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比赛发现,排球运动员不但需要具备良好的身体条件与身体素质及全面的技术,而且还需要具备很强的“场上意识”.由于比赛场上的情况千变万化,“场上意识”的培养显得十分重要.为此,针对“场上意识”的培养从生理、心理等方面进行分析,提出训练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有些物理过程若无法展示,会给初学者的认知带来困惑.教学中采取适当的方式展示物理过程与情景,让初学者能看得见、听得到、想得出,实现难点的有效突破.用一条“钥匙链”演示一些物理过程,会令困惑者茅塞顿开,在潜移默化中促进物理意识的形成.  相似文献   

3.
廖仕国  中慧 《理科爱好者》2003,(24):35-35,55
数学新教材、新大纲,将“形成数学创新意识”作为高中数学教学的目的之一.要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首先教师应有创新的观念、创新的意识.“新大纲”在“教学目的”中提出,要“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培养“创新意识”就是使学生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张晶 《甘肃高师学报》2001,6(2):121-123
篮球意识的强弱直接决定着运动员在场上应变能力的强弱. 在篮球意识的形成过程中,概念模式的建立是关键因素,本文试图通过概念模式为篮球意识的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从几何论证教学的实际出发,通过初学者一些常见的错误实例,分析了自我中心意识对初学者产生消极影响的心理机制.并指出了克服自我中心意识的策略.  相似文献   

6.
本文对排球运动场上意识的含义和作用,场上意识的内容,场上意识的形成及其影响因素进行研究。旨在深入挖掘排球运动场上意识的本质。  相似文献   

7.
一、学生自主管理意识的培养 1.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作为班主任,我们必须注重通过集体来影响每一个人的思想,用集体的舆论、集体的作用和集体意识形成强大的教育力量。只有首先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才能为学生的自主管理创造条件,也就是说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是进行学生自主管理的前提。  相似文献   

8.
"场上意识"是随着运动员排球运动技能的形成而产生,通过对技战术的理解和掌握、比赛的实践与经验的积累而形成的."场上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必须重视在整个排球教学、训练过程中有目的、有计划地借助各种生理、心理的研究和教育手段.  相似文献   

9.
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海原县教育局教研室安宗华《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初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教学目的中指出:“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形成用数学的意识”,这是我国数学教育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大举措.本文就如何培养学生的...  相似文献   

10.
“足球意识”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它必须经过长时间的潜移默化的熏陶和渗透,以及运动员自我经验的积累,在对足球技战术的认识、感知和理解的基础上,才能逐步形成.笔者对足球意识的能力培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22年版)》(下文简称《标准》)提出,数学课程要培养学生核心素养,其中一个方面是“会用数学的眼光观察现实世界”.“创新意识”则是数学眼光的主要表现之一,而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最有效的载体.文章从新教育理念出发,从“在猜想与验证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质疑与释疑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动手操作与实践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尝试学习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在和谐环境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这五个方面对在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策略进行了探究,旨在真正落实新课程理念,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12.
1.在具体情境与实践活动中,建立“平均分”的概念。2.让学生充分经历“平均分”的过程,明确“平均分”的含义,初步形成“平均分”的表象。3引导学生感受“平均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3.
现代思维科学认为“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开始,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起点。本文从五个方面探讨如何引发认知冲突.激发问题意识形成。  相似文献   

14.
韩扬河 《考试周刊》2012,(94):151-152
形成问题意识,培养提问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课题。本文就造成学生提问能力缺失的原因进行了论述和分析.并从“提供‘问题生长’的土壤”、“训练‘问题形成’的方法”、“畅通‘问题解决’的渠道”三个方面就如何培养提问能力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5.
课程改革引起了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方式的变革,注重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的培养更是“情感目标”的一种升华.直觉思维在创造性思维中的独特地位正如庞加莱(Pocncare)所说:“逻辑用于论证,直觉用于发明”,它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探究精神具有重要的意义.影响直觉思维形成与发展的因素有诸多方面,其中知觉方式与思维定势所起的影响尤为突出,本文就以上两个因素探讨数学直觉思维能力培养的相应教学策略。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问题意识”对于学生物理的学习以及教师的课堂教学,都有重大的意义.本文通过对“问题意识”的分析,以及对高中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提出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篮球意识中“个人防守意识”的内容、形成过程和影响因素,结合篮球运动的发展规律、趋势厦个人的实践经验,提出了在篮球教学训练中,从防对手摆脱接球、防对手投篮、防无球队员等8个方面,培养篮球运动员“个人防守意识”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数学课程标准》在阐述思维能力中指出“要求学生合乎逻辑地、准确地阐述自己的思想和观点”,在解决问题能力中“会使用数学语言表达问题,进行交流,形成运用数学的意识”,在阐述能力培养时“要随着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的不断加深,逐步提高对基本技能和能力的要求,培养学生独立获取新知识和正确使用数学语言进行数学交流的能力”.  相似文献   

19.
在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数学教育的核心目标已转变为“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造精神”,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的培养理所当然地成为当前数学教育研究最具价值的课题之一,其中,“意识”又是“能力”之先导.但是,“创新意识”不是天外之物,它需要更为具体的基础作为支撑.笔者认为,能够支撑这“创新意识”的主要有以下五种意识:问题意识、方法意识、结构意识、应用意识和主体意识,也可以说“创新意识”主要地由上述五种“子意识”构成,其排序的先后与主次无关.鉴于学校教育中“教”与“学”的密切关系,笔者认为这些意识既是教师所…  相似文献   

20.
姜洁 《甘肃教育》2008,(20):53-53
绘画的训练首先是意识的训练。造型意识的培养是素描训练的目的。素描学习的初级阶段就是“剥离”事物的一切表面现象,只剩下事物的形状特征并由此去把握它。具备造型意识会对一个初学者今后的艺术造诣产生重大影响,这不仅是一个行为过程,还是一个思维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