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儿子读小学五年级时,跟以往一样,我又要给他买一本数学练习册。可是来到新华书店时,发现练习册只有六年级的,五年级的还没有到货。怎么办呢?既然来了,就不能空手而归,我就先给他买一本六年级的吧,反正明年读六年级时可以用。  相似文献   

2.
张娟 《早期教育》2000,(12):13-13
一天下午,儿子从幼儿园回来.我如往常一样教儿子如何整理小书包,突然发现儿子音乐书的前几页被拦腰撕坏。我刚问:“这是怎么一回事?”儿子就“哇”地大哭起来。原来.同伴硬要看他带去的连环画《黑猫警长》,他不给,同伴就把他放在桌上的音乐书撕了。听到这里.孩子的爸爸顿时气由心生,对儿子吼道:“你咋这么呆.由着人把你的书给撕了!明天.你到幼儿园趁他不注意,也把他的书撕了。”  相似文献   

3.
儿子玩折纸     
学着折因为学的专业是幼师,我经常折纸。儿子耳濡目染,也经常折纸玩。儿子刚读小班时,一次,他无意中把家里一本关于折纸的书翻了出来,看到书中奇怪的符号,就问我:“妈妈,这是什么书?”我说:“折纸的。”他马上来劲了:“我要折。”我便示范折给他看,并告诉他什么符号该怎样折,儿子学得很认真,每折好一样东西,就笑眯眯的,满足得不得了。尝到折纸的甜头后,每天晚上儿子都要学折纸,从简单的叠被子、折杯子,到后来折些较复杂的小动物,久而久之,不用我示范,他自己也能看懂符号和步骤图,会独立操作了。于是我对他说:“儿子,不论做什么事,只要你肯学…  相似文献   

4.
那是周末、我想出一个特别的玩法——和儿子一起编一本图文并茂的书来。儿子高兴地答应了。我让他从自己的玩具里面找出喜欢的角包,又和他讨论谁是主人公,故事起个什幺名字,儿子很快给了我答案。我启发他用乐高积木给故事情节布置场景,由他来构思,  相似文献   

5.
我的孩子路遥,在南通县实验小学二年级读书。他天真活泼,我很喜欢他,但他很不爱护书籍簿本。上一学期将结结束的时候,他的书已象字纸篓里的废纸一样了。这一学期开学才两周,倒又把新书的面儿撕掉了;过几天书本子几乎成了画册,他用各种颜色的蜡笔在上乱涂,真是“五彩缤纷”,有几处还用脚刀挖了几个“窟窿”,至于书角早已卷得不像样了,真是书不成书,字不成字。我很生气地现责问他说:“你怎么又把书本子弄成这个样子啦!”他却满有理由地说:“有的同学还不如我哩!”这时我的心里确有些火辣辣的,大声问道:“你为什么不向好同学学习,而老是向他们看齐?”他很不服气地噘着嘴说“好同学也是这样的。”  相似文献   

6.
儿子上小学三年级了,这一阶段,他迷上了一种玩具。事情是这样的:我给儿子订阅了《米老鼠》杂志,在去年的一期杂志上,儿子无意中看到了一则乐高生化系列拼装玩具的广告,就嚷嚷着让我给他买。一开始我不打算给他买,因为我觉得这和他以前玩儿的拼装赛车没有什么两样,到头来还不是玩儿够了就丢在了一边,但经不住儿子的软磨硬泡,我心一软,还是去商店花了88元给他买了一个。儿子拿到了玩具,饭也顾不上吃,专心致志地组装起来。我发现儿子真不愧是玩具高手,照着图纸,三下五除二就组装了一个。接下来的几天时间里,他把玩具装了又拆,拆了又装,哼着小曲…  相似文献   

7.
常听见周围的朋友抱怨孩子读书不用功,家长要监督,陪“公子”渎书。我感到十分奇怪,我怎么就没有在儿子学习上花多少时间呢!想一想,从他上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即将毕业,十六年寒窗,中间也和别人一样过五关斩  相似文献   

8.
儿子上小学二年级了,吵着要我给他买书。儿子喜欢读书,这是好事,我很高兴。于是,利用星期天,我骑车带着儿子去了县新华书店。书店里书海茫茫,买什么书呢?我想,一些大作家、成功人士从小大多是从文学读物启蒙的。于是我凭着经验,专拣文学一类的书籍买,可他眨巴着眼,摇摇头:“不要!”我又把科普类的书籍向他介绍,他似听非听,也不想买。我又给他买儿童数学英语什么的,他还是两个字:不要。这下我可有点急了,  相似文献   

9.
李琛坐在我对面,一边翻着手机,一边看着正在化妆的妻子,以及默默在旁边独自溜达的儿子.李琛说儿子现在有点不高兴,如果面部表情打开了特别活泼和可爱,眼睛也有神.于是他找出一张他给儿子抢拍的相片给我看,果然如他所言. 聊起儿子虽然他还保持着一种多年习惯的淡定,但言语之间那种父亲的关爱浓厚成了一杯研磨的咖啡,味道很深,和他这个人一样. 他的微博里曾经洋溢着一种喜悦:儿子开始换牙了!我遵照家里老人们的说法去做了:把孩子的上牙埋在地底下,下牙扔到房顶上!  相似文献   

10.
百战百胜     
斯托克看到自己的儿子与邻居的强壮的小孩角力,就鼓励他说:"加把油!赢了我给你5毛钱。"后来,儿子回家告诉爸爸他果然赢了,斯托克便给了他5毛钱。以后儿子又胜了几次,斯托克照样每次都给5毛。但斯托克思考再三,总觉得儿子敌不过邻居的孩子,所以又  相似文献   

11.
曹中原 《师道》2003,(12):47
儿子6岁时,整天东奔西忙,像条泥鳅,屋里屋外溜来溜去,真惹人喜欢。但也有令人气恼的时候:我的一些小物品如橡皮擦、小剪刀之类经常会不翼而飞。一问儿子,他忽闪着眼睛,立刻就像变戏法似的给我找出来了,令人哭笑不得。不仅如此,他的一些玩具、小人书等也常常东扔西放,因而侵占了不少我那有限的“领地”。虽然我多次告诫过他:放东西要有固定的地方。他当面唯唯诺诺,可过不了一会儿就把我的教诲一古脑儿忘到了九霄云外,依然我行我素,真拿他没办法!一天,我忽然闪过这样一个念头:何不给儿子一块“小天地”,由他“经营”,以培养他的生活自理能力?…  相似文献   

12.
林希 《神州学人》2000,(9):30-32
自从搬家以后,我就和儿子约好,不随便进入各自的房间。如果我要进他的房间,需先敲门,反过来一样。我觉得孩子大了,应该尊重他的隐私权。我从不翻孩子的书包,也不查孩子的日记。我相信,他什么话都会对我说的。 儿子也就不乱闯我们的房间。 丈夫就不一样了,他经常冲进儿子的房间检查儿子的功课,稍不满意便“大喊大叫地像打雷”,他不喜欢儿子整天坐在书桌前,他要儿子多到室外去活动。 可惜这里不像Tegel有那么多活动的游乐场,儿子在这儿又还没有朋友,他更喜欢放学后留在Tegel和马提亚斯他们一起踢球。 然而儿子的体育成…  相似文献   

13.
前年,我但任六年级班主任兼中队辅导员,这一班的学生天真活泼,惹人喜爱,可就是他们着课外书的事情使我非常苦恼。看课外书也成了坏事吗?可不是!他们弄到一本小人书,课间看,上课在桌缝里看,回家在路上看。有个叫陈洪生的小朋友,经常不知从哪里搞到那么多小人书,自己看了又借给人看,发生在他身上的纠纷最多了,不是人向他要租书的钱,就是他向人要书,几乎没有一天不发生这类事情。面对这个情况,我不能不采取措施了。我先是向他们讲了一番大道理,要他们不看小人书。这样讲了之后,好了两天。第三天,又依然如故了!怎么办呢?我在一怒之下,宣布小人书为“禁书”,申明发现了立即没收。全班没收了几十本书,堆了一堆,过不几天,同一类的书又有了,而且还增加了几本新的。我给一连串  相似文献   

14.
儿子上中学两年了,我却从没参加过儿子的家长会。每次我要去,儿子都会找出各种理由搪塞,请其他亲戚代我参加。儿子成绩不错,平时表现也尚可,对这件事我没多想,以为儿子只是任性。那天,儿子早上走得匆忙,忘记了带语文课本,我发现后就赶紧骑车给他送到学校。费了一番周折,我才打听到儿子的教室,赶到那儿,他们正巧下课。我将儿子从教室里喊出,把书交到他手上,正打算叮嘱一番,儿子却冲我发起火来:“谁要你来送书?没书我不知道借吗?”我正莫名其妙,旁边围上来看热闹的同学起哄了:“明明是一脸麻子,还说他老爸长得像电影明星!”我这才知道,儿子一…  相似文献   

15.
我自幼喜欢历史源于家庭和初中母校。我父亲是一位仅念过两年私塾的农民,但他就凭这点墨水能够读懂《杨家将》、《三侠剑》、《绿牡丹》等古典小说。至今还记得,儿时的我常趁他不在时偷看书里的插图,书里的古装人物画颇引我好奇。我初中的母校就坐落在北京周口店龙骨山脚下,我经常和同学到山顶洞遗址去玩。面对琳琅满目的石器、骨器、装饰品等,我充满了好奇心:这些东西是怎样制作的?怎样佩戴?当时教我们历史的老师是个少见的讲课天才,他讲历史能让全班的学生听得发呆,听他的课真是一种享受。这些使我在不知不觉中喜爱上了历史。我从小学到初…  相似文献   

16.
亲爱的家长们:大家好!我想给你们讲一个发生在我和儿子间的一件事。希望不要像我一样给孩子幼小的心灵造成伤害儿子上小学六年级,身体壮实,虎头虎脑,刚过完十二周岁的他,个子却已经超过了我。我喜欢和他没大没小地打闹,他带给我们一家无穷的快乐,可我却在儿子的一次考试后深深地伤害了他。那天中午,我和妻刚做好饭儿子从门外蹦了回来:"数学考我们班第二!""考了多少分,那么高兴?"我截住儿子问。"88分。"儿子说。"88分还那么高兴,我听一个老师说,人家别的班90多分的多着呢!"  相似文献   

17.
在很久很久以前,卷柏这种植物是不会走路的,因此,卷柏会经常枯死。有一次,一棵快要死的老卷柏对儿子小卷柏说:“儿子,你要学会走路啊!如果你学会了走路,就不愁没水喝了。”说完,老卷柏就命丧黄泉。小卷柏十分伤心,但从此,小卷柏每天都在想怎么才能走路呢?可是,他怎么想也想不出来。小卷柏没有灰心,他给城里的植物图书馆打了一个电话,要借一本《植物怎样走路》的书,图书管理员“吃人花”说:“好的,我马上派人送来!”说完他对“吃人树”说:“哥哥,在非洲有一种叫卷柏的植物,要借一本《植物怎样走路》的书,你叫人给他送去吧!”“吃人树”就把图…  相似文献   

18.
正写字好有什么用?又不能当饭吃!我这样跟父亲顶嘴,他气得要死,说:我没有你这样的女儿!太丢脸了!从小我的字就写得难看,但我父亲不一样,他是个书法家,还经常给我讲他当年学写字的事迹激励我。壹父亲的老家在陕西岐山,1952年出生的父亲早年赶上自然灾害,劳动力都吃不饱,谁还管孩子?俗话说"半大小子吃死老子",父亲总觉得饿,但是家里也确实困难。怎么办呢?就去给红白事帮忙,混顿饱饭。  相似文献   

19.
汪凤莲 《教育文汇》2010,(10):50-51
新居已装潢好,择日搬家,我异常兴奋。在收拾书时,腰酸了,站起身,随手拿起一本《生活中的毛泽东》翻了起来。这一翻,我好像坐上时空快车,回到了十年前的岁月。那时,儿子还在上小学,每天做完作业就玩,我无奈地称他为“皮猴子”。小学快毕业那年,儿子进入青春发育期了。我想,不能任其发展下去,该给他寻找一个榜样,因为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  相似文献   

20.
移民到日本后,我送儿子去了龟山小学。第一天下午,校车把儿子送到了离家最近的站点。刚下车,儿子就直冲过来,扑进我怀里,死死地抱住了我。我也紧抱着他,感受着他对我的依恋和爱。儿子还真是个孩子呢,只离开一天,就想我想得这么厉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