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学校是环境教育的主要阵地,而高校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受到特别重视.文章根据我国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所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了非环境专业大学生开展环境教育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高等师范院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教学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分析了在高等师范院校加强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环境教育的重要性,指出了非环境专业目前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探讨了非环境专业开设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  相似文献   

3.
文章论述了加强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环境教育的必要性和紧迫性,探讨了非环境专业开设环境教育的主要内容和方式,提出了非环境专业目前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为我国培养高素质复合型人才提出一些建议和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国的环境现状存在诸多问题,解决环境问题:一要把自然资源生态系统保护与污染控制放在同等重要位置,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二是大力开展环境教育,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尤其是领导的环保意识;三是健全环境法制,依法强化管理是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的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5.
环境教育是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在高等院校中开展环境教育已经摆上议事日程,特别是高校中占绝对多数的非环境专业学生的环境教育工作尤其显得重要。本分析了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环境教育的途径。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高校进行普及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重要意义,分析了当前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进行环境教育改革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7.
论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重要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环境教育是解决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之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也是全民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是环境教育的主要晨环境类专业的环境教育是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应受到特别重视,并积极采取相应措施,将环境教育课程列为高校非环境专业的必修课,组织高校非环境教育专业教师刊物进行环境教育,学习志发展战略,特别突出师范院校学生环境教育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环境污染、生态破坏、资源枯竭等环境问题正在越来越严重地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已经成为全人类的共同追求.事实证明,环境问题的缘由主要是人们对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不合理利用以及破坏,而人们对环境的损害行为从根本上说缘于其对环境缺乏正确的认识.因此要提高人们的环境意识,促使人们正确认识环境与环境问题,协调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使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加强环境教育是一条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9.
文章首先考察挑战人类文明的主要环境问题 ,回顾了人类作出了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明智选择。然后论述实现全球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要实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多维变革。最后分析了中国在解决全球环境与发展问题中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10.
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中大学生环保社团作用的探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高等学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中,大学生环保社团发挥了重要作用,是对第一课堂的极大补充。本文介绍了我国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现状,分析了大学生环保社团在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中的作用,指出了大学生环保社团发展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随着艺术教育的发展,艺术设计专业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报考的生源逐年增长,全国各地的高等艺术院校在原来专业的基础上不断增设新的专业或专业方向,以此扩大招生。而这些院校的专业名称设置却不可避免有着欠科学化甚至混乱的问题。文章就这个问题列举了国内外一些院校的设计教育专业名称及专业方向设置情况,介绍其教育方式,以便于对比参考。期待通过各方面的努力,使得我国的艺术院校教育更加完善起来。  相似文献   

12.
在较为系统地概述资源环境与城乡规划管理专业的专业设置和专业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设置院校数量、区位和层次多角度对资源专业设置现状进行了综合阐述,从专业定位、特色发展和学生就业等方面综合分析了该专业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在专业调整的新形势下,对其面对的发展机遇与挑战进行了探析,以期为调整后的新专业在优选专业设置和确定专业发展方向方面提供参考,从而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  相似文献   

13.
非环境类专业大学生的环境教育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面向非环境专业大学生的环境教育是我国环境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重大意义,有必要加强和改善环境教育,为新世纪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我国环境的全面好转打下坚实的人才基础。  相似文献   

14.
环境艺术设计作为一门动手实践性比较强的一门学科,它要求要知道材料、价格、施工工艺等,只有知道这些知识以后,设计出来的才能方案和谐应用于工程中,同时在和甲方的谈判的过程更对于设计方案的成功起着关键的作用。然而我国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实际情况并非注重实践这些环节,这样不利于学生和本专业的发展。所以要想专业健康的发展必然要进行教学改革。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日益严重的环境问题,提出并倡导对高校非环境专业类学生展开生态教育,以期提高高校学生的生态意识,促进生态文明,有效持久地进行生态保护。基于该目标,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考核方式和内容上进行探索,以期找到适合高校非环境专业类学生生态教育的有效途径,提高上课效率,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相似文献   

16.
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的问题与对策浅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普通高校作为我国国民环境教育的桥头堡、主阵地,在环境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引导性作用。加强全社会环境教育,首先必须要加强普通高校的环境教育工作,尤其应加强非环境专业的环境教育工作。本文探讨了高校非环境专业环境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需要采取的对策,以保障环境教育的可行性、持续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7.
随着经济的发展,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使得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实施环保教育具有极大的意义。通过对贵州省织金县部分农村高中学生环保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研究,提出在中学化学教学中开展环保教育的几点建议,使学生树立环保意识。  相似文献   

18.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pre-service science teachers’ (PSTs’) moral reasoning patterns and the factors underlying these reasoning patterns. Local and non-local environmental dilemmas were used to examine moral reasoning patterns. An explanatory design was used with the collection and analysis of quantitative data, which was subsequently refined using qualitative interview data. For the quantitative part of the study, PSTs were asked to comment on four local and non-local environmental dilemmas (i.e. deforestation, e-waste, oil spills, and global warming). The responses were categorized as ecocentric, anthropocentric, or non-environmental reasoning. The findings showed that the participants’ moral reasoning focused on both ecocentric and anthropocentric perspectives, with a few displaying non-environmental reasoning. Concern for environmental problems was related to perceptions of whether the issue was directly related to nature, and was independent of whether the issues were local or non-local. The Moral Decision Making Interview protocol was used in the qualitative part of the study. Analysis revealed that the participants’ moral decisions were based on their resolutions in situational context and their concerns showed variations in their moral reasoning due to different factors like, effect on human life, formal principles, notion of rights, moral emotions, potential harm to others, and popular culture.  相似文献   

19.
《大气与噪声污染控制工程》是高校环境工程专业的必修课程之一。由于环境工程专业学生的就业压力及大气与噪声污染控制的技术特点,传统的课程教学模式已面临挑战。结合笔者的相关横向课题,从工程案例题目设计、工程设计任务书制定、课程教学改革三方面,对《大气与噪声污染控制工程》课程开展工程案例的教育模式进行初步探讨,旨在提高学生的工程设计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