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造纸术     
造纸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东汉时的蔡伦总结西汉以来用麻质纤维造纸的经验,利用树皮、碎布、麻头、旧渔网等原料,并通过先进技术,制出优质的纸张。这种造纸术很快推广到全国各地,后又传遍了五大洲。造纸术的发明与推广,大大促进了世界科学文化的传播和交流。1957年5月,在西安市郊灞桥的一座古墓中发现了米黄色的古纸,被称为灞桥纸。据考证,它是用大麻纤维和少量的苎麻制造的。灞桥纸是世界上现存的最早的植物纤维纸。造纸术@玉川  相似文献   

2.
(四)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化1.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就①造纸术:西汉时,中国发明了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能书写的纤维纸,称为“蔡侯纸”。(岳麓版)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廉价耐用的纸张很快取代欧洲中世纪使用的书写材料羊皮纸,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蔡伦用树皮、麻头、破布和旧鱼网加工造成廉价的纸,在汉和帝元年(105年)呈献给皇帝,皇帝封其为侯,故名“蔡侯纸”。纸在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应用,使得信息的记录、传播、继承,都有了革命性进步。人民版)②印刷术: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雕版印刷品是唐朝的《金刚经》;北宋时,平民毕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胶泥活字);后来又出现了木活字,至13世纪出现金属活字;13世纪中期,活字印  相似文献   

3.
《说文解字》等考据“纸”确实起源于至少战国时期的蚕茧缫丝业。西汉“纸”充其量是自然麻絮纸。然各类絮纸均无法代替简帛,只有东汉蔡伦的捣浆法才使纸业达到批量化、社会化的程度,是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相似文献   

4.
一、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和科学家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成果辉煌,长期处于世界前列,具有明显的先进性。1.四大发明。(1)造纸术:中国早在西汉时期已经会制造麻纸。东汉时,蔡伦改进造纸术,制成植物纤维纸,他的主要贡献是使造纸的原料多样化,造纸成本大大降低。(2)印刷术:隋唐时期,我  相似文献   

5.
毫无疑问,折纸诞生在中国这片土地上.大约在西汉中期,中国人造出了最早的真正意义上的纸.但早期的纸质量不高,而且产量也很低,显然不适合用于折叠.由于文献和出土文物始终没有关于折纸的记载,所以折纸到底起源于何时已经不可考,这也成为了今天许多日本人认为折纸起源于日本的间接证据.日本最早出现纸是隋炀帝大业六年,约公元610年,多才多艺的高句丽高僧昙征把造纸术传到了日本,并把造纸术献给日本摄政王圣德太子,圣德太子下令全国推广,从那之后,折纸在  相似文献   

6.
有人一直认为纸的发明者就是蔡伦,这种说法并不十分确切.其实.蔡伦只能算是纸的革新者.专家从1986年在甘肃天水市放马滩西汉墓中出土的绘有地图的麻纸考证,得出的结沦是:这些麻纸的年代应为文帝、景帝(公元前179-前141年)的两汉之时.而蔡伦大约出生于公元63年的东汉时期,由此可见,最早的纸并不是蔡伦发明的.他的贡献是组织并推广了高级麻纸的生产和精工细作,促进了造纸术的发展.……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有关否定蔡伦造纸术的争论谈起,引据历史典籍文献和科学检验的材料,考察了历史上的文字信息书写载体的一般形态,论析了蔡侯纸与之相较的先进性实用性,进而论析制造蔡侯纸的蔡伦造纸术是一个完整系统的科学发明,在此基础上辩析了否定蔡伦造纸术在科学概念方面的逻辑混乱,最后进一步肯定蔡伦发明纸和造纸术的历史贡献,肯定蔡伦发明的地位没有动摇。  相似文献   

8.
杨润平先生《中华造纸两千年》一书,作为华夏青年文化丛书之一种,1997年3月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作为一本物质文化史专著,该书颇有独到之处.一、引经据典,考索造纸术的发明源头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造纸术是东汉蔡伦于和帝元兴元年(公元105年)发明的,但据考古学家新发现的新疆罗布泊古纸残片推测,则始于西汉时期.这一发现在国内外引起很大轰动,于是关于造纸术的起源被吵得沸沸扬扬.甚至有人散布“造纸术不是中国发明”的论调.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本书作者认真考索了造纸术发明的源头.首先,以《说文解字》中关于“纸”字的演化过程为其正身,肯定纸在汉代既已出现.认为东汉人许慎是虔诚的经学家,知识渊博,治学严谨.他著的《说文解字》是一部公认的最  相似文献   

9.
蔡伦造纸,在清以前,几乎是中国人家喻户晓的提法;纸的发明也是世界公认的中华民族聪明才智的结晶,是对整个人类文化的巨大贡献。但由于近数十年来考古发现了四例西汉纸(1933年黄文弼先生发现的新疆“罗布卓尔”纸、1957年西安市灞桥西汉墓葬中的“灞桥纸”、1973年汉居延遗址中的“金关纸”和1978年陕西扶风中颜村西汉墓中的“中颜纸”),技术鉴定这四种纸均为  相似文献   

10.
秦朝建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西汉时得到巩固,隋唐时完善,北宋时加强,元朝时发展,明清时进一步强化。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科技发明的三大特征谈起,简要论证蔡伦造纸术的发明,并陈述了三十余年来动摇否定蔡伦造纸术的简况,撷要阐述了经过纸史界长期据理论争,近年来国际纸史界和国内再次肯定和确认蔡伦发明造纸术的进展现状。在此基础上,本文对我国教科书中关于蔡伦造纸术的记述,分类作了材料丰富翔实的引述评论,证明出版的部分历史教科书中,确实存在着动摇和否定蔡伦发明造纸术的记述。对此,本文从科学概念和历史唯物论方法论等方面作了深入辨析,认为教科书应当对历史记述持审慎的态度,应该修订那些动摇和否定蔡伦造纸术的不实之词和不确之论,以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发挥教科书应起的正确引导和教育启迪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尚磊 《中学科技》2013,(7):21-21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自从蔡伦改进了造纸术以来,纸伴随着人类的文明,已经历了上千年的变迁。随着科技的发展,各式各样的科技纸层出不穷。避水纸传统的纸最怕水浸,一份重要的文件,如果遭到水浸就会被损坏。  相似文献   

13.
蔡伦是改进造纸术的发明家。在他之前已经有了麻纸。麻纸用废旧麻绳头和废麻布、废丝织物等做原料,经捣浆、晾干制成纸。由于原料的局限,麻纸产量很小,蔡伦在世时,  相似文献   

14.
我国古代科学技术的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是中华民族对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从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到今天,纸一直是最主要的阅读载体。纸质媒体有很多优点:一是反射式,视觉感舒适;二是亮度高;三是反差大,分辨率高,看  相似文献   

15.
在学完《纸的发明和蔡伦改进造纸术》后.有位学生提出这样一个问题:教材上说蔡伦改进造纸术后.“蔡侯纸”逐渐普遍使用.为什么高希希导演的电视剧新版《三国》中的书写材料都是竹简呢?这位学生提出了一个让许多人没在意的问题。《后汉书·蔡伦传》载:“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者谓之为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  相似文献   

16.
季颖 《教师博览》2004,(11):45-45
“东汉蔡伦发明造纸术”一直是我国的传统说法。这种观点主要依据来自《后汉书》。书中说道:“自古书契多编以竹简.其用缣帛谓之纸。缣贵而简重,并不便于人,、伦乃造意,用树肤、麻头及敞布、鱼网以为纸。元兴元年(注:公元105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用焉,故天下成称‘蔡侯纸’。”后来,这段记述又由其他记述或引所证实。基于《后汉书》的重要意义和地位.后人认定是东汉蔡伦发明了造纸术。  相似文献   

17.
作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造纸术对世界文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长期以来.人们认为造纸术的发明者是东汉的宦者蔡伦。《后汉书·蔡伦传》载:“(蔡)伦乃造意用树肤(皮)、麻头及蔽布、鱼网为纸,元兴元年奏上之。帝善其能。自是莫不从用焉,故天下成称‘蔡侯纸’。”  相似文献   

18.
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在考古界未发现纸以前的2700多年中,一直认为是东汉蔡伦发明纸。西汉纸的相继发现,将中国纸的发明又提前了200多年,为蔡伦改进造纸工艺、制造更加适用的纸奠定了基础。西汉已有纸和蔡伦发明纸之说并不矛盾,它证明了一项科学发明的过程,使蔡伦造纸说更加科学和合理。  相似文献   

19.
士族政治源于西汉,形成于东汉,至东晋发展到高峰,在南北朝时趋于衰落,最后亡于唐末。在这段长达近九百年(公元25年—907年)的历史中,长期垄断了我国政治舞台,对中国政治、文化、社会、经济等方面的影响之深,令人叹为观止。自两汉至隋唐,政治舞台风风雨雨,变化莫测,然士族地主垄断、控制政治之局面,却从未改变。两汉至隋唐的政治斗争,表面以各政治集团的胜负为  相似文献   

20.
读史巧设题教学两得益设计1块空回1."殉葬"开始于商朝;战国时反对"殉葬"的人物是墨子。2.西汉时宣扬"君权神授"的思想家是董仲舒;唐代反对"圣人"决定人类历史发展的是柳宗元。3.中国古代造纸术经北非传到欧洲;唐代中国的丝绸、瓷器、纸张经波斯销往西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