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马踏匈奴     
裴培 《寻根》2004,(6):14-15
在长安瞻仰茂陵石刻的时候,关中暑气缭绕的天空中正低浮着一层淡淡的青云,清风从渭水上习习生起,轻轻摇撼着一片苍葱的五陵原。我伫立在西汉大司马霍去病的墓前,仰头是祁连山一样高大的封土,身侧是一片鱼翔浅底的清池。微风吹得陵园中的竹叶簌簌作响,野花淡淡的香气也随风传来。此时游人不多,四周异常的宁静。“马踏匈奴”的石雕就在我面前的亭子中茕茕孑立,默然与我对视着。我不止一次在图片中见到过马踏匈奴,也不止一次想像过亲眼见到它时的情景;但此时此刻它离我只有咫尺之遥,我却仍觉得有千万里之远。在我心中,马踏匈奴是一个幽深的梦幻…  相似文献   

2.
月亮花     
在我没有见到月亮花之前,我是通过一段优美柔婉的文字来幻想它的:"有一种不起眼的奇特的小花儿,它夜间开放,黎明消失,人称月亮花."我以为只要是带上了月华莹洁的物,它就具有着某种神秘的灵性,更何况它是一种花呢?并且这花儿一生只开一次,但就是为这唯一一次的开放,它却拼尽终生的美丽来装点夜色,以一夜的生命开出了终生的辉煌.因此,我特别地向往它.  相似文献   

3.
五年前沈继光要我为他关于老北京的摄影集作序,记得当时没有过多的犹豫便答应了,尽管这在我,近于破戒;这次当着而对他和他的伙伴的四大册新作,我却迟疑了.我被呈现在我自己面前的巨大工程所震慑.为这样的艺术劳作成果作序,我担心自己的文字难以胜任.  相似文献   

4.
我迫不及待地与朋友们分享刚刚吃到的一种美食:墨西哥辣肉酱炖豆.我不知道它是不是源自墨西哥,当然这并不重要.当祖父把它端到我面前时,我并没有感觉它好吃,甚至觉得糟糕透了——简直像一团烂泥.不过,在尝了一口之后,我马上改变了看法,毫不夸张地说,我认为这是我吃过的最美味的食物.  相似文献   

5.
敬爱的编辑部的工作人员:你们好!我是一名大二的英语师范专业的学生,从小对英语的酷爱,使我与它结下了不解之缘。进入大学,不断地灌输专业知识,使我觉得自己成了只进却不出或者出得很少的机器。本身就生活在一个汉语占“统治”地位的环境中,又脱离了一种大千世界的联系,英语仅仅在课堂上、课后的闲谈和一些影视音像作品中。在那里我才真正感到自己是一个英语师范专业的学生。哎,真有所谓“英雄无用武之地”的伤感。而我开始接触贵刊时,我仿佛找到了一位久别重逢的知己,是那样的熟悉,那样的亲切。遨游在贵刊中,领略世界方方面面,真使自己这只…  相似文献   

6.
正马曜老先生已经离开我们十二年了。一直以来,我都想写一点文字怀念马曜先生,只恐于自己才疏学浅,迟迟不敢下笔。最近,偶然的机会,有幸认识了马荣邦先生。马先生是马曜先生的堂侄,虽已退休多年,却老当益壮,一直忙于马氏家族文史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他告诉我,准备出版《纪念马曜教授逝世十二周年文集》,要我写篇文章。马先生之嘱,我欣然应允了。其实,在中学时代,我就听说马曜先生的大名了。我高中老友玉山  相似文献   

7.
一九一一年,在一个小县城里边,我生在一个小地主的家里。那县城差不多就是中国的最东最北部──黑龙江省──所以一年之中,倒有四个月飘着白雪。父亲常常为着贪婪而失掉了人性。他对待仆人,对待自己的儿女,以及对待我的祖父都是同样的吝啬而疏远,甚至于无情。有一次,为着房屋租金的事情,父亲把房客的全套的马车赶了过来。房客的家属们哭着,诉说着,向着我的祖父跪了下来,于是祖父把两匹棕色的马从车上解下了还了回去。为着这两匹马,父亲向祖父起着终夜的争吵。“两匹马,咱们是不算什么的,穷人,这两匹马就是命根。”祖父这样说…  相似文献   

8.
狮子——马克思:“你把我看作蚂蚁,但是有一天我会成为狮子的。”山泉——恩格斯:“一股汹涌的泉流,呼啸着独自奔出山谷。松树在他面前轰然倒下,它就这样给自己冲出一条大道。我也将和这股山泉一样,给自己开辟一条道路。”蚕——居里夫人:“那些蚕细心地工作着,不懈不怠,令我大受感动,看着它们,我觉得自己跟它们是异物同类……”蜡烛——法拉第:“像蜡烛为人们照亮那样,有一分热,发一分光,忠诚而踏实地为人类伟大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火炬——萧伯纳:“人生不是一支短短的蜡烛,而是一支由我们暂时举着的火炬,我们一定要…  相似文献   

9.
徐强 《寻根》2005,(6):108-113
小鸟怀着热烈的希望展翅想向天空飞去,但是一下子就碰着铁丝网落了下来。这时我才知道,自己并不是在自由的天空下面,却被人关在一个铁丝笼里。家庭如今换上了一个面目,它就是阻碍我飞翔的囚笼。[编者按]  相似文献   

10.
巴陵 《大理文化》2005,(1):17-18
我并不是要故弄玄虚地选择"灵魂"这个让人沉重的词汇来表达阅读李智红散文后的感受,但是,我确实难以找到更加合适的另一个词替代它.虽然想写一点阅读李智红先生散文感受的想法很有些时日了,却一直很难动笔.一则担心自己的水平太低,不能正确地解读他丰富的文章内涵;二则是我认为不管是深刻还是浮浅的思想,一旦说出来就变得滑稽了.是故,始终犹豫不决.今天,在很多朋友多次热情的鼓励和热切的支持下,现就李智红先生的散文,谈一点个人阅读后的体会和感受.  相似文献   

11.
在我面前呈放着的是一部名副其实的煌煌巨著--共有340万文字、40,000多条词条、3000多幅照片的<20世纪四川全纪录>(四川人民出版社2004年3月版).但是它却一点也不让人感到体大庞杂,而是让人爱不释手,因为它首创,因为它丰富,因为它准确,因为它精彩,因为它实用,因为它按年按月按日用一条条经过梳理的资料、一张张极为珍贵的照片如实地记录了曾经长期位居我国第一大省的四川省的一百年.  相似文献   

12.
原始时代的马文化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因为年代久远,考察起来极为不便.但人类既然很早就与马发生了关系,总会留下一些蛛丝"马迹".中国各地广为存在的原始岩画,就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考察古代马文化的重要线索.原始岩画是人类童年的产物,是初民社会生活的形象反映.翻开原始岩画这一人类最初的艺术画卷,可探寻到丰富多彩的马文化的印记.  相似文献   

13.
安建雄 《大理文化》2010,(11):49-51
山茶花我的故乡在深山腹地。那里,有一片谦和美丽的山茶,总是灿烂在我的记忆深处。从小就喜欢山茶花,喜欢它的平静和从容,更喜欢它的耐寒和谦和。每年的春节前后,正是风干物燥之时,许许多多的野花还懒洋洋地沉浸在往年的旧梦之中,山茶却已经在寒风中悄然吐蕾、绽放,即使没有一个观众,它也在蓝天之下不卑不亢地展示自己的美丽。它那么平静,那么从  相似文献   

14.
马治权的一幅很大的书法作品悬挂于我家的客厅。我的家来人多,三教九流都有。凡客人来我就说——书法同别的艺术一样都透着时代的影子,现在的书法大多奇怪,这是必然的。但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所追求的东西,我们在生活中被浮躁的情绪骚乱得太多太久,渴望高尚与平和,而书艺上,也正需要一种清正之气。正是基于这般的认识,当我在偶然的机会里看到了马治权的作品,就十分兴奋,第一回主动向他索要,索要了又高悬客厅。我家的客厅从来不挂他人书法作品的,挂了马治权的字,每日一抬头即见,它给我总体的感觉是静温。我家的房子小,生活芜杂…  相似文献   

15.
县委后院     
报社草创的时候,县委办把我们的办公地点分在了后院. 那是一间废弃多年的食堂,破旧、低矮、猥琐.我第一次像一个装模作样的评判者,无可奈何地站到它面前的时候,它正像石头一样的沉默着,黯淡地龟缩在后院的拐角.  相似文献   

16.
邱澎 《大理文化》2022,(1):41-46
这是一个彰显个性的时代,一部手机就可以把自己想展现的"诗与远方"呈现.它们往往是美丽的风景、赏心悦目的花朵、一望无垠的天空、激情澎湃的大海以及对未来的美好憧憬.不知是先有"诗与远方"还是先有追求、爱恋、美好.不管怎样,我始终觉得这样的"诗与远方"对于别人而言是能轻而易举得到的,但它却离我很遥远.我的"诗与远方"是夹杂在...  相似文献   

17.
剃头记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有什么事难办,就说这个头难剃.自己有难办的事,就说自己的头还得别人来剃.那时,乡间俗语,理发不叫理发,叫剃头.理发匠就叫“剃头匠”.乡村里没有专门的剃头匠,县城里才有.县城里的理发匠还有个古怪的名字,叫“待诏”(直到今天我也没有弄明白“待诏”这个称谓的由来),理发铺就叫“待诏铺”.村里一般没有谁会为剃个头跑一趟县城.进待诏铺花钱不说舍不得,这一去一来大半天,耽搁了田里的庄稼活计.反正一两个月,你就得剃一次头,是家庭生活一项必不可少的活动,大多都是邻里互相帮助解决,或是自家一个给一个剃.小孩子头发太长,就会有人嘲笑说“像个小毛贼”,说得很难听的.  相似文献   

18.
夜走同安     
倘若不是因为填写履历表,表上又有“籍贯”这一栏目,大约我是永远不会知道有“同安”这个地方.就算是已经无数次地填写籍贯:福建同安,同安于我依然是陌生和隔膜的.在我看来,它依然是遥远而又偏僻.祖父在童年的时候.便跟随曾祖母漂洋过海,连父亲都从未涉足过它.我甚至都不知道它是一个城市,是一个县镇,或是一个村庄.但我们却一如既往地在履历表上写下它的名字.我有几次接近它.一次是在  相似文献   

19.
走进凤羽     
走进凤羽,就是走进一段最为淳朴的乡愁. 徜徉在凤羽古镇那些不知名的小巷里,突然就想起了戴望舒的那首成名作.虽然头顶的天空蓝得晃人的眼,黄灿灿的阳光也已经洒满了那些朝东的屋顶和院墙,可我还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了《雨巷》.我也说不清为什么就想起它,许是此时这些小巷特有的清新和幽静甚而带点寂寥的氛围与《雨巷》有些相似吧.  相似文献   

20.
也说女人     
好女人像一坛陈年老酒,越品越有滋味,而不是一朵罂粟花,美艳逼人,却夺人性命,谋人钱财;好女人像一缕春风,平淡怡人给人以抚慰,与她在一块,你总被她的平和、淡定吸引着,心旷神怡地去奋斗,拼搏,而不是成天听她怨天尤人,咒天咒地,哭自己命苦,别人嫁了有钱的老公享福了,自己却跟了窝囊废,与她在一块,你只会意志消沉,悟到原来美丽其外的她居然有这样不堪的内心,自己因为老婆的诅咒真的也就成了窝囊废,与这样的女人在一块,就像吃了麻醉剂,自己也变得麻木不仁,得过且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