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3 毫秒
1.
本文分别从苗族服饰的造型、色彩、图案三个方面论述苗族服饰的产生过程、苗族服饰的特征内容,挖掘苗族服饰创作的源泉与深厚的内涵,为现代艺术设计开阔视野,提供启示.  相似文献   

2.
苗族服饰是苗族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符号系统,作为符号系统的苗族服饰又是一种表现艺术。苗族人民把生命本能自发的色彩感情转化为独到的色彩艺术形式,反映了苗族在与自然抗衡中对事物的认识和升华,从服饰中可以看出苗族人民的文化积淀和审美理想。  相似文献   

3.
在世界民族服饰史上,苗族服饰无疑是最为丰富多彩、鲜艳夺目的,其精湛的制作技艺、丰富的文化内涵、艳丽的色彩、奇特的造型为世人所称道。苗族支系众多,由于各个支系所处的地理环境不同,其服饰、生活习俗也表现出一定的差异性。黔东苗族属于红苗支系的一支,在漫长的历史演变过程中,逐渐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支系的服饰文化。近年来,黔东苗族服饰出现了衰退的迹象,需要从价值观念、审美观念、用料观念几个方面创新,确保黔东苗族服饰的传承与发展。  相似文献   

4.
贵州作为苗族的最大聚居地,拥有丰富的苗族服饰文化资源。种类繁多的苗族服饰各具特色,与其他民族相比,苗族服饰的特色着重体现在造型、图案、色彩这三方面。对原有的服饰形态进行改造和重组,是苗族妇女特有的服饰创作手法,在不经意中,这种创作手法正好契合了后现代“解构主义”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生活在普底的苗族有着深厚的服饰文化传统,这里的苗族服饰在服饰结构、服饰制作技艺、服饰审美各方面都不同于其他苗族。伴随着旅游开发的迅速发展,普底苗族服饰发生了较大的变化,特别是近几年普底苗族服饰走向市场化,传统服饰文化元素正在淡化,传统民族服饰工艺正在被遗忘,传统服饰文化的传承保护面临着严峻的考验。  相似文献   

6.
苗族传统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其生存与传承受到了严重的挑战。安顺小新寨苗族服饰的存留现状在该地区苗族村寨中具有典型性,面临着生存空间受挤压、传统服饰审美观念淡化、传统女红工艺衰落及服饰本身的现代传承具有较大的局限性等问题。要突破苗族服饰传承的困境,必须建立政府为主导,民众为主体的苗族服饰传承与保护机制,采取有效措施实现苗族传统服饰文化与旅游功能的转换。  相似文献   

7.
苗族服饰工艺传承方式及其特点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淳美斑斓的苗族服饰是苗族传统文化的重要构成部分,它蕴含了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记录了苗族历史发展,被称为是苗族"史书"。苗族服饰能获此美誉,是与其工艺传承方式及其特点密不可分的。以凤凰县山江镇黄茅坪村苗族服饰为例,对苗族服饰工艺传承方式及其特点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8.
贵州苗族服饰因其丰富的图案构成和色彩搭配形成了独特的风格,同时苗族服饰绘画资源蕴含着丰富的教育价值。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对贵州苗族服饰绘画资源进行分类和筛选,并探讨将其融入幼儿园教育活动对幼儿的观察力、创造力、解决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教育价值。  相似文献   

9.
云南省昌宁县苗族聚群而居,地处远避,传统服饰文化得以较好地保持,通过田野考察,发现昌宁苗族代表性服饰"一等盛装"尤具特色,可以佐证能指与所指间的对应,体现服饰系统的三层结构及其意义关系。以土皮太村、打平村为例,深入了解苗族服饰"器"、"行"、"道"的多层语义逻辑集合,这对于我们充分认识地方性民族传统文化,有效保护其文化内蕴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0.
贵州苗族服饰可分为十二型八十一式,可谓类型复杂而多样。各种类型的服饰采用寓意、比喻、象征或谐音的手法以物寄情,使其不仅具有历史文化记载特征,而且还承载了"万物有灵"的宗教文化特征和人生"轨仪"的文化属性。贵州苗族服饰无论其款式、色彩、纹饰及装饰品和穿着方法的多变,皆是衣不在衣而在意,纹不在纹而在文。  相似文献   

11.
贵州苗族服饰审美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国的苗族服饰向来以独具特色著称,其服饰的丰富色彩、瑰丽图案、繁多款式等,折射出苗族的历史文化,蕴含着苗族人民对美的追求和创造,呈现出独有的审美特征,是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和审美理想的物化显现。  相似文献   

12.
职业教育应该是全方位的教育,既要注重专业技能方面的"硬实力",也要注重服饰着装等方面"软实力"。职业教育中一些特殊专业的服饰着装要求,对其职业良好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西方某些优秀职业者的着装技巧,助推了其辉煌的职业道路。职业者要穿出自己的服饰"软实力",就要了解服饰色彩关系,注意服饰色彩的搭配;根据其个人特点和专业要求,注意服装款式的搭配;还要注意时间、地点、目的这三个基本着装要素。  相似文献   

13.
民族传统服饰是各民族的自然、社会和历史文化的重要体现。苗族传统服饰是苗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了苗族的历史与文化,是苗族人民精神与情感的物化。  相似文献   

14.
贵州苗族银饰与苗族文化传统相依存,是贵州独具特色的银饰类型。苗族银饰以古朴大气为特色,造型简单,纹样设计朴实大方,它可分为头饰、颈饰、服饰等。苗族银饰制作工艺精湛、奇巧,装饰效果华美。论文从银饰的加工,分类及银饰图案等方面来论述苗族银饰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5.
"鸦雀苗"是隶属于苗族的一个分支。现以《百苗图抄本汇编》为研究文本,对"鸦雀苗"的来源与分布、服饰特征、经济生活特色和"鸦雀苗"与苗族内部其他分支的关系等四个方面进行考证。  相似文献   

16.
黔东南苗族服饰艺术的原生态与创造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黔东南苗族人民依山而居,伴水而住,与青山绿水朝夕相处,保持着原始的自然生态和原生的民族文化。黔东南苗族妇女对大自然充满了热爱,其服饰艺术素材几乎都取自自然环境,日月星辰、山峦原野、树木花草、鸟兽虫鱼在它们灵巧的手指间展示出写实而又简朴变形的图案、绚丽明快的色彩和蓬勃的生命力,反映了她们的心灵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依相融;黔东南苗族服饰情趣飞扬,充满灵性,注重语言表达的生动性,其刺绣画面无论是山脉、云雾、河流还是动物大都以动态呈现,极富生命的韵律感;黔东南苗族服饰图案的构图严谨大方,极富想象,往往用刺绣烘托主体图形,如平绣、绉绣、锡绣、辫绣、叠绣、破线绣、锁绣等技法,有的还运用不同肌理的对比和半立体的浮雕装饰效果,使服饰图形疏密有致,富有独特的苗民族原生态艺术美感。黔东南苗族服饰艺术的创造表现则可反映在具象的描绘、抽象的表达、心象的流露和工艺的开拓上。黔东南苗族服饰艺术是典型的原生态文化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国多元一体民族文化元素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彰显民族特征、强化民族意识和丰富创造表现的艺术价值。黔东南苗族服饰图形中天真浪漫的情趣,服饰色彩中生命本能的选择,既充满生机,又极具特色,值得现代艺术设计认真研究和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从男性"个人色彩搭配规律"、"个人服饰风格定位"、"着装场合与细节"三个方面阐述现代男士的着装艺术及其注意事项.  相似文献   

18.
苗族服饰类型多样,是民族传统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表现。贵州省雷山县的苗族服饰有四种类型,每种类型的服饰在文化传统中都有其独特的价值和意义。本文以雷山苗族服饰所呈现出来的文化现象为例,就作者的理解对其现代意义进行阐释。  相似文献   

19.
清水江流域苗族地区至今仍流传着以"驱鬼治病"为核心的巫医文化。巫医从病者的魂身、肉身两方面进行治疗,以草药做为巫具,给苗族传统科学的治疗方法蒙上了一层神秘的色彩。苗族这种"巫医不分,神药两解"的文化形态流传至今,随着知识的增长科学的进步,一部分人对苗族的这种传统医疗产生了怀疑,否定其医学价值,殊不知苗族巫医是苗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且巫医疗法在治疗过程中起着其独特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高燕 《毕节学院学报》2012,(11):123-128
白苗是黔西北苗族众多支系之一,以其尚白的传统,头顶巨大的牛角形木梳而在黔西北苗族各支系中独树一帜,区别于苗族其他支系,成为其社会身份的标志;黔西北白苗服饰是一种原生态的、古朴的服饰,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鲜明的地域特点,其服饰艺术急需传承与保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