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我从三国时代赤壁之战的连环计中得到启示,引入西方航空母舰知识,结合当今中国国情,构思出“东方连环航父母舰”(见附图),A1=A2=A3=A4,是四艘完全相同的攻击舰,甲板形状为一边长60米的等边三角形。B1=B2=B3=B4=B5,是五艘完全相同的护卫舰,甲板形状为一菱形,由二个边长60米的等边三角形组成,相当于二艘攻击舰合成一艘护卫舰。C1=C2=C3=C4,是四艘一模一样的父母舰,甲板形状为一炮弹形,“炮头”是一边长60米的等边三角形,“炮身”长120米。三艘护卫舰与四艘父母舰连环结成一艘航空母舰(航空父舰),详见甲板平面图。与东方航母2号组成,1号…  相似文献   

2.
海湾战争终于接近了尾声。鲍威尔和我商量是否将停火会谈放在“密苏里”号战舰的甲板上。1945年,麦克阿瑟将军就是在这艘船的甲板上接受了不可一世的日本人的投降。我当然也想清楚表明这场会谈除了名称外,实际上同受降无异。不过,我们最后还是否决了这一主意,因为布什总统只给我们48个小时来做准备。要在这短短的时间内将伊拉克代表接到停泊在海湾中的军舰上来,即使说是有可能做到的话,也是件极为复杂的工作,更不消说还有那么多多国部队的代表和一大帮子任何热闹都不会放过的记者们。我们第二个选择地是贾利巴机场,这是伊拉克的一大军事基地,距  相似文献   

3.
<正>谜一样的"投海"事件1868年的一天,天气晴朗,海上能见度很好,一艘满载着乘客的邮船正在迎浪前进,甲板上挤满了即将到达目的地的游客。突然,有人大声喊道:"你们看!那是什么?"大家顺着他指的方向看去,只见不远处的海面上,一片黑乎乎的东西正在不停地蠕动。是鱼群吗?不像。那么这又是什么呢?人们猜测着,但没有人能够作答。  相似文献   

4.
次声灾难     
1948年,荷兰“乌兰格·米旦”号舰通过马六车甲海峡时,舰长突然发出呼救信号,说舰上官兵均已死亡,死神也正向他走来。当救生人员赶到出事海域时,只见一具具尸体全躺在甲板上和船舱里,共计120多人,连警犬也未能幸免,船上所有物品原封未动。当时没有人能说清原因。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这件神秘的案件终于被人们破获了,凶手不是人,而是一种看不见听不到的次声波。  相似文献   

5.
谁都知道,船舶是平浮在水面的,即使潜艇也是平浮在水下的。哪能有直立于水中的船呢?可世界上确确实实有这么一艘奇特的船只,当它工作时是直立于水中的。这是一艘专用的海洋科学考察船,美国人叫它“FLIP”平台(英文The Floating Instrument Platform的简写)。更准确些说,这是一艘能够移动的巨型浮标,外形很像一根特大的球棒,壮观的是此“棒”有108米长。这船停在港口时看似一艘潜艇,可一到工作点,它就能竖着直立起来。因此在它靠港时,不明真相的参观者定会感到奇怪,怎么这艘船的舱门是开在甲板上的、舷窗是开在天花板上的、桌子都横倒着固定在墙上、楼梯也是横在那里不知如何使用的?所有这一切都是为了它直立时设计的。“FLIP”平台属美国海军所有,但由美国著名的斯克利普斯海洋研究所设计、管理和使用。建造的初衷是供水下武器试验专用。我们知道,在水中无线电波传不了多远,只能在数十米范围内起点作用,唯有声波能传得很远很远,所以水下通讯、识别敌友、武器导向等手段都离不开水声技术。譬如侦察敌方潜艇的一个主要手段就是侦听它们发出的噪声、特别是螺旋桨噪声,以确定它们的艇  相似文献   

6.
正许多发明在刚开始时都遭到了人们的嘲笑。如1807年,第一艘汽艇问世,一个小男孩划着小船都比这艘汽艇更快,所以人们都嘲笑这艘汽艇。1876年电话被发明,但是有谁愿意对着一个装满电线的盒子讲话呢?所以人们那时候也都嘲笑电话。1886年汽车开始行驶在道路上,但是那时骑马或坐马车都跑得比  相似文献   

7.
《百科知识》2010,(2):60-60
1.“戈达德”号沉船:考古学家对在加拿大育空水域发现的“幽灵船”进行了深入勘测,这是一艘百年前淘金者乘坐的“戈达德号”,它现在保持着原状。考古人员在“戈达德”号的甲板上发现了船员弃船而逃时丢下的靴子。在此之前,还从未在育空地区发现保存如此完好的沉船。  相似文献   

8.
一提起创造,人们就觉得神圣而神秘,认为创造高不可攀、可望不可及。有人曾对笔者说:"创造?我连想也不敢想!"想!有何不敢?想,不需要厂房设备,不讲究时间地点,别人又看不见,想错了也没关系,为什么不想呢?难道说,创造真的太神秘了?神秘到了人们连想都不敢想的程度?看来,非得掀起这层神秘的面纱,让大家看清创造的真容。  相似文献   

9.
海阔天空     
《小学科技》鸟也有好奇心一次,一艘大型游轮的甲板上正在放露天电影,前来“一睹为快”的海鸟竟然比观众人数还多。动物学家认为,鸟儿和其他动物一样都有好奇心。乔治敦大学晚间学生宿舍熄灯前,校园广播台会播放一曲《夜莺颂》,此时栖息在校园树林里的夜莺竟纷纷“学唱”起来,一时间乐声此起彼伏,十分有趣!人民网地球会是下一个火星吗?美国的“机遇”号火星车在火星上发现了远古海洋海岸线,也就是说,火星曾经拥有与地球非常类似的环境。火星的今天会不会就是地球的明天?极度干旱、空气稀薄、至今没有发现生命痕迹,这是我们目前所知的火星现…  相似文献   

10.
精彩瞬间     
《科技新时代》2005,(2):10-13
拍摄者自述:“这张照片是2003年10月(南半球的春季)在skorpios Ⅲ号邮轮的甲板上拍摄的。当时这艘邮轮正穿行在智利南端的巴塔哥尼亚海湾中。在经历了几天能见度几乎为零的风暴后。你可以想象当清晨醒来我们突然发现了如此美丽的景色时是多么的兴奋和喜悦!照片中的浮冰是巨大而古老的冰川落入海中后碎裂而成的。”  相似文献   

11.
每一次手术都是身体与灵魂的对话,是生与死的告别——神经外科向来被认为是生命的"禁区"。这不仅是因为神经外科每天都在和大脑这一人体的"司令部"打交道,还在于其高、精、尖近乎苛刻的专业要求,因此也备受人们关注。为了揭开这一学科的神秘面纱,近日,记者走访了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神经外科医生顾征。顾征,北京朝阳医院主任医师,  相似文献   

12.
2012年11月24日,一架黄色蒙皮战鹰呼啸着降落在中国首艘航母"辽宁"号的着陆区,仅过了片刻,这架飞机经检查后进入起飞区域,在舰上地勤飞行助理(着黄背心,上书汉字"起飞")的引导下,飞行员将油门推至加力状态,淡蓝色的飞机尾焰呼呼作响,让整个甲板微微颤抖."起飞!"  相似文献   

13.
正风无处不在,它经常以它的方式影响着我们的生活,也影响着整个人类的历史。1912年,英国南汉普顿,一艘巨轮驶出港口,它就是泰坦尼克号。人们乐观地认为,这艘船可以从英国直接向西航行,穿过凶猛的西风带,向北美洲驶去。然而,只过了短短5天,泰坦尼克号就在北大西洋撞上了冰山,沉入海底。而把冰山吹入泰坦尼克号的航道的,正是北大西洋盛行的西风——那个蒸汽船自以为已经击败的对手。  相似文献   

14.
1890年,一艘名叫"马尔波罗号"帆船在从新西兰驶往英国的途中,突然神秘地失踪了。谁也不知道,到底是怎样的黑幕将他们吞噬。不过,20年后,人们在火地岛海岸边发现了它。奇怪的是:船上的东西都原封未动,完好如初。船长航海日记的字迹仍然依稀可辨;就连那些死亡多年的船员,也都"各在其位"。保持着当年在岗时的"姿势";1948年,一艘名为"乌兰格梅奇号"的荷兰货船,在通过马六甲海峡时,突然遇到海上风暴,当救助人员赶到时,船上所有人员都莫明其妙地死了。  相似文献   

15.
一提起创造,人们就觉得神圣而神秘,认为创造高不可攀、可望不可及。有人曾对笔者说:创造?我连想也不敢想!想!有何不敢?想,不需要厂房设备,不讲究时间地点,别人又看不见,想错了也没关系,为什么不想呢?难道说,创造真的太神秘了?神秘到了人们连想都不敢想的程度?看来,非得掀起  相似文献   

16.
上帝的庇佑 在1961年的<天气>中记载了一位航海家的一次的海上经历:"我正驾驶着一艘摩托艇从直布罗陀驶往英国,在大约风力为4级的强西北风中急驶,但在航行了差不多4小时后西北风逐渐增强,汹涌的海浪把海水打到甲板上.  相似文献   

17.
今科 《今日科苑》2007,(3):23-25
这是一项被视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姊妹篇的计划;它制造的是一艘神秘的“海度飞船”,能在水下7000米的深海中自由遨游。随着选拔潜航员工作的开始,“海度飞船”正式起航的日子离我们越来越近……  相似文献   

18.
鲍可 《金秋科苑》2011,(2):123-124
随着"南澳一号"抢救性发掘,这片由本岛和22个岛屿组成的南澳岛域,越来越引人注目。据水下考古透露,从珠江口至海南岛这一漫长的南中国海沿岸,探摸共发现约有2000艘古沉船,而偏居东南一隅的南澳岛域,在130多平方公里范围内就多达200多艘,类同商舶沉船的百慕大三角洲。那么,这片神秘的海域,因何成为古沉船的富集区?  相似文献   

19.
电影《泰坦尼克号》着实在今年初引起了一阵轰动。且不谈剧中的爱情故事刻画得是否完美,片中那段“泰坦尼克”号巨轮的沉没场面和面临沉没船员与乘客们所做出的各种反应却给人们留下了深刻印象和深入思考。人们过于自信,以为这艘当时世界上最巨大、最坚固、最豪华的客船将是“永不沉没”的,它不需要救生艇,因为它本身就是一艘救生艇。但是,自然界和人类开了一个无情的玩笑,这艘“永不沉没”的巨  相似文献   

20.
《世界发明》2005,(3):62-62
这款MP3看上去更像是艘秘密的潜水艇,黑色的机身(另有其他多种颜色可选)宛如艇身,下面的操控面板和光滑的甲板差不多,就连耳机插孔也好似排水装置,如果不是缠在机身上的耳机线提醒了我,还真想把它放到澡盆里看看航行效果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