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学校教育目标的实现有赖于课程,课程是学校教育内容的规划与安排,是学校教育目标的具体表现,同时也是学校实施教育、教学、管理活动的直接依  相似文献   

2.
传播中华文化是语文学科的根本任务。根据教师在语文学科建设和学科教学过程的具体表现,语文学科传播中华文化课分为无课程式、前课程式和课程式三大途径。而最具传播效果的是课程式中华文化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3.
体育课程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是反映体育文化的具体表现,而体育课程的改革要遵循先进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才可有效地推动改革的进程。因此,本文针对体育课程的特点,从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方法、教材等方面提出了目前学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及其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4.
教材内容一直是学校教育的主要课程资源,是课程内容重要的载体,是课程理念的具体表现.教师的使命,更多的是为学生提供适切的教学资源,唤醒和激励学生亲自去接触、体验语文,感受语文的无限魅力.  相似文献   

5.
<正>教师课程领导力,是指教师对课程系统的认识及课程行为的自觉程度,是对课程设计和实施的系统把握,包括教师课程意识力、课程设计力和课程实施力。教师课程领导力,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在学校层面,能以平等、合作、分享的领导方式,为学校课程的发展提出意见和建议,共同对课程进行决策,从而实现  相似文献   

6.
体育课程作为学校体育的重要内容是反映体育文化的具体表现,而体育课程的改革要遵循先进体育文化的发展方向,才可有效地推动改革的进程.因此,本文针对体育课程的特点,从指导思想、教学内容方法、教材等方面提出了目前学校体育课程的现状及其改革思路.  相似文献   

7.
现阶段语文课程设置的弊端是整个课程设置弊端的具体表现;课程意识的缺失和课程研究对象的冲突与错位是语文课程设置滞后性和不科学性的根本原因;新世纪的教育使命亟待我们建构一套全新的、整体优化的、生态化的语文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8.
如果说课程是教育的心脏系统,那么,课程创新即是教育创新的要义所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价值追求就在于课程的全面创新,从宏观的课程目标到具体的课程评价,均发生了一系列令人鼓舞的蜕旧更新。一、课程理念的深刻创新课程理念的一系列创新,具体表现在课程目标观、课程内容观、课程结构观、课程资源观和课程评价观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9.
在民族教育课程改革中,科学性与人文性课程价值观存在着尖锐的矛盾和冲突。可以说这种矛盾和冲突较之普通教育课程改革的矛盾和冲突更尖锐。具体表现在科学知识与人文知识的冲突、科学精神与人文精神的冲突、科学方法和态度与人文方法和态度的冲突。缓和冲突和矛盾的出路在于实现科学性与人文性相整合课程价值观的建构。具体表现在知识、价值、主体性和现实生活等层面。  相似文献   

10.
期待的课程源于学生对课程的期待,具体表现为学生对教师的期待、对学科内容的期待、对环境的期待以及对自我的期待。由于学生对课程的期待往往被忽略不计,学生期待的课程也容易得不到有效实施,进而导致课程学习与学生实际相脱离,故深入探讨学生期待的课程是学生作为课程参与主体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11.
一、课程的低选择性:制约课程改革实效的桎梏起始于2006年的浙江省普通高中思想政治学科课程改革已经取得一定成效,但要继续深化改革还存在不少的问题,具体表现在:一是思想政治课程选择性不足,教学内容基本以四个必修模块为主,鲜有适合学生自主发展的个性化课程;二是教学实施方式与评价标准单一,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以终身教育思想审视成人高等教育课程开发,提出“人性化”是其应然走向,具体表现为走向成“人”、走向主体、走向多元。  相似文献   

13.
期待的课程源于学生对课程的期待,具体表现为学生对优秀教师、有趣学科内容、良好环境以及对自我实现的期待。由于教学实践中学生对课程的期待往往被教育者忽略,学生期待的课程随之得不到有效实施,进而导致课程学习与学生实际相脱离。还原学生期待的课程是学生作为课程参与主体的应有之义,唯此,学生才能真正成为"课程的内生性来源",成为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  相似文献   

14.
基于工作过程开发的课程,遵循了高职教育发展的规律,是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的具体表现。黑龙江农业经济职业学院中药制药技术专业对中药制剂技术课程从课程定位、课程内容与目标、课程整体设计和教学方法等方面重新进行了教学设计,构建了基于工作过程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5.
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是两种影响较大的课程模式,各有其优缺点.我国长期以来以学科课程为主,并受其影响.找到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最佳结合点,发挥和利用二者的优势,是我国课程改革的方向.其最佳结合点具体表现在学校课程的开发和设置应充分体现综合性和主体性;课程内容要现代化、生活化和信息化;在基础教育课程中适当渗透职业技术教育因素,培养综合实践能力;积极开展潜课程等.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我国诸多高职院校在不同程度上、以不同的方式推行通识教育,实施通识教育课程,但教育教学效果不佳,归根结底是因为课程体系设计存在问题。以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具体表现为:课程观没有树立、课程管理机构不完善、课程目标体系没有形成、课程内容不够充实、课程结构不健全、课程实施力度不强、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课程师资队伍力量不雄厚等。  相似文献   

17.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下文简称"活动课")是国家课程计划中的必修课程,是由国家设置、地方指导和学校开发与实施的课程,它的设置是落实素质教育目标的重要措施.但是几年来,该课程并没有得到有效实施,具体表现为:没有正常开课,缺乏课程研究,没有专职教师,教学管理滞后等.为此,根据应城市实施该课程的实际情况,通过深入思考,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西澳大利亚大学、麦考瑞大学、墨尔本大学、南澳大利亚大学、维多利亚大学等澳洲高等学府日前决定联合进行课程改革,具体表现为大幅缩减课程数目,重视人文社科教育,以顺应全球教育变革的趋势。  相似文献   

19.
综合性探究     
《上海教育》2007,(8A):42-43
自主研究课程是一门让学生在教师辅导、协作、监督下独立从事课题研究的课程。该课程主要由教师指导小组负责,共分为四个阶段:确定研究题目;收集资料,制定研究计划;分析资料,提取有用信息;撰写总结,报告研究成果。自主研究课程在各国的具体表现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20.
从课程创生取向看师幼关系的重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创生取向是课程实施研究中的新兴取向,创生取向指导下的师幼关系是一种主体间性的关系。师幼主体间性关系的具体表现为:师幼平等、民主、和谐;尊重幼儿在课程实施中的主体地位;重视情感关系的建立;教师重视与幼儿个体的交往。课程创生取向为重新认识、建构新型的师幼关系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