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中国古代除了有“四大发明”,其他领域的发明也成就斐然,比如间谍工具。西方学者认为,间谍鼻祖是公元前十世纪的菲利斯女士。事实上,中国在公元前十六世纪的夏朝末年就出现了间谍,他的名字叫伊尹。间谍出现这么早,搜集情报的间谍工具或方法自然不会落后,其中有四种为国际情报界人士瞩目,可谓间谍史上的“四大发明”。  相似文献   

2.
在继研发昆虫间谍后,美国又开始计划将老鼠和鲨鱼培养成优秀的“特工”。近期,美国成功研制出搭载电池驱动装备并能被遥控的老鼠间谍。经过训练之后,它们可以闻出某种特定的气味——比如人体或者炸药的气味,从而找出人质或者炸弹的所在地。这些老鼠间谍的行为是由植人其大脑的电极直接控制的。此外,它们身上还安装有摄像机,可以将图形传给控制人员。但老鼠间谍也有缺点:尽管它们体型足够大、  相似文献   

3.
余夫 《百科知识》2001,(2):35-36
人类往往对自己的仇人有着强烈的报复心,对于许多动物来说也是如此。在二次大战期间,前苏联就流传着一个“义犬复仇”的故事。那是一条优秀的军犬,它的驯导员在同潜入境内的德国纳粹间谍的战斗中不幸牺牲了,这条军犬也身负重伤,但还是咬下了这个纳粹间谍的两根手指头。8年以后,身体复原  相似文献   

4.
讨论了竞争情报与间谍分界线的不确定,不清晰,及其面临的多种挑战.分析了竞争情报的定义元素,指出目前所用的竞争情报定义是一个职业意义上的定义,而不是学术意义上的定义.从不同学科角度讨论了竞争情报与间谍的本质区别与联系.  相似文献   

5.
弗吉尼亚州兰利市一条看上去很普通的林荫大道的尽头,设置着重重的安全哨岗。美国中央情报局的总部——乔治·布什情报中心就在这里。它是美国庞大繁复的情报网络的枢纽。来自四面八方的大量情报先被传送到这儿,然后由局里的工作人员进行分析整理。那么,间谍靠什么“混饭”呢?又是使用何种工具来窃取情报的呢?木马间谍软件据有关报道,最近继美国银行系统发生黑客事件,导致4000多万信用卡用户的资料泄密后,在一些国家又相继发生多起银行网络交易系统遭黑客入侵、客户存款被盗汇、盗领的事件,再度引起人们对信息安全的高度关注和思考。与美国…  相似文献   

6.
间谍软件在2004年初至今增长非常迅猛,占到了整体互联网危害的23%,已开始成为影响用户互联网使用的最大"恶魔".文章就间谍软件的来源及如何清除、预防间谍软件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7.
<正>野生动物不怎么喜欢人类,因为人类的存在总让它们感觉"压力山大"。有数据显示,人类靠近企鹅的时候,企鹅心脏跳动速度会加快。人离开后,它们的"小心脏"得花上七八分钟才能恢复如初。靠近不了企鹅,那就远观呗,这对普通人来说没什么大不了,但科学家可要头疼了,因为无法靠近意味着没办法获得近距离的观察数据。所以,他们想出了派"间谍"的方法。把摄像机装到假企鹅的肚子里,就制造出了"企鹅间谍"。  相似文献   

8.
林达 《科学与文化》2010,(12):26-27
在冷战脚步渐行渐远、全球化纽带日益紧密、和平的祈愿成为大多数人生活现实的当下,"间谍"这个号称"人类最古老的职业"似乎正逐渐淡出人们的视线。  相似文献   

9.
谢康 《情报杂志》1994,13(3):9-12
随着冷战结束,经济信息(工商业情报)成为90年代世界各国政府与企业家关注的热点,国际经济间谍,特别是工业间谍如狂蝶群蜂般出现。各国最尖端、最新研制出来韵新的信息窃取与反窃取技术,都最有可能最先被应用到国际经济谍报活动中,以至于某些时候,国际反经济间谍专家们也对最新工业间谍设备一无所知。当代国际经济间谍与反间谍战,已经成为一场没有硝烟的高科技“影子大战”。在这场影子大战中,国际经济间谍获取经济信  相似文献   

10.
间谍的招幕     
间谍,俗称“特务”。间谍所从事的活动,又称为秘密情报工作。秘密情报活动的主体是“谍员”。所以,从古到今,秘密情报活动历来把不断发展谍员队伍,做为秘密情报活动的一项主要内容。 谍员力量的强弱,决定着秘密情报活动的效率。没有谍员的秘密情报工作,是没有基础的秘密情报工作。谍员的发展,即间谍的招幕,其方法没有固定的模式,其对象没有单一的选择。可以说是方法多样,对象多样。  相似文献   

11.
正没有间谍,无法知彼。所以,对手之间总是要互派间谍,以探对方的虚实。谍战风云,极为神秘。甄别、鉴定对方的间谍身份虽然困难重重,但是方法还是有的。传统的间谍识别法以前,主要依靠各种考验加上“目测”来鉴别谁是间谍。比如,故意给间谍嫌疑人透露点儿假情报,如果情报在外界流传,可以据此挖出潜伏的间谍。这就是挖坑让人跳的间谍  相似文献   

12.
真枪实弹战争的副产品、世界上最古老的行业之一--间谍行业从来不曾关门停业,如今更加兴旺红火.只要稍微回顾一下90年代以来美、俄、英、法等国相继破获的一起又一起触目惊心的间谍大案,您就会强烈地感到,当今世界各地的间谍战是何等的激烈.这是因为,一些政治、军事大国的首脑们出于各自的利益,比任何人、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渴望了解别的国家在干什么.  相似文献   

13.
间谍有五种: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同时使用五种间谍,使敌人摸不清其中门道,这是神操作这样的将领是国君的上佳助手。因间,由于有乡党关系而使用。内间,因为有敌方官员身份而使用。反间,因为是敌人的间谍而利用。死间,先散布假消息,让我方间谍知道,我方间谍再在敌方故意传播假消息。生间,能够亲自返回通报的间谍。  相似文献   

14.
正德国纳粹党员、德国"二级铁十字勋章"获得者,苏联共产党员、"苏联英雄"称号获得者,当这些似乎矛盾的头衔集中到一个人身上时,人们不禁错愕。其实,他只有一个身份——苏联间谍,他就是"红色谍王"——理查德·佐尔格。佐尔格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最富传奇色彩的人物,谁也不会想到,这位在东京的德国大使馆内有单独办公室并与使馆官员亲密无间、无话不谈的著名记者竟是为莫斯科工作的。他就德国要发动对苏战争提出的警告  相似文献   

15.
“千里眼”琐谈何裕德军事部署要求的保密性是最强的,但是,在现代的战争中,往往有许多军事部署很容易失密,这其中有军事间谍的作用,更为主要的却是现代遥感技术所起的作用。遥感技术是现代一门新兴的综合性探测技术,它是运用专门探测的光学、电子学和电子光学仪器接...  相似文献   

16.
范炜 《知识窗》2001,(11):47
在俄罗斯古比雪夫城东南约100公里的地方,有一个占地面积为42平方公里,但在地图上却无法找到的神秘小镇.整个小镇被划分成若干个区域,分别命名为“美国区“、“英国区“、“加拿大区“、“新西兰区“、“澳大利亚区“等.在每个区域中,所有的建筑物,如商店、储蓄所、餐厅、电影院、宿舍楼,以及街道都按照被命名国家的某个社区进行仿造,做到与原地几乎一模一样.此外,路上跑的车、身边的行人、值勤的警察等,所有的人文景象也与被模仿的国家完全一样.置身其中,仿佛走进了一个“国中之国“.你可不要以为这是旅游景点或是电影城,它--就是俄罗斯对外情报总局下属的,专门培训派遣到英语国家的谍报人员的“卡兹纳“间谍学校,俄罗斯人称这样的间谍学校为“间谍城“.……  相似文献   

17.
间谍软件在2004年初至今增长非常迅猛,占到了整体互联网危害的23%,已开始成为影响用户互联网使用的最大"恶魔"。以下就间谍软件的来源及如何清除、预防间谍软件作了简单介绍。  相似文献   

18.
倪方六 《百科知识》2021,(17):63-65
大家都知道,中国古代有"四大发明",实际上,古代中国人发明的东西远不止"四大发明",比如古代中国人在间谍工具上的发明创造. 最原始的"窃听器"—听瓮 窃听是间谍搜集情报最古老的手段,也是现代特工必学教程.中国人很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并且发明了人类最早的"窃听器"—听瓮.  相似文献   

19.
2010年度备受关注的好莱坞大片《盗梦空间》已火爆登场。在影片中,身为工业间谍的多姆·柯布还是位盗梦专家,在受害者做梦时窃取秘密。这些具有科幻性质的情节立即引发了许多“追梦”人的强烈兴趣,事实上,其背后的科学依据以及有关梦境和潜意识的知识的确值得我们一探究竟。  相似文献   

20.
当你走进国际间谍博物馆的大门后,你立即会感觉到近代历史中那段最紧张的时期。虽然,纳粹已被打败,柏林墙已经倒塌,冷战已经结束。但是,过去那些历史时期的间谍和间谍技术仍吸引着成千上万观众来到间谍博物馆一睹为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