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幻方,在我国也称纵横图,它的神奇特点吸引了无数人对它的痴迷。从我国古代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传说起,系统的对幻方作研究的第一人,当数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  相似文献   

2.
幻方,在我国也称纵横图,它的神奇特点吸引了无数人对它的痴迷。从我国古代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传说起,系统的对幻方作研究的第一人,当数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  相似文献   

3.
幻方,在我国也称纵横图,它的神奇特点吸引了无数人.从我国古代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传说起.系统地对幻方进行研究的第一人,当数我国宋代数学家杨辉.  相似文献   

4.
幻方,在我国也称纵横图,它的神奇特点吸引了无数人。从我国古代的"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的传说起,对幻方作系统研究的第一人,当数我国古代数学家——杨辉。杨辉,字谦光,钱塘(今杭州)人,我国南宋时期杰出的数学家,与秦九韶、李冶、朱世杰并称宋元四大数学家,他在我国古代数学史和数学教育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相似文献   

5.
对于图1,同学们或许眼生,可是将图1(b)数据化为图2的数字方阵后,你会脱口说出:“幻方!”据我国古代著名典籍《易经》记载,图1是当时河南洛阳的洛水河里的神龟背甲上的“洛书”.它的出现,标志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土地上,也滋生了幻方这一古老的数学问题.幻方是每一行、每一列以及对角线上的数字和都相等的数字方阵.这个数字和叫幻方常数,也称为幻和或幻数.只要你手勤,你会发现,每个幻方都有自己的幻方常数,由幻方的定义去试试,你能完成图3与图4两个幻方吗?对于像图2以及你刚完成的图3、图4这类每个数字都是自然数的幻方,同学…  相似文献   

6.
将1—9的连续9个正整数填入3×3的方格图形中(如图1),使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三数和都相等,通常将这个图形称为三阶幻方或魔方,我国古代又称为“九宫”图.因三阶幻方具有一些神奇的性质,从古至今,人们保持着对它的探究热情.  相似文献   

7.
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幻方是我国古代的“洛书”。洛书给出的形式为:用空心圈表示奇数,用实心圈表示偶数,则得如图1所示图形: 用现代符号表示即为如下三阶幻方:  相似文献   

8.
幻方的妙用     
幻方是数学界里的一朵奇葩,几千年的数学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都对幻方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都在研究它.“三阶幻方”如图1、“四阶幻方”如图2当数最古老的幻方.它的最大特征是行、列、对角线上的几个数之和都相等.我们正好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巧妙的去解决数学智力问题.下面举三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雪儿 《成长》2006,(7):72-73
说到九宫图,先要说到幻方。把一些有规律的数填在纵横格数都相等的正方形图内,使每一行、每一列和每一条对角线上各个数之和都相等。这样的方阵图叫做幻方。相信在中国念书的人孩提时代都做过这类的数学题目。而幻方又分为奇数阶幻方和偶数阶幻方,  相似文献   

10.
相传在我国古代,大禹治水时,在洛水里浮出一只神龟,神龟的背上有九种花纹(如图1),后人称之为洛书。洛书实际上是一个标准的三阶幻方。  相似文献   

11.
本文阐述了中国古代纵横图与西方拉丁方间的关系及幻方与拉丁方的关系  相似文献   

12.
相传在我国古代,大禹治水时,在洛水里浮出一只神龟,神龟的背上有九种花纹(如图1),后人称之为“洛书”。“洛书”实际上是一个标准的三阶幻方。  相似文献   

13.
高次幻方群     
高次幻方群李成瑞(甘肃省临洮县太石镇李家湾730514)本方提出并解决“高次幻方群”这个幻方中的新问题.我们已知,连续数1—n2能构成一个n阶幻方.它的每行、每列及每条对角线上的n个数之和是值为nx的定数.这个定数称作“幻方值”.如图1是个4阶幻方,...  相似文献   

14.
有趣的洛书     
中国古代的洛书是用黑白点画成的方阵,如图1所示:白点表示奇数,黑点表示偶数。这个方阵的纵行、横行、对角线上三个数的和都等于15。传说这是洛水(由陕北流向潼关的河)里爬出的一只神龟背上的一幅图画。我们的祖先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创造出这样富有数学机理的图形是难能可贵的。它是世界上研究幻方的最早的资料。我们把图1中的那些点用数字写出来,就是图2所列的幻方。幻方的对称性曾经引起了古人的兴趣,也启发今人去探讨它。如果从数字的加法和乘法上去观察这个幻方,还能发现很多的对称关系隐藏其中。古人之所以神化洛书,可能就是因为他们…  相似文献   

15.
幻方的妙用     
幻方是数学界里的一朵奇葩,几千年的数学历史长河中,人们一直都对幻方有着浓厚的兴趣,一直都在研究它."三阶幻方"如图1、"四阶幻方"如图2当数最古老的幻方.它的最大特征是行、列、对角线上的几个数之和都相等.我们正好利用这一特点,可以巧妙的去解决数学智力问题.下面举三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6.
回忆五、六十年以前就有同事问我:“为什么你的每个记事本上都画些同样的数字与标记?”其实那是一个幻方图(见下图),图中带数的图就是幻方,它是由自然数1-16布局而成的.它的每行、每列中各数之和都等于34.其它的图则表明分布在该幻方中不同位置的4个数之和都等于34.这个幻方所表现出的奇妙的性质,使我很感兴趣,所以每用完一个记事本总喜欢把它抄录下来.那时对幻方的制作一无所知,但对它的对角线上各数相加不能得34感到非常遗憾,后来才知道这只是一个半幻方.1975年起我订阅了《科学普及》杂志(科学画报前身),其中常有介绍幻方的文章,这样就逐步得以入门.  相似文献   

17.
幻方在我国古代叫纵横图,是由一些连续的整数组成一个满足一定条件的数表。本文以构造的方法证明幻方的存在性.定义1:整数 k~n~2+k-1按某种方法排成1个n×n 矩阵.若矩阵的每行、每列、及两对角线的 n 个数之和均相等,称该矩阵为 k~n 幻方矩阵、或 k~n 幻方.特别、当k=1时称为 n 阶幻方矩阵,或是 n 阶幻方.其每行(列)的 n 数之和称为幻方的和,记为 Sn.由于任何一个 k~n 幻方总可以写成一个 n 阶幻方与(k-1)乘元素为1的方阵之和.所以在本文中只讨论 n 阶幻方.由定义可知,一个 n 阶幻方,其行与行之间、列与列之间的无互不相同,且和相等.因此  相似文献   

18.
制作三阶幻方的通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4年第8期刊登了孙宏安老师《幻方》一文介绍了三阶幻方:……宋代数学家和数学教育家杨辉指出了三阶幻方(即九宫图)的制作方法:“九子斜排,上下对易,左右相更,四维挺出.”这是中国古代数学的成就之一.但是,这一制作三阶幻方的方法有很大的局限性.若所给的9个数不是某等差数列连续的9项则往往不会成功.例如:用3、8、10、13、15、17、20、22、27制作一个三阶幻方.运用“九子斜排,上下对易,左右相更,四维挺出”的方法就不会成功。  相似文献   

19.
丁学明 《成长》2007,(10):42-43
“幻方”是数学世界中的一朵奇葩,吸引了无数人对它的痴迷。在“幻方”世界中,人们主要研究的是正方形幻方的填法,对其他形状的研究涉及较少。其中有一个“六角形”幻方的填法值得我们了解,因为这个幻方用了52年的时间才与世人见面。[第一段]  相似文献   

20.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七年级上)多次引人了方阵图—幻方. 例如,将一8,一6,一4,一2,o,2,4,6,8这9个数填人图l一一一一11一︸一一夕白一一一一图一9一5一1一图的9个空格中,使得每行、每列、每条斜对角线上3个数相加均为0. 这类填数问题,内涵丰富,灵活多样,趣味性强,引人人胜一般,称它为三阶幻方.在我国远古时代,大禹治水时,便发现了“河图”,汉代的徐岳则称之为“九宫算”:九宫者,二、四为肩,六、八为足,左七右三,戴九履一(图2). 到现在,人们已将三阶幻方给出一般的定义:在3 X3的方阵图中,每行、每列、每条对角线上3个数的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