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宁 《考试周刊》2013,(12):191
主动探索是幼儿主动参与彩绘活动的关键,教师可以通过提供丰富的可操作的材料,为每个幼儿都能运用多种感官、多种方式进行探索活动创造条件。教师还应从幼儿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幼儿进行分析,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和反应,敏感地察觉他们的需要,及时以适当的方式应答,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  相似文献   

2.
幼儿园的游戏活动是幼儿在园最主要的活动,是一种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自主选择、积极探索、互相交流的活动。是实现个别化教育的重要途径。而主题教学是幼儿园组织幼儿开展教学的一种方式,是目前幼儿园最流行的教学模式,它的形成是来自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强调幼儿的主体性,这些要点和游戏活动的各要素是不谋而合的。  相似文献   

3.
吴洁 《考试周刊》2014,(53):188-189
幼儿园绘画活动中,评价体现了一种教育艺术,是重要的组成部分,这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和个性形成。教师应根据幼儿的年龄、心理特点进行相应评价。孩子在彩绘活动中会因为材料的不同而创作出丰富多彩的彩绘作品,在这一过程中孩子们会有自己的想法,并表达出来。彩绘活动的评价,不但是老师的评价,还包括幼儿的自评、互评。老师在幼儿作画过程中的评价直接影响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和下一步的作画情况。为幼儿营造良好的作画氛围很重要,在此基础上逐步培养孩子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做到寓教于乐。  相似文献   

4.
刁羽 《学前教育》2013,(11):54-55
区域活动是教师对幼儿进行观察的最直接最有效的一种方式,也是一种最有效的教育手段,有利于各种能力发展不一致的幼儿在原来的基础上得到相应的提高。区域活动可以为每一位幼儿独特的发展提供各种各样的机会,丰富的操作材料能够激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幼儿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自主活动,进行探索、尝试,  相似文献   

5.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每个幼儿心里都装着一颗美的种子。"绘画能让幼儿舒展自己内在的情感。彩绘因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幼儿,因此,幼儿彩绘教学具有一定的意义。引导幼儿彩绘时,必须先了解一些特点,在了解特点的基础上,还要注重对幼儿彩绘技能的练习,注重创作想象力的培养,注重教师评价方式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6.
早操活动的创编与指导应突出“趣”和“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幼儿园早操活动的组织,教师普遍感到有以下三方面的困难:早操活动创编不知如何体现“趣”与“乐”;幼儿基本动作不知如何融入早操活动中;怎样才能灵活高效地使用器械、场地。  如何解决以上创编中的问题,使早操活动体现“趣”与“乐”,我作了如下一些探索:  一、调整活动方式,给幼儿一段自由活动的时间,融入基本动作训练  幼儿在早操中,普遍都进行了基本动作的练习,但是幼儿的基本动作达标率不高,主动性不够,并且反复地重复基本动作,对幼儿的体能促进不大。鉴于此,我在早操活动的编排中,给幼儿留出一段自由活动时间。…  相似文献   

7.
幼儿美术活动不单纯是一种艺术活动,更是幼儿的一种创新活动。因此在幼儿美术活动中应把发挥幼儿的创造性放在首位,鼓励幼儿大胆想象,表现自己独特的思想感情,充分发挥幼儿的探究意识,挖掘幼儿的潜力,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世界,描绘一幅幅极具想象力、创作力,充满生命力的艺术图画,使他们处于主动活动中,以发展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相似文献   

8.
区域活动是孩子们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它是一种自主的游戏活动,是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为幼儿提供合适的活动环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刚开始创设区域活动,我们把其  相似文献   

9.
施麟怡 《成才之路》2014,(29):58-59
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指出:"幼儿的创造过程和作品是幼儿表达自己的认识和情感的重要方式。"美术活动是一种极富个性的创造性活动,忽视幼儿在美术活动中的创造力培养,是幼儿园美术活动的致命伤。本文结合幼儿美术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思考。一、幼儿美术教育中创造力的特点美术是孩子的第二种语言,是孩子用心灵和世界对话的一种方式,美术活动能够给幼儿直接的滋养,没有任何一种形式比美术活动更能够让孩子畅快地表达心声。因此,美术教育对于儿  相似文献   

10.
樊红霞 《甘肃教育》2008,(12):28-28
区域活动,是指教师根据教育的目标和幼儿的发展水平,有目的地创设活动情境,投放活动材料,让幼儿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以操作摆弄为主的方式进行个别化的自主学习的活动。区域活动以它特有的优势深受幼儿的喜爱,但在实践中教师常常会因为种种的问题感到束手无策,以至于区域活动流于形式。那么,幼儿教师如何解决存在的问题,提高区域活动的有效性呢?  相似文献   

11.
许馨忆 《成才之路》2014,(36):64-64
美术是幼儿的另一种语言,作为教师可以重点培养幼儿参与美术活动中的兴趣,如故事活动、歌唱活动等形式都可以作为美术活动中的导入活动。教师在美术教育中应该注意在美术教育方法中融入游戏的方式激发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让幼儿们的绘画活动在轻松愉快的游戏中进行,从而使他们的绘画活动更加有趣、生动,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去。  相似文献   

12.
区域活动作为介于教师预设与幼儿生成性活动之间的一种学习方式,是幼儿体验、建构、发展的媒介.区域活动是推动主题活动发展的动力.教师充分发挥区域活动的优势,合理的利用区域活动的多种功能,推动主题活动的深入发展,让幼儿在主题活动中获得直接、有效的经验.  相似文献   

13.
区角活动是一种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操作摆弄的自主活动,是幼儿个别化、自主化的活动方式,但是在幼儿的活动过程中我们发现幼儿对各区角的兴趣呈递减状态,幼儿交往氛围淡薄,缺乏社会功能挖掘,大大局限了幼儿在区角中社会性的发展,因此,为了让孩子能够快乐地在区角中进行游戏,我们开展了区角活动社会化的研究,更好地促进幼儿全面和谐发展,特别是社会性良好品质的发展。  相似文献   

14.
幼儿园数学教育活动可以有多种组织形式。多种活动,自主轮换就是其中的一种。多种活动是指在同一个教学单位时间里,教师为幼儿提供多种类型的操作活动,其中不仅有围绕主要学习内容的基本活动,还有拓展幼儿经验的平行活动或便于幼儿从不同经验基础上开展的相关活动,以及为了巩固幼儿先前学习内容的巩固活动。自主轮换是指让幼儿根据自己的学习能力自主选择活动类型,以建构个体需要的数学概念,发展有关的数学过程能力。  相似文献   

15.
对于托班的幼儿,教师预设的活动和集体活动宜少、宜短,教师应以个别教育为主。而区域活动正是一种幼儿自由选择、自由探索、操作的自主活动,它不仅能够让教师去了解每一个孩子的兴趣、发展水平、能力以及学习方式,照顾到幼儿的个体差异。更强调了幼儿在教育活动中的主体价值。使幼儿的天性得到满足,  相似文献   

16.
幼儿教育可以主题活动为背景,为区域活动开展奠定基础。幼儿教师应有效运用材料,促进幼儿发展;适时适度地对幼儿指导,注重区域建设,引导家长参与,提升幼儿区域活动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黄琴砚 《考试周刊》2012,(19):187-187
绘画是幼儿借助画笔表现自己的一种活动方式,也是表现自己认识客观事物的特殊形式。它既是幼儿进行的一种游戏活动,又是一项创作活动。教师应该尊重幼儿自身发展的特点.从提高他们绘画的兴趣角度出发,注重对幼儿绘画作品的评价,使幼儿的绘画能力得到更好的发展,从而放飞他们彩色的梦。  相似文献   

18.
任玉梅  尹君 《文教资料》2013,(28):82-83,88
幼儿园早操是幼儿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是幼儿户外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增强幼儿体质的有效手段。音乐是早操活动的关键,音乐的选择直接影响早操活动的质量。早操音乐的选择要突出童趣、兴趣;根据幼儿的兴趣特点,结合早操活动的主题选择音乐,早操音乐的节奏宜明快、生动、形象。  相似文献   

19.
讨论活动是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形成互动的一种有效方式,是幼儿主动学习的有效途径。探索讨论活动组织新方法,开拓教学新思路,让孩子成为学习真正的主人。  相似文献   

20.
有效的学习方式是指适宜该活动类型的,能较好地实现幼儿教育课程目标的学习方式。区域活动是教师根据幼儿发展和教育的需要,有目的地创设区域环境,投放相应的活动材料,让幼儿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兴趣,自由选择、操作、发现、表达的一种活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