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漏网之鱼     
五(1)班同学正在进行游戏“大渔网”,调皮的学生A为了成为一条抓不住的“鱼”,一会儿“鲤鱼跳龙门”逃到了岸上,一会儿奋力冲破渔网“重获新生”,屡屡犯规,成了一条“漏网之鱼”,并为自己的“成功”兴高采烈。  相似文献   

2.
应“全国新创体育教学游戏比赛”评委会的邀请,我作为“一线话题”栏目的点评员,有幸参加了获奖游戏实验组的工作。现将“深宫夺宝”游戏的实验情况,向大家汇报如下:一、游戏实验步骤1.认真研究游戏的内容,并做好实验所需器材等各方面的准备。2.制定调查问卷。注:请同学们如实选择,在自己认可的答案上画“√”。3.制定第一轮实验计划 4.制定第二轮实验计划A很有趣B有锻炼价值 C愿意与同伴合作D动作技术不难(多项选择)A没轮到我做B犯规的人太多C没有锻炼价值D动作技术太难(多项选择)你喜欢这个游…  相似文献   

3.
这节课我设计的内容是:立定跳远——巧避滚石;游戏:搬运伤员。课的开始,我以游戏“地震来了”作为准备热身,接着以游戏“巧避滚石”完成立定跳远教学,随后进行搬运伤员的游戏练习。我给学生进行搬运伤员的示范动作,教给大家用“拉车法”“抬椅法”搬运伤员。第一轮比赛在闹闹嚷嚷中完成,同学们相互指责对方犯规,哪个没有抬到终点就放松了等等,使得我无从判决,  相似文献   

4.
规则问答     
北京海淀区太平路中学郑强:比赛中,总听别人讲“违例”、“犯规”。倒底什么是违例”?何为“犯规”?我搞不清楚,请主持人解释一下。 答:违例、犯规是篮球比赛中的两个专用术语,均指违反规则的行为。二者在罚则上有明显的区别,违例是发生违例的队失去球权,将球判给对方队在最靠近发生违例的地点掷界外球,直接位于篮板后面的地方除外。违例包括的内容较多,大凡违反规则又未造成犯规的,多属于违例的范围。  相似文献   

5.
教材中有一个游戏叫“美化校园”,其目的是发展学生奔跑能力和动作协调性;培养热爱劳动、热爱校园的感情;进行美育教育。游戏时,由于教师要求设计方案由学生自己确定,因此学生练习兴趣浓厚,积极性高,可在一次游戏结束讲评时,我发现第一个完成练习的一组男学生组成的图案有些特殊,就让他们向大解释一下,开始时他们犹犹豫豫,后来在我的督促下才吞吞吐吐地说出其中的含义,原来他们拼成的图案是一支点燃的香烟,当时我感到非常吃惊,觉得其中定有缘故,讲评时我比较含蓄地说:“首先向取得第一名的同学表示祝贺,但他们所设计的图案…  相似文献   

6.
犯规潜规则     
烙印 《当代体育》2007,(7):54-57
“潜规则”一词,现在很是流行。它是一种区别于表面规则的规则,也是一种不成文的规则,在操作时,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潜规则”一词兴起于娱乐圈,反映了影视、电视界的交易黑暗面;在大学,“潜规则”反映了高校的“官场作风”。“扩招”乃是注水猪肉;NBA也有潜规则,想犯规,还不想被吹犯规,那么,除非你是大牌,还得是超级大牌,才有行使这个“潜规则”的权力。NBA总裁斯坦恩曾如此解释过关于超级球星受裁判厚爱和优待的根本原因:“球迷总是觉得超级球星得到裁判的优待。实际上是伟大的球员制造了对手的犯规,作为裁判你不得不吹,因为制造犯规的技巧高超。”然而上赛季,NBA调查球员和教练对裁判判罚的结果显示:98%的犯规在球员和教练眼中都是“狗屎”。[编者按]  相似文献   

7.
“黄河·泰山”游戏广泛地应用于中小学体育课堂中,并深受学生们喜欢。但长期以来,教师在课堂进行此游戏时却只满足游戏本身,对其中的方法没有改变,这样下去,就会使学生渐渐失去兴趣,影响教学效果。下面介绍一下“黄河·泰山”游戏的方法和改变。 一、“黄河·泰山”游戏方法 1.全班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两组,面对面站立,相隔1米左右。一组为“黄河”一组为“泰山”。 2.教师站在活动区域外喊口令。如喊“黄河”,则黄河一组的学生后转身疾跑,相对应的泰山学生立刻追赶。反这亦然。 3.追赶时如果在一定距离内(距离教师自定)…  相似文献   

8.
在门球比赛中,裁判员对“逾时犯规”的判罚常遭非议,怎么才能准确判断击球员是否“逾时犯规”,这需要我们认真研习规则,准确掌握判罚标准。“99规则”第十六条第一款指出:“每次击球所用时间不得超过10秒,超过10秒为逾时犯规。”此  相似文献   

9.
案例背景A是班上一个胖男生,在游戏或练习时,同学们都比较排斥他,不愿意和他搭档,还时常有意无意的欺负他,内向的他在遭到不公平待遇时常常会哭,而且一哭就是很长时间,这样一来,又成了同学们的笑柄。如此恶性循环,他在课堂是一个情绪低落的学生。案例过程在学期初的一次课上,体育委员正在整队,排在后面两排的男生突然骚动起来。我过去一看,原来A同学低着头在流眼泪。“惨了,老师,”旁边的一位学生说,“他一哭就要两个小时。”这一句话,着实吓了我一跳。我问学生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是谁欺负他了。这时“,肇事者”主动站了出来,辩解道:“我不…  相似文献   

10.
一线话题     
《中国学校体育》2006,(9):72-72
游戏前,先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若干队,每队人数6~10人为宜。学生有规律地同向排列于绳子两侧,并用同侧手握住绳子(前后之间的距离以游戏时互不影响为宜),组成一只“蜈蚣”。也可根据游戏需要和游戏变化,各队指派两名学生分别握住绳子的两头,组成“蜈蚣”的“头部”和“尾部”,以进一步丰富游戏角色。游戏开始前,各队站在起点后面。  相似文献   

11.
当我走进高中体育课堂,宣布要做“喊数报团”游戏时,听到的是一片嘘声,“老师,这个游戏太没意思了”。的确这个游戏太老了,且根本没有“技术”含量,老师喊数,学生就迅速与邻近的伙伴按所喊出的数字抱成团,余下不能按数字成团的人为“失败”者。对高中生来讲,特别是对已经做过的学生来讲,再做的确很难有兴趣。  相似文献   

12.
鲨鱼语录     
关于教练范·甘迪 ——“我在湖人队打球时,烦死了范·甘迪教练,他总是喊‘三秒,三秒’。现在我得听他这么喊了,‘他们在对他犯规!他们在对他犯规!’”关于年轻队友 ——“我的回答将是沙奎尔·奥尼尔的经典妙语,你们可以写下来,下面画线,或者作备注:当你把一堆老狮子和小狮子放到一起时,老狮子有两种选择,要么逃走,老死,要么表现得像小狮子那样年轻。我希望这样表达已经说清楚。”  相似文献   

13.
1998年4月的一天下午,我代表体育组上一节二年级体育研究课。看到很多领导和教师都到场听课,学生和我都真有点儿紧张。 今天我教的游戏是“山沟里的狼”。当我讲完“勇敢的小白兔”的小故事,介绍了游戏名称、方法和规则后,只见“兔哥哥”、“兔姐姐”戴着头饰领着一队队“小白兔”进入起点线场地;两个男生戴着头饰扮作“大灰狼”张牙舞爪地进入“狼窝”。 游戏开始了,我戴着头饰扮作“兔妈妈”带着“白兔”队冲过“狼窝”,还不时用语言鼓励“小白兔”,要他们团结起来,开动小脑筋想出办法,机智勇敢地冲过“狼窝”,让他们举起…  相似文献   

14.
断腿的代价     
提交者:macguan莫拉腿断了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我正在广东地面上,可能由于当地媒体的故意淡化,开始并没觉得有多厉害。今天读了《足球》上的文章,又上网看了几帖,才发现事态竟然严重到这种地步。尽管未看到具体录象,但听了小金等人的一番具体同时职业的详述,多少对当时情形了解了个大概。我觉得叶志彬的犯规应该属于一次不负责任的非技术性犯规。”非技术性”王要指他这个动作显然是抱着一种“对人不对球”或“对人又对球”的心态去的,足球比赛中这类犯规很常见,但这不能等同于有意伤人或报复性伤人的暴力犯规。“不负责任”连点则…  相似文献   

15.
马凌 《体育教学》2009,(8):46-47
北京市密云县第二小学杨老师:我是一名工作多年的体育教师.我和我的同事都感觉到从贵刊中学习到了很多。尤其是一些体育教学的技能和技巧等.能够及时方便地用在日常的体育教学中,在此向贵刊表示感谢!其中,2009年第5期马凌老师的关于“体育游戏的配图方法”。让我们获益匪浅。课上我们经常用到体育游戏。但如何组织。使学生乐学又安全,想请专家指点。谢谢!  相似文献   

16.
在竞走比赛过程中竞走运动员的技术是否犯规,按田径竞赛规则规定有两条,概括地说,一是“腾空”(两脚同时离开地面变成直腿跑),二是“曲腿”(支撑腿膝关节没有伸直)。在竞走比赛中,裁判员判处竞走运动员的技术动作犯规时,往往又是在哪个问题上产生分歧呢?从我区过去的竞走裁判工作实践中来看,主要是判处竞走运动员在“腾空”技术动作犯规这个与跑的根本区别的问题上,最容易产生意见分歧。多年来,在我  相似文献   

17.
“贴膏药”游戏在实践中运用得很普及,下至小学、幼儿园,上至省队、国家队都在采用它来进行教学和训练,可见其生命力之旺盛。在教学训练中如果总是按照老的方法进行教学,久而久之学生们对这种游戏会产生厌倦情绪。下面我就在教学中如何创新运用“贴膏药”游戏谈谈自己的看法。一、变换花样、提高兴趣开始介绍“贴膏药”游戏时,只介绍贴学生的正面的方法,然后再介绍贴学生背面的方法。但只允许贴背面,其次再进行正面、背面都可以贴的方法。这样依次进行,学生们对游戏会有一种新鲜感,对“贴膏药”有更深的认识。二、增加难度、提高反应能力在…  相似文献   

18.
要杜绝游戏教学中的“偏食”现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教学实践中发现,游戏教学时的“偏食”现象时有发生:即在一个游戏中,有的学生忙的不亦乐乎、乐此不疲,有的则在一边被“晾着”,坐冷板凳。如传统的“丢手绢”游戏,游戏练习时,有的学生可能出来跑了四五趟,有的学生可能一次也没跑过,只在那里可怜巴巴地坐着,无奈地给别人伴唱着“丢手绢”……长此以往,必将对这一部分学生的身心发展产生不良的影响,也严重地违背了面向全体学生的原则。那么,为会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我认为有以下几方面:1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身体素质不同:一个班的学生中,有的身体素质好,有速度、有力量,并且灵敏协调;而还…  相似文献   

19.
我在每学期初制定学期教学计划时,都要适当的安排几节游戏课,缓解学生的学习疲劳,调动学生上体育课的积极性,同时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各种身体素质,对学生进行德育渗透。但在上游戏课时总是感觉时间太短,学生总是意犹未尽,在一片哀声叹气声中结束。究其原因是每节游戏课上教师用于讲解游戏方法和规则用去了大部分时间(每堂游戏课我都变换游戏内容,要么做自己设计的,  相似文献   

20.
邵力 《体育师友》2004,(6):20-20
双休,应学生们的要求,我带了一些学生去爬山,大家玩得非常开心。返回的路中,大家在一个水库边的树荫下边做游戏边休息。一个在游戏中失败次数最多、接受“惩罚”最多的女生,在惩罚后突然问同学们“你们谁想当体育老师”这一问,刚才还喧闹无比的场面霎时安静极了,我赶紧“救场”、“接着玩,接着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