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混合是陕南方言的主要特征,大多表现为既具有一种方言的大部特点,同时又兼具另一方言的某写特点,那么在界定一个方言的区域、确认一种方言归属的时候,不能只根据某一个方言标准来判断,而要同时参考其他的方言特点.本文在不损害科学性的前提下,综合分析了陕南各个方言区的表现特征及其分区内各项特点之间的层级关系,提出了不同方言区所持标准的取舍意见.  相似文献   

2.
陕南方言的相互接触同时也带来了陕南文化的大融合,使得陕南各项文化形态均具有南北交融、多元包容的表现特征.本文主要从陕南方言接触与陕南文化融合的关系来探析陕南方言的文化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介绍了陕西省安康市湘语方言岛的分布与形成、安康湘语的方言特征及确认标准,并对安康湘语进行了内部比较。结果显示:处于相对封闭地域环境的基本保留着原方言的主要特点,而处于开放地域环境的则基本丧失了原方言的主要特点;方言岛之间所存在的差异,则与周边方言以及方言岛内不同方言的影响和渗透有着密切的关系。  相似文献   

4.
一、问题的由来1.1湘方言的区别性特征语言学界历来认为湘方言区别于赣方言及其他各大方言的最主要特征是古全浊声母字今读是否仍为浊音。湘语古全浊声母字今仍读浊声母,而赣方言的古全浊声母字今读为相对应的送气清音声母。1.2湘方言的分区湘方言有长衡片(即新湘语)和娄邵片(即老湘语)之分。分区的主要标准也是看古全浊声母字今读是什么。长衡片指以长沙话为代表的地区,包括沿京广线的长沙、株洲、衡阳等地,处于湘中偏东南,语音特征是古全浊声母基本清化,声调有入声。娄邵片指以双峰、娄底话为代表的地区,包括湘乡、双峰、娄底…  相似文献   

5.
陕南方言属于北方方言西南官话,是普通话的基础方言,与普通话存在种种分歧与对应规律,主要表现在语音方面。声调与普通话对应整齐。陕南方言许多流行的说法都表现了它与普通话的差异,并都有与之相对应的普通话说法。  相似文献   

6.
本文主要讨论陕南混合方言韵母和声调的演变类型。陕南方言按接触关系分别为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江淮官话与西南官话,韵母变化结果呈两种类型:中原官话与江淮官话接触或是江淮官话与中原官话接触韵母读音都发生了变化,而中原官话与西南官话接触、江淮官话与西南官话接触的韵母读音没有发生变化,变化主要表现在知三章合口字和遇通摄合口明母韵母上。声调除安康宁陕江口回民方言仍维持在关中方言而没有发生变化外,其他各点均发生变化。其变化类型是:陕南西部只是调值发生变化而调类没有发生变化,如汉中的汉台、西乡、勉县、略阳等县的城关方言;陕南东部调类、调值都发生变化,如安康的汉滨县河、宁陕城关、石泉城关、岚皋城关、镇坪的北部和商洛的镇安城关方言。调值的变化,有的完全演变为所接触的方言声调,如陕南东部的宁陕、石泉、岚皋城关以及镇坪北部由原江淮官话声调变为西南官话声调;有的则产生新的调值,如陕南西部的汉台、西乡、勉县、略阳等县的城关以及陕南东部的白河城关、汉滨县河、商洛镇安城关。  相似文献   

7.
浦北福旺背山话概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北县内使用人口最多的一种粤语次方言称为背山话。其突出特点是:古全浊声母今读塞音、塞擦音的绝大部分读送气清音,果摄不论开合主要读[u],假开三主要读[i],没有撮口呼,遇摄不论洪细都读[eu],成深摄少数字、曾开三及梗摄大部分字读前鼻音韵尾。词语举例收词155个,语法例句收57个,同音字汇收字4000个。  相似文献   

8.
本文着重探究阜阳方言古入声消失的今读分派规律和特殊的读音现象,尤其注意揭示反映方言地域特征的古入声字特殊读音。从入声今读的语音规律和语音特点来看,阜阳方言确属中原官话,但有区别于其他中原官话的鲜明的语音特征,这尤其体现在曾梗摄一二等入声字见系声母的腭化上。揭示阜阳方言入声今读的语音特点是深入认识和研究阜阳方言的需要,对中原官话的分区划片以及皖北方言的内部再划分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古四声在闽北方言的今读与古今声母的类型存在着制约关系,同属内陆闽语的闽中方言也有所体现。考察中古上声在内陆闽语的演变:首先统计各方言今读声调的字音数的分布比例,把握古上声在方言中的演变大势;然后以声母今读保留浊音的石陂方言为纲,依古声母清、全浊和次浊三类顺序,从文读和白读两个层面分别加以考察,以明晰古上声在内陆闽语今读调类的文白层次与对应情况,并勾画文白层次的分布特征,追索其在相关历史文献中的反映。  相似文献   

10.
本文首先简单地描述了溆浦汉语方言的声、韵、调,然后对中古的声母、韵母、声调在该县汉语方言中的今读情况进行逐一分析,最后总结其汉语方言的声韵调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徐氏类音字汇》是一部一百多年前的盐城方言韵书。古全浊声母在《徐氏类音字汇》中全部清化,今读塞音、塞擦音逢平声送气,逢仄声不送气;今读擦音多为同部位的清音,符合官话方言的总体特征。古邪母平声字读为送气塞擦音声母,又反映出江淮官话的重要特征。此外,部分仄声字今读塞音、塞擦音时有送气音声母的读法,这可能是受到通泰方言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陕西大荔方言有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四个声调,没有入声。古入声字今基本读阴平和阳平,只有少数读上声和去声,大荔方言没有入声韵,古入声字今全读音声韵,并且其发展有一定的规律。  相似文献   

13.
陕南农村居民消费已呈现出增长势头强劲、消费结构多元化、绿色乡村旅游渐成规模化发展等鲜明特征。在良性发展的同时,仍存在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偏低、消费环境脆弱和传统消费观念等因素的制约和影响。当前,陕南应抓住实施“十二五”规划的东风,努力调整农村经济发展方式以增加农民收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以改善居民消费环境,帮助居民树立现代化的消费观念以拓展农村消费市场,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以拉动城乡消费需求,保持农村居民消费水平稳步增长。  相似文献   

14.
古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派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也是划分方言区的一个重要标准。文县方言(碧口话除外)属于中原官话,特点是古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阴平,古全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阳平;碧口话属于西南官话,特点是古入声字今全读阳平。从古入声字在文县汉语方言中的分派比例可以看到文县方言的过渡特征。调查的方言有:城关话、玉垒话、范坝话、碧口话以及中庙话。  相似文献   

15.
古入声字在现代汉语方言中的分派是有规律的,这些规律也是划分方言区的一个重要标准。文县方言(碧口话除外)属于中原官话,特点是古清声母入声字和次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阴平,古全浊声母入声字今读阳平;碧口话属于西南官话,特点是古入声字今全读阳平。从古入声字在文县汉语方言中的分派比例可以看到文县方言的过渡特征。调查的方言有:城关话、玉垒话、范坝话、碧口话以及中庙话。  相似文献   

16.
全浊声母的演变及语音特征是汉语方言划分的重要依据之一,本文主要探讨酸汤话中全浊声母的今读情况。酸汤话是湘黔交界处,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天柱县、湖南省怀化市靖州苗族侗族自治县和会同县苗族同胞说的语言;是一种区别于西南官话和湘方言的汉语方言,是一种特殊的汉语方言。  相似文献   

17.
怀化市位于湖南省西部,处于汉族与少数民族杂居之地,汉语方言内部差异较大。中古全浊声母字在该市汉语方言今读塞音、塞擦音时的一些类型的特点是目前方言学界认可的七大汉语方言所没有的。  相似文献   

18.
分析陕南发展的SWOT(优势、劣势、机遇、挑战)影响因素,并进行组合分析,构建陕南突破发展的SO、WO、ST、WT策略。从区域特征与地位出发,首要发展绿色产业,对传统产业进行改造以减少环境成本,借助改善的交通条件,争取国家生态补偿资金,构建西三角核心区节点城市,是陕南突破发展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9.
该文主要分析了清代地方志中记载的祁阳方言方音的直音字、反切字,并将其与官话、祁阳方言今读、北京话进行比较,以此来探讨140多年前祁阳方言部分音类的音值及其140多年的历史演变和演变的原因.  相似文献   

20.
西昌方言中古庄组字多读[t]组,但有少数字读[ts]组。抽取西昌方言中所有读[ts]组的庄组字共70个,将其声、韵、调与中古《广韵》中的对比分析,结果发现:读[ts]组的庄组字基本上是中古生母止流梗三摄开口二、三等和遇摄合口三等平声字,演变在西昌方言中主要读/s/声母开口呼阴平字。联系汉语其他方言知庄章的今读情况,可判定西昌方言读[ts]组的庄组字是历史遗留的结果,而普通话中读[t]组西昌方言读[ts]组的原因则是由语音演变的时间性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