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左思是西晋文坛上最为耀眼的一颗明珠。其诗《咏史》八首呈现出诗人复杂矛盾的心理变化。这八首诗反映出了左思的矛盾心理形成与他的自身原因、思想渊源、社会制度、社会道德有着紧密的关系,明晰地向大家呈现了一个真实而富有魅力的左思。  相似文献   

2.
左思是西晋文坛上才华卓著的诗人,由于时代的原因,他的《咏史》八首既有着强烈的建功立业的思想,充满着儒家色彩;又有着因理想难以实现,转而追求旷达超脱的道家色彩。  相似文献   

3.
左思《咏史诗》有"千古绝唱"之美誉,在西晋文坛乃至中国文学史上均有重要地位。但对于《咏史诗》的写作年代,长期以来颇多歧见。依据作者的生活轨迹以及作品的思想内容可以推测,《咏史诗》大致写于太康初《三都赋》撰成至元康初再次步入仕途之前和左思退居宜春里之后这两个时期。这样推定《咏史诗》写作时间,颇能洞见左思矛盾复杂的心灵世界。  相似文献   

4.
左思是西晋文学家,他的诗歌既继承了慷慨任气、磊落使才的建安风骨,又不乏典雅凝重的风格,因而形成了气韵深沉、风力峻峭的风格。这种被钟嵘称为“左思风力”的风格突出表现在代表作《咏史》八首中,《咏史》错综史实,融会古今,连类引喻,语言朴实,感情充沛,气势雄健。所以钟嵘说左思“文典以怨,颇为精切,得讽喻之致”,因而左思的诗歌是西晋诗坛上一座高高耸立的山峰,代表着其时诗歌的最高成就。  相似文献   

5.
诗歌以题材区分而发展形成类型,并具有相应的社会功能,是古代文学中的一个突出的现象。如山水诗多抒写逸世之志,游仙诗多抒发愤世之情,咏物诗多寄寓人格象征之意等等。咏史诗是这些类型之一,而具有鲜明的现实批判性。左思是西晋太康文坛上最有影响的诗人之一。在他存留的十三篇诗歌中,《咏史》占了八首,也正是这八首《咏史》奠定了左思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从钟嵘《诗品》以来,左思《咏史》一直享有赞誉。但有意思的是,人们既推崇他的《咏史》,又认为他的《咏史》不是咏史诗的正体。胡应麟曰:太冲《咏史》,骨力莽苍,虽途辄稍歧,一代杰作也。”(《诗薮·内编》卷2)何焯云:“咏史者,  相似文献   

6.
寒族出身的左思,生活在门阀制度森严的西晋社会,仕进很不得意,然而其诗歌创作确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几乎篇篇皆好”,特别是《咏史》八首更是划时代的杰作,他应用历史题材写自己的怀抱,“气调沉雄高远,卓然超越前人.”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刘勰评他;“左思奇才,业深覃思,尽锐于《三都》,拔萃于《咏史》.”胡应麟称他的《咏史》诗“造语奇伟;创格新特,错综震荡,逸气千云,遂为古今绝唱.”  相似文献   

7.
勤奋出天才     
左思是西晋文坛上成就很高的诗人,但小时候却口齿迟钝,资分不高,学习成绩也不好。后来他一心要写盛赞魏、蜀、吴三国都城的《三都赋》,消息传到陆机那里,陆机讥笑说:“等他写成了,只配给我们盖酒坛子罢  相似文献   

8.
两个不同时代的诗人,因为相似的出身,相似的遭遇,写出了具有相似情感的诗篇。左思的《咏史》(其二)长于比兴,表达直白,是失意中忧愤的喷腔而出,更是压迫下不平的血泪控诉;鲍照的《拟行路难》(其四)抑扬顿挫,含蓄委婉,是逆境中痛苦的长吁短叹,更是落魄中无奈的忍气吞声。左思是西晋太康时期杰出的诗人。司马家族统治下的西晋是我国历史上比较黑暗的朝代之一。左思出身寒门,因为当时门阀氏族把持朝政,寒门庶族常常受到排挤,他仕途不得意。他的很多作品反映了这种不公  相似文献   

9.
左思《三都赋》之所以轰动一时,引起洛阳纸贵,主要原因在于它强调全国统一的必然性和合理性,并且特别注重思想化上的统一。完全适应西晋初年社会人心的需要。左思为自己的作品做了许多宣传工作,也十分有利于扩大《三都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形容著作风行一时,人人争相传抄的典故。典出《晋书·左思传》,西晋左思写了《三都赋》,开始并不被时人赏识。左思便将文章送给当时在文坛很有名望的皇甫谧(mì)看。皇甫谧大为赞赏,并为它写了序。接着张载、刘逵等人纷纷为《三都赋》写序作注,张华读后也赞叹它余韵悠长,越读越觉得新奇喜人,可与班固、张衡的作品媲美。于是豪门贵族争相传抄,一时间,洛阳城纸张紧缺,纸价也因之上涨。《世说新语·文学》也有东晋的庾阐将他写的《扬都赋》(注:扬都即东晋都城建康,今南京)送给庚亮看,庚亮因为庚  相似文献   

11.
左思以<三都赋>扬名于西晋文坛,是西晋时期重要的辞赋作家.他提出了"求真尚实"的辞赋观念,在西晋赋史上有一定的影响.有关他的辞赋观产生的原因问题,本文认为左思是为了迎合时代的心理和人们的审美情趣而提出的辞赋观;此外还与他的个性思想性格及当时文人的辞赋观念有关.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西晋作家左思特有的才能、禀赋等人格特征出发 ,探讨了《三都赋》征实的文风、博大的内容、严谨的结构、华赡的辞藻与左思用世思想、广博学识、绵密思致之间的关系 ,从而得出《三都赋》取得成功的要素之一即在于它所具有的个性风格。  相似文献   

13.
“抄”,这一求知中的举措,自汉代蔡伦造纸之后,已在勤勉愤学之华夏先贤中传为美谈:左思《三都赋》问鼎南北朝文坛,文采飞扬,  相似文献   

14.
左思是晋初杰出的诗人。他的诗常有讽谕,多表现对士族门阀统治的蔑视和反抗,风格豪放,绝少雕琢。语言简劲有力,充满了浪漫主义精神。《咏史》八首是左思的代表作,富有创关系意识,完全打破了前人“专咏一人一事”的老套,开借咏史而抒怀、借咏史以针砭时弊的新风。其中,以第二首批判门阀制度最为尖锐:  相似文献   

15.
西晋时期,洛阳发生了一件轰动全城的事,一位名叫左思的人,构思十年,写成了《三都赋》。由于《三都赋》详细记述了三国时蜀都益州(今四川省成都)、吴都建业(今江苏省南京)、魏都邺(今河南省安阳北)三地的形势、特产情况,内容非常丰富,文章也写得很好,大家都争先恐后地传抄。为此,洛阳城里的纸供不应求,纸的价钱也一下子贵了起来。左思的文章为什么写得这样好?是不是他天生就比别人聪明呢?不是的。左思所以能成长为著名文学家,  相似文献   

16.
远离“建安风骨”传统的西晋太康诗坛,内容渐趋空虚乏味,刻意追求形式美,进而走上了形式主义道路.而寒门出身的左思以自己特有的文学修养,在继承前人创作的基础之上,注重开拓创新;其《咏史》诗八首,开创了“名为咏史,实为咏怀”新的艺术高度.左思的一生坎坷艰难,他对人生“志”趣的探索和内心世界“情”的诉说,始终充溢在作者的诗歌中.这种直面现实、勇于追求的精神,使其享有“左思风力”的美誉,在中国诗歌史上闪耀着熠熠光辉.  相似文献   

17.
左思在魏晋文学中的地位不可小觑。他的《咏史》八首开拓了咏史诗的题材,借咏史以抒己怀。在其诗中我们不难看出诗人的思想变化和复杂矛盾的心理。特别是所表露出的自信、自悲和自欺的心理从另一个角度呈现给大家一个真实而富有魅力的诗人形象。  相似文献   

18.
《柳州师专学报》2021,(1):14-20
从《咏史》诗来看,左思的创作心态经历了从早年时期积极用世的进取心态,到中年时期的沉郁、执著与激愤,最终走向了对现实的通透认识与自我宽慰。左思创作心态的变化与西晋时期复杂的政治、文化、思想背景关系密切。而左思的家境、天生的才华与缺陷所造就的独特自我认知模式,也对左思的价值观念和人生理想的形成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在入与出、仕与隐之间挣扎,在现实和理想之间徘徊,是左思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下不得不面对的心理斗争。心灵的冲突与矛盾是形成左思《咏史》诗创作心态的根本原因。  相似文献   

19.
西晋著名诗人左思擅长的是五言诗,其《咏史》八首正是五言诗中的佳作。基于此,从《咏史》八首的思想内容及所涉及的艺术形式入手进行分析,并探讨左思心目中的寒士形象。  相似文献   

20.
西晋左思今存诗十四首,八首《咏史》诗为其代表作,在中国咏史诗发展的过程中竖起了一座丰碑! 《昭明文选》有咏史诗一类,共选魏晋南北朝9位诗人的21首咏史诗。其中最早的是王粲的《咏史》,其次是曹植的《三良》,再次是左思的《咏史》8首。其实在左思之前的咏史诗及其作家,还要早一些,多一些。其源头甚至可以追溯到先秦。先秦《诗经》、《楚辞》中虽没有出现咏史诗,而在《诗经》中却有值得注意的地方。大雅中的《生民》、《公刘》、《绵》、《皇矣》、《大明》5篇,写的是历史,即记述周的祖先后稷的出世、公刘从邰迁至豳、古公室父再由豳迁往歧山、文王和武王的武功。“五篇连起来便成为一部周人建国的历史。”(余冠英《诗经选》序言)这与后来的咏史诗虽有所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