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小学教科研的课题研究进展很快,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少。中小学进行教育科研应立足校本,选题、拟题、研究方法等都应着眼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难点、重点、热点和关键问题,使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真正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课程改革的推进,中小学教科研的课题研究进展很快,但能够解决实际问题的课题少.中小学进行教育科研应立足校本,选题、拟题、研究方法等都应着眼于教育教学实践中经常遇到的难点、重点、热点和关键问题,使中小学的教育科研真正解决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3.
在新课程改革中,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理念发生重大变化,教师需要在实践中开展教育科研,研究解决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教师教育科研的成败,与教师的教育科研素养有密切的关系. 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是基于学校实际工作,解决教育教学活动中、教师自身发展中的问题,侧重于实践中的问题解决与策略选择.郑金洲指出,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不仅包括课题研究,还包括学术报告、理论学习、教研活动、专题研讨、教育论坛、论文评比、成果展示、经验交流、编辑文集、出版刊物等.中小学教师的教科研范围比较大,但是其规范性和学术标准是不能降低的,否则就是中小学教师教科研的庸俗化,进而失去了中小学教师教科研的意义.  相似文献   

4.
教科研是一所学校可持续发展的有效支撑,课题研究是学校教科研l的一个重要方面。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不仅可以带动教师的成长,同时可以极大提升平时的教育教学工作成效。但就目前中小学课题研究的现状而言,研究的实效性不敢恭维,其实效性缺乏的根源主要有以下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5.
开展课题研究已成为我国中小学目前教育科研的基本模式,“科研兴校”已被很多中小学作为立校的根本加以宣传和倡导,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发达地区,学校的教育建设已经由“硬件”改造转轨到“软件”打造上,这个转变是以教师参与教育科研为标志的,尤其是以课题研究为龙头的教科研形式已经成为很多学校的首选模式。这无疑是中小学实施素质教育的出路所在,向教科研要质量,成为中小学教育的历史大趋势。但在中小学教育科研热的同时,我们也应该做一些“冷”思考。当前中小学课题研究在价值观方面存在诸多问题,确实需要我们端正态度,拨“误”反正。一…  相似文献   

6.
中小学教师自身教科研知识的短缺和课题研究行为的乏力,不但阻碍了自身专业水平的提升,同时也不利于指导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基于此必须在继续教育中加大教育科研知识培训力度,加大中小学教师“以校为本”小课题研究方法的指导。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基础教育事业的发展,中小学校越来越重视通过教育科学研究来提高本校的教育质量。由于知识素养、学术视野以及信息沟通等方面的局限性,中小学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中,经常需要聘请教育专家进行教育科研指导。为帮助和支持中小学教师开展研究,教育专家也主动到中小学校对中小学的教育科研进行指导。然而,由于经验不足或观念上的一些误区,中小学教师在开展课题研究时虽然聘请和接受了教育专家的指导,但是效果却没有如想象中那样理想。有鉴于此,笔拟从中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的角度谈谈如何才能取得教育专家的有效指导。  相似文献   

8.
中小学教育科研课题,大都来源于学校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遇到的现实问题,找出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并进一步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是我们开展课题研究的最终目的。选择适当的符合中小学教科研课题研究工作需要的科研方法,是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有许多种,用哪种研究方法好,应该看哪种方式方法适合课题研究内容与设计的需要并有利于解决研究目标和内容的实际问题。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成长一般经历教育新手向教育能手的转化,再由教育能手向研究型教师的转化,转化的关键在于促进教师成为课题研究开展者和参与者,教师通过开展和参与课题研究,是教师获得自我持续发展能力的最佳途径,是培养教师的重要手段。许多事实证明,中小学教师通过开展课题研究,边学习边做课题,边研究边实践,逐步成为研究型的教师不乏其人。当前许多教师由于过去从未做过课题研究,现在有了搞教科研的积极性,要申报课题,一时觉得在选题和制定课题计划上有困惑,急需有人帮助。为了使广大中小学教师更加积极而有效地开展课题研究活动。本…  相似文献   

10.
作为学校教科研的主要形式、作为教师专业提升有效途径。中小学开展课题研究,已经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的共识。中小学课题研究蓬勃发展,方兴未艾。欣喜之余,我们发现,很多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并不强.究其原因.一个重要的方面在于中小学课题研究过程“缺失”。这已经成为制约课题研究正常发展的瓶颈。  相似文献   

11.
课题研究是教育科学研究的主要形式。开展课题研究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需要,是深入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实施素质教育的需要,也是提升教师素质能力,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途径和手段。目前,课题研究不仅成为中小学教师颇为关注的热议的话题,而且已成为各级教科研部门热衷主抓的重要工作,成为广大教师的自觉行为。  相似文献   

12.
目前 ,在“科研先导”、“教科研兴教”、“教科研兴校”的口号声中 ,全国各地纷纷掀起教科研热潮 ,打破了长期以来教育界沉闷、僵化的局面 ,推动了教育改革的发展。然而高涨的热情却替代不了理性的实践 ,从各地开展教科研的现状来看 ,笔者认为存在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 :诸如教科研认识神秘化、教科研水平低层次化、教科研实践简单化和教科研活动教研化。对此 ,我们应有所分析与反思 ,促使中小学教育科研工作科学化、规范化和制度化。一、神秘化 :教科研意识淡薄的具体体现长期以来 ,广大中小学教师由于受陈旧的教育思想的影响 ,认为中小学教…  相似文献   

13.
<正>教育科研部门承担着丰富教育理论、推进教育改革的任务,也承担着提升教师专业能力与水平的历史使命,对基层教育科研部门而言,后者更为重要。区、县级教育科研工作的首要任务就是教育科研活动的组织与管理,通过组织更多的教师参与教科研活动,在教科研活动中培养教师、发展教师,促进教师从被动参与教科研到主动设计课题研究,成为教科研的"行家里手",让教科研成为中小学教师工  相似文献   

14.
《基础教育参考》2014,(4):F0004-F0004
江苏省靖江外国语学校在“质量立校、科研兴校”理念引领下。坚持“问题即课题、人人有课题”的教科研方针,构建了完善的教科研管理网络,扎实开展教科研工作。学校是全国中小学外语教研工作示范校、中国修辞学会读写教学实验基地等。  相似文献   

15.
教科研在中小学开展,不能成为高不可攀的"阳春白雪". "立足课堂,教、科结合",把课堂作为课题研究的主阵地,要求学校教师立足课堂,实实在在地从教学实践中获取经验,寻求教学规律,提升教学理论,构建"理论学习--实践操作--提升经验"的科研模式,这是行之有效的学校教育教学科研良策.树人小学多年实践的校本教研模式给予我们以启示:以学科教学研究为主的校级课题可以成为促进学校教师专业发展的良好平台;教科研联姻成就教师们的教育教学业绩,打造在新课改形势下的活力"新"校;小课题研究催化教师教学科研素养的提升,令教师享受到教科研的成就感.  相似文献   

16.
中央电教馆组织实施的全国教育科学“九五”规划课题《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实验研究》已经正式开题了。这是继“八五”《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教学优化》课题的成功实验后,中央电教馆组织的又一大规模较大的电教科研活动,目的是进一步推动中小学的教育教学改革,探索电化教育促进中小学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学生素质教育的基本理论、途径和方法的研究。参加本课题实验研究的学校近200所,《教学天地》栏将从本期开始,特辟“电教实验专版”,综合报道该课题实验研究的活动、消息及取得的经验和成果,以推动学校电化教育工作更加广泛深入的开展  相似文献   

17.
李照宾  汪洋  江嫣 《中国教师》2013,(10):76-78
<正>身为广州市海珠区教育局科研负责人的费伦猛刚从学校风尘仆仆地赶回来,又在为下一次"教科研"讲座奔忙。近一年,费伦猛为辅导中小学教师开展"小课题研究",已进行近50场辅导讲座,面授培训5100余人,远程培训21000余人。"小课题研究"这一诞生于中小学,以教师短期内解决自身教育教学实际问题为中心,采用适宜方法进行实践改进的研究形式,因其非凡的意义广受中小学重视。当下,"小课题研究"的热度正在持  相似文献   

18.
教科室作为中小学的一个重要部门,它的功能主要是发展学校、成长师生。教科室主任是学校教科研工作的领头羊和操盘手,教科室主任的教科研素质直接决定学校教科研工作的格局。教科室主任在工作中要将科研的前瞻性、求真性与服务性有机地结合起来。中小学的教科研是围绕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展开的,问题即课题。因此,教科室主任的课题意识直接决定学校课题研究的成效、成果。一、起点和中点始终如一课题研究的"起点",即课题的申报;"中点",即研究的过程。  相似文献   

19.
大学教学学术与中小学教科研都是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实践问题为研究对象、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价值取向的研究活动。借鉴大学教学学术运动迅速发展的经验,中小学教科研要走出困境,就必须重构教科研概念,以彰显其不同于专业教科研的特殊性;必须讲求教科研规范,以维护其作为一种教科研的前提性资格。整体而言,中小学教科研是指教师运用科学方法探索教育现象的研究活动,以构建个人性、情境性的实践知识为主要目的。  相似文献   

20.
温庆生 《教育》2014,(2):64-65
“小课题”是一种新型的课题研究方式,是一线教师和教科研人员对学校教科研工作总结、反思、探究的结果,是教育工作者教育实践智慧的结晶.“小课题”虽小,但却实在;“小课题”虽小,但却符合实际;“小课题”虽小,但却能产生实效.可见,虽然是“小课题”,却有着大作为.因此,“小课题”深受笔者所在区中小学教师的厚爱,正成为区中小学教师从事教育教学的一种重要的研究形式,成为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条有效途径.那么,在平时的实际教育教学中,究竟它又能给学校和教师带来哪些变化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