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关于所得税会计方法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所得税的收益观与费用观采用不同的方法予以会计处理,就产生了永久性差异和时间性差异。所得税会计对其的处理方法主要有应付税敖法、递廷法、债务法。其中债务法以其处理上新税率的应用及其对所得税费用余额的调整更加适用干企业的实际情况,优越干应付税敖法和递廷法,虽然它本身也存在着一些缺陷。但并不影响它作为一种好的方法被企业采用,并成为国际会计界所采用的唯一的所得税会计方法。  相似文献   

2.
我国所得税会计理论体系日益发展和完善,为所得税会计实务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和基础。自1994年以来,我国的所得税会计理论和会计处理方法也得到新的发展。由于所得税会计与企业会计研究重点不同,导致企业计算的特定时期的税前会计收益与应税收益之间出现差额。为更科学地处理这一问题,按照国际贯例和我国的实际规定,从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上做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3.
《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对中小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选择没有明确规定,通过理论比较、案例解析和对中小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现状的分析,在阐明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对企业所得税费用和税后净利润产生不同影响的基础上,建议中小企业应当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进行所得税会计处理。  相似文献   

4.
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了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全面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进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文章指出,利用该法对资产负债表日后所得税调整事项进行会计处理时,仅需考虑企业是否已汇算清缴、企业在资产负债表日是否已纳税调整两个因素,少于原有所得税核算方法下的三个因素。此外,文章还分析了新准则在资产负债表日后所得税调整中的具体应用,并指出:资产负债表法能提供更为全面、有用的所得税会计信息,对所得税费用的核算更为简单和准确。  相似文献   

5.
新所得税会计准则规定,所得税会计处理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从《所得税准则》的制定背景、改革亮点及面临的新问题三个方面详细阐述新准则下所得税会计的改革,以进一步提高对所得税会计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释了所得税会计的属性,分析了应付税款法、递延法、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和损益表债务法四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特点,进而提出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应采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  相似文献   

7.
张俊慧 《池州师专学报》2004,18(1):30-31,35
通过对所得税会计处理的两种方法的分析、比较,阐述我国企业应选择何种处理方法。  相似文献   

8.
企业进行所得税筹划的过程,是一个会计政策选择的过程。拟论述长期投资会计政策的选择对纳税筹划的影响,主要从企业内部着手,从会计处理的角度出发,对企业所得税筹划进行案例分析,使研究内容在实践上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9.
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主要有应付税款法和纳税影响会计法两种,纳税影响会计法包括递延法和债务法,而债务法又分为利润表债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文章通过对几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比较分析,进而探讨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的选择。  相似文献   

10.
在纳税影响会计法下,如果企业在所得税申报中也发生差错,则应将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所得税影响数计入“递延税款”科目,如果企业在所得税申报中未发生差错,则应将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所得税影响数计入“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在应付税款法下,如果企业在所得税申报中也发生差错,则应将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所得税影响数计入“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如果企业在所得税申报中未发生差错.则应将重大会计差错更正的所得税影响数为零,无需调整“递延税款”或“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科目。  相似文献   

11.
把所得税作为费用处理,并允许会计可将利润与应税所得适当背离,其结果导致出现两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即应会税款法及纳税影响会计法。这样便会造成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不同而出现税后利润的差异的后果,影响对损益表和资产负债表信息的分析利用。为此,从我国经济发展方面看,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更应遵照国际惯例,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特别是其中的负债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2.
英国会计同美国会计相比较,有不少相同或相似之处.但并非完全一致.在会计准则、会计准则的制定及会计职业团体所起的作用等方面都有许多不同之处,通过对固定资产的会计处理、投资的会计处理、商誉的会计处理和所得税的会计处理等会计实务的比较,探讨英美会计的特征.  相似文献   

13.
文章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企业技术转让的税收处理,主要对企业的技术转让收涉及的营业税、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以及技术转让净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根据有关税法的规定进行了详细的阐述;二是对企业的技术转让收入及净利润的会计处理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4.
财政部于2006年2月颁布了新的所得税会计准则。新所得税准则直接借鉴《国际会计准则第12——所得税》所得税准则,引入计税基础和暂时性差异概念,要求企业采取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所得税处理方法。与企业目前适用的旧准则(《企业所得税会计处理的暂行规定》([94]财会字第25号)及1995年的《企业会计准则——所得税会计(征求意见稿)》)相比,在资产和负债的计税基础、所得税会计的核算方法等方面存在  相似文献   

15.
2008年1月1日,新所得税法颁布实施,企业将面临税率变动下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所得税的会计处理有三种方法:应付税款法、纳税影响会计法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在税率变动时纳税影响会计法又分为:递延法和利润表债务法。应付税款法不满足配比性的要求,递延法及利润表债务法都要对税率变动的影响进行调整,计算较麻烦,而资产负债表债务法受税率变动影响很小,不需要对税率的变动做调整,所以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比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把所得税作为费用处理,并允许会计可将利润与应税所得适当背离,其结果导致出现两种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即应会税款法及纳税影响会计法。这样便地造成计入当期所得税费用不同而出现税后利润的差异的后果,影响对损益表和资产负债有信息的分析利用。为此,从我国经济发展方面看,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更应遵照国际惯例,采用纳税影响会计法,特别是其中的负债法更为合理。  相似文献   

17.
我国所得税会计处理的现状及改进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从我国对所得税会计处理的实际情况看,绝大部分企业采用的是优化程度最低、且旱已被世界上多数国家所摒弃的应付税款法.要想改进这种现状,应用会计国际化的视角探寻个中原因,并以相关制度为突破口进行改进.  相似文献   

18.
所得税费用会计教学无论是在中级财务会计教学还是高级财务会计教学中都是教学重点和难点。之所以是教学的重点,是因为所得税费用涉及企业很多的经济业务,牵扯到很多类账户,它的讲解非常复杂,而它的计算和核算又都需要严格的分析和判断才能得出。之所以是教学的难点,是因为所得税费用会计教学中的定义和名词,做题的思路和程序都非常抽象和空洞,让学生难以理解和吸收。所以所得税费用会计教学的教与学都是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那么所得税费用案例教学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9.
企业所得税会计基本理论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健全和完善,我国在企业所得税会计方面:性质上坚持“费用观”,计量基础上企业和税务机关分别采用“权责发生制”,把应税收益和会计收益之间的差异分为永久性差异和暂时性差异,暂时性差异的跨期摊配上采用部分摊销法,暂时性差异跨期摊配会计处理上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这是我国所得税会计发展的必然选择,也是和国际会计惯例接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20.
将原来的所得税会计处理方法更新为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是《企业会计准则第18号———所得税》的新要求,也是我国在所得税会计方面的实践性改革。对所得税会计准则的重大变化之处和变化对企业产生的影响进行了严谨的分析,并提出了对所得税准则实施规范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