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西路军的形成、西进过程中,共产国际利用其与中国共产党之间党与支部的关系,基于维护苏联的国家利益的立场,多次对西路军与中共党中央发出指示,对西路军的形成和救援具有重大影响。共产国际同意从宁夏与外蒙交界处提供援助,在西路军形成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共产国际改变援助路线、拖延救援时间是导致西路军失败的重要原因;共产国际的救援措施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最终导致西路军失败。  相似文献   

2.
对西路军西征得失问题的一点看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世纪三十年代的西路军西征,以其重大牺牲和消耗有力地策应了河东红军和友军的行动,保证了全局的胜利,并对西安事变的和平解诀及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但是,由于缺乏长远的战略安排,致使西路军悲壮失败。对西路军西征的得与失,应站在历史的高度客观公正地分析和审视。  相似文献   

3.
中国抗日战争,是在以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进行的.这两个政党的抗日战争出发点与目的是不一致的,因此抗日战争一开始就出现了两条抗战路线和两个抗日战场,即:中国国民党的片面抗战路线和它领导的正面抗日战场;另一个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抗战路线与相应的敌后游击战场.这两条抗战路线、两个抗日战场,在抗日战争中,都曾经作出过自己的贡献,但坚持持久抗战、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的决定因素,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面抗战路线和敌后抗日战场的人民战争.抗日战争一开始,“我们共产党人就指出中国抗日战争的两条路线:或是人民的全面的战争,这样就会胜利;或者是压迫人民的片面的战争,这样就会失败.我们又指出:战争将是长期的,必然要遇到许多艰难困苦;但是由于中国人民的努力,最后胜利必归于中国人民.”  相似文献   

4.
抗日战争是我国一次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华南敌后战场是全国三大敌后战场之一。本文主要论述华南敌后抗日战场的开辟及其特殊性,人民抗日武装开展了与广东抗战实际相结合的游击战争,从而取得华南抗战的胜利,为中国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作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5.
在抗日战争时期,宋庆龄很早就意识到了抗日战争的国际意义,对中国在抗日战争中的独特重要作用作了恰如其分的估计,形成了她的反法西斯国际统一战线思想。宋庆龄关于抗日国际统一战线思想是对孙中山关于国际交往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她对忠于国家和人民的政治情感和个人智慧所致。在这一思想指导下,宋庆龄以其特殊的身份和崇高的威望开展了多方面的活动,为维护和发展抗日统一战线作出了独特而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毛泽东是中国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和军事家,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长期的革命斗争,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形成了一系列完整的军事理论体系。其中特别是他的游击战战略思想更是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被国内外军事理论家推崇为"现代游击战之父"。本文主要针对抗日战争时期对毛泽东抗日游击战战略思想的形成作了深刻的分析,对游击战的运用、发展及战略的形成作了系统的阐述,使其最终在指导中国人民最后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相似文献   

7.
千里河西,屹立着烈士的丰碑;戈壁雪山,留下了英雄的足迹。西路军战事虽然失败,但是,它为中国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西路军官兵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英雄气概,以及为革命事业顾全大局、忍辱负重的献身精神,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和实现"中国梦"的奋斗中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从国内革命战争到抗日民族战争的历史转折关头,毛泽东在正确分析中国抗日战争的国际国内形势的基础上,精辟地论述了战争与政治的关系和抗日战争各方的政治目的,并对与实现党和人民抗战的政治目的有关的重大理论问题和原则问题——诸如抗战中的两条路线、统一战线中的独立自主原则,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作用等问题,给予了深刻的说明,从而为实现党对抗日战争的领导,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辑安老岭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抗联第一路军在东北抗日战争进入最艰苦时期创立的,是最具“长白山”特色的“山地”抗日游击根据地。抗日军民以此为依托,倾其所有,以最大的努力破袭通辑铁路工程,打击、歼灭、调动和吸引了大批日伪军队,有利的配合了关内作战。在群众工作、党的领导、武装斗争和统一战线等诸多领域形成了独特的斗争艺术和策略,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不可磨灭的贡献。  相似文献   

10.
在伟大的抗日民族解放战争中,湖南少数民族同胞与各民族一道,英勇抗击了日本法西斯侵略。湖南少数民族红军将士北上抗日,喋血华北;在后方,湖南少数民族仁人志士奔走呼号,抗日救亡,各民族、地方武装也纷纷揭竿而起,树起了反蒋抗日的旗帜;湖南少数民族许多爱国将士也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之中,浴血奋战,驰骋疆场。湖南少数民族人民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1.
《邢台学院学报》2017,(4):74-77
红军西路军西征是我党我军历史上一首悲壮的史诗。1936年10月下旬,西路军共两万一千八百余人由徐向前、陈昌浩率领,西渡黄河,开赴河西走廊一带,经过近半年的浴血奋战,却以失败而告结束。关于西路军西征,在很长的一段时期内,由于种种复杂的历史原因,一直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和评价。直到上世纪80年代,西路军的问题在党中央和国家领导人的重视下,才慢慢得到澄清,人们逐渐得以了解西路军的形成和最终失败的真正原因,还这段历史以清白。  相似文献   

12.
山西抗日战场在全民族的抗日战争中有着突出的地位和重大作用。抗战初期,山西抗日战略支点的形成,开创了全国抗战的新局面;抗战中期,山西战场的发展和扩大,对坚持全国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山西抗日根据地成为全国抗战的坚强堡垒;抗战后期,山西战场主动出击,实施反攻,加速了抗日战争胜利的进程。同时,山西特殊形式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在全国具有先导和典范意义。  相似文献   

13.
作为国民党内部主要派别的地方实力派 ,在国共两党由对立走向合作抗日的过程中 ,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和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相似文献   

14.
早期渭南师范学院"赤农"在民族危亡关头,适应时代的要求,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以挽救中华民族危亡为宗旨,用科学方法和多种方式,对青年学生和广大民众进行爱国主义的抗日国防教育。开展抗日救亡宣传活动;对学生和民众进行军事训练;培养抗日政治军事干部。为陕西东部地区抗日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为陕西乃至全国的抗日战争作出了一定贡献。更重要的是为我们今天对国民进行国防教育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15.
菲律宾华侨对抗日战争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菲律宾华侨虽身在海外,但他们心系祖国.中国抗日战争爆发后,菲律宾华侨除捐款支援祖国人民抗日外,还组织义勇军,奔赴抗日前线杀敌报国,为中国抗日战争作出了自己的贡献.太平洋战争爆发后,菲律宾华侨又在侨居地组织游击队,奋起抗击日寇,为菲律宾的抗日活动同样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菲律宾华侨的抗日救亡活动,在中国和菲律宾的历史上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谱写了中国和菲律宾现代史上的重要篇章.  相似文献   

16.
抗日战争时期,以杜重远等为代表的上海文化人来到新疆。他们为宣传抗日、促进新疆与内地文化交流、培养当地文化人才作出了突出的贡献,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上海文化人在新疆积极传播先进文化,成为建设新疆抗日大后方的一支中坚力量。  相似文献   

17.
抗日战争是中华民族全民性的反法西斯战争,20世纪30年代和40年代,镇江人民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抗日救亡活动。文化教育领域内的抗日斗争同样开展得有声有色,卓有成效。他们通过形式多样的抗日文化活动与抗日教育活动,鼓舞了民众的抗日斗志,为镇江地区的抗日斗争作出了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18.
60年前烽火连天、山河破碎,一个饱受外侮的民族从绝境中崛起,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大旗之下,中国军民经过8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抗战期间,广西军民浴血奋战,作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藉此纪念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当年在广西土地上发生的抗日历史往事,缅怀众多有名和无名的抗日英雄……  相似文献   

19.
抗日战争期间,抗敌演剧队应抗战需要而生,在战火中不断发展壮大,队员们不畏牺牲,长途跋涉深入敌后、国统区群众之中,创作演出了大量百姓喜闻乐见、极具战斗力的文艺作品,动员军民参军参战,坚定了军民的抗日信心。演剧队为当地培养了大量文艺宣传干部,壮大了抗日宣传力量,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作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20.
抗日战争时期,我党领导的抗日根据地在坚持全面抗战、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坚持统一战线,坚持抗战团结、进步方针等方面取得巨大胜利的同时,开展了对根据地在职干部的教育活动,该教育历经兴起、繁盛和巩固发展等几个阶段,培养、提高了干部全面素质,为抗日战争输送了大量中坚力量,为夺取抗日战争最后胜利作出了贡献。在职干部教育集中体现了党的先进性、学习性、前瞻性、原则性、灵活性,从一个侧面体现了党的成熟,显示着党的活力与生命力。干部学习与干部教育是保持党的独有的政治优势的关键之一。抗日根据地的干部教育为当今乃至今后的干部教育、干部队伍建设提供了多方面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