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湖南省益阳市中考命题人刘萼华老师在一次大型讲座中这样说:翻开中考作文试题,我们发现,诸如“要写出真情实感”“表达你的真情实感”等句子近两年不断出现在各地中考作文的“要求”之  相似文献   

2.
“在稳定的基础上求发展,于继承的基础上求创新”是中考命题遵循的原则,分析2002年全国近60个中考作文试题,研读近20个省市中考命题者的手记及30多位中考教师阅卷手记,我们认为2003年中考作文将出现如下趋势:一、命题形式呈百花齐放之势1.话题作文风采依旧。新的“中学语文课程标准”关于写作的说明这样写着:“为学生的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减少对学生的写作束缚,鼓励学生自由表达和有创意的表达。提倡学生自主拟题”。尽管话题作文带来一定的宿构、克隆作文,赶时髦的教师将话题作文进一步向基础年级渗透,也给作文教学…  相似文献   

3.
在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中,追忆式文题最为常见。这类作文往往要求考生追述过去曾发生的事例和情形,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利于考生写出内心深处的情感,“突出真情实感”是这类作文的一大特点。纵观近两年的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追忆  相似文献   

4.
我们关注中考作文命题改革的新趋势、新探索,必须把握中考作文命题的行动纲领和行动准则——《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下面,我们不妨摘引出其中关于作文教学的一些重要论述: 1、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  相似文献   

5.
教育部中考改革《指导意见》指出:“写作不得设审题障碍,要淡化文体要求,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为落实这三点要求,2000年各地中考作文试题都大胆探索,出现了新的气象。  相似文献   

6.
从2002年的中考话题作文试题来看,一方面,命题者在继续发挥话题作文立意自定、文体自选、题目自拟等优势,为考生自主写作提供有利条件和广阔空间;另一方面,为使作文考查更符合选拔人才的要求,又多了许多理性的思考。反映在命题上,就是出现了一些新的趋势,从中可以窥见2003年中考作文命题的新动向。一是内容上更强调面向学生的生活和思想。联想和想象是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但只作用于考生想象世界的话题,容易使一些学生步入胡编乱造的误区,从而淡化作文中的自我色彩和真情实感的表达。像2001年出现得比较多的以“《西游记》”(福…  相似文献   

7.
研究近年中考作文题后,我们不难预测2003年中考作文的命题趋势是:命题形式———话题作文成为主流;命题内容———德育渗透成为主导;命题要求———“二松”“二严”成为主向。具体分析如下:一、2003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一)、命题形式———话题作文直线上升成为中考主流话题作文自1999年步入中考考坛后,以其注重能力检测、避免宿构、顺应素质教育培养和选拔人才的需要等优势迅速被推广开来。2002年从抽样的34道中考作文题来看,以话题作文形式命题的有:北京市海淀区、河北、山西、吉林、南京、浙江、安徽、武汉…  相似文献   

8.
这道作文命题是全命题的变式,呈“导语 标题 要求”的形式,是近两年全国各地中考中出现的作文命题新题型。  相似文献   

9.
“言为心声”,写作应该是作者内心情感的自然流露,中考作文命题更是主张考生写真人真事,抒真情实感。但是,中考作文命题评分标准中也有明确规定,作文要思想内容健康,甚至在这方面有“一票否决权”,凡是思想内容不健康的作文将会被评判为四类以下的等次,近年也偶见因思想内容问题而被评判为零分的作文。因此,在写作时,我们除了坚持“说真话、抒真情”的原则外,还应牢牢把握住“思想内容健康”这一底线。  相似文献   

10.
从 2 0 0 0年开始 ,中考作文进入了“话题作文”阶段。所谓“话题作文”,是指用一段提示语指明写作范围 ,启发学生思考 ,激活其想像力的一种作文命题形式。这种开放性作文与以往的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相比 ,其优点在于给了考生更广阔的写作空间和更大的发挥余地。考生可以根据材料所提供的内容 ,或联系实际 ,或发挥想像 ,说自己想说的话 ,写自己熟悉的事 ,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 ,发表自己的独特见解。话题作文体现了中考作文改革的方向 :“作文要减少审题障碍 ,淡化文体 ,鼓励学生写真情实感。”这样一种开放、宽松、灵活的命题形式 ,深受广…  相似文献   

11.
2002年中考作文题,各省市既保持了近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贯风格,同时又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我们了解这一命题趋势,对于预测2003年中考作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对2002年全国40多个省市中考作文题目的分析,不难看出,2003年中考作文命题将呈现五大特点:一、文体:将由单一的“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写作转向对多种文体写作能力的考查。与前几年相比,2002年中考作文容量明显增大,往年单一的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将被“大作文+小作文”的形式所取代,一般会由两三道作文题组成。湖南益阳市的中考作文由两道题目构成,第一道题要求同学们…  相似文献   

12.
新的《语文课程标准》、中考作文评分标准都特别强调中学生的作文要有创新意识。创新已成为中考作文出奇制胜的法宝。但在写作实践中,我们却发现了许多为求新求奇而弄巧成拙、走入误区的作文。为此,我们把作文创新方面容易出现的问题归纳为五点,以期引起同学们的注意。误区一:虚情假意几乎所有的中考作文都要求“要表达真情实感”,真情实感从何处来?新课标的写作目标中指出,真情实感来自“自己对自然、社会、人生的独特感受和真切体验。”但在作文实践中,许多学生为求新,不是写自己的感受和体验,而是“借用”曾令自己感动的间接材料,凭想像…  相似文献   

13.
前几年,话题作文作为一种开放、宽松、灵活的命题形式,备受各地中考命题者的推崇,大有一统天下之势。可是纵观2009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虽然话题作文依然风头强劲。可是半命题作文的出现频率也很高,例如:“有一种叫”(北京燕山)、“和在一起”(上海)、  相似文献   

14.
在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命题中,追忆式文题最为常见,这类作文往往要求考生追述过去曾发生的事例和情形,具有较强的现实性,利于考生写出内心深入的情感,“突出真情实感”是这类作文的一大特点。纵观近两年的全国各地中考作文,追忆式作文约占三分之一。典型题如:2000年上海市  相似文献   

15.
黄琼 《学语文》2005,(3):22-22
近年来,中考作文试题讲求全面对接中学生生活.强调表达真情实感,鼓励学生表露自己的真实情怀.真正做到“说真话、实话、心里话,不说假话、空话、套话”(《语文课程标准》)。这样,才能实现“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的目标。因此,在内容选择上.下述四个方面基本上涵盖了2004年中考所出现的所有话题,预计也将是今后话题作文取材的范围。  相似文献   

16.
问题综述 中考作文命题降低“门槛”是发展趋势,但这决不意味着可以无视“门槛”。近两年“开放中的限制,限制在开放中”的命题日见其多,因审题偏差而出现失误的作文也随之增加。这方面常见的失误有:  相似文献   

17.
2000年以来,全国各省市中考作文命题形式发生了极大的改变,话题作文明显增多,逐渐成为中考作文的主流;在内容和形式上逐渐放宽要求,如2001年贵州省黔东南地区、江西省、安徽省等地分别以“刻在心中的遗憾”“尊重”、“最需要”作为话题,学生写作时思维活跃,联想自然,容易写出真情实感, 真正让学生做到“以我手写我口,以我口说我心。”  相似文献   

18.
纵观2002年中考作文试题,在占据绝对地位的话题作文试题中,至少出现了三种命题方式:直陈话题式、“供料+话题”式、“供料+自寻话题”式。其中第三种方式,是中考命题改革的最新成果。由于它继承了传统的材料作文,具有限制性的特点,又保留了话题作文开放性的优点,能体现中考选拔人才的本质要求,因而这种方式一下子得到了很多命题人的青睐,其供材料选择也丰富多彩。以2002年中考作文题为例,有出示小故事的,如青海省、云南昆明市;有出示名人名言的,如吉林省和黑龙江省;有出示哲理语段的,如江苏南京市;有出示图片、要求以图片景…  相似文献   

19.
不管是“语文课程标准”中的写作“目标与内容”,还是中考作文评分,都将“真情实感”列为重要条目.高度的重视恰恰说明学生作文中“真情实感”的缺乏.《初中生·作文》强调“真情表达,轻松作文”,可谓是牵住了牛鼻子. 写真情实感为什么这么难?原因当然不在学生那里.我们从最受关注的中考作文题说起.  相似文献   

20.
2002年中考作文题,各省市既保持了近年中考作文命题的一贯风格,同时又进行了较大的改革。通过对2002年全国四十多个省市中考作文题目的分析,不难看出,2003年中考作文命题将呈现五大特点:一、文体:将由单一的“文体不限”的话题作文写作转向对多种文体写作能力的考查。与前几年相比,2002年中考作文容量明显增大,往年单一的命题作文、话题作文被“大作文+小作文”的形式所取代,一般会由两三道作文题组成。湖南益阳市的中考作文由两道题目构成,第一道题要求同学们“阅读一段文字,然后谈谈对这段文字的感受,不超过300字”。这一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