期楚汉艺术精神,突出表现了中华民族文化传统健康向上的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5.
闽北廊桥彩画是闽北人文历史的深厚积淀,它与闽北民间风俗、民间信仰紧密联系在一起,形成闽北特有的廊桥彩画艺术特色,是闽北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对廊桥彩画的形式、题材、寓意和艺术特点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闽北廊桥彩画的文化内涵和象征意义,具有较高的艺术、历史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6.
从中原汉画看汉代民间宗教对艺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代的宗教思想十分流行,作为官方宗教的儒教和作为民间宗教的道教等的思想既相互交锋又相互依存,它们对艺术的存在状态和发展态势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种影响使汉代的艺术在以下三个方面表现突出,即现实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精神兼具、内容上多反映宗教题材和宗教思想、美学风格上的气势和飘逸,而中原汉画又对汉代艺术在这三个方面的表现做了有力和形象的注解。  相似文献   

7.
山西传统民居建筑的雕刻艺术图案从审美到题材、从形式到风格深刻影响了山西民间建筑雕刻艺术图案特征的形成。神秘浪漫及清高远逸的双重审美取向,民间神话与历史故事的题材共存,谐趣、形象、写意的形式与风格等特征让山西传统民间建筑雕刻艺术显立于中国民间艺术之林。其艺术特色和美学意蕴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审美价值之中,为研究地域性"晋商文化"与发展本土艺术提供了丰厚的资源。  相似文献   

8.
剪纸由劳动人民所创造,又是劳动人民所享用的大众艺术。大约因其材料易得、成本低廉、易于制作、适应面广在黄河三角洲地区普遍受到欢迎。黄河三角洲地区的民间剪纸历史久远,题材广泛,意深情长。本文以这个特殊的地域文化为切入点探讨该地区的民间剪纸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9.
聊斋诗在艺术上颇具特色,写作手法上讲求“以文为诗”、善用典故,带有明显的“宋诗化”倾向;情感抒发上注重“真性情”的自然流露,诠释了对“真”的审美追求;艺术风格立足于诗歌体裁与题材的不同,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表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  相似文献   

10.
中原民间美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杰出艺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技的发展,中原民间美术的保护、传承和开发需要与时俱进。河南工程学院开设相关课程,在教学内容上采用与数字化技术相结合的方式,将中原民间美术传承课程纳入高校课程体系,并通过社团建设、工作坊建设、科学研究、开展普及教育活动、展示交流以及数字化传承产品开发等途径,全面推动中原民间美术的数字化保护、传承和开发。  相似文献   

11.
作为较早出现的民间文学体裁,民间歌谣与民间谚语率先见证并记载了闽都文化的发展历程。从劳动生产到爱情婚姻,从家庭生活到人际交往,从民俗风情到人生百态,闽都人融入了种种观察与思考,体现了鲜明的闽都特色,而浓郁的主体情思、浓厚的"虾油味"、丰富的表现手段更为闽都民间韵文文学增添了独特的艺术魅力。把握这一点对进一步弘扬闽都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从歌谣的题材内容来看,德化民间歌谣主要可分为劳动歌谣、时政歌谣、仪式歌谣、爱情歌谣、世情歌谣、历史传说歌谣和儿童歌谣7类.德化民间歌谣是德化历史社会的真实写照和不可多得的乡土文化载体,其特点在.于:历史悠久,至今活跃;地方特色浓郁;文学特色鲜明.德化民间歌谣在文艺审美、文化传承、文化产业开发等方面具有多重价值.当前须认识和维护新的歌谣生态环境,使德化民间歌谣仍从艺术的沃土中不断展示生命;同时,在传承保护措施上也应当有所突破、有所创新,使德化民间歌谣艺术发展获得更多的助力.  相似文献   

13.
陕南民间木版年画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陕南民间文化艺术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区域分布和人文地理环境、历史渊源、题材分类和基本内容、艺术特色、制作工艺、传承与发展等方面,对陕南民间木版年画的基本情况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西和山歌创作的民间修辞是西和农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它紧扣表意、想象丰富、形象生动。较之传统文人修辞更朴素天真、憨态可掬,具有明显的农民群众草根艺术特色,是西和农民群众性格特征在文化上的反映。  相似文献   

15.
张妍 《文教资料》2008,(28):45-47
<大工匠>是近年来少有的一部工人题材的影视作品.回顾文学史,工人形象在不同的时期表现出不同时代的特点.本文通过文学场理论.对这部影片所显现出的国家话语、民间话语以及怀旧话语进行解读,挖掘隐含的文化内涵,探讨这部影片所呈现出的独特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6.
陇南民间美术文化的差异性十分明显,其文化内蕴与艺术风格更是有着各自鲜明的特色。从秦汉文化、氐羌文化、川蜀文化以及中原文化等方面分析陇南民间美术的文化背景,可以明确陇南民间美术的生存现状及其创作和传承方式,对挖掘、整理、保护陇南民间美术文化有着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7.
民间美术是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起来的经验和文化,是民间群众最纯朴的思想表现,是民族民间生活最朴实的追求。民间美术的内容丰富多彩,有明显的地域特色,也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在其表现的艺术形式上,无不体现了广大劳动群众的生活  相似文献   

18.
“云灯”作为一种流传于江西赣南的民间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意蕴。这一独特的艺术形式,集唱、吹、打“三位一体”,既有民间地方色彩,又有戏曲音乐风格。深入研究“云灯”的发展史及其特色,对于发掘江西民间音乐的艺术瑰宝有着重大的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19.
闽南民间音乐生动形象地展示了闽南地区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对闽南地区文化、民俗、美学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闽南民间音乐具有极强的鲜明特色,是闽南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瑰宝。闽南民间音乐不仅仅是音乐曲调,音乐的背后是对音乐创作者的记忆,是对本土传统文化的传承,民间音乐记载了闽南群众的辛勤劳动与智慧成果。闽南民间音乐传播在闽南群众的日常生活中,不断记载着人们的喜怒哀乐,成为地区历史时代发展的见证者。  相似文献   

20.
晋江农民画以其独特的地域文化,特别是民俗活动、海洋文化、民居建筑、侨乡亲情等为题材,形成晋江农民画在全国的一大特色。此外,在艺术手法上,除借鉴民间美术的表现手法外,不断创新,尤其是尝试使用漆画的材料和技法来表现,也构成了晋江农民画的艺术特色及在全国不可替代的地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