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赖瑛 《中国教师》2013,(Z2):87-87
近些年,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日趋严重,幼儿教育小学化,其实违背了幼儿的教育规律,最终会伤害到年幼的孩子,因此是个很严峻很迫切的问题。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在教学中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企图"拔苗助长"。它主要表现是违背素质教育原则,不注重幼儿综合素质的培养,教学中不结合此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只生硬的向幼儿灌输知识,没有配套的教具演示,也没有相应的配合幼儿特点的游戏教学以及各种色彩图案等等;课后则要求幼儿做作业,一个字母或一个字抄写十遍甚至一页……,幼儿园做不完,回到家里还要做。这种现象严重违背了幼儿教育的规律,出现了诸多弊端。  相似文献   

2.
正一.幼儿阶段教育小学化的含义以及主要内容幼儿阶段教育小学化在我国当前教育形势下极为普遍,其主要是指老师或者家长对幼儿阶段的学生,提前教授小学阶段所学习的各项内容,或者通过小学教育形式和小学教育方式来教育幼儿学生。幼儿教育小学化过于重视传授学习知识,而忽略了幼儿阶段孩子的性格特点,比如:幼儿喜欢玩耍、性格活泼、心理发展不成熟等特点。幼儿教育小学化主要表现为两个方面:第一方面,幼儿教育教  相似文献   

3.
<正>幼儿教育"小学化",是指幼儿园在教育教学中,忽视了幼儿的年龄、身心发育、学习等特点,在教育过程中从内容、方式、环境等方面照搬小学教育模式,将幼儿当作小学生来要求。幼儿教育"小学化",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孩子的正常发展。根据多年从事幼教的经验,笔者认为幼儿园"去小学化"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相似文献   

4.
<正>幼儿时期是孩子性格形成的重要阶段,由此可见,幼儿教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在现阶段,幼儿教育却出现了小学化倾向,即在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对幼儿提前进行小学教育,将一些小学才会学到的知识,如拼音、算术、汉字书写等融入到教学中,甚至将学前班的幼儿当成"小学生"来教育。而且,为了迎合一些家长的心理,这种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在一些地区已蔚然成风。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幼儿教育规律,而且对幼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了损害,不利于幼儿的长远发展。下面,笔者对幼儿  相似文献   

5.
幼儿教育去"小学化"成为幼儿教师工作过程中考虑的一项重要的问题。目前家长对于幼儿教育的重视,给教育赋予了更多的内容,把小学生的知识体系提前到幼儿教育阶段,但是实际上这种教育方式扼杀了幼儿潜能的开发,对于孩子整体的教育发展是极为不利的。所以,从目前的幼儿教育去"小学化"的现状入手展开分析,希望能够从目前的现状出发找出对应的解决问题的办法。  相似文献   

6.
闫翠玲 《天津教育》2020,(4):165-166
幼儿教育是组成我国基础教育的一部分,近年来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社会对幼儿教育给予充分关注。幼儿教育的小学化是幼儿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这种教育现象严重违背幼儿健康成长规律,给孩子身体及心理都形成不健康的影响。教育部门、幼儿园教师及家长都应该转变幼儿教育理念,提出相关政策或办法抵制这一现象的产生,促使幼儿健康成长。本文结合实际的幼儿工作经验对现阶段产生幼儿园教育小学化的原因进行深入探究,以期促进幼儿教育体系的完善。  相似文献   

7.
孟玉霞 《天津教育》2020,(4):161-162
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国内学者做了众多研究。幼儿教育"小学化"不利于当今教育事业的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全面发展也起不到有效的作用,不符合当今教育发展幼儿能力的要求。研究发现,幼儿教育存在着浪费教育资源,将传统保守的家长教育思想带入幼儿的教育当中,给幼儿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在这种错误理念之下,幼儿个性不能得到充分发展,埋没了幼儿想象力,束缚幼儿思维健康发展,不满足新时代人才培养的建设实施。因此,应该落实相关监督保障措施,教师给予正确的教育理念,将教育的变向和走味在幼儿阶段提入正轨;走出片面教育的误区,对学前教育监管力度加大,调整学段方法,预防教学偏差,我们应全力跟进教学研究和管理,摆脱家长急功近利思想的桎梏;综合从各个方面,加大政府制度,改善教学方式,强化教学方法,多角度破解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用我们能力为幼儿发展引航。  相似文献   

8.
汪丹丹 《考试周刊》2014,(27):184-184
幼儿教育"小学化"指的是幼儿园在教学过程中将小学教育模式应用在幼儿身上,这种行为不仅与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相违背,还违反幼儿教育教学规律,给幼儿的健康发展产生不利的影响。本文分析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表现,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幼儿教育"小学化"违背了教育递进的发展过程,也不利于幼儿的身心健康成长。突出的表现就是,没有足够重视去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而是过多地强调"灌输"知识,比如说让幼儿学写字、学算术、留作业等等,这种小学化的教育模式,完全没有顾及幼儿在这个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他们的自我控制能力还处在萌芽阶段,所以强迫他们过早地学会不该他们这个年龄段做的事情,只会增加幼儿的心理负担。幼儿的学习应该是在游戏中进行,在游戏中直观地观察和学习到一定的知识。  相似文献   

10.
张萍 《学周刊C版》2013,(4):200-201
随着现代社会竞争的激烈和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更深刻地认识到幼儿时期各种能力习惯的学习对其后续发展的重要性,这也导致多数家长产生"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思想。为了迎合家长盼子成才的迫切需求,许多幼儿园开始将小学的学习内容提前到幼儿时期进行学习。这种幼儿园的小学化教育倾向违背了幼儿身心发展的特点和幼儿教育的规律,超出了幼儿所能接受教育的适宜度,不利于幼儿的全面健康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发展。而且这种气候呈加速蔓延之势。这种违背幼儿教育规律,损害儿童身心健康的做法,需要我们一线教师从根本上进行解决和抑制。  相似文献   

11.
李荣军 《教师》2013,(19):116-116
目前,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不符合学前教育发展的具体标准,缺乏科学性及合理性。本文着重分析了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关的解决措施。一、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弊端1.制约了孩子的个性发展幼儿的特性就是游戏,它是孩子进行学习和交流的基本形式。但是幼儿教育的"小学化"倾向侧重于知识的灌输,这样在很大程度上剥夺了孩子们的游戏活动时间,制约了孩子们的个性思维和行动力,影响孩子生理和心理的正常发展。小学化单一的教学模式剥夺了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严重抑制了孩子们的独立思考和性格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在巨大的升学压力下,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越来越严重.游戏少了,作业多了,升学压力层层传递到幼儿身上.而这种"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既"透支"了孩子的童年,也"透支"了孩子的学习兴趣."抢跑"让孩子失去了学习和发展的后劲. 幼儿园教育"小学化"问题的根源是家长对孩子成长的错误理解及幼儿园对家长要求的盲目迎合,而幼儿园教育"小学化"已经不是某个区域的个别问题,它早已是全国范围内的一个带有普遍性的教育问题.2012年公布的《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给学前孩子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个领域的成长目标设定了一个"阶梯"状的标准.《指南》对防止和克服学前教育"小学化"现象提供了具体方法和建议,倡导成人不应用一把"尺子"衡量所有幼儿等教育理念.落实《指南》,有助于防止"透支"儿童的童年,纠正愈演愈烈的"小学化"倾向.  相似文献   

13.
良好的早期教育是儿童健康发展的基础条件。但是,近年来违背幼儿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的"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正成为一种愈演愈烈的痼疾,危害到幼儿的成长和幼儿教育的健康发展。为了"赢在起跑线上",许多家长争先恐后地把孩子送到教学味浓的幼儿园。而幼儿园本身也为了吸引生源,也投家长所好,走上幼儿教育小学化之路。本文围绕"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开展了专题研讨,旨在反映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倾向的现状,分析其危害,进而提出改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正在当前的幼儿教育中,为迎合家长的心理,普遍存在着幼教小学化的倾向,有些幼儿园开设了各种特长班,如识字班、英语班、数学班等,说是孩子可以学到很多知识。然而,超前教育未必会"种瓜得瓜",幼儿阶段提前实施小学教育,是违背教育规律的"揠苗助长",不利于孩子今后的健康发展。学前教育必须遵循幼儿教育规律,要纠正学前教育"小学化"的倾向,幼儿教育以活动为主,而幼儿活动要以有序为主。幼儿教育要实施"无为而教",要  相似文献   

15.
卢颖 《成才之路》2012,(30):71-72
正幼儿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相关意见明确指出,幼儿阶段的教育要遵循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防止"应试教育"对幼儿教育改革的消极影响,对于幼儿教育小学化这种急功近利的错误倾向要给予纠正和制止。幼儿还处于心理发展不完全的阶段,必须坚持正确的幼儿教育价值取向,要在幼儿教育中践行素质教育的理念,从教育理念、课程资源、教育方法等方面给予必要的指导和渗透。为此,笔者结合当前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产生的原因及其相应的对策进行了探讨和分析,以期对同业者有所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现阶段幼儿超前教育发生在大多数家庭中,为了孩子不落后于人,家长和老师过度重视幼儿教育,使幼儿教育逐渐与小学教学相类似,这样的状况严重影响了幼儿的身心健康,应该区别对待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幼儿教育应该符合幼儿的学习和性格特点,不应该一味进行超前教育。  相似文献   

17.
高凤国 《学周刊C版》2019,(17):157-157
随着生活环境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家长越来越重视幼儿的教育问题,不惜花大价钱上双语幼儿园、学前补课班等,希望孩子赢在起跑线上,这就造成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然而,幼儿教育倾向于"小学化"的状况会严重影响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且不利于幼儿性格与想象力的发展。幼儿教育"小学化"是对幼儿教育理念的曲解。想要解决这一问题,首先,幼儿教师要正确理解幼儿教育理念,提高自身专业素养,幼儿园及相关监管部门也要加强对幼儿教育情况的监督,从根本上解决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弊端。  相似文献   

18.
赵金侠 《成才之路》2014,(18):19-19
正一、宣传工作先行,呼吁家长转变"小学化"观念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原因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家长缺乏幼儿教育的科学发展观,不能以幼儿为本,以幼儿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为目标。针对家长认识上的误区,我园通过《致家长一封信》《家园联系册》、宣传橱窗、家园共育专栏、幼儿园博客等途径,积极做好相关宣传,让家长了解幼儿教育的特点,知道幼儿教育的重点在于幼儿良好生活习惯、品德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培养,而不是把孩子培养成为会识多少汉字、会做多少道算术  相似文献   

19.
文丽艳 《考试周刊》2013,(92):183-183
优良的早期教育对儿童的健康发展极为重要,然而,近些年来,幼儿教育"小学化"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这种现象不但和幼儿身心发展特征、教育规律相背离,而且严重影响幼儿的健康成长。鉴于此,文章对幼儿教育"小学化"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改善对策,以便消除幼儿教育"小学化"现象,促进幼儿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20.
<正>近期调研时,有几位幼儿园园长提出"不让幼儿教育小学化让干什么"的质疑,说上级文件、专家讲座都"不让幼儿教育小学化",但都没讲清楚"我们该干什么"。这个本不该是问题的问题,从几位园长嘴里说出来,就不是一个小问题了。幼儿教育小学化不仅违背幼儿的认知规律,而且对幼儿的身心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危害;不仅对幼儿教育健康发展造成严重影响,还会干扰小学教学秩序。究其原因,有"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等不科学理念的问题,有幼儿园迎合家长需要的问题,有幼儿教材编排不科学的问题,也有业务指导管理不到位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