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 毫秒
1.
动物王国的习俗李凤霞野生动物有它们自己的生活习俗和规则。有时一些习俗规则与人类很相似。它们常常表现的温和有礼,而且同类之间总是互相信任。动物王国里也有法律,它们的法律就是生与死的准则。不守法的动物往往会给自己和同伴带来危险。几乎每群野生动物都有自己的...  相似文献   

2.
动物的许多惊人的活动可由它们那些令人难以置信的敏锐感觉来解释。在我们人类所具备的理性天赋中有许多种“知觉”,然而动物的极度敏锐的感觉和感受事物的能力,却远远胜过我们。  相似文献   

3.
孙克让 《寻根》2001,(6):90-92
远古时代,在鉴和镜未发明之前,人类是以人为鉴的,人与人之间相互为镜来梳理各自的形象。这在如今动物世界中仍然可以见到,尤其以灵长类动物为突出。在电视“人与自然”、“动物世界”、“神奇的地球”节目中都有向人们展示灵长类群体生活习性的内容,让我们看到与远祖生活相类似的一些情景:比如斯里兰卡古神庙的猴群生活,它们有猴王,负责领地保卫、迁移和繁殖等重大事情。猴群中亦有类似王妃的母猴,年纪若猴王,当为猴王即位时第一  相似文献   

4.
动物有智慧吗海华编译在大自然中,无论是体型庞大的还是微小的动物,它们都有一些令人吃惊的“壮举”。人们不禁会提出一个问题:动物有智慧吗?会使用工具的动物13年来,英国研究人员简·古多尔一直在坦桑尼亚从事有关大自然中猩猩的研究。她经常连续数小时地守候在高...  相似文献   

5.
犹太人饮食文化的特点是规矩多、禁忌多,这与其宗教信仰密切相关。据犹太教经典《塔纳赫》(关于上帝与古代犹太人的典籍)制定的《卡什鲁特法则》,是一部犹太人的餐饮戒律,其要旨认为犹太教徒的饮食行为是服侍神的方式,符合教规的饮食是神确定的。犹太教认为,人生存的目的不是吃喝,故教徒不能按照人类一般规矩、法则生活,而要按照创造生命和恩赐食物的“大能者”制定的律法过好每一天。  相似文献   

6.
我们知道,“字”的基本含义是指文字、名字(表字)等概念,本来与婚嫁之类没有什么关系。可是,在实际的语言使用中,它们之间却偏偏扯上了关系,“字”被用来表示许嫁(有时也表示出嫁)之意,如人们常说的“待字闺中”、“妙龄待字”等。那么,“字”为什么会被赋予许嫁之意呢?换言之,许嫁缘何也被称为“字”呢?这恐怕要从“字”的本义说起。  相似文献   

7.
人们从报刊上经常看到的一句话“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虽然只有八个字 ,却包含着深刻的真理。人是有思想的社会动物 ,因此人才能接受教育 ,从而才能创造新世界。当然 ,人的有价值的思想 ,必须和客观法则相符。由此引发出这样的观点 :2 1世纪中国优秀人才的培养、高等教育的发展 ,都应建立在“创新”这个基点上 ,而创新则是“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的结果。独立思考不是天生的 ,要靠后天的引导和教育。这主要不是靠应用科学 ,而是基础科学 ,含人文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在科学史上 ,出现巨大应用价值的发明创造 ,没有一件不是建立在基础科学…  相似文献   

8.
聪明的植物     
在自然界生长着众多的植物 ,在植物当中有着种种奥妙的行为和独特的功能。自我保护功能专家们发现了不少种植物具有自我保护功能 ,它们能采用各种方式保护自己。在中美洲生长着一种名叫“布尔塞拉”的树 ,它会借助于“射击”来保护自己。比如 ,你从它的树枝上摘下叶子 ,那么从断口处一下子就会喷射出一种令人讨厌的黏性液体 ,洒得你一身都是。原来 ,这种树能合成一种名叫萜烯的化合物(就是那种黏性液体) ,它充盈在树枝和树叶里 ,形成一个管道网。喷射萜烯能持续3至4秒钟 ,射出距离可达15厘米。该树就是采用这种方法来保护自己免受动物…  相似文献   

9.
一对龙这种虚幻的灵异动物的崇拜 ,在中国源远流长。汉民族很早就有所谓的”四灵”信仰。《礼记·礼运》记载 :“何谓四灵 ,麟、凤、龟、龙 ,谓之四灵 ,”据考证 ,这四种动物很可能是原始社会几个主要部族的图腾 ,图腾制度衰弱之后 ,它们就变成了人们畜养动物时的保护神。西汉时代 ,五行学说盛起 ,四灵信仰与之结合 ,四灵也就变成了镇守天地四方的神兽 ,称为 :东方苍龙、南方朱雀、西方白虎 (也有作“西方麒麟”的 )、北方玄武 (在龟的基础上加上了蛇的形象 ) ,四方神兽的观念后来被道教和中国化的佛教吸收改造 ,在民间影响很大。民间龙崇拜…  相似文献   

10.
对人类而言,乌鸦是最熟悉的鸟之一。它们给人的印象是:在都市中心随意丢下垃圾,有时还会袭击人,是一个真正的坏蛋。那么,要从哪些方面对“头脑聪明”的乌鸦生存的生态环境进行充分了解,并对它们采取什么样的对策才能解决呢?[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陶易 《寻根》2008,(1):23-27
在中国科举史上,一名考生(古称“举子”)如果接连考中乡试解元、会试会元、殿试状元的话,就被称为“连中三元”,这是极其难得和极其荣耀的事。那么自隋唐至清末约1300年的科举史上究竟出现过多少“三元及第”者呢?据清人王之春《椒生随笔》和朱彭寿《旧典备征》卷四的记载,连中“三元”的共有13人,他们是:  相似文献   

12.
狗·童年·山     
赵敏 《大理文化》2003,(3):31-32
世间那么多的动物,能被人类驯顺了,与人有缘分的也就那么有目有数的几种,想想也真是奇妙.可眼看着人类与家禽家畜的缘分也在日益尽绝了.随着社会的变迁,城市化趋向发展的加速,那些家禽家畜亦日益在城市生活里变得遥远和陌生了,我们只能在封闭的饲养场才能见到它们.人们就爱把天生的树木砍去,栽上人造的草皮和风景树;爱将天然俊美的动物往畸形古怪里催化,或者干脆驱而赶之,留一方冷铁而刺目的城市丛楼给自己后方才罢休.  相似文献   

13.
继英国“多莉羊”成功克隆之后 ,一批美国“杜奇鼠”又诞生了。它意味着人类有可能生出智商更高的婴儿 ,同时还有助于研制出治疗老年痴呆症的药物。这一科研成果引起世界轰动 ,欧美及港、台各大新闻媒体竞相报道。更值得一提的是 ,取得这项科研成果的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科学家钱卓是中国人。日前 ,美国《纽约时报》记者对他进行了采访。记者在钱卓的工作室里看到“杜奇鼠”在笼子里跑来跑去 ,看上去与普通的老鼠别无二致。它们经过一系列试验 ,轻而易举地战胜了竞争者 :在完成一些难度较大的动作 ,如发现潜入水下的平台时 ,这些新型动物比它们…  相似文献   

14.
鸭嘴兽、针鼹、笑翠鸟是2000年悉尼奥运会组委会确定的这一届奥运会吉祥物(见图片。左起:笑翠鸟“奥利”,鸭嘴兽“悉德”及针鼹“米勒”)。这三种动物是大洋洲的特产动物,也是澳大利亚特有的卡通角色,是澳大利亚人民喜爱的文化动物。设计者哈顿谈到设计初衷时说:“在国际上,澳大利亚考拉和袋鼠已家喻户晓,我们利用这个机会推出其他鲜为人知的动物。” 鸭嘴兽和外鼹是哺乳类中仅有的具有爬行动物特征、生殖和排泄由同一排泄孔出来的单孔动物。一般认为他们是自地球上有兽类以来即存在,而且一直延续下来的动物,是最原始的哺乳…  相似文献   

15.
张之洞的“守约”读书法,是为解决人生有限、书海无垠的矛盾而提出的。他曾提出过“以一为主,以余为辅”的读书主张。“守约”法则是在“选书”而读的基础上阅读重点的读书方法。它和“以一为主,以余为辅”读法相辅相成,殊途而同归,都是张之洞为提高阅读速度和效率而提出的重要  相似文献   

16.
“无为”思想在先秦时期的道、儒、法家的思想体系中都有表达,但意义不尽相同。如老子讲“无为而无不为”,孔子讲“其身正,不令而行”。由于孔子曾经向老子问礼,所以二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大致相同。他们分别是道家、儒家学术规范化的开创者,道、儒思想被后世认为一个是出世,一个是入世,那么他们的“无为”思想又有何差异?老子和孔子的思想体系都非常庞大,尽管《老子》只有五千言,《论语》也不过数万字,但它们却是中国以后的思想源头,并涉及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为了突出重点,我把他们的“无为”思想定位在政治和人生领域中来比较。一、政治…  相似文献   

17.
莫斯科马戏团的演员柳博芙·费多托娃和鲍里斯·费多托夫给自己的节目起了“野兽也能相好”这么个名称。当他们开始挑选动物进行训练时,他们的选择引起了有经验的同行们的惊奇。训练马儿普热瓦利斯基吗?根本无法把它套上车!羊驼胆子小,怎么能在令人目眩的弧光灯下和震耳欲聋的音乐声中把它们拉上场呢?斑马,鸵鸟,羚羊,骆驼,长颈鹿,袋鼠,矮马,野山羊,鹰……这些性格、习惯、本能和生存环境各异的动物和鸟儿多达  相似文献   

18.
《中庸》是《四书》中的一种,其中关于诚信有精到的记述。可能是受到战国时期儒家学派子思———孟子的影响,《中庸》认为,“诚者,天之道;诚之者,人之道也”。大意是说:向“诚”学习,使“诚”成为人的行为准则,使“诚”得到实现,这就是人道。《中庸》中论“人道”,大体上有四方面的内容:第一,天按照规则运行,人应该按规矩办事,不能随心所欲;规矩既含有法规,也包含道德规范。第二,天道不息(自然界不断运行,四季交替),相应于此,人道应当自强不息。第三,人要讲诚信,不自欺,不欺人,自尊、自信、自爱。第四,人不但要爱人,而且要爱万物(当然不包含…  相似文献   

19.
“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孟子·滕文公上》:"上有好者,下必有甚焉者矣。"值得人们深思。上面喜欢什么,下面自有人照着做。上面如果喜欢听好的,那么,下面肯定报喜不报忧。上面要求严格,那么下面往往不敢做假。因此各方面的负责人应当自律严格,带头遵守法制,...  相似文献   

20.
朱和双 《寻根》2011,(1):9-17
在中国民间,一直到今天仍流传着许多神奇的动物精怪,如“山魈”、“五通”、“独脚鬼”等,都是一些会隐身作怪的灵物。“山魈”来自中国古代的山精信仰,亦名“山鬼”,即六朝小说中常见的“山都”,其原型可能是狒狒一类的动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