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钊 《云南档案》2011,(3):36-37
本文将白族档案植根于白族文化,从档案内容、形态、分布以及文化变迁与档案样态演变四个方面综合考虑民族档案的存在状态,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白族档案研究,以新的观点和视角对民族档案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2.
历史上白族乡民为维护乡村秩序,集体制定了大量乡规民约,形成了乡规民约碑刻档案。这些档案通过转化创新,可为现代白族乡村治理提供经验借鉴。此文在分析白族乡规民约碑刻档案开发工作现状和问题的基础上,提出构建开发规划、加强资源建设、推动转化创新和丰富开发方式的对策建议,以期对白族乡规民约碑刻档案开发利用工作有所助力。  相似文献   

3.
论少数民族非物质档案遗产的抢救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少数民族非物质档案遗产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一种极其珍贵的原始文献。论文通过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对白族民间非物质档案遗产保护的案例调查,研究其内涵外延、生存状况与保护抢救等问题。  相似文献   

4.
少数民族非物质档案遗产是各少数民族在长期社会历史实践活动中形成的,是一种极其珍贵的原始文献。论文通过云南大理白族自治州对白族民间非物质档案遗产保护的案例调查,研究其内涵外延、生存状况与保护抢救等问题。  相似文献   

5.
李婧楠 《兰台世界》2018,(12):14-18
云南白族地区是旅游胜地,其特色工艺非遗档案开发,可促进当地旅游业的发展。本文从民族地区旅游业发展的视角,阐述白族特色工艺非遗档案开发意义,分析存在问题,提出对策建议。论文认为,开发利用白族特色工艺非遗档案培养传承人才、研发新产品和发展特色产业,对推进白族地区旅游业发展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大本曲是白族的一个古老曲种,采用汉字记录,白族语音演唱,其曲本、唱腔、表演方式与白族的生活习惯有密切的关系,发掘大本曲的潜在的档案价值,既能保护白族文化资源,又能促进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转化,从而更好的实现民族珍贵档案的价值。  相似文献   

7.
论白族民间传说故事口述档案的开发利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对白族民间传说故事口述档案的概念、属性特征及其开发利用的现状和对策进行了探讨,以便为学术界对白族民间文学档案的整理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云南大理白族绕三灵非遗档案内容翔实,对其进行开发利用有利于白族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本文针对白族绕三灵非遗档案现状,阐述活态性开发必要性与可行性,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开发建议.秉持"以人为本"核心理念,依据"动态本真"保护原则,加强白族绕三灵非遗档案资源建设、创新特色数据库建设、研发特色产品和开发旅游资源,可推进其活态性开发工作.  相似文献   

9.
科技档案是保存备查的直接记述和反映科技、生产活动的历史记录.科技档案作为各类档案中的一个特殊门类,目前,学界对它的研究还远远不够,特别是从文献计量学的角度对对科技档案进行量化研究的成果还相当缺乏.文献计量学作为研究文献情报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的一门图书情报学分支学科,目前已被广泛应用于学科评价、期刊评价、科学家评价、科研绩效评价等诸多领域.  相似文献   

10.
《考工记》作为我国现存的最早的一部手工业科技档案文献,从其至今不衰的影响力足见其编纂的成功,探讨其编纂特色,对于现代档案文献编纂工作尤其是科技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发展无疑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11.
杨毅 《档案学研究》2000,14(1):21-24
白族有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字,在历史上留下了丰富的白文档案文献。本文拟对1949年以前白文档案文献的成分、特征、价值及开发利用诸问题作一探讨,以期引起学术界对这一珍贵民族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和深入研究。一白文档案文献具有载体种类繁多、内容民族性强、储存分散复杂的特点。现依据历史文献和民族调查材料,对现存白文档案文献的构成介绍如下。(一)白文残瓦。白文残瓦是指书写有白文字符的瓦片,通常瓦的一面是布纹,另一面印有文字。1938年11月至1940年6月吴金鼎、王介忱、曾绍3位先生在点苍山脚下多个文化遗址中…  相似文献   

12.
本文首先对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概括,继而分析了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档案属性,提出通过数字化实现白族口承文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物质化"保护和传承。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末科学技术的发展告诉人们,21世纪的科技信息时代已经到来.档案文献,特别是科技档案文献,是科技信息的重要资源.档案人员是科技档案信息的掌握者.然而,只掌握信息不是档案管理工作者的最终目的,促进这些信息变成现实生产力,为社会创造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才是当今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目的.  相似文献   

14.
李响  邢晔 《兰台内外》2013,(1):32-33
1、档案工作人员必须掌握丰富的档案专业知识。档案工作人员必须掌握档案管理学、科技档案管理学、档案保护技术学、档案文献编纂学等知识。从事科技档案的工作者,还必须掌握数学、识图、制图、工程、建筑学等知识,以确保科技档案的管理水平。此外,应补充一定的古汉语、现代汉语、中国档案史及世界档案史等知识,这样才能真正了解档案内容及其历史背景。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与国外科技档案管理相关的英文文献进行科技档案管理发展历程分析、文献研究关注主题分析、科技档案管理内容分析、科技档案管理方法和手段分析及问题与对策分析,得到以下结论:国外科技档案管理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目前,国外对科技档案管理的研究重点已放到互联网时代的科技档案的利用上,普遍采取的做法是:开发适合本领域的科技档案管理系统,并在此基础上增加语义网技术、数据挖掘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手段的智能分析模块。最为关注的问题与对策涉及科技档案的归档范围制定及科技档案的有效利用。  相似文献   

16.
研究数据来源基于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选取档案学核心期刊中科技档案主题研究的1553篇论文作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计量学方法与统计软件对科技档案研究文献的年度载文、期刊载文、著者及机构发文等内容进行统计分析,并运用词频分析法总结归纳出国内科技档案研究呈现持续性、业务性、时代性、实践性特征及数字化的研究趋势.  相似文献   

17.
本文以档案内容、形态、分布三个基点考虑民族档案的立体式存在状态,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白族档案研究,旨在以一种新的观点和视角对民族档案问题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8.
杜钊 《兰台世界》2011,(1):61-62
本文以档案内容、形态、分布三个基点考虑民族档案的立体式存在状态,从时间和空间维度进行白族档案研究,旨在以一种新的观点和视角对民族档案问题做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9.
科技信息的计算机管理系统必须建立在情报信息、技术文献和图书档案一体化管理的基础上.科技信息、技术文献和图书档案三者间有着密切的关系,工作业务相互交叉,相互渗透,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计算机技术在科技信息管理中的广泛使用,必将为水电科技信息服务提供了最佳的技术手段和实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我国档案编研工作有着悠久的历史,编研成果数量庞大。尤其新中国成立以后,由于党和政府重视文献典籍的整理和编纂工作,档案编研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据统计,截至1984年,全国档案馆编辑出版的档案史料书刊已达530多种,计数亿字。但是应该看到这些出版物主要是文书档案史料的汇编,科技档案史料的汇编却寥如星晨,说明科技档案编研工作尚未普遍地开展起来,此外,目前出版的《档案文献编纂学》、《档案史料编纂学概要》等专著都是以文书档案编研为题材,没有涉及科技档案编研的内容,加上科技档案因具有专业性强、种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