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研究《说文解字》和文字训诂的,不可不了解徐锴和他的《说文解字系传》(以下简称《说文系传》或《系传》)。晚近以来,很少有人研究徐锴及其《系传》,以至后之学者一直未能充分认识徐锴的成就、贡献以及《系传》一书的价值。本文拟对徐锴《说文系传》的学术成就作概要论述。徐铉在《说文解字韵谱序》中说:  相似文献   

2.
《说文解字系传》在《说文》研究中的开创性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唐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是一部具有开创性意义的《说文》学巨著,它开启了《说文》学中六书问题、部叙问题、释例问题等专题研究,同时它还是我国现存第一部《说文》注释本。《说文解字系传》的问世标志了《说文》学的诞生。正确认识和评价《说文解字系传》对《说文》学史的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东汉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是我国第一部文字学巨著。许书原本早已失传,近千年来常用的《说文解字》本子,是北宋初年徐铉等人奉宋太宗赵光义之命,于雍熙三年(公元九八六年)校定成书的。因为徐铉的弟弟徐锴也曾整理过《说文》,写成《说文解字系传》一书,所以,人们往往把徐铉等人校定的《说文解字》称为“大徐本”。  相似文献   

4.
《说文解字》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集音、形、义为一体的字典,在我国语言文字学史上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我们今天看到的《说文解字》,以徐铉校订的《说文解字》和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为最早全本。本文以"女"部字为研究对象,整理对比二徐本中"女"部字的差异。  相似文献   

5.
南唐徐锴所撰《说文解字系传》是《说文解字》的第一个注释本,对研究《说文解字》具有重要的价值。自徐铉《说文解字》校订本行世后,此书渐晦,元明两代竟未刊行,至清代,其版本渐多,但优劣掺杂,因而本文主要对其版本源流及存佚情况进行了细致考察,并介绍了现存的重要版本,以作为进一步研究的基础。  相似文献   

6.
徐锴是《说文解字》研究史上第一个全面而系统地传注《说文》的学者,其载体为《说文解字系传》。其不仅研究了汉字的形音义,而且在释形或释义之中,客观上涉及到诸多的文化信息。徐锴的说解,不仅涉及的范围非常广泛,而且从其内涵上讲,也是极为丰富,并且形式也多种多样。  相似文献   

7.
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是《说文》研究史上一部最早全面研究许慎《说文解字》的著作。在有关虚词的问题上 ,徐锴继承前人成果 ,在“词”的界定、性质及取象方面都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清代袁仁林在著《虚字说》时 ,继承徐氏观点并进一步予以系统化及升华  相似文献   

8.
南唐徐锴的《说文解字系传·部叙》是对《说文解字》540个部首的排列规律进行系统研究的第一部著作,主要是从意义系联的角度研究的,本身存在不少牵强之处。本文将徐锴所取部首意义与许慎原史丕相符的一类提炼出来又分为若干小类,对其所存在的各种问题及其原因进行了初步探索,为今后《说文》部叙的深入研究做了一些基础性的工作。  相似文献   

9.
提倡国字     
【说文解字】汉字实际上可以称为中国的国字。"國"这个字出现得很早,造字之初没有这个字,因为那时没有形成国家,氏族群居还没有国家这个概念,当然也就没有这个字。《说文解字》:"国,邦也,从□,从或。"南唐徐锴《说文解字系传》:"国,邦也,从□或声。□其  相似文献   

10.
汤可敬先生的《(说文解字)今释》融合古今研究成果,把学术性与通俗性有机结合在一起,开辟了《说文》研究的新局面。各门学科的研究历史有长有短。历史短的学科,容易创立新说,但其难处是缺少可供参证的学术积累。历史悠久的学科,学术积累深厚,但要有所突破和创新,的确很不容易。《说文解字》问世已经将近两千年,研究《说文解字》的著作从传世的南唐徐措《说文解字系传》算起,也有了一千多年历史。近人丁福保汇编《说文解字治林》,搜辑从徐镀、徐锡到清代段玉裁等的著作共两百多家,后来又增补了近代的研究著述。现当代也不断有专…  相似文献   

11.
胡秉虔的《说文管见》是清代《说文解字》研究中的重要著作,传布较广,影响深远。书中重视《说文解字》体例的阐发;重视汉字的孳乳分化;运用多种方法对词义进行考释;全面地对《说文系传》进行了研究。胡氏所论,多发前人所未发。  相似文献   

12.
梁波 《华章》2012,(20)
“右文说”主张声符表义,声符细致地隐含着字义的具体内容,本文就“右文说”的源流进行了略述.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说明,一是许慎《说文解字》对声符示意功能的分析;二是以《释名》为代表的声训方式;三是从杨泉《物理论》与顾野王《玉篇》求证;四是从徐锴《说文解字系传》与王安石《字说》来论证.文章指出了“右文说”的文字学意义,从文字学角度阐发了“右文说”的学术价值和源流,同时还指出“右文说”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3.
一“朱”字本义,今传宋徐铉等奉诏校定本《说文解字》(简称《说文》)释为:“赤心木,松柏属。从木,一在其中。”清代治《说文》几大家均据宋本“朱”训,或主木或主赤。段玉裁《说文解字注》(简称《段注》)肯定“朱本木名。引申假借为纯赤之字。”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简称《通训》)对宋本释“朱”照录,未置可否;明确肯定“浅于绛(深红)……曰朱。”其基本意见实与段同。而王筠《说文句读》注文(简称《王注》)则将段注引申义定为本义:“赤心木,犹言木之赤心也。朱固训赤,而不定是木。”  相似文献   

14.
传统,在现代意义上是英文Tradition的汉译,在我国古代,是传和统的复合词。传统之传,本义是遽,《说文解字》和《尔雅·释言》都有记载,按照郭璞《尔雅》注的解释,是指驿站上所备的车马,以便急速传递消息,这就蕴含了一站传一站的意思,可引申为传授。汉刘熙在《释名·释典艺》中说:“传,传也,以传示后人。”也有相传继续之义,唐陆德明《经典释文》曰:“传者,相传继续也。”传统之统,本义是丝的头绪。段五载《说文解字注》:“从丝皆得其首,是为统。”引申为万有总束为一个根本,《孟子·梁惠王下》:“君子创业垂统,为可继…  相似文献   

15.
蒋藏本《唐韵》所引《说文》校大徐本例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说文解字》为我国字书之权舆,然历经改易,原本已不复存。今传于世者,唯大小二徐(徐铉、徐锴)之书,已非许(许慎)书之旧。蒋藏本《唐韵》成书于唐代,其所引《说文解字》比二徐本更加接近许书原貌。今举数例,以明蒋藏本《唐韵》在校勘大徐本《说文解字》方面的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6.
南唐徐锴在《说文解字系传》中提出了关于六书理论一些新的见解,他的六书理论对六书的研究有很大贡献,对后世也有很大影响。本文将以"六书三耦"为主线,兼谈徐锴的六书观和六书次序。  相似文献   

17.
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时期的词源研究成果尚未得到应有的重视,其中《说文解字系传》虽为字书,但对词源作了一定程度的探讨,在词源学史上有重要意义;其中的“因声求义”不能与清人相提并论。  相似文献   

18.
“玉”部是《说文》中字数较多的一个部首.本文将徐铉的《说文解字》与徐锴的《说文解字系转》相互比较,并参照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注》,找出“玉”部字在编排体例、释例等方面的不同,阐明原因,进行归纳和总结,从而突出大小徐本在文字学史上的重要地位和研究价值.  相似文献   

19.
《篆隶万象名义》是日本空海和尚(生于中国唐代)在顾野王《玉篇》的基础上编纂的一部字书。今本《篆隶万象名义》(以下简称《名义》)是日本山城国高山寺所藏鸟羽永久二年(公元1114年)之传写本,收入《崇文丛书》。中华书局于1995年据此本缩印出版。顾野王《玉篇》是我国第一部字书——《说文解字》与后世字书之间的桥梁,但野王《玉篇》已亡佚。拿今天通行的宋本《玉篇》和日本所藏唐写本原本《玉篇》残卷(约仅存  相似文献   

20.
许慎是“中国古代语言学的宝藏”──《说文解字》的作者①,他在中国语言学史上是一位划时代的伟大人物。关于许慎的生平,比较详细点的记载只有《后汉书》卷一百九下《儒林·许慎传》,但仅有八十五字②,生卒年皆不详。其他的一些材料,如许慎子冲《上说文解字表》,《后汉书》卷一百十六《西南夷·夜郎传》,《太平御览》卷二百六十四引《汝南先贤传》等,也偶或涉及,但叙述都很简略。清代学者严可均,根据上述材料及其他有关资料,对许慎生平事迹进行了考证,写成了《许君事迹考》一文。严可均认为许慎“盖生于(东汉)明帝朝”。其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