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近年来,“学业不良学生”频频见诸于报端杂志上,许多人将“学业不良学生”与“差生”等同起来。探讨“学业不良学生”问题,必须将其作一严格定义并划清其界限,这样才有可能继续把握发展的基点。一、正确认识学业不良学生首先,我们有必要区别“差生”与“学业不良学生”。笔者认为,“差生”是指那些智力属于正常范围,但由于某种原因,不能适应普通学校教育条件下的学习生活或在品德方面出现偏差的学生;而“学业不良学生”主要是指学业而不包括品德方面。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认为,所谓学业不良学生是指那些要比其他学生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  相似文献   

2.
教学最优化理论是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教育科学博士尤·克·巴班斯基在总结顿河——罗斯托夫地区大面积提高差生成绩经验的基础上,运用马列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观点、方法和现代教育科学理论对教学的全过程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后,创立的一套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巴班斯基在他主编的《教育学》中说:“教学最优化可以说是从解决教学任务的有效性和师生时间消费的合理性着眼,有科学根据地选择和实施该条件下最好的教学方案.”(巴班斯基主编《教育学》第274页,人民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教学最优化原则要求用最少的必需的时间和精力,争取最大可能的效果,它所着重强调的是教学过程达到高成效的最优途径.巴班斯基的教学最优化理论对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改革和发展无疑具有普遍性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苏联当代著名的教育理论家巴班斯基以他的教学最优化的理论而闻名于世。尤其他敢于触及苏霍姆林斯基称之为“最难啃的硬骨头”的差生问题,引起我国广大教育工作者的极大兴趣。他认为,深入研究学生是实施教学最优化的一个最根本的方法。他十分推崇马卡连柯的教育观点,教育所需要的不是多费时间,而是合理地利用少量时间。因此,他指出,为了保证教学过程最优化,必须在每一节课上重视学生特点的研究,特别是对差生的研究。他说,课堂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一个重要条件,就是要考虑具体班级学生的特点,考虑他们学习差、发展差的原因,把每一节课的任务具体化。因此,他指出:“教育不能只‘弹  相似文献   

4.
王凯湘 《职教论坛》2003,(15):55-55
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指出:所谓学业不良学生就是指那些比其他学生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某种水平的学生。其外在的界定标准是看其实际学习成绩是否明显低于从其能力看应达到的水平。学业不良学生在各类学校中尤其是中小学教育中,都占有一定比例,而且对所在集体和周围个体带来影响。通过对不良学生的心理进行分析,我们才可以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一、心理分析学业不良学生均有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这既是造成其落后的重要原因之一,也会影响教育教学的效果。自卑心理。由于学习和品行表现受到别人的否定性批评,受到挫…  相似文献   

5.
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巴班斯基,在其所著《教育过程最优化》(1977年)一书中,提出了教育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巴班斯基认为,“最优化”这一术语是指“从一定标准看是最好的”意思。其基本标准有二:  相似文献   

6.
李彬 《教育现代化》2006,(9):109-109
学业不良最初由美国特殊教育家柯克提出,与学业不良相关的概念主要有五种:即学业障碍、学习失能、学习困难、学业不良、差生。西方关于这一研究领域的最正式的术语是Learning disabilities。 在翻译成中文时,有人用“学习失能”,有人用“学习障碍”,有人用“学习困难”,有人用“学业不良”。“学业不良”已被我国学者广泛使用。“学习困难”主要是由我国学者在教育实际中,对广大差生研究过程中概括形成的具有传统意义的概念,后与西方“学习障碍”概念相充,成为目前我国学术界和教育实际中被广泛使用的概念。“差生”是我国在教育实际中被教育者广泛使用的通俗称谓。90年代后,主要因其有伤这一特殊群体的自尊心而使用逐渐减少。学业不良的相关概念虽多,但其内涵可以概括如下:①学业不良指学业成绩低下者;②造成学业不良的原因不是弱智,而是生理或身体的原发性残疾、心理、教育及环境问题;③学业不良学生存在某些特殊能力或有关学习的认知能力方面的缺陷。对学业不良心理学的研究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有很大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前苏联教育家尤·巴班斯基论述道:“最优化向教师指出了费力较少而又能达到较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捷径.它使教师从许多习以为常. 但效益很小的行动中解放出来,使他们避免尝试错误.返工重教,或者由于教学方法不完善而浪费很多时间. ”巴班斯基把“教学效果”和“时间消耗”作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两个标准.他指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第一个标准, 是让每个学生按照所  相似文献   

8.
当前,广大语文教师热衷于“语文教学方法最优化”的探讨,意在从理论上弄清苏联著名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最优化的实质,并运用系统科学研究语文教学方法的教育功能;从实践上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问题的症结——花费的学时多,学生负担重,教学效率低,提出实现小学语文教学方法最优化的途径。 (一) 最优化是一种系统工程方法,巴班斯基将其引进教学论的研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巴班斯基认为“最优的”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意思。(吴文侃等译《试论教学过程最优化》第164页)他认为标准有教学效果、时间支出、精力和物质消耗等,最重要的是效果和时间,既提高质量,又不增加负担。“最优”不等于“理想”,它是特指一定条件下的最优。如一个教学新手与一个特级教师相比,教学效果会有差异,但从各自的具体条件来说,两者都  相似文献   

9.
教学最优化是前苏联教育科学院尤·巴班斯基博士在总结顿河-罗斯托夫地区大面积提高差生成绩经验的基础上,运用现代教育科学方法提炼出的一套先进的教育科学理论。它“向教师指出了费力较少而又能达到较高教育教学效果的捷径,使教师从许多习以为常,但效益很少的行动中...  相似文献   

10.
电化教学对学校教育教学的影响刘淑香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在《教育教学最优化──方法论原理》一书中讲到:“最优化的教学过程,一般说来并不是最佳的、最理想的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从今天现有条件(物质条件和人的因素)来看,从学生和教师该时期内的实际可能性来...  相似文献   

11.
学生作文过程中的心理调节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生作文过程中的心理调节江苏吴县西山中学薛旦“教学教育过程最优化”思想的奠基人巴班斯基曾指出:“学生是具有复杂内心世界的完整的人。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的并不是汇集使用各种方式和方法,而是有影响的γ射线,它能同时作用于学生的记忆、思维和情感,引起愉快...  相似文献   

12.
“教学最优化”是前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提出的教学理论和方法。是指在一定的教学条件下寻求合理的教学方法,使教师和学生花最少时间和精力获得最好教学效果,使学生获得最好发展的教学理论和方法。那么我们如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实施最优化教学呢?  相似文献   

13.
近几年来,苏联当代的教学论信息在我国教育报刊上占有一定地位。其中,巴班斯基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越来越引起人们的注意。那末,巴班斯基的“最优化”理论在苏联当代教学论整个发展过程中占何种地位? 它的发展前景如何? 笔者近来读到一本俄文专著《苏联教学论发展史概要》*(以下简称《概要》),读后觉得对回答上述问题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14.
“学业不良学生”是前苏联教育界常用的一个术语。巴班斯基认为,所谓学业不良学生是指那些要比其他学生花更多时间和精力,才能达到掌握知识技能的某种及格学生。这些学生具有思考不积极,不肯或不善于动脑筋,经常回避那些比较要用脑的习题,思维上有惰性,注意力不易集中,易分心;对直观教材的记忆优于对语言教材的记忆;善于机械记忆和不善于逻辑思维等。  相似文献   

15.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的宏观最优化天水师专中文系汪聚应1“最优化”意味着在一定要求下是最好的。前苏联教育学家巴班斯基最早将它引进教学过程。按他的理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就是根据培养目标和具体的教学任务考虑学生、教师和教学条件的实际,按照教学的规律性和原则要...  相似文献   

16.
教学最优化     
广大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教学最优化理伦,是苏联教育家尤·克·巴班斯基将现代系统论的基本原则和系统方法论引进教学论的研究所提出的一种教学理论,巴班斯基的教育、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是他在顿河——罗斯托夫地区先进教师经验总  相似文献   

17.
合作与优化是苏联八十年代两个十分活跃的教育学派,代表了两个不同的教育理论体系。目前,在苏联教育界,这两个教育学派都在不断发展变化之中。 优化教育学派的理论代表——尤·巴班斯基 优化教育学派以巴班斯基七十年代出版的三本教育教学最优化的专著为教育理论基础,继承和发展了赞可夫的教育实验思想。优化学派是苏联六十年代以来教改实践和理论研究的必然趋势。在我国,有的学者认为,以巴班斯基为首的优化学派,是沿着苏联凯洛夫教育学——赞可夫高难度教育学——巴班斯基最优化教育学的轨迹向前发展的;  相似文献   

18.
“差生”成因初探阎建平“差生”通常是指智力发育正常、但学习成绩低下的学生。“差生”的形式,有个体身心发展中的不足,学习知识、技能和技巧中的缺陷,不良的学习态度等内部原因,也有教育教学方面的弊端和不良的校外环境等外部原因。形成“差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  相似文献   

19.
教育改革中重要的问题之一是怎样既保证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又减轻学生过重的学习负担。苏联尤·克·巴班斯基“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可供我们在认识、解决这个问题时借鉴。什么是高质量?  相似文献   

20.
尤·克·巴班斯基(1927-1987)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也是世界著名的教学论专家.曾任前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士、副院长。20世纪70年代初.巴班斯基亲身参加了罗斯托夫地区普通学校的教学试验.进行了大量的调查研究.收集了许多相关资料.并对其归类整理.从不同的角度进行统计分析.形成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所谓“教学过程最优化”是指在全面考虑教学规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