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类学对中国东南和西南的研究多有积累,却很少关注东北。东北的地方经验值得人类学深入研究,这不仅需要在学术史的脉络中对人类学的东北研究加以回溯,而且需要结合人类学中国研究的不同“范式”乃至其他学科的相关研究。在比较之中寻找人类学东北研究的进路,并在具体的经验研究中不断探索。  相似文献   

2.
现代人类学主要是一门从西方思想传统中发展而来的学科,但早期西方人类学所研究的包括中国在内的异邦也直接刺激了人类学的理论发展和反思。中国人类学曾经较多讨论"人类学本土化"的问题,现在更多需要思考的则是中国如何为人类学提供思想资源,对中国人论宇宙观的探讨如何成为世界人类学的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3.
本文在研究的意义、基础和内容这三个层面上,对人类学东北研究如何展开做出初步的总体性思考,认为人类学东北研究的意义在于完善人类学中国研究的理论建构,为东北社会发展提供理论养分与实践策略;人类学东北研究的基础是在总体上对以往研究进行回顾与批评,具备对田野工作和历史文献加以结合的意识与能力;人类学东北研究的主要内容是民族志研究和专题研究。  相似文献   

4.
人类学理论的形式依赖于学者如何看待其学科史,沿着阿兰·巴纳德关于人类学历史五种视野的观点,即事件或者新理念的顺序、时间框架延续、思想体系的变化、一组平行的国家传统和程式跳转的过程,来理解学科重建以来中国人类学者对人类学理论书写的作品,分析其书写形式,有助于我们认识学科理论形式的多样性和复杂性,认识这一时期人类学在中国发展的轨迹和未来走向。对人类学理论的形式的研究,关系到学科自身的定位,学科建设的方向以及学科研究领域的拓展,值得人类学界进一步关注。  相似文献   

5.
新政治人类学是中国学者通过不断探索而形成的全新思想理论,其是对传统政治人类学的进一步细化与延伸。本文具体分析了新政治人类学中"管理学人性化"在"五化"内涵中的具体地位和作用,阐明了新政治人类学的基本发展方向与可能面对的阻碍问题,并分析管理学人性化的走向。  相似文献   

6.
在人类学中国研究的学术史书写中,以东北地方经验为素材的研究,常常被一笔带过,相对于被不断"深描"的东南和西南等区域研究,其暗淡之势颇为明显。尽管人类学的东北研究就其自身来说难言传统,但却并非毫无闪亮之处。在东北这温寒交接的中间地带,不同的族群与社会在历史的脉动之中不断碰撞与交融,与之相伴的则是不同文明与文化的进退与交错。  相似文献   

7.
政治人类学和法律人类学在方法论上都经历了从草创到细化的学术历程。回顾这些研究范式的变迁,不仅有助于认识新的研究框架的理论来源和学术价值,并藉此有效指导政治人类学和法律人类学的研究工作,同时,也能在学术史的脉络中凸显田野调查这一人类学基本研究方法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语境下的法律应当去寻求其本土的融贯性,并将其作为解析法人类学在研究法律蕴意问题上的一个视角。法人类学蕴涵了应当寻求法律本土融贯性。从这个视角解析法人类学的认识存在其规范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研究表明,跨文化交际学作为一门具有多学科性质的新兴学科,在诞生初期受人类学的影响最大,而跨文化交际学者和研究人员也从人类学过往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中受益最多。本文以格尔兹和拉图尔提出的经典方法论为例,浅析了跨文化交际学研究从人类学方法论中可以得到的借鉴,以及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大背景下传统方法论所受到的挑战及新方法的可用性。  相似文献   

10.
陶瓷文化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研究陶瓷文化可以更好解析中国文化。基于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中国陶瓷文化,通过研究陶瓷器、官民窑的发展过程,分析艺术人类学视角下的文化交替在陶瓷中的体现,更好总结不同年代下的陶瓷文化。  相似文献   

11.
姬广绪 《文化学刊》2012,(1):106-110
凌纯声先生1930年的赫哲族田野调查是中国民族学和人类学第一次科学的实地调查,具有开创性的意义。本文将凌氏的赫哲族研究置放于民国时期的政治背景和学术背景中,通过对其赫哲族的研究及民族志文本的描述,探讨凌氏早期民族研究中的理论倾向与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12.
杨帆 《文化学刊》2011,(3):124-131
艺术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跨越时间和空间维度在人类生活中投射着美的影响。人类学是研究人及其文化的科学,其关注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并解释纷繁现象背后深层的文化内涵。从人类学的视野中来观察艺术具有其独到的视角,艺术在人类学的视野中不仅仅是他者眼中的美感体验,同时也是被观察者自我生活常识体系中的一部分,艺术在人类学的视野中具有生活与审美、对内与对外等双面性。文章试图通过有关人类学视野中如何定义艺术、怎样研究艺术以及艺术研究在人类学体系中的发展过程以及今后发展的可能性等问题的探讨,来呈现人类学视野中艺术的形象及其特质,从而进一步探讨人类学体系中艺术研究的视角与旨趣等问题。  相似文献   

13.
作为本世纪初开始接触并投身于中国人类学的一位普通青年学子,一方面人类学在中国发展过程中所经历和面临的历史与现实困境会深深烙在其身上;另一方面,凭借其与人类学所建立的情感和认知,也试图投身于人类学传统的再恢复与发展的运动和努力中。因此,一个青年学子的人类学学科经历,既能折射出学科的魅力、困境和希望,也能促进学科的反思、提升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荷兰莱顿大学汉学家高延以其对中国宗教的开拓性研究著称于世,其对中国社会所做的最早的人类学研究因其早期以荷兰文出版,鲜为国内人类学者所知。本文以其著作《婆罗洲华人公司制度》为例,讨论其对中国南方传统社会及其海外组织与制度研究的开创性,同时反思其著作中所反映出的理论建构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5.
影视人类学及其作品的意义与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人类学界的学者多尝试着定义人类学片的属性,用以作为区分人类学片和非人类学片的标准。不过,截至今天,人类学片对人类学界和人类学片属性的各种定义仍然没有获得广泛认同。然而,如果放弃对人类学片属性的依赖,我们将有一个更好的标准,那就是人类学片,以及影视人类学自身的功能与意义。人类学片不仅在抢救人类文化遗产方面,而且在促进文化的传播与交流,普及科学知识,提高民众素质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艺术价值和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16.
文学人类学是世界性的跨学科研究潮流在中国当代催生出的新兴学科。从神话原型批评起步,经过三十年的研究积累,文学人类学目前处在努力建构一套适合中国本土文学和文化实际的新理论体系。其中一个主要的学术突破是打破了文学本位的神话观,将神话研究引向文、史、哲与宗教学相互整合的大视野。自2009年首次提出从"中国神话"到"神话中国"的命题,学术范式的变革获得理论上的自觉意识,本文再论神话研究学术范式的变革意义,并对"神话中国"研究的未来做出展望。  相似文献   

17.
人类学的中国研究走过了百余年的学术历程,大致经过了1860-1920时期的异域星火、1930-1940的黄金时代、1950-1970时期的海外典范和1980年以来的全面复兴这几个时期,不仅有过世界性的声誉,而且因其复杂文明社会的特征而具有巨大的学术潜力和广阔的理论前景。  相似文献   

18.
托马斯·海贝勒(Thomas Heberer),德国著名政治学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现任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东亚研究所所长。海贝勒曾在德国法兰克福、哥廷根和海德堡学习人类学、汉学和政治学专业。  相似文献   

19.
人类学片具有什么样的属性?这个问题自从人类学片产生以来,一直就是人类学片作者、影视评论家和人类学家们讨论得最热烈的问题之一。本篇论文特别强调的是人类学片的直接形象性、科学真实性、信息完整性。构成人类学片的两个最重要的基本元素就是影视学和人类学,直接形象性是影视学最显著的特性之一,科学真实性和信息完整性则是由人类学的基本属性延伸出来的。  相似文献   

20.
《对外大传播》2009,(2):61-61
托马斯·海贝勒(Thomas Heberer),德国著名政治学家、中国问题研究专家,现任杜伊斯堡-埃森大学政治学研究所所长、东亚研究所所长。海贝勒曾在德国法兰克福、哥廷根和海德堡学习人类学、汉学和政治学专业。1977年获得不莱梅大学博士学位后,他来到中国,在北京周报社德文编辑部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