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在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常常被教师称为"难啃的骨头"。教师认为习作难以指导,而学生则认为习作无话可写,也不知道到底该怎么写。因此,习作教学在教学改革中始终难以有更大的突破,至今让教师和学生望而生畏。那么,目前习作教学中都出现了哪些问题,我们又该采取哪些对策来纠正这些问题呢?一、对学生的习作常规缺乏严格的要求新课程强调不要有意识地给学生传授习作的写作技巧,不要用各种条条框框来束缚  相似文献   

2.
赵艳霞 《天津教育》2021,(5):147-148
小学语文教学中,习作教学需要教师投入较多的时间与精力,但由于教师精力的局限性以及学生对待习作教学的态度的不确定性,习作教学的质量往往难以保证。因此,教师尝试将固定的习作教学分解并融合到阅读等教学中,以此降低单次习作教学的复杂程度,使学生能够得到更好的习作教学。而在这样的习作教学实践中,教师便可以合理引入微课,以微课辅助学生进行课内外的习作素材积累以及习作训练。  相似文献   

3.
习作过程是一个极具个性的独立表达的过程,同一题材的习作,无论从选材谋篇上,还是遣词表达上,没有两篇一模一样的习作。每个孩子生活环境不同,学习习惯不同,感悟体验也不同,因此文字表达也丰富多样。尽管教师在教学中,课前注重要求学生进行习作素材的搜集,课堂上既有写作方法的指导,也有教学情境的设计,但是在习作过程中,学生依旧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那么到底影响了小学生习作的因素哪些更重要呢?  相似文献   

4.
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需要关注学生兴趣的激发,因为学生兴趣高低和教学效果之间具有潜在的关联。如果学生没有参与习作教学的兴趣,那么就难以对相关的知识形成掌握,同时也不能激发出自身的习作热情。对此,本文就探讨了目前小学语文习作教学存在的一些不足,然后分析激发学生兴趣的意义,最后提出具体的措施,希望可以对语文教师教学起到一些参考作用。  相似文献   

5.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板块,但目前在教学中它却成为语文教学的软肋,难以拿捏。一些教师不肯动脑筋去探究作文教学的有效方法,往往用四步来完成教学任务,即教师布置题目学生完成作文,老师批改评分,教师读几篇较好的习作。这种做法实质上是作文教学的“不作为”。学生的写作水平自然难以提高。其实这四步教学并不能真正完成作文教学任务,笔者认为,写作不能白手起家,它需要一定的积累,写作教学应在写作的准备阶段下足功夫,把准“脉搏”,切不可盲目进行。  相似文献   

6.
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呈现在我们面前的是一个五彩缤纷的世界。这样的世界理应成为学生习作的“活水”,但我在教学中却发现,学生面对习作越来越茫然,习作成为“无米之炊”。直面学生习作中出现的种种问题,语文教师该认真反思我们的作文教学,深入探讨其中缘由。  相似文献   

7.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可这重头戏在实际教学中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学生普遍厌烦、习作内容空洞乏味。怎么解决这个问题?归根结底应该激发学生的习作自信心,培养习作兴趣,使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在具体的作文教学中,为有效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教师应当抓好以下四  相似文献   

8.
走出习作评改的“阴霾”——对小学习作评改的再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习作教学的一般模式为“教师指导——学生习作——教师批改——教师讲评”。在对学生习作的评改环节中,许多教师往往耗费大量的心血,然而收效甚微。长期在低效、甚至无效的劳动中耕耘,习作评改成了教师心中的“阴霾”。笔者对本校五年级教师和学生就习作评改进行了调查,内容包括教案编撰和习作批改查看等。虽然调查范围不是很大,但笔者认为其中反映出来的问题仍然具有普遍性,现总结如下,以期与同行商榷。  相似文献   

9.
梁淑玲 《广西教育》2007,(12A):24-24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是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重要一环。对于农村小学语文教学来说,作文成了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也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许多教师在作文教学中都感到难以突破,难以出成效;学生在写作中普遍存在着没内容写,没话写,语言平淡,缺少真情实感,对作文没有兴趣等问题。怎样提高学生的作文能力呢?根据自己多年的教学体验,我有四点体会:  相似文献   

10.
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一个难题,当前的习作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许多教师的习作教学目标停留在完成教材中的习作教学任务,提高学生习作测试成绩,导致教师忽视学生习作兴趣的培养,不重视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的有效结合,在很大程度上挫伤了学生习作的积极性,限制了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11.
在习作教学中,学生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的习作是让教师最苦恼的事情之一。学生也委屈,因为没事可写。究其原因是只在有限的习作课上发掘习作素材,学生素材少难以动笔。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相似文献   

12.
对小学语文教师来说,语文科教学目标中,以习作的教学最为复杂,其中牵涉到少年儿童的心理发展问题,同时也是学生知识的积累和建构在习作中的组织转化能力问题,最重要的是语文教师的习作指导教学如何实施,  相似文献   

13.
王强善 《考试周刊》2013,(32):47-48
作者认为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评价应更加"给力",给予学生"正能量",激发学生的习作热情;学生评价应走向自主、开放,让学生在修改实践中丰富体验,提升习作能力,这样才能达到语文课程评价的根本目的:促进学生学习,改善教师教学。  相似文献   

14.
当前小学生习作普遍存在这样的问题:内容空洞,不具体;语言贫乏,没有真情实感;提起习作感到头痛,认为习作无从下笔。其实这里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源头没有开通,学生无从表达。因此。在习作教学中,教师应该帮助学生做好“开源”工作。为学生“开源”,教师应该把着重点放在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勤于观察,阅读积累,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习作实践中提高习作的表达能力上。多体验生活,习作才有源头活水,多阅读书籍,文章才会内容丰富、文采飞扬。  相似文献   

15.
曾对112位小学语文新教师做了一次“教师专业发展培训需求问卷调查”,其中“您在以往的教学实践中对哪类课型感到最困惑”一栏表明,96%的教师认为习作教学,尤其是《语文园地》中的习作教学,是个老大难的问题。如何寻求小学语文教材内习作教学的有效对策?近年来,笔者亲历了第二、三学段学生的习作教学,践行着以下“五步走”。  相似文献   

16.
一、问题提出 在农村小学习作教学中,教师忽视学生的认知结构,一味地为完成习作任务而教,造成了教师怕教习作,学生怕写作文的现象发生。这种恶性循环,使得农村小学习作教学水平低下,究其根由,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7.
关丹 《课外阅读》2011,(9):314-314
作文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语文课程标准指出m: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在农村的小学语文教学中,我感觉到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该写什么……作文教学成了农村语文教师的一大难题,习作成了学生望而生畏的科目。结合自己十多年来的农村教学经验,我认为,农村小学作文教学应注重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在习作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在习作指导方面有四个环节:指导、习作、批改、讲评。还有的教师在习作指导方面只有三个环节,而这三个环节也没有真正落实到位。那么要指导学生写一篇习作究竟有哪些环节呢?一次完整的习作指导过程应该包括八个环节:作前预习—作前指导—学生初写—初次修改—教师批改—讲评赏析—再次修改—定稿誊写,大概要3~4个课时完成。  相似文献   

19.
小学生的习作练习能力是小学语文教学中的重点教学内容,小学生的习作能力会影响学生今后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但是,在实际的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着许多的问题,这就要求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不断地总结教学经验,增强习作练习的实践和研究,找到合适的教学方式在小学语文的习作教学中,提升学生的习作水平,促进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全面进步。因此,本文就主要讲述了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支架的搭建在学生写作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小学语文习作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搭建问题支架、导图支架、例文支架和技巧支架,为学生的习作导航、探航、领航和远航.支架能为学生习作铺路搭桥,能为学生架设习作的思维之梯.借助于支架,能调控学生的习作精读,降低学生的习作难度,提升学生的习作效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