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就业问题是近年来受到广泛关注的一个问题,为深层次地了解当前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情况,通过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等方法,从毕业生在校期间的就业意向,毕业后就业情况等方面展开调查,从课程设置、社会需求及就业现状三者的关系和用人单位对体育教育专业人才的需求角度,分析学生的就业现状与社会需求的关系,旨在为进一步挖掘体育教育专业人才供需的社会规律,为提高该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2.
体育教育专业就业现状浅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崔贺成 《文教资料》2005,(35):28-29
本文对我国近几年毕业生的就业现状和社会对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需求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改善就业状况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3.
对黄冈师范学院12届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择业情况、工作现状进行了调查,重新审视了该专业的办学思路,为制定出与时俱进,能适应社会需求的体育人才培养方案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4.
全国高等学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现状调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依托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改革的背景,运用文献资料法、访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和数据统计法,对当前全国范围内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教学能力、运动技能、社会交往能力、道德文化素质现状进行调查研究,总结规律,发现问题,尝试从当前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现状中提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社会需求,以期为高校体育教育课程设置改革提供有益参考,为高校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专业素质的进一步提高提出合理建议。  相似文献   

5.
随着毕业生数量的增加和用人单位对从业人员的要求不断提高,本文以银川能源学院商学院2010级3个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为例,针对当代毕业生就业困难的现状,在经过问卷调查、得出结论、分析结果等环节,结合毕业生现状和社会需求条件的实际,阐述了对在校学生进行专业教育的同时,注重有效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教育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6.
通过对江苏省六大高校体育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调查,分析认为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体育专业毕业生要结合自身的特点择业,从实际出发;学校要结合社会的需求培养人才,对学生的择业观念进行正确的引导,从而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的形式对榆林学院体育系2006级、2007级、2008级体育教育专业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他们的就业需求和心理状况。通过分析发现体育教育专业毕业生的就业心理问题,从社会、学校、自身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为了了解目前四川省高校社会体育人才培训和供需情况,从而探求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新型人才培养模式。采用文献资料法、调查法等方法,对四川省高校毕业生279名与45家企事业单位31名负责人员的进行调查分析。研究结果显示:四川省社会体育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存在难以平衡的状况,其主要原因为培养机制与市场需求脱钩(52.3%),而高校本专业毕业生往往选择再次学习方式(40.0%自学方式),暴露出先行培养模式难以推动社会体育专业发展的问题。结论:四川省高校社会体育人才培养模式应该根据社会与市场的需求,设计新型的具有高素质、高技能、复合型人才模式,以转变陈旧的体育教育观念,为各高校发展新的人才培养模式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
体育专业的毕业生在就业中出现的问题,反映出高校在通识教育中的不足或缺乏。各高校应采取对策,调整课程设置,加大通识教育的力度,增加通识课程。培养出专业精、能力强、综合素质高的优秀毕业生,以适应社会对体育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运用文献调研、问卷调查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贵阳学院体育教育专业2010-2014届本科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统计,并对工作期间的能力需求进行调研.研究认为:1.贵阳学院体育教育专业学生培养质量较高,拥有较好的就业率;2.中小学体育教师在这5年间始终是毕业生最主要和最稳定的就业渠道;3.专业技术能力是从事体育教师的毕业生首要的能力需求;4.人际沟通与合作和语言表达是毕业生普遍认为重要性较高的两项基本能力;5.体育教育专业学生的培养应当坚持“厚基础、宽口径”的培养策略;6.课程设置应当围绕两个核心展开,一是体育专业技术学习;二是人际沟通与合作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1.
关于当前高校就业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高等教育大众化使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矛盾日益突出。高校就业教育可以从大众教育与精英教育相结合,选修课设置与社会需要相结合,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和就业指导相结合,拓宽就业门路与社会保障相结合等各个层面出发,提高学生的竞争力、就业力、职业素质,以增强社会的稳定因素,确保社会生活的动态平衡。  相似文献   

12.
关于体育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体育专业毕业生就业难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社会环境、用人单位、高校与毕业生本人四者之间存在着较大的矛盾,建议体育院校重新确定培养目标,改革学科专业设置,按社会需求培养人才等。  相似文献   

13.
随着高等教育发展以及医院护理工作岗位人员配置日趋完善,高校培养的护理人才越来越多,医院护理工作岗位需要的人才却越来越少。但是在偏远落后地区的医院护理人员需求缺口还很大。高校护理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意向要与社会需求相对接,才能促进学生就业,医院才能招聘到需要的护理人员。通过调查分析发现,目前高校护理专业学生的就业意向与需求之间还存在较大的差异,高校护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难问题突出。政府、学校、家长要共同努力,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就业价值观,拓宽毕业生的就业思路,鼓励和支持学生到偏远落后地区的医院工作,使大学生的就业意向与社会需求之间有效地对接起来,提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  相似文献   

14.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大学生就业难、高考弃考等现象,再次引发人们对高等教育社会分层功能的审视。在对福建省2所高校进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类型高校、科类毕业生的社会分层情况、父子的职业地位相关性,以及父子阶层的地位变化等对比研究发现:高等教育分流影响毕业生的社会分层;接受高等教育的多数毕业生实现了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同时高等教育仍是优势阶层地位再生产的重要工具。由这一研究结果审视大众化背景下的高等教育社会分层功能,可以得出高等教育的矛盾性功能依然存在、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强化了高等教育的社会分层功能的结论。真正很好地协调社会分层与高等教育的关系,仍任重而道远。  相似文献   

15.
音乐教育与音乐表演专业毕业生的社会需求不太平衡,总的形势是音乐教育专业的需求量相对稳定,数量不宜增加;音乐表演专业的社会需求量仍在上升,而其综合素质需要进一步提高。  相似文献   

16.
In this paper I introduce the contributions to a special section of the journal: one devoted to the question of how engineering curricula can or should contribute to the preparation of graduates for socially responsible decision making and conduct. The special section is motivated by the circumstance that, although there is broad agreement that engineering education has a role in preparing its graduates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there is a considerable lack of clarity as to how graduates should be prepared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and what this entails for the engineering curricula. Bucciarelli and Conlon both provide reasons why, in order to prepare graduates adequately for social responsibility, considerations of the organisational, social, legal and political context in which engineers operate need to be included in the teaching. Conlon, in addition, explores the possible contributions that the field of sociology can make to this teaching. Heikkerö focuses on the attitudes that are required for socially responsible professional practice and that should be taught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Didier and Huet present the results of a survey on how the issue of corporate social responsibility is being discussed and taught in engineering education in France. Both Börsen and Zandvoort et al. report on courses that they teach, and which are aimed at preparing students for ethical and social responsibility.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珠江三角洲社会工作机构的调查,发现广东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毕业生在技术教育、价值教育、个人素养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为了更好地回应社会需求,推动整个广东社会工作教育,作为高校应该以技术教育为本位,加强实践教学;以价值教育为核心,彰显专业特色;以课程改革为突破口,增强师资力量。  相似文献   

18.
高职院校毕业生"民工化就业"是源于高等教育大众化、产业化的结果,也是毕业生就业观念转变的必然后果。高职院校毕业生"民工化就业"可以缓解社会就业压力,使学生获得成才的必需历练,同时也体现了社会对人才的现实需求,增强大学生创业本领。但"民工化就业"也存在着种种隐忧。  相似文献   

19.
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经历了从个体显著到群体显著的演变,并将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变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流动与社会分层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从文化资本而言,学历证书作为体制状态的文化资本,影响着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流动与社会地位;从人力资本而言,人力资本存量提升了高校毕业生在就业市场中的地位,为高校毕业生提供了向上流动的资质;从社会资本而言,高等教育通过社会资本进行阶层复制,那些社会资本雄厚的学生比其他学生更有机会获得更好的职业和流动到高阶层社会地位中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