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语文是一门极富生命活力和激情的课程。教师充满情感的引导是课堂活力与激情的前提:师生想象力的充分发挥是课堂活力与激情的基础:学生的积极投入是课堂活力与激情的关键:创设快乐学习情境是课堂活力与激情的保证。语文课只有充满了活力和激情.才会有无穷的魅力,才能被学生所接受和喜爱。才能提高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2.
学生是情绪感受处于最敏感的时期,也是健康情感和积极心态形成的最佳时期。所以教育需要激情,教师需要激情,课堂更需要激情。只有教师精神饱满,情绪高涨,才能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才能使学生对你的课堂产生浓厚的兴趣,提高教和学的效率。那么,教师如何让课堂充满激情呢,本文就笔者的实践经验谈几点看法。  相似文献   

3.
激情教学是新课程倡导的一个重要的教学理念。它要求教师首先自己要有情感,才能以情激情、以情育情。这就要求教师首先要从教材中找激情,然后用语言激励学生,感染学生,从而使学生有激情,这样课堂就有活力,才能激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以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正>一、对教学充满激情,是活力课堂对教师的态度要求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课堂应该是充满激情、充满活力的课堂,是实效性强的课堂。作为教师的我们,应该散发出自己的激情和魅力去影响和感染学生,使课堂充满活力,真正实现语文课堂高效,达到理想的教学目的。著名的特级教师窦桂梅说:"教育需要激情,需要教师全身心的投入与无私的奉献。"教师的情绪决定课堂的气氛和效果。没有教师的激情,就没有学生的激情,就没有课堂的活跃和生机,没有了激情课堂的创设,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教育。激情课堂就是用激情去进行教学,用激情去吸纳和传播知识,用一种高亢的精神状态、真挚深沉的情感,通过不同  相似文献   

5.
语言教育家们一致认为:从一定意义上讲,英语课堂教学是一种语言环境的创造,如何才能使教与学双方始终处在激活状态之中,使死气沉沉的“一言堂”转变为生动活泼的舞台,最终使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进一步提高,这一直以来是英语教师努力探究和体验的.兴趣是学习的先决条件.所以,让英语课堂充满活力,充满激情就成了教师教授英语的重要手段.有了兴趣自然课堂高效的问题就能很好地解决.充满活力的课堂直接影响着学生的学习效率.教师必须向四十五分钟要质量努力打造乐学、活力、高效的英语课堂.  相似文献   

6.
课堂需要激情,因为课堂是一个需要用激情荡漾的一池春水,它是流动的、活泼的;学生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会创造,只有激情才能使漫漫教诲永远具有探究的魅力。  相似文献   

7.
一、培养自信,让课堂“活”起来的心理支持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时刻要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自信心放在首位。只有使学生充满自信,才能使其课堂上充满激情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活力课堂是能充分展现教育的生命活力以及激发学生的学习活力、心理活力和生命活力的课堂。活力是生命的音符,活力课堂是鸣奏生命乐章的旋律;活力是智慧的源泉,活力课堂是流淌智慧源泉的河床;活力是求知的渴望,活力课堂是满足求知渴望的乐园……课堂的活力是由学生自身参与才能产生的,因而,让课堂教学活起来,让学生充满激情,思维活跃,勇于探索,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是我们永恒的追求。  相似文献   

9.
心理学告诉我们,每一节课都是不可重复的激情和智慧的结晶.只有尊重学生的个性和创造,使学生在课堂上能平等的参与教学活动,才能促使有效的生成.教师用欣赏的眼光来审视教学,必然能发现学生在课堂中的更多的闪光点,就能够拥有更多的惊喜;学生用智慧来参与教学,用真知灼见来点燃课堂,师生就能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教与学,促使生成成为课堂教学的常态.  相似文献   

10.
要"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一节好课的第一个特征就是"教师要充满激情".教师的情绪,决定课堂的气氛,决定课堂的效果,没有教师的激情,就没有学生的激情,就没有课堂的活跃和生机,没有了激情课堂的创设,就没有真正意义的教育.  相似文献   

11.
正激情是顶出泥土的胚芽,给人带来生命活力的希望。关于语文课堂也是如此,激情的迸发,活力的彰显,语文课堂才能赋予生机,让学生采撷到无穷的乐趣。升入高中,知识量的不断增加,学生常常会感到疲乏,萌生排斥的心理,学习的激情也消磨殆尽。这势必会对语文的学习产生严重的影响。而活性课堂就是一味良药,它能重塑课堂的生命色彩,唤回课堂活力,让学生重拾学习的热情。说起活性课堂,它综合种种  相似文献   

12.
课堂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让课堂这池春水荡起涟漪,以情启智;学生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能拨动学生生命的琴弦,点燃心灵圣火;教师需要激情,因为只有激情才会催发创造的灵感,彰显探究的魅力。  相似文献   

13.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课程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应该关注成长,追求课堂教学的动态生成,使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赋予生命的活力. 面对这样的生成,只要我们教师能做教学的有心人,灵活、合理地使用,就一定能使我们的数学课堂充满灵动和活力.当然,学生精彩的“生成”,需要在某种特定的情形下才能从学生的思维中“闪现”出来.在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怎么才能使学生的精彩“生成”不断呢?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14.
<正>杜威说过:"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教育,就意味着给孩子一个什么样的生活!"我认为:"教师在乎什么,学生就发展什么。"所以只有还学生一个简约、激情、交流的课堂,才能使我们的语文课堂成为师生互动、生命涌动、自然生成的课堂。一、还学生激情的课堂在语文课中,如何体现语文学科的"人文性",其基点就在于"情感"。一个没有激情的教师,如何能调动学生的情感,让学生充满热情地学习?一个有激情的老师,才能展现给学生一个"充满激  相似文献   

15.
正教师永恒的激情、充沛的活力、鲜明的个性是唤醒学生沉睡的潜能、激活学生尘封的记忆,并开启他们幽闭的心智的钥匙。这就是西岗教育工作者对"激情"与"活力"的认识。一、"活力说"的新突破"激情与活力"能改变课堂吗?能促进区域教育的发展吗?答案是肯定的。李生滨局长认为:人的因素是最具决定性的,有激情才会有专业自信。如果校长和教师都有了激情,校园和课堂能没有激情吗?把教育人的激情与活力调动起来,有了教育人的激情,教育才会真正有活力,真正成为有道德的教育。"  相似文献   

16.
课堂犹如一池春水,只有用激情来吹拂,才能涌起朵朵浪花。课堂需要激情,只有它才能拨动学生生命的琴弦;课堂需要激情,只有它才能让学生享受生命的愉悦;课堂需要激情,只有它才能点燃学生心灵的圣火。那么,在语文课堂上,如何点燃学生内心深处的激情之火呢?笔者下面谈点粗浅的看法。一、载情读文,引起情感共鸣教材中的文章大都是名篇佳作,渗透着或是人性之情,或是忧国之愤,或是伤时之悲,或是遂愿之喜等。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声情并茂地诵读课文,走进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者产生共鸣,悟出文章中的美妙之处,深邃之意,获得真切的情感体验,让激情…  相似文献   

17.
何明郎 《甘肃教育》2011,(20):35-35
新课程改革倡导教学的互动理念,是基于“改变过去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这就为语文的课堂教学改革注人了新的活力。笔者认为这种活力首先源于教师的激情,只有教师以盎然振作的精神状态、充满着激情去上课,才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进而让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那么,在语文课上,教师的激情该怎样表现呢?笔者认为不外乎有以下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8.
体育课堂具有丰富的情感色彩。激情是体育的魅力,缺少激情的体育课堂,学生缺乏兴趣,课堂实效不高。有人说,体育是对文化的追求,应呵护学生心底最柔软的东西,能为学生打好身心的底子。所有这些理想的信念,无不需要激情的支撑。老师没有了激情,追寻激情、高效的课堂就成了一句空话。要想提高课堂实效,体育教师首先要有情感、有激情,始终想学生所想,和学生一起共享体育的快乐与幸福。激情需要点燃,需要一个体育教师以自己的激情去影响学生,去感染学生。做到以下三点将带我们走进高效体育课堂。  相似文献   

19.
在化学课堂上将教师的教学激情融入课堂,让激情充满课堂,才会使教与学在一种无比融洽的氛围中进行:它可以是授课时的一个微笑,可以是学生一个求知的眼神,可以是答问间的一种默契,可以是欢笑间的一种会意等,有了它,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的活力;有了它,教与学才能擦出智慧的火花。  相似文献   

20.
著名语文教育家叶澜教授呼吁:“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出生命的活力。”作为语文课堂组织者的教师,只有从自身出发,调动一切可行因素,激发每个学生的学习兴趣,点燃他们心中的激情,才能使语文课堂成为激情飞扬、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知识殿堂。要达到这样的目的,我认为卣。尤要做到以下两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