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强调通过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来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开创了素质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个新视角。文章以人本主义心理学为着眼点,深入挖掘了学校心理素质教育可以遵循的理论基础。分别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哲学基础、基本理论、方法论和不足之处论述了其对学校心理素质教育的启示,以期能更加有效地开展具体实践工作。  相似文献   

2.
金军伟,中共党员,全日制研究生学历,心理学硕士,浙江省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A级执证教师,海宁市长安镇初级中学心理教师,海宁市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 金军伟老师主要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建设.工作以来,一直坚持积极心理学和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先进理念,创立了阳光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系,形成了阳光心理课堂、阳光心理咨询、阳光心理文化、阳光校园心理剧、阳光心理文化节、阳光心理素质拓展、阳光心理科研等一系列活动载体,创建阳光和谐的校园心理文化,培养学生和谐阳光的心理个性,促进学生心理素质的全面提升.这些心理工作措施开创了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新局面,深受领导、师生和家长的好评.  相似文献   

3.
心理健康教育是运用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以及医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通过学校、社会、家庭等多种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整体素质全面提高的一种教育方式.心理健康教育从心理疾病的治疗、心理障碍的预防和促进个性全面发展三个方面着手,将心理学、教育学、精神病学和心理咨询及诊断全面地渗透在学校教育的各个领域中.  相似文献   

4.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  相似文献   

5.
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是以教师为开发主体,体现学校的特色,完成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目标的课程.我所在的江苏省苏州立达中学,其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是在积极心理学视角下,结合心理健康教育原理,以校本课程开发理论、生涯规划理论、团体心理辅导理论、学生课程中心论为基础,以完善学生积极人格、让学生进行自我探索、提升学生内在积极动机和培养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作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一种补充和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校本课程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社会适应性和领袖素质.  相似文献   

6.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也使青少年产生了大量的网络心理问题,如心理焦虑、道德沦丧、性心理畸形和人际互动障碍等等,从而对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出了严峻的挑战.那么,在网络文化背景下如何开展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呢?  相似文献   

7.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课堂教学中心理健康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知、情感与行为技能发展的活动。那么,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呢?  相似文献   

8.
《新作文》2007,(11)
学校心理教育是学校促进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健全发展的教育活动。语文课堂教学心理教育的渗透则是指教师在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帮助学生提高心理素质,促进课堂学习认  相似文献   

9.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据学生的生理、心理发展的特点,运用心理学等多种学科的理论与技术,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整体素质提高的教育活动。网络文化是一把“双刃剑”,它一方面为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另一方面也使青少年产  相似文献   

10.
中职学校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以消极心理学为导向,侧重诊断和矫正性的"补救式"教育,不符合中职生的心理特点和全面发展的内在需要,更忽视了大多数学生良好心理素质的培养与提高.中职学校的心理健康教育迫切需要科学地转型升级.本文以积极心理健康教育理论为观照,探索东海中职校心理健教育的校本创新行动,从而为推动中职校心理健康教育向科学化、适切化、积极化轨道的转型升级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