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吴悦 《考试周刊》2022,(6):163-166
家庭是人的第一所学校,是幼儿成长最自然的环境,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也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所以,文章从幼儿家庭角度切入,研究幼儿与父母的家庭亲子游戏开展情况,通过观察法和访谈法,主要探讨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条件创设、父母对幼儿家庭亲子游戏的态度和父母在游戏中的角色,并且进行分析和提出建议,旨在为幼儿家庭亲子游戏更好地...  相似文献   

2.
魏燕 《今日教育》2006,(4):41-42
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玩具自始至终陪伴着孩子,既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又是最好、最自然的教科书。同时,在幼儿期,家庭作为幼儿最早的生活和教育场所,是幼儿的主要生活环境。因此,研究家庭中幼儿玩具的选购问题对幼儿良好的成长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幼儿园的9月有些燥热。面对哭成一片的新人园幼儿,家长又心痛又焦急,顾盼流连;年轻的教师也常常陷入困惑之中,一筹莫展。为什么幼儿的入园反应如此强烈?怎样减轻幼儿入园的“阵痛”,使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 孩子在人园过程中存在不同程度的适应障碍,哭闹和逃避是幼儿入园初期最普遍、最典型的情绪反应和行为表现。比较一下幼儿的家庭生活和幼儿园生活,体验一下幼儿在家庭和幼儿园中的不同境遇,我们不难发现导致幼儿入园适应障碍的主要原因是:  相似文献   

4.
王玲 《少年世界》2014,(2):27-28
每年新学期开始,新生幼儿人园时,是幼儿从家庭走向社会的关键期,也是幼儿和家长最煎熬的时候。对幼儿来说,从家庭到幼儿园是生活上一大转折。面临新的环境,首先表现出来的是情感上的不适应,其次是生活上的不适应。每个幼儿都会有不同程度的分离焦虑,一般一个月左右基本能适应幼儿园生活,但每个幼儿的适应情况却是有差别的。  相似文献   

5.
上幼儿园是幼儿从家庭生活走向社会生活的第一步。从熟悉、自由、宽松的家庭生活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同伴和老师以及具有约束力的集体生活,这的确会给幼儿带来不少压力。在陌生的环境里,幼儿最容易失去安全感,而让幼儿对教师产生依恋感,则是形成安全感的基础。那么,如何让幼儿从对父母的依恋转移到对教师的依恋,从而使幼儿更快适应幼儿园集体生活呢?  相似文献   

6.
生活自理能力是一个人应该具备的最基本的生活技能,幼儿期正是孩子各方面能力迅速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幼儿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非常重要。家庭和幼儿园是培养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两个重要场所,这两方面的教育直接影响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养成。家庭和幼儿园应密切配合,保持教育的一致性,采取恰当的教育手段,同步开展对幼儿进行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只有家园双方共同努力,才能更好地开展对幼儿的教育,有效促进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提高。  相似文献   

7.
人们逐渐认识到良好的行为习惯已成为现代人应具备的最基本素质。培养幼儿良好的习惯对幼儿终生成长的意义重大。研究农村幼儿家庭社会的习惯问题,以生活为基础,基于幼儿生活的"真问题""真落实"在一日生活中去体验、内化幼儿的良好习惯。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家庭是幼儿生活的第一个社会环境,那么幼儿园无疑是幼儿生活的第二个社会环境,这个社会环境比起家庭对幼儿社会化的影响,更有意识、更有目的、更有计划。它可以通过多种形式的教育活动与手段,将社会规范、道德价值观以及历代所积累的知识经验、技能传授给下一代,这对于加速幼儿的社会化进程具有重大影响。 一、幼儿园的日常生活活动能使幼儿掌握最基本的生活经验和社会规范。  相似文献   

9.
家庭,是组成社会的最基本单位,不仅能让人获得丰富的物质生活基础,还能使人接受教育。家长要学会利用家庭实施教育和引导,助力幼儿更好、更快地发展,提升幼儿语言、艺术、科学等多个领域的能力与素质,塑造幼儿健康、个性、积极的人格,使幼儿能更好地适应当代社会生活。针对如何实施有效的幼儿家庭教育,本文从四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希望笔者的些许拙见可以给同行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蒋秀 《新疆教育》2012,(11):169-170
小班新生入园是其从家庭生活走向集体生活、社会生活的第一步。幼儿来到幼儿园,接触到陌生的环境、陌生的人、事、物。这种不适感让幼儿感到不安、焦虑、无安全感。其最突出的表现就是幼儿的哭闹现象,尤其是农村的孩子。为了使这些孩子尽快地渡过这一适应期,顺利地融入幼儿园的生活,尽快适应新环境,是摆在家庭和幼儿园面前的首要工作。  相似文献   

11.
幼儿期是人一生发展打好基础的一个重要阶段,家庭是幼儿生活和教育的第一场所,家庭教育对幼儿身心发展的影响最深刻、持续时间最长。在幼儿家庭教育中发挥家长榜样力量、尊重幼儿独立地位、发挥学校指导和引领作用、统筹社会资源支持,从而形成以家庭为核心,整合家长、学校、社会的力量,促进教育合力的形成。  相似文献   

12.
章莹 《考试周刊》2014,(75):196-196
小班幼儿从各个不同的家庭来到幼儿园,最棘手的是生活常规较差。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必要的礼貌,不懂得遵守集体规则,生活卫生习惯还没有养成。文章就小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展开了论述。  相似文献   

13.
要较好地完成幼儿园的教学教育任务,我认为最根本的问题是要解决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与幼儿思维具体形象性的矛盾,而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环境,利用幼儿平常看到的、接触到的、熟悉的事物来设计数学教育活动,是解决这一矛盾的最好的方法。一、设计贴近幼儿家庭生活的数学活动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家庭中包含着许多数学内容,如家庭人口的多少,由几何图形组成的家具等。在组织幼儿认识长方体、圆柱体、球体时,我把活动室设计成家的样子,“家”里陈列着小朋友们熟悉的玩具冰箱、电视机、杯子、皮球等,让小朋友们从“家”里找一找相关的形体。教幼儿识别钟表时,我设计了“今天是星期天”数学教育活动。先由老师当妈妈,请个别小朋友当孩子,提醒  相似文献   

14.
杨虹  赵秀峰 《山东教育》2004,(27):52-52
幼儿从家庭进入幼儿园,碰到的第一个难题就是生活自理问题。如:自己吃饭,自己睡觉,自己穿衣、脱衣,自己大小便等。其中吃饭是最难过的一关。也是家长最关注的事,因为它直接影响着幼儿的身体健康。  相似文献   

15.
"娃娃家"游戏是小班幼儿最主要也是最感兴趣的区角活动,幼儿在娃娃家的行为表现能够较有效地反映出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发展状况。小班幼儿在入园前所熟悉的环境都是与父母有关,因此,入园后他会更倾向于进行以家庭生活为主  相似文献   

16.
正在经济发展势态良好的当今社会,大多数家庭都不再面临生活资源短缺的问题,幼儿的生活条件也越来越好,加之许多幼儿在家庭生活中"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因而多数小班幼儿在踏入学前教育阶段时并不具备生活自理能力。因此,提高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就成为幼儿教师需要重点关注的方面,教师应利用好家园共育模式,引导幼儿在成长过程  相似文献   

17.
魏燕 《教育导刊》2006,(7):15-17
玩具,我国古代俗称“耍货”,顾名思义是人们玩耍的器具。简单地说,用于“玩”的器具都是玩具。从广义说,玩具不应仅仅理解为供儿童玩乐的“小玩艺”、“小儿科”,凡是可以玩的、看的、听的和触摸的东西都叫玩具。玩具不仅适合儿童,还适合成年人。本文探讨的主要是幼儿时期玩耍的器具。鲁迅先生曾说:“玩具是儿童的天使。”在儿童的成长过程中,玩具自始至终陪伴着孩子,既是孩子们最亲密的伙伴,又是最好、最自然的教科书。同时,在幼儿期,家庭作为幼儿最早的生活和教育场所,是幼儿的主要生活环境。因此,研究家庭中幼儿玩具的选购问题,对幼儿良…  相似文献   

18.
幼儿心理健康的重要标志是情绪愉快,反应适度。对孩子们来说,家庭是他们发展最自然的环境,在幼儿情绪发展中起主导作用。营造良好的情感氛围是培养幼儿情绪的前提条件,在由双亲和孩子组成的核心家庭中,主要由父母之间的情感关系和亲子关系所决定。从幼儿的情绪发展特点出发,在营造家庭和谐氛围、优化亲子生活细节、家园配合等方面为家长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方法,对幼儿的身心健康起到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9.
幼儿时期是社会交往态度与社会交往能力形成的重要时期,幼儿教师和家长作为幼儿启蒙期与幼儿关系最密切的师长,对幼儿期孩子的交往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无可替代的作用。鉴于多年的幼儿园工作的实践,我认为家园共育是一条行之有效的途径。我们的做法是:一、为幼儿营造和谐温馨的家庭小社会氛围家庭是儿童生活居住的第一个社会化场所,父母是孩子出生后感受的第一个社会交往的对象,幼儿的社会化是从家庭开始的。因此,让幼儿上好人际交往第一课,就成了父母责无旁贷的义务。良好的家庭小社会氛围容易使孩子产生交往的兴趣和需要,而父母对孩…  相似文献   

20.
家庭是人生最初的教育场所,是个体社会化的第一个社会机构,家长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时刻影响着孩子。然而,今天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缺少与人交往合作的机会,家庭生活方式的不同使得孩子的社交能力存在一定差异。家庭生活方式是家庭成员在长时间生活中,逐步形成较为稳定的生活模式。幼儿在一定的家庭生活方式中生活,家庭的生活起居、消费方式、度过闲暇的方式、家庭人际交往情况等影响着幼儿的社会交往能力。一、家庭生活方式对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影响笔者对某幼儿园的120个家庭的生活起居、消费方式、度过闲暇的方式以及家庭人际交往情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