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复习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边读边想的好习惯,培养课外阅读的兴趣,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2·能借助字典、辞典阅读,能联系具体的语言环境及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词语、句子的意思。3·能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能在理解文章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读书有自己的见解。4·诵读优秀诗文,背诵积累不少于60篇。【复习练习】一、阅读片断,完成练习。(一)詹天佑不怕困难,也不怕嘲(ch偄o)笑,毅(y尙)然接受了任务,马上开始勘测线路。哪里要开山,哪…  相似文献   

2.
阅读     
阅读一、双基训练提要(一)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按要求默读课文,并有一定的速度;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二)能结合上下文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和结构复杂的句子,并能体会其思想感情。(三)能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有初步的分析和概括能力;能较简...  相似文献   

3.
默读,是众多阅读方式中的一种,有利于学生揣摩文字,近距离接触文本,适应不同的阅读目的,便于养成阅读习惯,培养正确的阅读态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低年级"学习默读";中年级"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高年级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可见,默读在各个学段的教学中都得到了相当的重视。这样的重视是有理由的。默读,它有着别的阅读形式不可比拟的价值与特性。  相似文献   

4.
一、朗读、默读“不分先后主次”是错误的现将《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表述列表如下:学段朗读教育目标默读教育目标(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3-4年级)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笔者认为默读是枝叶,朗读是根本;浇树要浇根,根深才能叶茂;学好朗读,默读能力自然而然就上来了。不应该把朗读要求降低,反而把默读要求提高…  相似文献   

5.
一、朗读、默读“不分先后主次”是错误的现将《语文课程标准》有关表述列表如下:学段朗读教育目标默读教育目标(1-2年级)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3-4年级)用普通生活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5-6年级)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笔者认为默读是枝叶,朗读是根本;浇树要浇根,根深才能叶茂;学好朗读,默读能力自然而然就上来了。不应该把朗读要求降低,反而把默读要求提…  相似文献   

6.
最近 ,由教育部组织修订的《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语文教学大纲 (试用修订版 )》已经颁布实施 ,这个修订版大纲为我们打开了改进语文教学的思路 ,提供了小语教改的指导思想和操作方法。本人就个人学习修订版大纲有关阅读教学的内容 ,结合实际 ,谈谈自己的意见。一、认真领会修订版大纲精神修订版教学大纲对阅读教学的总要求作如下规定 :“对阅读有浓厚兴趣 ,阅读程度适合的文章 ,能理解主要内容 ,体会思想感情 ,领悟表达的一些方法 ,注意积累语言材料。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默读有一定速度 ,边读边思考。背诵优秀诗文…  相似文献   

7.
初中一年级阅读能力 1、阅读记叙文,能揣摩词句段篇,理解文章的意思和记叙的特点。能用普通话朗读课文,做到正确流利。养成默读的习惯,提高默读的速度。 2、养成查字典的习惯。积累和掌握常用词语,做到会读、会写、会用。熟读、背诵一部分课文或段落。 3、课外阅读三五本书。写作能力 1、能写五六百字的记事、写人的文章,做到中心明确、内容具体,能按照时间顺序组  相似文献   

8.
篇章     
一、能力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  2能给文章划分段落和层次,概括段落大意和主要内容,归纳中心思想。  3能分辨文章的主次、事情的前因后果、事物和联想、静态和动态,注意事物的联系和变化,文章的前后照应、首尾连贯,能通过人物外表体会人物的内心,能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体会作者怎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4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有初步的分析概括能力。  二、能力检测  (一)“我是中国人”  吉鸿昌原是一位国民党军队的将领,当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我国的时…  相似文献   

9.
阅读教学是作文教学的基础,要以读导写,读写结合。为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在毕业复习时,应将阅读和作文结合起来安排。要从读写例话入手,联系有关的重点课文,抓住观察事物、读懂文章的内容和中心、理清文章的条理、根据中心选择材料、按一定顺序记人叙事和状物写景、重点突出、内容具体等要点,组织学生进行阅读和作文复习。要注意多读课文,寻找规律,掌握方法,提高能力。第一课学会读书观察写话真实具体复习要求能按照读懂一篇课文的四点基本要求阅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养成认真读书的习惯;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  相似文献   

10.
一、开展阅读教学的重要意义(一)开展阅读教学是执行《课标》的要求《语文课程标准》在阐述课程目标时,对第四学段(7-9年级)的阅读教学目标从阅读习惯、阅读速度、阅读范围、阅读数量、阅读方法、阅读要求等方面分15小点罗列,现摘录如下:(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2)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3)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拓展自己的视野;(4)在通  相似文献   

11.
复习要求:掌握学过的常用词汇:正确理解文章句子的意思;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能给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段落大意,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阅读中能分辨主要的和次要的,注意静态和动态,学会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分辨事物和联想,理解文章的条理,了解人物的外表和内心,领会文章里的思想感情,注意文章的细节和当时当地的情况;有初步的分析能力和概括能力;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  相似文献   

12.
张会永 《快乐阅读》2011,(17):50-51
《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7―9年级"阅读"的要求是:"①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②养成默读习惯,有一定的速度,阅读一般的现代文每分钟不少于500字。③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④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  相似文献   

13.
<正>有人把朗读训练和默读训练比作阅读教学的两翼,可见默读在阅读教学中的重要作用。与朗读比较,加强默读训练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速度,促进思考,帮助理解,而且关注了阅读个体的差异,符合阅读教学的规律。更重要的是,默读适用的范围更加广泛,它是最常用、最重要的阅读方式。《语文课程标准》对不同学段的默读训练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第一学段,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第二学段,初步学会默读,能对  相似文献   

14.
何美娟 《广西教育》2014,(41):46-46
正"默读"是不出声地读书,是语文教学中训练阅读能力的一种方法。有效的默读能培养学生精读、专心阅读的良好品质,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培养与提高。但是,不少语文课堂教学中的"默读"流于形式,大都呈现出"朗读有余,默读不足"的现象,究其原因,是教师在主观上认为默读在课堂教学中很难出彩,默读的课堂不够活跃、热闹。那么,怎样才能使默读得到有效运用呢?一、边默读边批注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在指导学生默读时要让学生养成边默读边批注的好习  相似文献   

15.
一、教材: 大森林的主人(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八课) 二、阅读目的: 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能自己找出表现猎人沉着、果敢、智慧的重点词、句,理清课文层次;能按在什么情况下遇到什么困难,如何一个一个克服困难,结尾点题给课文分段;会用自己的话回答课后问题。三、教学时数:一教时。四、自学指导步骤: 1.默读课文,对照课后“想一想”的问题,把有关的重点句子勾划出来;查字典,对“枞树”、“苔藓”加注释。  相似文献   

16.
一、复习内容和要求 复习内容主要有以下十个方面:一是分段,二是概括段落大意,三是归纳文章主要内容,四是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五是理清文章的条理,六是注意事物的联系,七是主要的和次要的,八是外表与内心,九是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十是注意文章的细节。 复习要求:一是要以词句训练为基础,能掌握学过的常用词语;二是要以阅读活动为线索,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比较熟练地默读课文,能背诵或复述指定的课文;三是能按照作者的思路划分段落,概括段落大意,归纳主要内容,领悟中心思想,能读懂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书报,并具有初步的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7.
实施《语文课程标准》以来,阅读课堂洋溢着读书声,学生读出形象,读出感情,读出神韵,更展示了语文课程改革的成果。然而,静静想来,我们对《语文课程标准》理解得并不深刻。《语文课程标准》对于1耀2年级、3耀4年级、5耀6年级的默读要求分别是:"学习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初步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默读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  相似文献   

18.
默读是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的有效手段。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默读训练是必不可少的。提高默读能力,养成良好的默读习惯,是默读训练的最终目的立一。默读训练要在学生具有一定朗读能力的基础上进行。指导学生初学默读时,教师要提出明确的要求:带着问题边读边思考,展开积极的思维活动,不出声音,不动嘴唇,不用手指,并逐步提高默读速度。默读训练可以贯串在教学各个环节中。分析课文前的默读:要求学生通过默读,初步读懂课文,能说出课文的大意。以《草船借箭》为例,教师在默读之前首先给学生提出问题:这篇课文讲7一件什么…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 1、掌握33个生字;辨析多音字、同音字。 2、进一步认识副词的作用;学习词的归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 3、能联系上下文体会句子的含意;懂得词语之间的搭配要适当。 4、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 5、继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做到按一定顺序观察,抓住特点描写。训练要点识字训练重点是辨别多音字、同音字,认清疑难字的字形。训练形式如下: 1、读一读,根据拼音组词。  相似文献   

20.
阅读理解     
[复习目标]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程度适合的文章;默渎有一定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小少于300字;培养课外阅读的良好习惯,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100万字。2.能借助字、词典阅渎,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意思,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能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理解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及表达效果,体会标点符号的用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