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在我国高职院校教育体系中,公共艺术教育有着重要地位,其教育不仅可以开发学生们的的想象力和创造能力,还可以有效提升学生们的发散性思维,使得学生们在理论知识学习中提升自身艺术鉴赏水平和艺术文化素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在高职院校开展公共艺术教育,是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的基本条件。本文以公共艺术教育对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为导向,围绕如何开展公共艺术教育的方法和措施展开讨论研究。  相似文献   

2.
创造性是人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 ,创造能力不仅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 ,还表现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艺术教育的重要目标之一就是使人在参与、体验的过程中变得更富有想象力、创造力 ,它在培养人的创造能力方面具有特殊的作用。在以前的音乐教学实践活动中 ,教学模式死气沉沉 ,孩子总是围绕教师的指挥棒转 ,教师进行简单地知识灌输 ,幼儿被动地接受 ,这样 ,幼儿的主动性和创造思维被忽视了。陈鹤琴先生曾倡导 :“凡是儿童能自己做的就让他自己做 ;凡是儿童能自己想的就鼓励儿童自己去发现自己的世…  相似文献   

3.
艺术美育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捷  尹萍 《高教探索》2012,(1):79-83
胡锦涛总书记在清华大学百年校庆的重要讲话中明确提出高等教育是“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的重要基础”, “创新人才的培养离不开美育”.作为实施美育主要途径的艺术教育,在以培养“顶尖人才”、 “世界最优秀的科学家”、 “领袖人才”、 “杰出人才”和“创新人才”为目标,实现《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的系统工程中,将进一步发挥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本文旨在论述艺术美育与高层次创新人才的培养有着密切的关系.艺术美育主要作用于人的感性层面、情感层面和无意识层面,并引发人的创造潜能;艺术美育不仅陶冶人的情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更重要的是培养和提高人的感性素质——直觉、想象力与灵感等高层次创新人才所必备的素质.  相似文献   

4.
涂柏 《课外阅读》2011,(7):248-249
《音乐课程标准》指出:创造是艺术乃至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艺术教育功能和价值的重体现。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思维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觉、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的意义。音乐创作是包含在其中的。  相似文献   

5.
王栋 《文教资料》2009,(30):100-102
艺术和科学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艺术教育在培养复合型创新型人才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艺术教育有助于开发右脑、情商,培养和发展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从而提高人的创造能力,在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过程中,艺术教育是提升工科复合型人才思想素质的重要途径,是工科复合型人才科学思维养成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工科复合型人才创新能力的重要路径。也是工科院校实现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融合的主要渠道,因此,工科院校要实现培养有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必须重视艺术教育的作用。  相似文献   

6.
素质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提高创新能力。艺术和科学是相通的,是相互渗透、相互作用的。艺术教育在培养创造性人才中具有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它有助于开发右脑、情商,培养和发展人的形象思维能力和想象力,从而提高人的创造能力。  相似文献   

7.
张晓玲 《文教资料》2013,(16):71-72
儿童创造力的发展与培养,是当今世界各国研究者高度重视的课题,这不仅因为儿童的创造力是其认识、智慧发展中最重要的方面,与其人格的健康发展密切相关,更重要的是新一代创造潜能是一个国家、民族最宝贵的资源与财富,是未来的生产力。幼儿教育在培养民族创新精神和创造性人才方面同样肩负着重要的使命。作为最富于创造性的艺术,音乐活动是开发培育幼儿想象力及创造力的一种有效载体,它既是一种视觉艺术又是一种听觉艺术,更以其丰富多彩的形式———唱歌、韵律活动、音乐游戏、打击乐及音乐欣赏等历来受到幼儿的青睐,具备创造性特征。  相似文献   

8.
王茜 《成才之路》2009,(21):26-27
创新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是人类文明的源泉。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21世纪的学生应具备创新的意识、胆识和良好的创新意志品质。创新教育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在素质教育中艺术教育发挥着重要作用。艺术的生命在于创新.创造性是人的主体性发展的最高表现。创造力不仅表现为具有强烈的创新意识。而且表现为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敏锐的直觉、创造性的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9.
高职院校以培养具有职业素养、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的应用型人才为办学宗旨,以满足社会各行各业的专业需求。其中,音乐学科本着培养学生的艺术素养、专业技能、职业就业能力和综合素质的教学目标,为学生成为具备音乐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综合性人才打下基础。为实现此目标,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艺术素养至关重要。基于此,详细分析了审美教育的融入对高职院校音乐教学的价值,并提出了可行性策略,以促进学生审美能力的全面提升,满足现代社会对综合型音乐人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0.
文化艺术素养在人的成长发展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它以其独特的内涵和魅力能够丰富人的知识,陶冶人的情操,提升人的修养,塑造人的完美品格,激发人们向上向善的正能量,特别是在知识经济和信息时代的大背景下,人文艺术素养还能培养人的创新意识和创造精神,对人的学习、生活和工作起着积极的引领作用。对于艺术专业青年学生来讲,创新能力是其个人能力、素质和文化知识积淀的综合体现。面对当今日趋激烈的职场竞争,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基础,良好的艺术素养和独具特色的创新思维,对青年学生人才的健康成长和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学校及其有关部门要适应形势变化的需求,加大对学生人文艺术素养的教育力度,为学生创新意识和创造性思维的开发及创造能力的提升创造良好的环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