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安徽枞阳方言属于江淮官话黄孝片,是一个重要的地点方言,具有一些较为特殊的语言现象。搜集到的方言词汇显示,在语素、词缀、词义等方面枞阳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之间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2.
承德方言属于北京官话区的怀承片,是东北官话和冀鲁官话的过渡方言,虽然最接近普通话,但在语音、词汇、语法方面有着自己的特点。这体现在词缀上除具有与普通话通用的词缀外,还有着自己特殊的词缀形式。就后缀来说,其中单音节的如"巴、咕、拉、乎、嗒、楞",多音节的如"不拉叽、拉巴叽、鼓伦敦、拉咕拽儿、呼啦"等等。这些词缀和某些语素构成了特殊的合成词,表现出了特殊的意义,体现了怀承片汉语方言词缀的丰富性及方言词汇鲜明的个性特征。本文就承德方言多音节形容词后缀作初步探索分析。  相似文献   

3.
杨静 《安康学院学报》2012,24(5):9-11,62
安康汉滨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但其方言中却活跃着一个中原官话区没有而广泛存在于西南官话、江淮官话等方言区的句尾助词"在"。本文描写了安康汉滨方言句末助词"在"的句类、句式分布情况及其语法意义,并将其与西安方言、成都方言、英山方言的同义表达句式相比较,指出安康汉滨方言因为受周边西南官话和江淮官话的影响,具有明显的混合特征。  相似文献   

4.
汉语方言词缀复杂多样,历来对南方方言中的词缀研究比较多,而对北方地区方言词缀则关注不够.文章通过隶属于江淮官话的连云港市新浦方言词缀的分类研究,试图归纳出极具方言特色的常用词缀.文章的研究是建立在认真详实的调查并广泛取证的基础上的,希望能够全面、系统、直观地反映出新浦方言词缀方面的特点.  相似文献   

5.
江淮官话许多地区庄组二三等分立,赣语多数地区则呈现知组二三等分立格局,知组和庄组二三等是否分化是赣方言与江淮官话的重要区别特征。不过安庆部分赣语区有庄组分化的现象,江淮官话也有知组二三等分立的遗留痕迹,这种交叉现象反映了赣方言与江淮官话在这一地区的交互影响。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讨论陕南混合方言韵母和声调的演变类型。陕南方言按接触关系分别为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与西南官话,韵母变化结果呈两种类型: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接触或是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接触韵母读音都发生了变化,而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接触、江淮官话与西南官话接触的韵母读音没有发生变化,变化主要表现在知三章合口字和遇通摄合口明母韵母上。声调除安康宁陕江口回民方言仍维持在关中方言而没有发生变化外,其他各点均发生变化。其变化类型是:陕南西部只是调值发生变化而调类没有发生变化,如汉中的汉台、西乡、勉县、略阳等县的城关方言;陕南东部调类、调值都发生变化,如安康的汉滨县河、宁陕城关、石泉城关、岚皋城关、镇坪的北部和商洛的镇安城关方言。调值的变化,有的完全演变为所接触的方言声调,如陕南东部的宁陕、石泉、岚皋城关以及镇坪北部由原江淮官话声调变为西南官话声调;有的则产生新的调值,如陕南西部的汉台、西乡、勉县、略阳等县的城关以及陕南东部的白河城关、汉滨县河、商洛镇安城关。  相似文献   

7.
刘敏 《甘肃高师学报》2010,15(3):55-56,114
德州位于山东省西北部,其方言属官话方言冀鲁官话区的石济片聊泰小片,与普通话相比,其词缀的使用较为丰富。仅就德州方言中的后缀"巴"进行分析,探讨它们的特点。  相似文献   

8.
山东郯城方言属中原官话系统,其词缀较为丰富.本文主要讨论名词、动词、形容词等词类的词缀,并分析词缀所蕴含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本文在详细的实地调查基础上,归纳了湖北西北部竹山(宝丰镇)方言的声韵调系统,简要分析了其音韵特点,又在共时层面上将它与江淮官话黄孝片方言进行比较,揭示出竹山方言的江淮官话特征,并据此将其划归江淮官话,但它同时又兼具了中原官话和西南官话的特征.  相似文献   

10.
在属于江淮官话的桐城方言中,表达可能义的语法结构有多种形式,"V得(不)来"结构就是其中颇具特色的一类.通过考察发现,桐城方言中"V得(不)来"结构有三种深层语义,这主要是动词"来"的语法化的结果.  相似文献   

11.
梁山方言中的词缀很丰富,具有明显的地方色彩,而且有很强的构词能力,尤其是名词加词缀、动词加词缀、形容词加词缀等,这些实词加上词缀后形成了很多具有浓厚地域特征的方言词汇。  相似文献   

12.
陕北吴堡话属于晋语吕梁片,其构词法既体现了晋语的共同特征,又有自己的独特之处。本文考察吴堡话中几种重要的构词方式:分音词;圪头词及其同类词语;其他词缀及派生词;四字格。考察中发现,吴堡话前缀“一、不”、后缀“气”等都是相当能产的词缀;在方言四字格中,有一些特别能产的“词套子”。  相似文献   

13.
比较江华梧州话、平地瑶话和过山瑶话中的词缀后发现,词汇接触是缓慢、渐进的,过山瑶话既受梧州话、平地瑶话的影响,又有来自江华官话的影响,但是它们并不完全相同,而是同中有异,坚守个性。词汇渗透的主流是汉语土话流向瑶族勉语,但汉语土话仍保留着与瑶族勉语相似的痕迹。  相似文献   

14.
按照位置,绩溪方言词缀分为前缀、中缀、后缀。前缀主要提及了"老、阿、第"等,中缀主要论述了"当、溜、鸣"等的用法 后缀主要述及人称代词后缀、表示名词的后缀、形容词后缀等。词缀在绩溪方言中的作用有三:一是凑足音节,二是利用词缀构成新词,三是可以表达特定的感情色彩和语法色彩。  相似文献   

15.
探讨嘉禾土话的语缀"子"和"崽"的构词形式和分布状况,并对"子"尾和"崽"尾的发展做了历时的推测,从语缀"子"和"崽"在嘉禾土话的漫长发展过程看,其所体现出的现行分布格局,实际上就是南北方言长期交融竞争的一种结果。  相似文献   

16.
通过考察长沙方言中的一些常用语缀 ,从而了解长沙方言语缀在构词方式和语法功能上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东北方言词汇与普通话词汇差别较小,但这些微小的差别显现出东北方言的魅力。东北方言词汇用大量词缀、重叠形式构形以及用比喻、夸张等方式造词,体现出东北方言词汇构形的特点及魅力。  相似文献   

18.
广东西江流域粤语词汇及语法特点概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西江流域的粤语是一座尚待开发的方言富矿,其词汇、语法特点有不少值得注意之处:词汇的存古性、构词特点以及与近代官话、古百越语和闽语有较密切关系,语法方面与广府片粤语有若干差异,如词缀运用的不同、代词系统的特色以及体貌助词、语序等方面与广州话存在微妙差别。  相似文献   

19.
新绛县位于山西省的西南部,新绛方言属中原官话。新绛方言名词和普通话相比很有特色,根据一些方言的研究成果对新绛方言的名词和普通话名词进行一个共时比较,从而揭示出它与普通话名词在语法上的共同点与差异。全文从名词的异形同义、重叠、词缀、兼类四方面对新绛方言名词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20.
在哈尔滨方言中,有着很多源自俄语的外来词,这些外来词早已融入当地居民的生活当中,并仍有一定的生命力。它们不仅在构成方式方面以音译为主,在语音方面也存在着声调和词缀的方言化倾向,在语义表达方面更是通过译音联想、音意兼顾以及再创造等方式使之更加形象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