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姚晓菊 《时代教育》2009,(9):255-256
委婉语是一种尽量用美好动听的话语来达到预期交际目的的交际手段.本文试图从语用学的角度探讨委婉语,这种特殊的语用现象虽然违反了"会话合作原则"的准则,却遵循礼貌原则,有着重要的语用功能.同时,对于委婉语的正确理解和使用对于英语教学也起着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委婉语,作为一种间接言语行为普遍存在于各种语言中,它具有协调人际关系,缓解气氛,淡化焦点,维持正常交往等重要社会交际功能。人们出于礼貌,在交际中采用不同的语用策略,运用委婉语表达思想,交流信息,礼貌原则是制约委婉语使用的关键,该文试以Leech的礼貌原则为基础对英语委婉语在交际中的使用如何遵循礼貌原则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委婉语是人类语言中的一种普遍现象,它具有丰富的语音、词汇、语法等表现方式。人们在交际中,使用委婉语这种间接言语行为来协调人际关系,利用礼貌原则,通过委婉语来雅化禁忌语,控制交际策略,执行一定的语用功能,使交际获得成功。  相似文献   

4.
作为言语交际中的一种言语行为,道歉语通常用来维护人际和谐关系和交际双方的形象。该文以公众人物的道歉言语行为作为切入点,在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公众人物道歉语的语用策略及其效果,并分析语言交际中有效的道歉策略,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5.
本文采用话语分析的实证研究方法,在分析大量汉语网络聊天语料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网络聊天中语码转换的执行策略,并考察了其语用功能和使用原因。研究表明,在网络聊天中,各种交际策略使用的次数有着很大的差别,所取得的语用功能和使用背后的原因也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6.
作为言语交际中的一种言语行为,道歉语通常用来维护人际和谐关系和交际双方的形象。该文以公众人物的道歉言语行为作为切入点,在礼貌原则和面子理论的基础上,研究公众人物道歉语的语用策略及其效果,并分析语言交际中有效的道歉策略,从而改善人际关系。  相似文献   

7.
廖利华 《英语辅导》2010,(4):116-119,125
本文依据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类,通过理论研究和对实际语言材料的分析,着重叙述变动型模糊限制语及缓和型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进而从四个方面阐述模糊限制语是礼貌表达的一个重要手段。模糊限制语体现了礼貌原则中的同情、慷慨和赞扬等准则,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是恪守礼貌原则不可或缺的策略之一。  相似文献   

8.
概述语用教学观。分析对话类语篇的语用原则。以译林牛津版初中《英语》八年级(下)Unit 7的访谈语篇为例,探究基于语用原则的初中英语对话类语篇文本解读策略。提出在语用教学观下,初中英语对话类语篇教学可以基于合作原则、言语行为理论和礼貌原则进行文本解读,开展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对话含义、体会交际策略、在真实交际情境中体会语言得体性,从而逐步提高语用能力,实现培养其核心素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9.
模糊语在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功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模糊性是自然语言的基本属性,在交际中有意识地运用模糊语,是一种语用策略。此文以模糊语为切入点,结合合作原则、礼貌原则理论,对模糊语在商务谈判中的语用功能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0.
话语标记语是言语交际中的一种十分常见的语言现象,在不同的交际条件下具有不同的语用功能,如语篇构建、人际商讨、元语用功能。运用Leech(1983)的礼貌原则分析了话语标记语的语用功能,从而揭示其在人们言语交际中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1.
模糊限制语在书面语还是在口头语中均可常见,与我们的言语行为紧密相关,该文拟借合作原则理论、礼貌原则和面子威胁论对其进行语用阐释,从而分析其语用功能,丰富我们的言语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2.
马驰 《英语广场》2024,(3):46-49
虚假礼貌话语是介于礼貌和不礼貌之间的一种言语行为,在互联网飞速发展的大环境下,网络交际中也出现了虚假礼貌话语现象。本文基于Leech的礼貌原则,在互联网社交媒体——新浪微博中的热点评论中筛选出虚假礼貌话语,并结合前人的研究对网络交际中的虚假礼貌话语进行类别研究,将其分为相对礼貌和相对不礼貌大类别下的四种语用类别,从而分析网络虚假礼貌话语对构建和谐的网络人际关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英语模糊限制语的功能及其语用理据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燕 《双语学习》2007,(11M):15-16
模糊限制语是模糊语言表达的一种形式,在交际中具有重要的语用价值。本文运用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分析了模糊限制语的语用理据,以期英语学习者能正确理解和使用模糊限制语,使言语交际顺利进行,实现交际目的。  相似文献   

14.
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模糊限制语在书面语还是在口头语中均可常见,与我们的言语行为紧密相关,该文拟借合作原则理论、礼貌原则和面子威胁论对其进行语用阐释,从而分析其语用功能,丰富我们的言语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15.
模糊限制语是语言交际中常见的语言现象,具有丰富的语用功能。全文首先介绍了模糊限制语的定义和语用分类,然后从会话含义、合作原则和礼貌原则的角度分析了模糊限制语的语用功能。恰当使用模糊限制语能够使语言表达更加准确、礼貌和得体,所以在英语教学中应对模糊限制语作明示处理。  相似文献   

16.
礼貌是一种语用策略,而在特定语境条件下所形成的临时性语用意义及其修辞性恰恰从语义表达角度迎合了这种语用策略,表现出了与礼貌原则策略要求的功能默契,即词的语用意义顺应了Leech的礼貌原则,具体表现在对得体准则、慷慨准则、赞誉准则、谦虚准则、一致准则和同情准则的顺应上。  相似文献   

17.
对礼貌原则的语用研究,国内外学者提出的理论颇丰。文章在比较了早期西方各相关理论后认为:尽管R.lakofff礼貌原则较之其他理论,特别是Brown和Levinson的礼貌策略及Leech的礼貌准则缺乏具体性,较为笼统,未能引起足够的重视,但从最易受礼貌原则制约的指示性言语行为来看,R.lakoff的礼貌原则对该行为得体的实现交际目的,避免Face Threat-ening Acts(简称FTA)现象,以及体现交际双方的认同感方面都具有积极的语用约束力和解释力。在此基础上,文章又对R.lakoff礼貌原则作了进一步的评价。  相似文献   

18.
本文运用语用理论探讨了话语标记语的几个主要特征。话语标记语是在语言中不影响句子真值、只表达态度或步骤意义的语言成分。话语标记语在话语中具有关联性、顺应性及礼貌性三个语用特征。首先,关联理论为话语标记语的存在提供了认知依据。话语标记语的关联性使其在话语的生成和理解过程中可以增加交际双方的认知共性和语境效果。第二,话语标记语反映了语言使用者对语境的一种顺应,不仅可帮助说话人构建语篇,同时还可实现不同的语用功能,促进交际的顺利进行。第三,话语标记语遵守了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能够增强话语的礼貌性,提高话语的礼貌级别。  相似文献   

19.
模糊限制语是跨文化言语交际中一种常见的语言现象,它与合作原则、礼貌原则、会话含义等语用原则有着密切的联系,并具有独特的语用功能。不同国家中的文化因素对模糊限制语的使用有很大的影响,如果使用不当,就会产生语用失误现象。而恰当的使用模糊限制语能使语言表达更礼貌客气、灵活有效,使跨文化交际顺利进行,达到交际的目的。  相似文献   

20.
论跨文化交际中的礼貌原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们往往以通过牺牲合作原则以遵循礼貌原则,二者相互补充.文化具有普遍性和特殊性,因此在跨文化交际中,有必要了解汉语语用多遵守礼貌原则中的得体准则和一致准则,牺牲合作原则中的质准则和方式准则,才可以避免礼貌失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