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论"80后"文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近几年来,“80后”写作越来越成为学术界关注的现象。表面上看来,“80后”写作率先走上了市场而没有走向文坛,“80后”的文学追求似乎被它的商业运作掩盖了。面对“80后”,也许外界更需要对他们进行文学上的发现,帮助他们面对当前各种复杂的形势,为他们提供更为宽松和健康的成长环境。  相似文献   

2.
"80后"写手群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期,信息技术蓬勃发展,随着网络在大中学生中的日益普及,以校园为主要背景、以青春故事为主要叙述内容的青少年小说创作因为有了更广阔更自由的发表空间和阅读空间而日渐兴盛,青少年创作的队伍也逐渐壮大起来。《一光年的距离有多远》、《毕业那天我们一起失恋》、《三重门》、《幻城》等等都是此类作品的代表。除了这些已经出版的作品之外,还有大量青少年创作的小说流行于网络中间。进入任何一个大学BBS的文学版块或原创文学网站,都会看到这类作品。青少年的小说创作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活跃, “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艺术表现方式得以更生动和更具参与性的新时代,我们将有机会以截然不同的方式,来传播和体验丰富的感官信号。”  相似文献   

3.
"80后"极客们     
程苓峰 《大学时代》2006,(12):62-64
当盖茨50岁、杨致远40岁、陈天桥30岁,这些“80后”极客已准备跳上商业舞台。他们出身各异、地域不同,或出自东北书香门第,或来自西南偏远农村。十岁出头即开始接触计算机,而后迷上互联网,二十岁前后纷纷独立创业,二十三四岁就有所成就,带领着数十上百人的团队,拥有了千万甚至过亿的创业财富。当前,他们都无一不在借助资本的力量,力争把开创的公司和事业抬上一个新的高度,向盛大、新浪这样的一线公司冲击。同时,他们自身要完成由车库创业者向企业家,由技术天才向成功商人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5.
6.
我曾想,在这个高速发展的时代,一条狗早生10年和晚生10年,他们会有什么区别?  相似文献   

7.
正确评价"80后"大学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80后"大学生,即指八十年代出生的青年大学生群体."80后"生长在改革开放年代,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用全新理念正确评价"80后"一代,对于创新高校德育工作,培养高素质现代公民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
处在这样一个大众消费的时代,文学是顺应还是反抗,这是"80后写手"的困惑.  相似文献   

9.
《八小时以外》2008,(8):29-32
我说你是不是上动物园批了一车t-shirt?一天一件换着穿.一天一件还不说还把领子竖着.领子竖着不说还净穿粉红粉黄的.净穿粉红粉黄不说你还不减减肥?  相似文献   

10.
"80后",20世纪80年代后出生的人.现实社会的一些炒作和评论,使有些人一棒打落所有的"80后写手".但事实是,他们中有真正把文学当成生命的一部分来热爱的.为此,我们采访了几个"80后写手".  相似文献   

11.
12.
严卫林 《教师》2011,(4):15-16
年轻也是一种资本。出生于改革开放后的"80后"教师接受新生事物快,熟悉现代教育技术;在学生面前有亲和力,与学生和睦相处;精力旺盛,热情高涨,这些都是胜任教师工作的重要条件。"80后"教师鲜明的个性也使中国几千年来  相似文献   

13.
"80后"现象的教育思考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80后”的不少代表人物是社会生活的成功,也是当代教育体制下校园生活的失败。他们存在着明显的“去校园”现象。通过对“80后”现象的分析,我们发现当代中国教育存在着四大弊病:工业化生产模式,片面理解“全面发展”,过度偏爱知识教学,教育目标俗化。为此,有必要结合新课程改革理念,坚持“四强调,四提倡”,即强调学习主体,提倡个性自由;强调多元评价,提倡优势发展;强调能力本位,提倡有效学习;强调目标境界,提倡高尚追求。  相似文献   

14.
80年代后出生的新生代作家的作品取得了很好的市场效益,但在文学成就上却乏善可陈。“80后”写作为什么至今不被主流文坛所接纳?文章从制作方式错位、名实错位、心理错位、赏评错位四个角度进行分析,以期能尽可能地逼近问题的本质。  相似文献   

15.
刘强 《现代语文》2008,(5):54-55
年轻的"80后作家"用他们的文学创作热情和独特的创作模式,造就了"80后文学"这一特殊的文学现象.然而,当下年轻的作家们纷纷选择转型,声称要向"80后"告别,成为当下"80后文学"的新的独特现象,如何客观理性看待这一现象,笔者认为有其特定的原因、深刻的内在变化和价值意义.  相似文献   

16.
“80后”文学自从塌上文坛以来就受到了很大的争议,有赞扬的,也有贬低的。本文试从M.H.艾布拉姆斯提出的文学批评的四个坐标:作家、作品、世界、读者这些方面对这一文学现象作一番评论,也站在与“80后”同龄人的角度,呼吁社会特别是文学评论者能给予更多的鼓励和扶持。  相似文献   

17.
李莉 《现代语文》2006,(10):124-125
媒体成为二十一世纪的宠儿,光怪陆离的媒体炒作使一代人迅速登场,在六、七十年代人的时代已成为历史时,横空出世般的80年代人就已经迎头赶上。韩寒、春树、郭敬明、李傻傻、张悦然、蒋峰、许佳这些名字在青少年间悄悄的流传着。  相似文献   

18.
择业门 一句精典的广告词说得很贴切,"只选对的,不选贵的".可有些事实却告诉人们,有不少当代80后大学生们在择业面前俨然就象是一个抓瞎的盲童,根本就没有任何的择业目标与求职规划,找工作时东一榔头西一棒锤,或者是看工作环境自己喜不喜欢,或者只看上资是否满意,再或者是看工作累不累,缺乏对选择一份工作要求岗位适合与岗位接受的满足职业成长的必要因素,其结果必然是为了工作而应付工作,找不到工作真实的乐趣感和职业的满足心理,单从表面上看一边是自己好好地在单位干工作,很努力、很用功,干得也不错,其实真正内心的另一边却足这份工作在残酷地折磨着自己的灵魂,令自己处在焦虑不安的状态中,甚至是生出一些莫名的厌倦和压抑,每天都恨不得想直接就从工作岗位上逃跑.  相似文献   

19.
"80后"女大学生心理特点是自恋与自弱并存.自恋与自弱的心理如何形成以及对"80后"女大学生社会化产生什么影响值得进一步探究.  相似文献   

20.
上个世纪90年代的时候,“新生代”、“晚生代”作家纷纷登上文坛,先是“60年代生”,继之“70年代生”,他们的审美选择与精神向标都显示出了区别于前代人的不同风貌,90年代末,朱文、韩东等更是大张旗鼓地发起了轰动文坛的“断裂”事件。但现在看来,“新生代”作家与80年代精神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