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TIMSS是由国际教育成就评价协会发起和组织的国际教育评价研究和评测活动。新公布的TIMSS 2011科学测评框架主要由内容维度、认知维度和科学探究维度三个部分组成,相对于TIMSS 2007科学测评框架,它有了一些新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TIMSS测评的新趋势,对我国基础教育科学课程评价改革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2.
姚霞 《考试研究》2013,(2):53-63
本文在分析PISA、TIMSS和NEAP三项国际学生科学素养测评现状的基础上,提出对我国科学素养测评的启示:1.明确测评目标和测试框架,在深入研究课程教材的基础上设计恰当的试题;2.根据测评目标,采用科学的测评方法和工具;3.多维度收集学生学业成绩信息,进行合理解释。  相似文献   

3.
如何测量技术素养是技术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PISA、NAEP、TIMSS是当今素养测评领域的权威代表,本文基于对这三种科学与技术素养测评框架的理念内涵和应用效果的详细分析,提炼现有国际技术素养测评框架的总体设计理念和实施方法,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适合我国中小学阶段使用的技术素养测评工具。基于大样本量的试测结果显示,测评工具的主要维度"技术知识""技术能力""技术情感与态度"具有可接受至较高程度的信度和效度。  相似文献   

4.
国际数学和科学趋势研究(The Trends in International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Study,简称TIMSS)是当前国际上比较著名的学生学业评价项目之一。TIMSS测评由背景问卷和测试题目两部分组成,其在科学认知维度方面呈现三个认知水平。本文以TIMSS2007中的一些试题为例,分析TIMSS测试题目的特点,并认为TIMSS对我国科学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具备如下启示:科学课程的学生学业评价应当发挥评价的监测与导向功能,应关注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应当以心理测量学为指导。  相似文献   

5.
作为大型国际评价项目.TIMSS具有较成熟、完善的评价框架.因此研究TIMSS评价框架的变化趋势,能够为我国数学教育评价提供一定的启示.为此,该文从认知和内容两个维度,对TIMSS2003和TIMSS2007的数学评价框架进行了分析,经研究发现,TIMSS重视内容的基础性,内容的实用性、学生的基本认知能力,学生的数学化能力.这对我国数学教育评价提供了几点启示:我国数学教育评价应继续关注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关注学生的发展,避免被功利化.  相似文献   

6.
TIMSS是目前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国际比较教育研究项目之一,TIMSS2007评价框架是正在实施的TIMSS2007的评价基础,其中TIMSS2007数学框架中详细阐述在四年级和八年级测试中涉及的主要内容,反映了开展大规模数学比较性评价的最先进的思想,对我国的数学教育改革富有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7.
在国际学业成绩测评发展史上,TIMSS是最有代表性的评估项目之一,其测试结果引起了世界各国的广泛重视.新加坡重视对学生科学素养的培养,其四年级学生在2007年TIMSS科学测评中名列前茅.本文主要聚焦新加坡四年级学生的科学成绩表现,探析影响学生科学成绩的因素,发现家庭教育资源、学校教育资源等外部因素及态度和自信心等内部因素对学生科学成绩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TIMSS和NAEP作为国际上大规模学生评价的典型测评,其成熟的运作体系对我国的数学素养评估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本研究从内容框架、认知领域、试题类型与分布、试题评分四大方面对两个数学测评框架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TIMSS和NAEP在内容分布、认知水平分类、试题类型与分布和主观题的评价方式上均高度相似,但NAEP所体现的内容深度更高、试题类型更丰富.  相似文献   

9.
基础教育质量测评是热点问题,研究国际主要的学业测评项目的新趋向对我国的科学教育与测评具有借鉴意义。对现行的国际两大测评项目PISA与TIMSS近几次的科学测评的框架以及框架中的重要指标进行比较分析,研究发现国际基础教育科学学业测评呈现新的趋向:更注重融入真实的情景;更关注科学实践的测评;知识的分类及水平更系统。  相似文献   

10.
学习进阶不仅能反映学生能力发展的轨迹,还可以细致地揭示学习进程与认知路径,其测评工具的开发备受关注。立足学习进阶理论开发初中生科学能力测评工具,探索其科学能力发展路径,包括建构初中生科学能力进阶的理论框架、基于IRT理论组建测试题目、采用Rasch模型检验测评工具信效度、验证科学能力进阶预设四个步骤。结果表明,初中生科学能力的学习进阶理论假设与初中生能力发展水平基本相符,基于学习进阶理论开发的测评工具能够为了解学生能力发展和改进教学提供更多参考信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