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2 毫秒
1.
越南地处北回归线以南,属热带季风气候,温度高,湿度大,土壤肥沃,适合于竹子生长,可谓处处见竹子,村村有竹林。越南人民视竹为宝,不仅用来做建筑材料、造纸原料,或做家具、编筐篮,还用来制作富有民族特色的传统乐器。独弦琴,亦称“瓢琴”,俗称“葫芦琴”,是越南最大民族京族人民最喜爱的一种弹拨乐器。最早的独弦琴琴身是几节粗竹组合而成,长形无底,呈平卧状,张金属弦一根,一头系于琴尾,另一头穿过喇叭形的葫芦,孔子插在琴头的小竹柄上。演奏暗,左。控制小竹柄以调节音量,右手用竹片拨动琴弦,其音色优美清柔,婉转动听…  相似文献   

2.
30年前,一位酷爱音乐的知青不管走到哪里,身上总背着一把小提琴,俨然一位演奏家。在集体户、大队部,在他独自放牧的时侯,都能听到他用插队第一年所挣工分购买的这把小提琴为大家演奏。于是《边疆处处赛江南》、《炉台》等当时最为流行的小提琴曲便从他的琴弦上汩汩流出,他在自己的琴声里陶醉……。小提琴伴他度过了插队那段难忘的青春岁月。光阴荏苒。杨光泽,这位当年的爱琴、拉琴的知青,如今已是一家公司董事长。地位变了,可他对小提琴的痴恋始终未变。在记者采访过的乐器收藏者中,杨光泽收藏的乐器规格之高、品种之精,堪称无与…  相似文献   

3.
唐、宋、明、清的古琴,当然是古董;但归根结底,古琴仍是一件乐器。作为乐器,古琴的灵魂是其琴音。所以,收藏古琴的终极意义是收藏琴声;若演奏者与之互动,所谓古琴不过一个昂贵的躯壳而己。  相似文献   

4.
二、中国民乐的代表性乐器及其艺术成就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乐器的品种可谓数不胜数。仅就50年代以来搜集、整理的尚流传于民间的各类乐器(包括变体)就有千余种。本文将主要介绍其中的代表性乐器及其艺术特色。门)琴,平置弹弦乐器,亦名“七弦琴”,因其历史悠久,又称“古琴”。其琴身为狭长形木质音箱,长约130厘米,宽约20厘米,厚约5厘米。底板开有一大一小两个出音孔,称“凤活”“龙池”。琴面呈弧形,张弦7根,外侧镶有门个标示喜位玉徽。它们分别代表各弦散音(空弦音)的八度、五度、三度泛音的位置。古琴定弦按五声音阶排列…  相似文献   

5.
琉特琴概说     
郭莹 《世界文化》2005,(7):21-21,23
如果说音乐是一种文化,那么乐器就是这种文化直接的传递者,欣赏音乐便离不开对乐器的鉴赏。  相似文献   

6.
原本我不会弹古琴,古琴于我,曾是古老神秘和可望而不可及的东西。来到澳洲工作后,突然远离亲人和朋友,周围的一切变得冰冷而陌生。每天晚上从办公室返回空旷的居所,独坐空房,守着一轮明月,感觉分外孤独。为了给寂寞的生活添点儿乐趣,我开始学习古琴。想不到一触及这个古老的中国乐器,就被她悠远空灵的声音吸引,仿佛遇到一位久别的好友,渐渐地离不开她了。有了这个琴友,我的生活和工作都变得更有滋味了。  相似文献   

7.
我认为,一个优秀艺术家应具备两个最基本条件:一是深层次的文化识别与判断能力;一是高品质的语言驾驭能力。前者能使其作品蕴含丰厚的哲学喻意,从而具有深层次的文化穿透力;后者则使其在前者的基础上,超越简单的技术技巧层面,使作品语言的表述具有诗化的感人力量,从而具有愈久弥新的文化品味。这两个条件,也是我决定是否为一个艺术家撰写评论文章的基本标准。  相似文献   

8.
南音发源于福建泉州,流播闽、台、港、澳及东南亚华人集居地。亦称南管、弦管、南曲、南乐。是保存我国古代音乐较丰富、较完整的大乐种。它可溯源汉唐、保留着汉《相和歌》和“丝竹更相和,执节者歌”的演唱形式,其曲调飘逸典雅,具有晋唐精商曲》的古土君子之遗风;其工尺借记法,是二千余年前曾候乙编钟铭文所载的音乐理论的反映;循骨干音自由润腔演唱法,保留了唐以前古老传统的民族唱法;乐器的古形态与独特个性被视为活的音乐文物。曲颈琵琶横抱、十目九节的洞萧,似奚琴的二弦,连拍板也不例外。南青曲词保存大量来元南戏、元明杂…  相似文献   

9.
在宁夏回族人民中间,流传着许多自娱性乐器。别看他们的外观简陋,但奏出的乐曲却十分悦耳动听。这些乐器制作简单,学起来也很容易,但他们却有着上千年的久远历史,蕴涵了古代先民的智慧和感情。一、口弦幽曲动心扉口弦是一种很古老的民间自娱性乐器,在中国和世界上许多国家和民族中都有流传。中国黎族人称为“口方”,纳西族称为“响笛”,高山族称为“嘴琴”,赫哲族人称为“空康吉”,印第安人称为“口号”。(北史)卷95中说:“用竹为簧,群聚鼓之,以为音节。”(皇朝文献通考》中说:“以铁为叉,中置一簧,鼓之成音”。古文献记…  相似文献   

10.
加强文物保护刻不容缓王丽琴,党高潮一、文物保护的迫切性文物是由物质构成的,各种物质都有其产生、发展、兴旺、衰落、消亡的过程,文物也不能逃脱这个自然规律。随着日月的流逝,许多石窟寺出现风化剥离;壁画、彩绘陶器褪色起甲;纺织品粘连腐烂;书卷虫蛀霉变;木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