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流行文化的合法化是流行文化被认同的过程,在从七十年代末至今的三十年里,流行文化完成了其合法化.流行文化合法化的过程也是多种矛盾冲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文化领域日益走向世俗化,人们的文化接受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国开始步入一个后喻文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2.
流行文化的合法化是流行文化被认同的过程,在从七十年代末至今的三十年里,流行文化完成了其合法化。流行文化合法化的过程也是多种矛盾冲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文化领域日益走向世俗化,人们的文化接受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国开始步入一个后喻文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3.
流行文化的合法化是流行文化被认同的过程,在从七十年代末至今的三十年里,流行文化完成了其合法化。流行文化合法化的过程也是多种矛盾冲突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文化领域日益走向世俗化,人们的文化接受方式也发生了很大的转变,我国开始步人一个后喻文化的时代。  相似文献   

4.
目前国际上流行的趋同论的出现,经历了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就实质而言,趋同论不能成立,但其所引发的文化多元化和一元化的论争,则是我们所必须正视的问题。在此背景之下,我国文化的基本取向一是民族性,二是开放性。  相似文献   

5.
由于过分的思辩机制叙事的损害,也由于研究中“实用主义”式的误构,致使教学论研究的知识形态-教学论知识呈现出“非合法化”的状态。而要使之恢复常态,步入“合法化”的轨道,重构就成为自然之事。以“非合法化”叙事为参照,可解构出“立足现实,回顾过去,面向未来”的教学论知识“合法化”的范型。  相似文献   

6.
反思与重建:论学校教育的特殊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校教育是学生在教师的领导下,通过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不断“超越生活化”和“超越儿童化”的过程。正确把握学校教育的特殊价值,发挥学校教育的育人功能,必须澄清近年来在我国基础教育理论与实践领域流行着的学校教育“泛化论”和“理想论”的错误认识,具体地、历史地、辩证地看待我国的学校教育。  相似文献   

7.
尹可珍  王琦 《中学教育》2010,(12):13-16
目前义务教育阶段的择校行为事实上是文化再生产过程中社会再生产的一种体现。学校作为文化再生产过程中的一种特殊的场域,在社会再生产过程中将文化、地位、权力等人们争夺的资本合法化,这种被转化为合法的社会资本,不但可以帮助人们实现阶层之间的流动,还给人们带来预期的利益。择校是人们占用这些合法化利益的预演争夺,这也解释了为何作为失范社会行为的择校在现实生活中却是愈演愈烈。  相似文献   

8.
体育社团合法化机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体育社团是转型期的重要组织形式,是实现体育现代化和社会化的必然选择,也是体育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体育社团的合法性包括:社会合法性、行政合法性、政治合法性和法律合法性四个方面。社会合法性表示社团由于符合文化传统、社会习惯等组成的民间规范而具有合法性,行政合法性表示社团由于遵守行政部门(国家机关或具有一定行政功能的单位)及其代理人确立的规章、程序而拥有的合法性,政治合法性表示社团由于符合国家的思想价值体系而被承认享有的合法性,法律合法性表示社团由于满足了法律规则而获得的合法性。相应地,体育社团拥有四种合法化过程:社会合法化、行政合法化、政治合法化和法律合法化。这些合法化过程相互作用,形成了体育社团合法化机制。四种合法性和合法化机制共同构成了当前体育社团的合法性秩序。  相似文献   

9.
安乐死是一个在世界范围内被普遍关注的问题,因其涉及到人的生命,一旦实施即具有无法挽回的后果,故对于安乐死的合法化各国均抱以严谨的态度。安乐死同样也是我国立法进程中面临的难题之一。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观念也发生着转变,社会生活对安乐死的需求致使将安乐死合法化的呼声越来越高,合法化遭遇的困境促进了"安乐死非犯罪化"理论的应运而生。安乐死在我国法律框架内的出路,应该是从司法实践中安乐死个案的非犯罪化逐步走向法律对安乐死合法化的认许。  相似文献   

10.
<正>新课标《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第八课第一框题"色彩斑斓的文化生活"有一个探究活动,要求学生就流行文化作品与经典文化作品的意义阐述自己的见解。这个探究活动主要是为了启发学生从多个角度分析经典文化作品与流行文化作品,理性对待经典文化作品与流行文化作品的价值。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完成这个探究活动并不难,所以对流行  相似文献   

11.
美国高等教育法治化具有三大特征。第一,法系的非单一性,表现为由高等教育成文法与判例法构成的法文化共同形成对高等教育立法体系及相应法治活动的空间。第二,立法机制的分权性,体现为高等教育立法活动是以分立与制衡法理学为理论基础。第三,立法内容的实用性,这反映出实用主义法哲学对高等教育法治活动效力的深层影响。高等教育的法治化促进了美国高等教育的勃兴与创新,同时,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提出借鉴性思考。即在法制化进程中注意逐步建立高等教育判例法制度,注重中央与地方高等教育立法的适度分权,增强高等教育法律的可操作性和变化性。  相似文献   

12.
大众文化势不可挡地冲击着我国社会。文化消费已成为一种时尚。货币经济社会形成了文化的商品属性。作为一种文化形式,大众文化还具有意识形态功能,它解构了传统文化中许多原始的价值。作为一种话语权力和一种生存方式,大众文化体现了自身的现实性,体现了大众生活的审美化。  相似文献   

13.
Educational Psychology Review - Using cannabis (e.g., smoking marijuana) is becoming popular, partly due to a legalization trend across different countries. This tendency has resulted in cannabis...  相似文献   

14.
大众文化迷散在儿童的日常生活中,对儿童价值观的构建有不可忽视的影响,是一种不可回避的隐性课程。根据斯图亚特·霍尔的制码解码理论,日常大众文化生成与对儿童作用的过程的三个阶段依次是:"编码"、"话语形成"和"解码"。大众文化解码对儿童成长带来直接影响,大众文化解码的适恰性由大众文化编码的正当性、儿童的先行经验,以及这两者之间的匹配性所决定。教育主体需要有干预儿童日常大众文化"意义生产"的意识和能力,要消除视大众文化为"洪水猛兽"的错误理念,主动在正规教学中引入大众文化,并且改善儿童的先行经验。  相似文献   

15.
文学具有时代性,超越一定的历史过程来审查不具有历史规定的文学是不恰当的,这样文学的问题实际上是阶段性"建制"的问题,合法化与否只不过是需要一个参照物而已。罗伯—格里耶在虚构和建造梦魔般迷宫的同时,又分解了他的梦魔,把自己建造的一切都拆卸得粉碎。他自以为揭示了传统文学的虚假性及其被掩盖的权力运作的真相,却没有看到它自己最终也未能免于另一种意义的虚假和抽象,这即是文学的文学的"合法化"与"解合法化"的心理意识。  相似文献   

16.
文章围绕都市法治文化的主题,侧重从基本理论的层面,对“法治文化”的核心理念和“法治化与法治文化”的基本关系展开思考和分析,具体阐明和回答四个紧密相关的问题:1.都市发展的现代化进程,何以必须提出法治化的既定目标?2.都市法治化的深层蕴涵和底蕴是什么,都市的法治化应当在怎样的理念和视域下推进?3.到底应当如何来定义和理解都市法治文化?4.当前,上海在培育都市法治文化方面应当注意些什么?文章的基本看法是:法治化是都市现代化发展的必然诉求,法治文化是都市法治化的深层蕴涵和深厚底蕴,都市的法治化应当在法治文化的深刻理念和广阔视域下推进,精心培育与国际大都市定位相适应的都市法治文化是上海人民面临的时代使命和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中国特色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环境再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宏观环境是现代远程教育重要的发展资源,是其特色和优势得以充分发挥的条件。教育发展的总体战略、教育法制化的进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设与完善、创新文化的形成,既为创建中国特色现代远程教育发展模式提供了日益丰富的环境资源,同时也构成了一定的制约。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实现现代远程教育现实发展模式与环境状态的和谐,实施环境建设与现代远程教育发展的整体推进、和谐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18.
以工业化和市场化、民主化和法制化、理性化和世俗化为特征的第一次现代化,在追逐利益最大化时,虽然给社会带来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张扬了人们的个性,但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精神问题。家园意识的觉醒,表明现代人对传统发展观的深刻反思。应将家园意识的培养深深地熔铸于武夷文化的研究与建设之中,提升武夷绿色生态旅游的文化品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