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仲原 《家庭教育》2002,(6):10-10
什么是素质?词典上说,素质指事物本来的性质。如果没有另外的因素,一种事物原先的性质是不会改变的,就像糖甜盐咸,夏热冬寒,金属坚硬,液体流动等。但是,“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主要指的是受教者——学生的素质。学生是人,有血有肉有思想有情感,这是作为人的最“本来”的素质。这些素质是会变化的。素质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使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就是要使他们的体格更强壮,知识更广博,能力更全面,品格更高尚,为有朝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五大报告十分重视科学和教育,在讲到加快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时强调指出:‘“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重视受教育者素质的提高,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由“应试教育”向全面素质教育转变,这是在新形势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l要从战略上重视电大学生的素质教育所谓素质,从字义上看,素就是原来、本来的意思,质就是事物的根本性质或指事物的本体。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人的素质,就是指一个人的基本品质或基本条件,也可以通俗地说,素质就是做…  相似文献   

3.
一、素质和素质教育 当今,“素质”一词使用的频率是比较高的,什么干部素质,军队素质,企业素质,科技素质,教师素质,学生素质,市民素质,民族素质,国民素质等等,不胜枚举。究竟何谓“素质”?好像谁也能知道一点,但谁也说不清楚。对此笔者作了一些思考,现不揣浅陋,就正于方家。 素质的含义是什么?《现代汉语词典》解释:素,本来的,原有的;素质,指事物本来的性质。心理学解释:素质又称天赋,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  相似文献   

4.
实验教学实践发展到今天,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基础教育发展的总趋势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否则,实验教学实践就难以找准自己的座标,丧失实验教学在促进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应有的功能和作用。因此,正确认识什么是素质教育?实验教学在提高学生素质方面起什么作用?这些都是当前开展实验教学实践很重要的问题。1 关于素质  “素质”一词的原始意义指“人的生理上的原来的特点”、“事物本来的性质”、“完成某类活动所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广义上说,人的素质指人的品质、质量,即人的身心发展的总水平,是人的诸种属性的综合,是…  相似文献   

5.
素质教育近年来是一个流行的提法。但界定素质教育的具体内涵是一个复杂的工作。本文拟在素质教育上谈谈自己的看法,借时髦的词语,以期能装一些实实在在的内容。素质与语文素质“素质”一词,修订本的《现代汉语词典》释义为:①指事物本来的性质。②素养。③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从这三个释义中我们可以发现,素质教育所包涵的具体内涵不甚清晰。第一种释义不存在教育的问题;第二种释义与教育有关系,但内涵太大;第三种释义是心理学的解释,但是“先天的特点”与教育之性质(后天)又不一致。所以第三种释…  相似文献   

6.
论“素质教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论“素质教育”●周作云李明刚“素质教育”这个词,目前在学校生活中和有关文件、文章中,是使用频率最高的。可是其中的“素质”到底是什么东西?却有不同的解释。一到底什么叫“素质”?郝文武在《素质教育之我见》一文中,①是这样说:“素质,一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二...  相似文献   

7.
<正> 素质,指事物本来的性质。人的素质是一个丰富的整体,它可以分为人的能力素质和动力素质两方面:人的能力素质是指人的智力和体力等素质的综合。它的物质载体就是人的“臂和腿,头和手”。马克思说,这是“人本身的自然力”。在没有进入实践活动(生产、科研、训练)之前,它们是以潜在的形式存在于人体之中的,一旦进入实践之中,这种能力素质便随着人的活动不断发挥出来,成为一种和自然物质发  相似文献   

8.
当今人们都在畅谈素质教育。“素质”一词辞典上解释为“事物本来的性质上称为“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特点”。既然是“本来的性质”和点”,那就不能靠外界的注入,而要展。素质教育就是为这种自身的发化剂”,促进学生“自我改造、自我完善”,培养他们创造的精神,训练的思维,帮助他们增长创造的才干能有发展。当今时代需要的是智能型、创型的人才,靠继承前人的经验已经适应社会的需要了,着力培养学生神和实践能力,已经成为素质教育所在。那么,在素质教育过程中,怎生的创新能力呢?要不断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的好奇心和想…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有关素质和中小学教师素质的问题一直是我国教育研究的一个热点。这一研究主要涉及了哪些方面?对哪些问题已取得共识?对哪些问题的意见还不统一?发展的趋势如何?这些都是进一步研究所必须了解的。本文就此述要,以供参考。一、教师素质的概念“素质”一词的原初含义是指“事物的主要成分或质量”、“事物本来的性质”。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上,它是指“人生来就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指神经系统、脑的解剖生理特点和感觉、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其内涵是指人的先天性、遗传性的自然素质,外延则限定于人的个体素质…  相似文献   

10.
吴恩银 《教育艺术》2005,(11):19-21
校长要进行正确的科学的民主的决策,就必须培养和拥有良好的个体素质。校长个体素质的好坏会直接影响校长每一层次的决策,形成不同的状态。“素质”一词的原初含义是指“事物的主要成份或质量”“事物本来的性质”。在生理学和心理学上,它是指“人生来就具有的某些解剖生理特点,特别是指神经系统、脑的解剖生理特点和感觉、运动器官的解剖生理特点”。其内涵是指人的先天性、遗传性的自然素质,外延则限定于人的个体素质。“素质是人的身体、智慧、能力和个性及至整个心理活动形成的发展的自然前提”。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关于素质教育问题的讨论,越来越引起社会的关注和各级领导的重视。综观各类研讨文章,其共同点都在基础教育的层面上挖潜立论,以期把我国的中小学教育尽快从“应试教育”的困惑中引向素质教育的轨道。我省泊罗素质教育成功的经验,为推进我国基础教育的改革和发展起了积极作用。本文从成人教育的角度,对跨世纪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及其优化方法作些探讨。一、中小学校长素质结构的理性认识关于‘’素质”一词,人们的解释不尽一致,一说是指事物的本来性质;二说是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的先天特质;三说是指人的素养、品质和天…  相似文献   

12.
“素”即本来的、本色的。素质即指事物本来的性质。用于人,过去一般指其生理或心理的性能状态。自提出“素质教育”以来,许多人都解为做人的基本素养和知识。有人曾把它分为:“思想品德素养、文化科学素养、身体心理素质、审美艺术素养、劳动准备素养”五个方面。这固然有一定的道理 ,但是,这些知识和素养是附加在受教育者的记忆中,还是内化为他自身所固有,有着天壤之别。而且它还将随着生活实践和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发展。因此,“素质”不应是人的某种凝固的性能状态,也不是人类认识和改造客体世界的基本知识,它是把知识真正内…  相似文献   

13.
德育 ,即政治思想和道德品质的教育。素质是指事物的本来性质 ,人的素质具有可塑性 ,素质的完善 ,教育在其全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在素质教育中德育的统领地位及其指导作用无可置疑。有了统领 ,张扬什么 ,约束什么 ,即在不言之中。纵观古今中外 ,无不亦然。中国数以千年的封建王朝的“三纲五常”、“仁义礼智信”、国民政府的“礼义廉耻”和我们当今倡导的“四有”新人一样 ,都是时代的产物 ,都产生于一定的经济基础 ,极大地影响着经济发展过程中对人的素质的基本要求。“四有”新人这个总体素质的内涵非常广泛。比如 :文化素质…  相似文献   

14.
田洪明 《广东教育》2011,(12):70-72
一、素质教育要义"素质"一词,词典的诠释主要有三:①事物本来的性质;②素养;③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这三个义项都不足以解释素质教育中的"素质"一词,"素质"的含义在今天应该有了全新的发展,目前还缺乏权威性的解释。  相似文献   

15.
“素质”就词义上讲,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心理学上指人的神经系统和感觉器官上的先天的特点.而语文素质是指语文学科固有的知识和技能.学生的语文素质就是指学生从事工作和学习所必须的听说读写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16.
培养劳动素质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周至县渭滨中学张应祥实施素质教育,首先需要努力提高全体中学生的劳动素质,以带动和促进思维表达,分析综合,推理判断等素质的发展和提高,实现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高。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对于学生来说应该是指神经系统和感觉...  相似文献   

17.
素质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素质与素质教育谢瑞俊一现在我国各行各业都提出提高本行业人员的素质问题,人们对一个个体或群体的评价,也往往归结为素质水平问题。作为提高人们素质的教育工作者。首先要搞清什么是素质和素质教育。所谓“素质”的“素”是指本来或原来的意思,“质”是指基质或特征的...  相似文献   

18.
素质与素质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关于人的素质1,什么是素质:“素质”一词的原初意义指“事物的主要成分或质量”、“事物本来的性质”。广义来说,人的素质是指人的品质、质量,是在素质基础上的人的发展总水平,是人的诸种属性的综合。是由各种品质构成的整体结构。也可以说人的素质是个体在天生禀赋的基础上,通过环境和教育的影响所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相对稳定的身心组织的要素、结构及其质量水平。它既指可以开发的人的身心潜能,又指社会发展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成果在人身心结构中的积淀和内化。简言之,所谓素质,就是人在从事活动前所具有的较为稳定的、较为…  相似文献   

19.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 ,我们首先要对素质教育有一个科学的认识。什么是素质 ?素 ,代表本色、本来 ,且表示含有事物基础成份的意思。素质 ,就是事物的本质 ,人的素质 ,是指人先天具有的生理、心理特点和后天通过环境影响与教育训练所获得的稳定的、长期发挥作用的基本品质结构 ,包括人的思想、知识、身体、心理品质等。素质是人在其成长过程中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前提。素质教育是以提高学生基本素质为根本 ,着眼于受教育者及社会长远发展的要求 ,以注重培养受教育者的态度、能力 ,促进他们德、智、体、美、劳诸方面生动、活泼、主动的…  相似文献   

20.
面向21世纪培养创新人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向新世纪,培养创新人才是高等教育面临的重要课题。21世纪的科技、经济、社会的发展呼唤综合素质教育,必须探索新世纪人才的素质标准,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创新人才,研究综合素质教育的基本途径。一、时代呼唤综合素质教育所谓素质是指事物本来的性质。在心理学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