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钓鱼》2005,(9):13-13
1968年出生的钓鱼高手曹忠烈,从小就在赣江边戏竿学钓。参加工作后仍嗜钓如痴,业余时间常和“一竿钓江湖”的聂银根师傅切磋钓技。2000年何蔚蓝等传授悬坠钓技术,他开始向何蔚蓝老师学习竞技钓。  相似文献   

2.
《钓鱼》2005,(7):11-11
钓鱼高手吉彦军,河南郑州市人,现年43岁。1962年12月出生,1983年毕业于郑州市第一高级中学,后入郑州市国棉一厂任检验工。1992年辞职从事个体经济,现任钓鱼郎钓具公司执行经理。因为受到竞技钓鱼技术和传统钓法碰撞的影响,他对悬坠钓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后跟冯绪其、李建伟、王柏林、张豫来等钓鱼名人学钓鱼。  相似文献   

3.
《钓鱼》2005,(4):14-14
今年40岁的刘林,河南开封人。1996年他开始学习悬坠钓法,1998年开始征战竞技赛场,是河南省为数不多、较早接触悬坠钓法的钓手之一。2004年九月在山东聊城举办的全国钓鱼锦标赛上他一举夺下个人总成绩冠军,又列于《钓鱼》杂志社2004年度中国钓手(竞技)排行榜第10位,名噪钓坛。他娴熟的钓技和出色的成绩使他成为享誉钓坛的“玉面杀手”。  相似文献   

4.
郅辽 《钓鱼》2004,(9):39-39
冉冀原,河北省保定人,1965年出生,9岁开始追着大人的自行车去白洋淀偷着钓鱼。1995年在深圳见台湾商人用“悬坠钓”法钓鱼,依葫芦画瓢学会了这种钓法,2000年接触竞技钓鱼,曾获河北省钓鱼比赛第6名。  相似文献   

5.
《钓鱼》2005,(21):27-27
周秀荣,1960年2月出生,江苏徐州市人。全国首届女子钓鱼比赛冠军。她于1998年开始接触学习悬坠钓法。她刻苦练竿,无论是刮风下雨还是严寒酷暑,从不间断。2002年,她去上海参加第六届全国“钓王杯·钓鲫高手赛”预选赛,结识了全国著名钓手邓刚、王永贵、丛杰等人,虚心向高手学习,得高手指点,使钓技有了长足的提高。凭着巾帼不让须眉的劲头,她时常同男钓手同池竞技,一比高低,其钓技时常让男钓手们汗颜。她还为某名牌钓钩做过形象广告,在全国几家钓鱼刊物上频频亮相,成为中国竞技钓鱼中的女中豪杰,在我国广大钓友中有一定的知名度。  相似文献   

6.
杨伯诚 《钓鱼》2006,(19):32-33
在水库钓鱼,与池塘钓、竞技钓最大的不同是必须精选钓位。所谓“三分钓技、七分钓位”讲的就是自然状态中好的钓位,那怕是钓鱼的新手,也能满意而归:碰上差的位置,即便是老将,使出浑身解数,也可能收获甚微。怎样在自然水域选到最佳钓位昵?笔者依据十几年的实践认为:灵活运用鱼谚巧选钓位,是不错的选择:  相似文献   

7.
李好 《钓鱼》2004,(2):14-15
拜读《钓鱼》杂志社等单位倡议的2004年“钓鱼推广年”系列活动拉开帷幕一文后,振奋人心,这个倡议很有新意,同时也给钓鱼这项活动带来了新的概念。无论是竞技钓还是休闲钓,鼓励钓鱼人亲近自然,走向溪流、江河、海洋等自然水域,同时在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方面又绐钓鱼人提出了一个新课题,将钓鱼活动纳入到去大自然中休闲、健体、钓技交流的良性轨道。“我钓鱼、我快乐、我健康”是倡议的核心,也是今后钓鱼活动健康发展的趋势。  相似文献   

8.
张莉 《钓鱼》2005,(23):6-8
11月22日~24日,“好日子杯”2005全国钓鱼锦标赛(深圳站)在深圳市海上田园钓鱼俱乐部举行。作为今年全国钓鱼锦标赛的“末班车”,吸引了全国各地包括香港、台湾在内的25个省市和地区的73支代表队的220名钓鱼高手来“过把瘾”。高手们同池竞技,龙争虎斗,在手竿钓对象鱼、手竿钓混合鱼、手竿钓罗非鱼三个赛项上展开了钓技大比拼——  相似文献   

9.
《钓鱼》2005,(18):24-24
耿胜利,1963年出生,现年42岁,江苏徐州邳州市人。从小就喜欢钓鱼的他于1993年开始接触悬坠钓,是苏北地区最早接触悬坠钓技术的一位钓鱼人。1996年,他专门奔赴深圳参加我国台湾钓鱼大师吕景新的钓鱼培训,由于当地的钓鱼运动还没有开展起来,甚至没有适合竞技比赛的池塘,他平日里只能在垂钓条件还不错的郊外自然水域自己练竿,靠着所学的理论知识艰难地摸索以提高钓技。此后,他参加了当时“钓王杯”在南京地区的选拔赛,也由此踏上了竞技钓鱼的历程。  相似文献   

10.
管察 《钓鱼》2005,(16):34-34
在我国钓鱼技术中,许多地方特色的钓法还没来不及总结,就被悬坠钓法取代了。可是为传统正名不应该是对现代钓技的攻击和否定,反之亦然。如打窝,竞技钓鱼不准手撒诱饵,就是对传统的排斥。其实,悬坠钓法从第一竿开始就是坚持不断地打窝,是把内容和形式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了。  相似文献   

11.
随着台钓技术和各种商品钓鱼粉饵的普及和日益风靡,千百年来的传统钓法,无论是垂钓理念还是技战术上,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革新和突破,不仅竞技钓水平有了突飞猛进的提升。  相似文献   

12.
管察 《钓鱼》2005,(2):27-27
虽然只有十几年的时间.但伴随着悬坠钓鱼技术的普及和提高,新装备替代旧家什,新钓法挑战旧观念,已经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钓鱼的落后面貌。从2004年3月起,笔者有机会在钓鱼推广年中观察了10省市的城乡钓鱼形状,得到的结论是:起步悬坠钓法.热衷于竞技钓鱼的人越来越多.挑战大鱼,用池钓技术尝试野钓,取得佳绩的人越来越多,树立绿色钓鱼新观念,在钓鱼中注重环境保护和生态平衡的人越来越多。  相似文献   

13.
有人说:“三分钓技,七分钓位。”事实也是如此,再好的钓技,如果把钩抛到水缸里,那是钓不到鱼的;钓技再差,或者初次钓鱼的人,把钩抛到鱼窝里,也是可以钓得很好的。人类从钓鱼开始,就在琢磨着怎么选好钓位,而且积累了很多经验,流传着许多选钓位的钓谚。近些年,钓鱼媒体经常发表关于选择钓位的文章,这些钓谚和文章选择钓位的观点大体上是正确的。  相似文献   

14.
文龙 《钓鱼》2005,(3):20-20
尽管反对竞技钓、反对在池塘进行钓鱼比赛的呼声一直没有停过,但是休闲钓手一旦步八竞技钓的殿堂就不想退出的事实,却充分证明了竞技钓法顽强的生命力。近年来各类钓鱼比赛越来越多,也证明竞技钓法与钓赛的生命力之顽强。然而,在当前这火爆的钓赛热潮中,也有些不和谐的音符。于是人们反思:今后的钓鱼运动将向何处去?  相似文献   

15.
钓鱼无国界     
刘强 《钓鱼》2007,(11S):1-1
10月20日,首届亚洲钓鱼交流赛在深圳坂田举行,这届盛会邀请了中日韩和港台地区的钓鱼高手同场竞技,各国各地区钓手共同切磋,交流亚洲钓技,也为明年拟办的更大规模“亚洲杯”竞技垂钓赛做准备。[第一段]  相似文献   

16.
赵巍 《钓鱼》2006,(9):31-31
现在.有许多钓友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花费在钓技钓饵的钻研上,探求诸多钓法。研究各式饵料,寻求各种钓鱼绝招,这本无可厚非。但他们在重视钓技提高的同时却忽视了钓鱼的另一个环节——外围环境。忽视了诸多因素对钓鱼的影响,钓技是提高了,但钓鱼的效果并不理想。  相似文献   

17.
张莉 《钓鱼》2004,(2):8-9
在2004年中国钓鱼推广年,调动全民参与钓鱼活动的积极性,让越来越多的人加入到钓鱼的行列是“头等大事”,我们大家首要的任务是普及钓技,普及钓鱼活动,因为只有这样,中国钓鱼才会——  相似文献   

18.
湖北王先生问:竞技钓说的是钓鱼比赛;休闲钓是不是除了钓鱼比赛都可叫休闲钓呢,这两者都是钓鱼,它们的根本区别是什么?把所有的钓鱼比赛都笼统地称作"竞技钓"也未尝不可,因为在各种比赛中,要想取好的成绩,必须有好的技术作支撑。所以把比赛称作"竞技"应当是可以的。对垂钓中的"技",要作较广泛的认识,不仅是指对钓具的操  相似文献   

19.
李寒停 《钓鱼》2011,(13):12-13
现任武汉天元渔具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的邓刚,从事竞技钓后醉心于钓鱼技术的研究,凭借对钓鱼的执着和过人的悟性,长期保持良好的竞技状态。自2001年和徐银舟一起成立天元竞技队后,邓刚一直是领军人物,率队连续夺得17次全国钓鱼锦标赛团体冠军。在侃经论钓技方面,他很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20.
黄毓省 《垂钓》2008,8(10):43-45
自2002年接触竞技钓鱼以来,大大川、小的钓鱼比赛我参加过百余场。一步步走来,我的钓技有了一定提高。然而,相对顶尖高而言,我自认仍是“半瓶醋”。值得欣喜的是,自感受了云南省首属“鸿基杯”钓鱼大奖赛后,我在钓技和对比赛的认识上又有了一定的提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