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春秋战国时期,哲学领域中的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的斗争主要是围绕着“天道观”问题而展开的。法家在政治上坚持,“法治”,反对“礼治”,坚持革新,反对复古,坚持前进,反对倒退,在思想上相应地必然坚持“制天命”的唯物主义路线;儒家在政治上坚持“克己复礼”,要复古,要倒退,在思想上也必然宣扬唯心主义的天命论。法家代表荀况总结了春秋战国时期尊天命与反天命的斗争经验,站在新兴地主阶级革新进步的立场上,有力地批判  相似文献   

2.
战国末期,在奴隶起义的推动下,新兴地主阶级在许多诸侯国取得了统治地位。新兴地主阶级要建立和巩固自己的统治,奴隶主贵族要维护和复辟奴隶制。就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产生了以孟轲、荀况为代表的儒法两条路线的激烈斗争。这场斗争,深入到哲学、政治、经济、历史、教育等各个领域。反映到文艺上,就是文艺是为巩固新兴地主阶级专政服务,还是为复辟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反动统治服务;是为法治路线服务,还  相似文献   

3.
公元前三世纪,正是新兴的地主阶级和垂死的奴隶主阶级进行殊死斗争的决战时期。这种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里的反映,就是儒法斗争的深入发展。荀子就是在这场斗争中产生出来的先秦法家杰出代表。 荀子是新兴地主阶级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他的《劝学》篇是他现存著作中的重要篇目之一。它比较完整地论述了作者的教育观点,比较全面地体现了作者的唯物主义哲学思  相似文献   

4.
西汉时期地主阶级的法家为战胜奴隶制,巩固封建制进行了十分复杂尖锐的反对新老奴隶主复辟的斗争。当时,妄图复辟的腐朽势力,有被打倒的老一代奴隶主阶级,也有刚刚从地主阶级分化出来的新的奴隶主阶级分子,这些新老奴隶主复辟派的活动又总是和奴隶制社会的旧痕迹相连在一起,因此,复辟与反复辟斗争,呈现出极为纷繁复杂的局面。然而,“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抵抗的规律”(《矛盾论》)。新兴地主阶级在人民的  相似文献   

5.
在封建制代替奴隶制之初的战国后期,垂死的奴隶主阶级和新兴封建地主阶级之间夺权反夺权、复辟反复辟的斗争十分激烈。奴隶主阶级在政治思想方面的代表,孔孟儒家学派,大肆宣扬奴隶主阶级的意识形态,妄图复辟奴隶制度。因此,在政治思想战线上批判孔孟儒家学派的反动理论,就成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任务。实际上属于法家学派的荀子(活动时期约在公元前298年——238年)及其学生法家的集大成者韩非(约公元前280年——232年)正生活在这个时代。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荀子《天论》中“明于天人之分”和“制天命而用之”的唯物主义观点,阐发了“自然之天”和“人为”的思想,批驳了唯心主义的“意志之天”与“因任自然”的论调。  相似文献   

7.
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韩非,生活在战国末期。当时,新兴地主阶级同没落奴隶主阶级围绕前进与倒退,复辟与反复辟,进行着激烈的斗争,韩非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的立场上,主张革新、前进,反对复辟、倒退,深刻地揭露和批判了儒家的反动思想,系统地总结并发展了前期法家的进步思想,为建立和巩固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提出  相似文献   

8.
荀子名况,赵国人。他生活在战国末叶封建制取代奴隶制的社会大变革时代(约公元前三一三——前二三八年)。当时,奴隶不断起义,新兴地主阶级与没落奴隶主贵族之间,夺权与反夺权,改革与反改革的斗争,异常激烈。荀子站在新兴地主阶级立场上,在奴隶斗争的推动下,向代表没落奴隶主贵族利益的儒家学派,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是先秦法家杰出的代表。  相似文献   

9.
祖冲之(公元429—500年)字文远,是我国南北朝时代一位进步的数学家。他在数学、天文以及机械制造方面都有卓越的成就,特别是对圆周率的计算,已能精确到七位有效数字,比阿拉伯数学家阿尔·卡西(A.Kashi)要早一千年。祖冲之在一生的实践中,反对儒家守旧、复古思想,坚持法家革新、进步路线,在思想上和学术上与儒家保守势力进行了针锋相对的斗争,为祖国的科学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一) 自汉元帝开始,地主阶级逐步由一个进步的阶级转向保守反动。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西汉末的绿林、赤眉起义,东汉末的黄巾大起义,以及东晋的孙恩、卢循起义等农民革命运动风起云涌,沉重地打击着封建统治阶级的政权。在这种形势下,儒法斗争在政治上表现为地主阶级内部变革与守旧,前进与倒退的两条路线的斗争,在思想上表现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斗争。 西汉时期,封建反动统治阶级及其儒家代表人物董仲舒,为了麻痹劳动人民的革命斗志,制止人民群众的反抗,维护其反动统治,举起了“独尊儒术”的尊儒反法黑旗,拼命宣扬孔老二的“天命”思想,贩卖他的“天人感应”的神学体系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天命观。他认为天是有意志、有目的、能支配一切的最高主宰:自然界日月星辰的运行,寒暑  相似文献   

10.
在我国历史由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的过程中,法家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进步政治派别。他们反对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斗争,对于促进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确立,为新兴地主阶级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对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国家的创建,立下了卓越的不可磨灭的历史功勋。在反对奴隶制及反动儒家的斗争中,他们坚持前进,反对倒退,坚持革新,反对复旧,建立了唯物主义的自然观和进步的历史进化论,制定了加强新兴地主阶级专政、推行统一战争的“法治”路线,提出了一系列反映社会发展需要的经挤、政治、文化主张。法家的理论和实践,闪耀着批判的战斗精神的光辉,洋溢着积极进取的热情。 但是几千年来,地主资产阶级的反动学者和国内外一切反动派,一直把法家视为异端邪说。法家的代表人物遭到攻击,法家的著作受到歪曲,法家的历史作用被抹煞,儒法斗争的性质被颠倒。因此,“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阶级分析的方法”,认真研究法家的思想,对法家推动历史发展的进步作用给予科学的评价,弄清反动派为什么和在那些主要问题上攻击法家,对于识别尊儒反法思潮的阶级实质,识破儒家的反动面目,吸取儒法斗争的历史经验,搞好上层建筑领域的革命,深入开展批林批孔,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1.
(一)春秋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针对代表没落奴隶主利益的孔孟的“复古从周”政治路线,提出反对复古,提倡变革;反对“礼治”,提倡“法治”;主张用暴力摧毁奴隶制度,把社会推向前进,建立和巩固封建制。针对孔孟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天命论”,“天才论”,提出“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论。法家的教育路线是为他们这一条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所决定的。反对复古主张教育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  相似文献   

12.
荀子(公元前313年—前238年)名况,战国末期赵国人,是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先秦法家的杰出代表。 荀子除了在政治主张上提出了一系列新兴地主阶级为建立新的政权所必须的“法治”理论外,在教育思想上也提出了卓越的见解和精辟的理论,这些见解和理论比较集中地体现在他所写的著名的《劝学》篇中。 荀子把自己关于教育问题的见解和主张写成专文,而且以“劝学"名篇,这绝不是偶然的。在由奴隶制过渡到封建制的伟大变革时期,彻底摧毁奴隶主贵族对文化教育的垄断,夺取文化教育人权,造就本阶级的人材,这对新兴地主阶级来说,是一项极其迫切的历史使命。《劝学》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诞生的。  相似文献   

13.
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丰富的文化典籍。”两千多年前,我国劳动人民通过长期的生产劳动,在数学上作出了许许多多的发明创造,推动了数学的发展。数学虽然不是反映某一个阶级利益的科学,但正如伟大导师列宁说的那样:“有一个著名的格言说:几何公理要是侵犯了人们的利益,那也一定会被推翻的。”在先秦时期,数学的发展侵犯了儒家复辟奴隶制的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他们就千方百计阻碍和诋毁它。而法家主张革新前进,需要加快生产力的发展和改变生产关系,相应地促进了数学向前发展。今天,我们研究先秦时代两条路线斗争和数学发展的关系,对我们认识自然科学是为政治路线服务,改革旧的数学教学体系,都有着一定的帮助。 一、法家进步的政治路线对数学的发展起促进作用,儒家反动的政治路线是数学发展的障碍 我国历史上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向封建制转变时期。当时,奴隶主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已成了生产力发展的桎梏。在这种情况下,奴隶主和奴隶的矛盾更加激化,奴隶纷纷起来反抗和暴动,当时奴隶起义和斗争风起云涌,沉重地打击了奴隶主阶级的统治,推动了历史的前进,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开始出现了新的封建社会的生产关系。先秦时期的法家,就是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的代表出现的,它推行一  相似文献   

14.
毛主席说:“在哲学里边,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是对立统一,这两个东西是相互斗争的。还有两个东西,叫做辩证法和形而上学,也是对立统一,相互斗争的。一讲哲学,就少不了这两个对子。”一切逆历史而动的反动阶级,都是搞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的。“四人帮”为了推行反革命修正主义的极右路线,妄图篡党夺权,复辟资本主义,他们唯心  相似文献   

15.
(一) 春秋战国时期,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法家,针对代表没落奴隶主利益的孔孟的“复古从周”政治路线,提出反对复古,提倡变革;反对“礼治”,提倡“法治”;主张用暴力摧毁奴隶制度,把社会推向前进,建立和巩固封建制。针对孔孟唯心主义先验论的“天命论”、“天才论”,提出“人定胜天”的朴素唯物论。法家的教育路线是为他们这一条政治路线和思想路线所决定的。反对复古主张教育为新兴地主阶级服务“治世不一道,便国不必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  相似文献   

16.
春秋战国是由奴隶制向封建制急剧转变的时代。当时儒家学派的孔、孟之流代表的是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他们的思想体系是一种守旧的、复古的、反动的思想体系;以韩非为代表的法家学派,则是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和要求,他们的思想体系是一种革新的、反复古的、革命的思想体系。韩非要为新兴地主阶级建立统一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鸣锣开道,他就必须毫不留情地对顽固维护奴隶制度的儒家反动思潮展开斗争。在斗争中,韩非不  相似文献   

17.
春秋战国时期,法家的杰出代表人物,在新兴地主阶级推翻没落奴隶主阶级的政治斗争和思想斗争中,向儒家反动教育思想猛烈开火,明确地提出了“以法为教”的教育路线。这条教育路线是由法家的政治路线决定并为之服务的,它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政治上思想上的需要,目的是为新兴地主阶级在文化教育意识形态领域对没落奴隶主阶级实行专政。认真研究法家“以法为教”的思想,对我们深入批林批扎,深入批判修正主义教育路线,将无产阶级教育革命进行到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叛徒、卖国贼林彪和历代的反动派一样,都咒骂秦始皇“焚书坑儒”是“暴政”.“焚书坑儒”真是这样的一件坏事吗?只要我们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来加以分析,就会看清“焚书坑儒”的实质是什么,也会知道林彪之流大骂“焚书坑儒”的目的何在了.(一)“焚书坑儒”是在秦统一六国后,儒家和法家的剧烈争论——复辟和反复辟的斗争引起的.法家代表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主张实行郡县制;儒家代表没落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坚持恢复分封制.公元前二一三年,儒家淳于越在秦始皇举行的一次、宴会上,大肆攻击郡县制,叫嚷:如不恢复奴隶制之古,就不能长久统治下去!已升为丞相的法家李斯当即奋起批驳淳于越的谬论,并揭露反动儒生以办“私学”为名,结党营私,制  相似文献   

19.
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封建制代替奴隶制的大变革时期。这一时期,处于被消灭过程中的没落奴隶主阶级推行着一条复辟倒退的政治路线,而正在为巩固封建政权而斗争的新兴地主阶级,则推行着一条革新前进的政治路线。两条根本对立的政治路线,决定了两种根本对立的军事思想。战国中期最坚定的法家商鞅,在泰国推行了一条当时最彻底的变法革新路线,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商鞅的军事思想,是他的政治路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  相似文献   

20.
汉武帝即位时,封建制已基本确立,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由于封建制旧痕迹没有彻底铲除,新兴地主阶级与奴隶主复辟势力的斗争,还十分尖锐、复杂。汉武帝执政期间(公元前一四○——前八七年),继续推行法家路线,运用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力量,在政治、经济、军事、思想各个领域内大力清除奴隶制旧基地,打击奴隶主复辟势力,使封建制逐渐巩固下来。用马列主义观点总结汉武帝时期铲除旧制度痕迹斗争的历史经验,对于我们巩固无产阶级专政,防止资本主义复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