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我与《报刊之友》是1995年结识的,那时就有一见如故的感觉。先是从一篇“豆腐块儿”发轫,以后常常有大于“豆腐块儿”的东西被她接纳。我们之间便悄然无声地彼此贴近,到了今天可以用时髦的话说是“零距离”了。这就是缘分,并在缘分中注入了情分。缘分、情分,均是以情感层面对人与人、人与物之间心理投缘的表述。  相似文献   

2.
人的许多习惯和爱好是特殊环境造成的。“文革”开始那年,我十三岁。学校闹革命.不上课.在家闲居.百无聊赖,惟有读书——当时中学里的图书馆都被“破四旧”了,书大量流散到学生手中——这是那时住在楼群中的城市孩子们惟一的“文化娱乐”。读小说、武侠、侦探(如《七侠五义》、《福尔摩斯探案集》);读爱情,读人物传奇  相似文献   

3.
在外面工作时 ,每天的应酬较多 ,回到家里连电视都懒得看。那时 ,觉得睡大觉是一天最美的享受。日复一日 ,年复一年 ,自己的心像压干了水分的果实 ,失却了原有的润泽和滋味 ,整个人越来越麻木 ,变成了一架机器 ,只知道赚钱。……直至我锒铛入狱。入狱后 ,虽然适应了监狱的环境 ,但心灵上那份麻木依旧。特别是在闲暇的时间里无所适从 ,不知道这世上还有什么值得自己耗费10多年的铁窗生涯去期待、去守候。一个星期天 ,我百无聊赖 ,躺在床上想着心事 ,突然 ,听到院坝传来亲切、悦耳的音乐。我在哪里听过呢 ?我苦思瞑想想不出所以然 ,就信步走…  相似文献   

4.
孙仲仪 《军事记者》2004,(11):49-49
时间飞逝,转眼间,我当兵5年多了。在这期间,工作岗位和生活环境几多变更,你也“改名换姓”,但我对你的情感却有增无减。无论从战士到士官,还是从士官到军校学员,喜欢读你的习惯没有丢.对写作的热情没有减。伴随着你的成长壮大.我也不断地成熟坚强。风雨中我们也经历了相识、相知、相爱的过程。说到相识.应该是缘分把我们连在了一起,新兵下连时因写一手漂亮的钢笔字,我当了一名书。  相似文献   

5.
我看副刊     
牧惠 《传媒》2001,(7):46-47
读彭燕郊先生《爱读副刊》,不禁也想写一篇关于副刊的文章。 我生长在广西贺县贺街镇这个小地方,读小学阶段几乎见不到什么报纸。开始读副刊,是考进中学之后。贺中那时已创办了近廿年,藏书好几万,阅览室里摆有十来份报纸。因为喜欢读书,除了没完没了地到图书馆借书外,课余喜欢去阅览室翻翻报纸。那时已是抗  相似文献   

6.
大编辑     
上个世纪的70年代末,我刚走上文坛。那时正时兴住到出版社的招待所里改稿,作者随写编辑随看,提意见方便,修改也方便。少则几天、十几天,多则几个月乃至一年半载,一部书就完成了。当时电视机以及其他娱乐性节目还没有介入人们的生活,住在招待所改稿的生活非常简单,一早一晚或星期天,大家就凑在一起聊大天。改稿的作家来自全国各地,有老有少,有能侃的,有阅历非常丰富的,我听到了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5,(5)
一个记者与冰心老人的对话文/北京·周健强泰戈尔说:“主命是一种缘”。缘分很坦白也很神秘,坦白得使人都绝不该知此,神秘得叫你感到难解难猜,比扣我跟世纪老人冰心,跟记者、作家纪一,比如年龄悬殊半个多世纪的冰心与纪一。我与冰心老人的缘分,因为书,50年代读...  相似文献   

8.
张旭 《现代出版》2011,(1):72-73
我和编辑这一职业的缘分,是在北京师范大学读研的时候开始的。那时我有一个做编辑的朋友,让我亲眼见证了一摞摞书稿变成一本本精致书籍的美妙过程,而且她对工作的那种热爱,她的热情、活力与快乐也深深感染了我,  相似文献   

9.
震宁打来电话,嘱我为他将出的这本小说集写些什么,我很高兴地答应了。我和震宁,算得上是忘年交,但结识,却是开始于一段文字的缘分。那时,我在《小说选刊》工作,成天要看小说,老实说,那不是一项愉快的差使。因为,如果说读好的作品,是一种享受的话,那么,看坏的东西,就是难以忍受的痛苦了。通常是这样,不中意者常八九,差强人意者有一二,令人击节赞赏者,便不多  相似文献   

10.
我和世灯相识于“文革”后期,那时我在福建日报社当编辑,他在沙县报道组工作。他经常到报社来送稿,一来二往,我们便熟悉了。他在大学里是读生物的,搞新闻报道是改行,但他干得兴致勃勃,乐此不疲。《福建目报》曾用整版篇幅发表过他采写的通讯报道,这在当时是很不容易的。那时他给我的印象是谦逊热情、勤奋  相似文献   

11.
书缘     
佛教有一句话:“凡事随缘皆有味。”人生在世,似有“冥冥上苍”授以某种缘分。对我来说,便是与书之缘。 我出生于一个农民家庭,四五岁时,叔叔把我放在他肩上,教我背诵《三字经》、《百家姓》。那时不识字,只是背。长大了,才知道是两本古代著名的启蒙读物。上中学,上大学,皆因喜欢读书,取得了自由出入阅读室的“特权”。常常是下班后管理员将我锁在书库中让我自由地读书。因为这种便利,我浏览了大量的书,印象最深的是,在岷县一中读了王云五先生主编的“万有文库”,在兰州大学读了馆藏的大部分世界名著。这些意外的收获,未曾料想成为我后来从事编辑工作的一项雄厚“资本”。  相似文献   

12.
被遗忘的书     
<德国古典短篇小说选> 歌德、席勒等著,刘德中译. 上海文艺出版社1959年2月版, 印13000册.定价1.20元. 我十六七岁时,正值"文革"前期,很爱读书,但书太难找了,结果是碰到什么书读什么书.书来得偶然,当然读得也毫无计划.现在想来,凡是那时碰到的书,都可说与我有点"缘分".<德国古典短篇小说选>就是其中的一本.书中的10篇作品,均作于19世纪,有6篇我至今记忆犹新.  相似文献   

13.
我的童年,是在华北平原的一个小村里度过的,经过一系列的世事变迁,如今已在一个小城市里定居,远离了养育我的故土。当我回过头去细数那时的一幕幕时,都会唏嘘流泪,我至爱的亲人和乡邻,他们或在或不在,都仍旧以世间最淳朴的笑脸,时时在梦里召唤我回故乡。我时常想起每年二月村里集会,村口架起的油锅里翻来覆去炸油条的情景;想起过年前,家家户户忙着煮肉和炸供品祭拜灶神爷的情景;想起农忙时我和爷爷奶奶掰玉米掰到夜里12点的情景……如此这般很多很多。前一段时间,读了一篇散文《无名氏》,写得是民间艺人的精湛演艺以及贫苦…  相似文献   

14.
《出版参考》2004,(1):42-42
星期天下午,新任部长正和当地的法官谈话。部长问:“你觉得我的首次讲话怎么样?”法官说:“您只有三件事做得不对。首先,您是读的稿子;其次,您没有认真读;再次,它根本就不值一读。”  相似文献   

15.
申雪  赵宏博 《档案天地》2011,(4):6-9,55
女孩单调艰苦的少年时 我(申雪)生长在一个普通的职工家庭.父亲是一名工人,母亲是一名售货员。当年.我们一家人挤住在道外区一个小房子里。在离我家不远的地方,就是哈尔滨八区体育场。  相似文献   

16.
年丰先生是我的老师。这不是谦虚。说来话长:在我读初中和高中的阶段,我就经常在我们镇邮局阅报栏里,读到《荆州报》上一个叫周扬帆的人的诗歌。因为听说此人在荆州,这也是离我最近的一个诗人。我那时正是在周扬帆诗歌的熏陶和感染下.萌动了写诗的欲望。这是不可否认的;多年前,我就在我的散文集《小镇逝水录》中提到过此事。本土作家对本土作者的感染.胜过外头任何大作家。原因一是亲切。二是乡土气味相投。  相似文献   

17.
我的星期天     
每逢星期天,我总喜欢当一名“业余记者”。我在物资部门工作,每天上班总是认认真真地干。星期天却是我自由支配的天地。在人堆里钻、在工厂车间跑……自喻为搞“地下工作”。  相似文献   

18.
俗语说:“光阴似箭”,一点也不错熏转眼我已到了退休的年龄。回顾参加工作的43年,我在郑州市图书馆服务了40年整,可以说我的毕生精力献给了图书馆事业。要离开自己热爱的岗位了,脑子里思绪万千……40年前2月的一天,我跨进了图书馆的大门。那时,我还是一个高中只上了半年的毛孩,一脑子空白,但是图书馆跟我却有很深的缘分。我的母亲、姨妈,都是从事图书馆工作的,我只知道图书馆有好多好多的书,小学放寒暑假,我就在工厂俱乐部的图书室里一本接一本地看书,一泡就是一天。上了初中,只要有空就到校图书室帮忙,我跟管图书的老师混得比班主任还熟。…  相似文献   

19.
读大雷文     
读大雷近期作品,我有大愉快。其父是我的好朋友,其母,20年前与我在一起共事,也是老朋友。还和大雷一起参加过黑龙江考古千里行,所以他算是我的小友。那时,他已经是毛头小伙子,对我称“爷爷”,也因此,有好几位称我为“爷爷”的少男少女们,那是值得回忆的短暂相处。如今,读到大雷作品,我当然有大喜悦。  相似文献   

20.
我在八九岁时,第一次写了一首诗。 那时我父亲是好莱坞的大亨,派拉蒙制片公司的经理。母亲在各种学术活动里是个领袖人物,帮忙把“文化”介绍给二十年代充满活力的好莱坞。 母亲读了我的那首小诗,哭起来了。“柏弟,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