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信贷供给量是影响我国通货膨胀的重要因素之一。以2004-2013年信贷期限结构和消费者物价指数的月度数据为例,通过平稳性检验、格兰杰因果关系检验以及协整检验,分析信贷期限结构对通货膨胀的影响。结果表明:短期贷款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为正,中长期贷款对通货膨胀的影响为负;从长期来看,信贷期限结构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稳定的均衡关系。根据实证结果提出相关的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在利用净现值进行投资决策分析时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 ,而货币的时间价值是在没有通货膨胀和风险条件下的社会平均资金利润率。实际中 ,项目的现金流量可能是名义现金流量 ,可能是实际现金流量 ;可能是肯定的现金流量 ,也可能是非肯定的现金流量。在进行投资决策分析时折现率与现金流量的指标口径应该一致 ,文章从仅有通货膨胀而无风险、仅有风险而无通货膨胀、既有风险又有通货膨胀三个方面探讨正确的投资决策  相似文献   

3.
我国当前的通货膨胀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和复杂性,并不能简单的以传统观点来解释。在分析当前通货膨胀特点和原因的基础上,对如何调控通货膨胀提出建议;特别指出了人民币汇率和经济虚拟化对我国通货膨胀的影响及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通过分析居民、企业部门的通货膨胀预期对消费和投资的影响,发现通货膨胀预期对总需求具有影响,具有较强不确定性的通胀预期引起产出更为显著波动,从而冲销政策效果。低通货膨胀引起的通胀预期对经济的负面影响较小,通货膨胀不稳定性则诱使通胀预期不稳定,并转而引致经济剧烈波动。为了更好实现预期的货币政策效果,必须将通货膨胀率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尤其要努力避免恶性通货膨胀的发生,由此中央银行货币政策操作有必要选择通货膨胀目标,使政策对通货膨胀预期产生锚定作用。  相似文献   

5.
根据"购买力平价"理论,一国的通货膨胀将导致其货币的贬值,但在现今的中国社会中却存在着通货膨胀与货币升值并存的现象.这种有悖于宏观经济规律的现象对中国经济的健康发展造成的极大的危害.本文旨在分析通货膨胀及人民币升值并存的现象并分析其中的国际、国内双重原因,希望为中国货币政策的制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6.
近期CPI价格较快上涨触动社会居民对通货膨胀风险的心理防线,防止价格水平上涨成为今后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任务。运用分时协整方法探讨CPI通胀短期波动与长期均衡的路径特征,可发现1990年以来CPI滞后项对通货膨胀影响趋于显著,通货膨胀惯性增强。市场主体在通货紧缩时期的预期方式是前瞻性预期强于后向预期,通货膨胀时期预期以后向为主。财政支出在通货膨胀时期抑制价格上涨,在通货紧缩期间有助于扭转CPI下降。农产品期货价格与股票价格指数对CPI通胀的正向影响渐趋清晰,房地产价格上涨产生抑制CPI通胀的转移效应。通货膨胀率上涨期间总贷款、净出口和通货膨胀惯性是主要推动因素,不过加入包括农产品期货价格、房地产价格、股票价格指数和工业品出厂价格的方程对CPI波动解释力更强,供给冲击成为近期彰显的通货膨胀因素。通货膨胀新的特征警示货币信贷管理需要创新政策工具并采取更多前瞻性措施。  相似文献   

7.
通货紧缩不利于经济快速发展,高通货膨胀又会给经济注入过多的泡沫,只有适度通货膨胀才是正确的选择。虽然通货紧缩还未彻底根除,但通货膨胀的压力已十分强大,已演化为一种趋势。通货膨胀可以实现目标控制,适度通货膨胀有利于提高国家竞争力。  相似文献   

8.
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历次通货膨胀中,投资生成通货膨胀是通过直接的和间接的两种方式来完成的。出现投资生成通货膨胀的根本原因在于转轨型体制的缺陷。因此,防治投资生成通货膨胀的出路是继续推进市场经济取向的改革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通货膨胀的定义、效应的阐述,论述了通货膨胀对经济的影响,分析了我国近几年的通货膨胀的状况及原因,并对我国通货膨胀作了评价。  相似文献   

10.
2009年以来,一般物价水平持续普遍地上涨已经对社会生产和人民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造成通货膨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仍然是一次混合型的通货膨胀,即是需求拉上、成本推动和结构失衡三种因素共同作用的产物,其中最主要的因素是成本因素。税收是调控经济的重要杠杆,是重要的财政政策。正确、适当的税收调控能够有效地抑制通货膨胀,促进经济稳定增长。  相似文献   

11.
刘波 《职大学报》2011,(6):76-77,71
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依然存在,通胀失控风险正在上升,治理通货膨胀是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首要问题。分析了通账形成原因,提出治理的措施。  相似文献   

12.
基于不同部门异质性显著存在的事实,以我国统计CPI 的8 大部门为例,采用2002 年第1 季度至2012 年第4 季度的数据,考察部门外生供给冲击与总供给冲击对于整体通货膨胀的影响,发现食品部门供给冲击对于整体通货膨胀的冲击效应最大,并且不同部门的外生供给冲击对于整体通货膨胀具有不同的冲击效应;在此基础上,条件方差分解的结果表明,食品部门、衣着部门供给冲击以及总供给冲击在推动整体通货膨胀波动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而其余部门供给冲击对于整体通货膨胀波动具有相对较小但却持续性较强的作用.研究表明,忽略不同部门的异质性而基于整体经济建模,可能引起结论的偏误;我国食品部门供给冲击对于通货膨胀具有最大的效应,稳定物价首先需要稳定食品部门的价格.  相似文献   

13.
结合我国目前经济发展趋势,分析了货币发行和通货膨胀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通货膨胀是指因货币供给大于货币实际需求,而引起的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地上涨现象,通货膨胀会影响国家税收的公平性,国家在此时期必须及时调整和完善现行税制中的某些内容,来维护其原有税收分配的的公平性,我国经济更快更好的发展需要这样的税收政策出台。  相似文献   

15.
近几年来,我国出现的通货膨胀,已冲击着水运行业传统的固定资产补偿制度与直线折旧法,使得水运行业的简单再生产也难以维持。为了保证固定资产在价值形态上的完整性,避免固定资产被通货膨胀所吞噬,因此,必须改革原有的固定资产补偿制度,并研究实施定率减值折旧法和资产恢复现值折旧法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16.
存款人行为是影响货币政策和商业银行流动性的重要行为,分析存款人行为有助于政府调节货币供给。按照资产需求理论,存款人行为受持有通货和存款这两类资产的成本和收益影响。从实证分析的情况看,我国存款人的行为主要受居民通货膨胀预期影响。因此,我国政府应采取刺激消费的宏观经济政策,增加居民现金持有量,以提高通货比率。  相似文献   

17.
对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进行探索,分析了中国通货鼓胀的来龙去脉及其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8.
CPI是宏观经济的核心指标之一,是企业、政府等相关部门重点关注的对象之一,目前我国通货膨胀压力仍然很大。本文基于CPI构成的八因素,利用多因素回归模型探讨了我国当前CPI波动的主要驱动因素,并对回归结果进行检验,根据实证结果分析本轮CPI波动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我国国际收支近年来存在明显的"双顺差",持续的"双顺差"在给我们带来有利影响的同时,也表现出很多不利影响:人民币升值压力增大、出口成本增大影响产品的竞争力,增加了我国金融体制改革的成本和难度;累积的巨额外汇储备蕴涵着较大的金融风险;有可能制约我国经济结构调整和可持续发展;影响了我国货币政策的独立性,造成了一定的通货膨胀压力。本文通过分析,探讨了我国国际收支"双顺差"的内外原因。  相似文献   

20.
本世纪末全球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并存现象,说明全球经济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因此,构筑与这种新阶段新特点相适应的国际经济新秩序已经成为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