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 毫秒
1.
从教十多年的经历中已经不止一次有过这种中途接班的经历,同事们常笑说我是"后妈".没办法,谁都想当"亲妈",但是万一不得不当"后妈"时,退缩不是办法,只能迎难而上,中途接班仍然是大有可为的. 一、首次亮相,印象要好 接手新班的第一次亮相,班主任要给学生一个好印象.组织行为学的有关研究告诉我们,人们的思想、情感、行为等是人们所处的客观环境与人们的主观意识活动交互作用的结果.学生所处的情境对学生的效能感有着极大的影响.当学生由一个旧情境转入一个新情境时,往往有一种强烈的新感受,并对内心潜藏的自尊心起着催化作用,这时总会暗暗警告或提醒自己要干出个样子来.这种朴素的、发自内心的动机,能使学生产生一种按新要求调整自己态度和行为的导向.  相似文献   

2.
杨玲 《中学教学参考》2013,(21):123-123
班主任工作难做,这已是众多教育工作者的共识,而中途接班的班主任更难,吃力不讨好,真所谓"后妈难当".如何让学生接受你?家长们能否放心?……这些都让"后妈"棘手.但一次中途接班的经历,让笔者这"后妈"在劳神费力、绞尽脑汁的同时颇有成就感,同时也明白了:要做一个好"后妈",必须要有爱心、耐心、信心.  相似文献   

3.
由于种种原因,各校不可避免地中途撤换班主任,怎样做好中途接班工作是不可回避的问题.中途接班班主任在行内戏称"后妈",后妈难当已经成为人们的思维定势.  相似文献   

4.
<正>接新班和中途接班的班主任通常被戏称为"亲妈"和"后妈"。众所周知,"后妈"比"亲妈"难做,因为尺度难以把握:管多了,遭人厌烦,甚至招来怨恨;管少了,被人指责感情淡薄、漠不关心——真有点进退两难。而我最近几年却有过多次做"后妈"的经历。2020年3月,我再次从高二下学期接手一个班的班主任工作。经历几次中途接班之后,我发现做好"定位"——给前任班主任做好定位,给自己做好定位,也是有助于顺利当好这个"后妈"的。  相似文献   

5.
郑利雄 《班主任》2011,(11):25-27
中途接班的班主任,大家往往戏称"后妈",可见其难。其中的酸甜苦辣,只有当事人最清楚。本人有过三次当"后妈"经历,辛苦自不必说,但也有不少收获。古语有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中途接班前,我们要做好8个准备,才能让班级和学生们顺利过渡,乃至走向更好的发展。第一个准备:端正心态,珍惜缘分我们要明白,我们即将接这个班级,与这些孩子共同经营未  相似文献   

6.
杨玉函 《考试周刊》2014,(79):184-184
由于教学任务的需要和各年级教师新老搭配的调整,中途接班在初中班级中很常见,不论这个班级是所谓的"好"还是"差",中途接班都是很有难度的,有些老师还生动地把中途接班的班主任比喻为"后妈"、"后爸",可见中途接班的难度。新班主任如何很快融入到新班级,适应新角色呢?文章提出中途接班的"四不"与"四做",可以给同仁一些借鉴。  相似文献   

7.
班主任难做,中途接班的班主任更难做,这是无数教育者的心声.做一个成功的中途接班班主任,我们的工作可以从三个阶段着手:接班之前,接班初期与接班后期.我们要把责任心,爱心,耐心贯穿于整个班主任工作,使自己成为一名成功的"后妈".  相似文献   

8.
正中途接班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儿,出于学校整体的安排,每个学年都会有班主任经历到。多年来,我几次中途接班,不断地体验着做一个中途接班班主任的种种难处,也掌握了顺利接班的几个关键"密码",而"沟通"无疑是最核心的"密码"。  相似文献   

9.
如果说教育是一种科学、一种艺术,那么班级管理工作更是如此。苏霍姆林斯基曾这样评价班主任工作:"要记住,你不仅是教课的教师,也是学生的教育者、生活的导师和道德的引路人。"班主任工作千头万绪,劳心劳力。而中途接班,更是一件让人深感棘手而头痛的差使,亦是一件不尴不尬的事。因为中途接班意味着你要开始做"后妈"了。而"后妈"这个词自古以来都与"毒"、"恶"相连,所以学生一开始总会以一种挑剔、甚至是抵触的心理来看待你,不会发自内  相似文献   

10.
在班主任生涯中,我们有时会遇到中途接班的情况。如何能做好中途接班的班主任工作,是值得我们思考和探索的难题。但只要我们能积极面对、细致负责、注重方法、讲究策略,能设身处地为班级和孩子们着想,我们就一定能管好班级,成为一名成功的"后妈"。  相似文献   

11.
中途接班者被戏称为"后妈",后妈难当已经成为共识。随着心理学理论在育人导学中的价值日益凸显,在班主任工作中应力求避免各种心理效应偏差和充分发挥心理效应的积极作用,"后妈"也能胜似"亲妈"。  相似文献   

12.
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会因某种原 因,中途去一个新的班级担任班主 任,这种班主任被戏称为"后妈"。 其实,只要我们工作得法,后妈也好 当。 一、要对自己有信心 在必须中途接班的情况下,我们 往往对一个优秀班主任带的优秀班级 会望而生畏,总担心自己做不好。实 际上这就是不自信的心理在作怪,不 相信自己能得到学生的认可,不相信  相似文献   

13.
保红霞 《文教资料》2013,(3):135-136
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的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班主任的工作不仅琐碎、繁杂,而且责任重大,而中途接班的班主任,"后妈"的角色,压力和挑战可想而知,对于班级的管理尤其需要智慧。作者主要论述了中途接管班级的想法及做法。  相似文献   

14.
班主任工作是学校日常管理的后盾和中流砥柱,在现实中,很多班主任都要面临着中途接班的困难。作者将多次接班的经验加以总结,即"四个沟通"与"两次亮相":做好与前任班主任、班级其他任课教师、学生、家长的沟通;做好第一次正式见面、上好第一堂课。  相似文献   

15.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当好班主任,就意味着你要负很大的责任,付出无数的精力和心血。而中途接班不管对于新班主任还是老班主任,都是非常棘手的任务。要顺利完成任务,除了自己任劳任怨外,还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因为中途接班,你面临的是已经成型的班级气质。如何当好"后妈",笔者有以下三点自己的想法与  相似文献   

16.
在现代教育背景下,当好班主任,就意味着你要负很大的责任,付出无数的精力和心血.而中途接班不管对于新班主任还是老班主任,都是非常棘手的任务.要顺利完成任务,除了自己任劳任怨外,还得有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方法,因为中途接班,你面临的是已经成型的班级气质.如何当好"后妈",笔者有以下三点自己的想法与大家商榷: 一、拥有"三心" 拥有"三心",是做好"后妈"的前提.一是有爱心.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教师要多看到优点,真诚喜爱他们,相信学生都能感觉得到,慢慢地,他们会通过遵守校规班规等来积极回馈.充满爱心的教师不管在哪里都可以春风化雨、诲人不倦.  相似文献   

17.
班主任是一个学校的中坚力量,一个班级保持班主任稳定,是促进班级健康稳步发展的必要因素。可现实中,不可避免地出现中途换班主任的情况,这对于新接班的班主任来讲是一次挑战,也是一次考验。作者因为学科特点,已经有两次中途接班的经历,将一些经验总结为"两学一做",即学习班主任管理的科学理念、艺术,学习优秀班主任的管理经验,做身体力行的合格班主任。  相似文献   

18.
<正>人们常说,做人难,做女人更难,还没"当妈",就当"后妈"的女人难上加难。毕业工作第二年,我中途接班,当了高二6班的"后妈"。"温柔"的我,能管住这些不让人省心的学生吗?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好在我们办公室还有7位班主任,做我坚强的后盾。那天,我上完最后一节语文课,刚出教室,"韩桑同志,你班范晓(化名),中午又违纪出校门了。"学生处邬老师就叫住我。范晓成绩差、表现差,是班上违纪"专业户",同学们都叫他"范晓贱"。  相似文献   

19.
从教二十年,一直担任中高年级语文学科的教学,也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因此,所带班级都是中途接班。我的灵感源自学生,我的成长和进步是由一届一届的学生积累而来的,而我却不能一视同仁地教以最好,只能在下届学生中施以这届的所得。虽然知道"教然后知困"是不变的真理,我却总放不下"解困然后施教"的梦想。中途接班的过程中,有过迷茫和困惑,感受过失败的滋味,也品尝过成功的喜悦,多次的接班经历让我对中途接班有了更深的思考。我也由最初接班时的恐慌、苦恼、困扰、  相似文献   

20.
在教学工作中,中途接班是每一位教师都可能经历的事情,作为中途接任班级的班主任,应该怎样尽快地融入到新班级,适应新的角色,顺利完成班级的过渡工作呢?本文提出了中途接管班级的相应管理办法,相信对班主任工作会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