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TOPIC)中教师策略性知识的发展与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TOPIC)中的15名新手教师、15名成熟教师及15名骨干教师,共45名三种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教师策略性知识的发展与变化为研究问题,运用内容分析法、视频案例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方法,对间隔半年按照项目初期、中期和后期三阶段的两次采样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不同教师群体的教学策略性知识水平发展与变化的趋势,及不同教师群体的教学策略性知识水平的整体分布特征.研究发现:教师在线实践社区(TOPIC)改变了教师的专业学习模式,对教师的策略性知识发展具有持续促进作用,对不同教师群体的策略性知识均具有正向影响.  相似文献   

2.
王陆 《电化教育研究》2012,(5):98-102,109
文章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40名新手教师、40名成熟教师及40名骨干教师共120名三种教师群体为研究对象,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教师教学反思水平的发展与变化为研究问题,运用内容分析法、视频案例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方法,按照初期、中期和后期三阶段针对一学年中的数据进行了综合分析,得出了不同教师群体的教学反思水平的发展与变化趋势。研究发现:教师在线实践社区对三种教师群体的教学反思水平都具有持续的促进作用,对新手教师的教学反思水平提升效果显著,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的确能够支持教师的专业学习与专业发展。  相似文献   

3.
张敏霞  王陆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2):106-111,128
实践性知识是优秀教师专业成熟的重要标准之一.文章针对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8个地区596名中小学教师的实践性知识,采用内容分析法、差异性分析法、主成分分析法等进行基于大数据的知识发现,研究了不同教师群体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发展特征及变化规律.研究发现,基于经验学习圈的靠谱COP研修活动能够显著促进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增长,特别是对教龄10年以上的成熟教师的作用最大;新手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发展呈现出知识建构特征,胜任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发展呈现出知识改进特征,成熟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发展呈现出知识再造特征.基于不同教师群体实践性知识的发展特征,提出了设计教师专业发展项目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学习的理想学习环境,教师在线实践社区已成为实现教师实践性知识管理和创造的一条途径。文章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150名中小学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教师实践性知识的有效转化和共享为研究问题,从2008年底至今,通过历时三年的教师在线实践性知识发展的实践研究,提出了一种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中的知识共享系统的框架结构,并建立了与知识共享系统相适应的知识共享策略体系。知识共享系统框架包含教师知识共享处理和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两个子系统。知识共享策略涉及实践活动策略、教师群体的组织策略、助学支持服务策略、资源建设策略和技术策略。  相似文献   

5.
教师专业发展是我国教育信息化工作的重要任务.在线教师培训因其方便、灵活等特点,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然而,教师培训也存在知识碎片化、知识结构混乱及缺乏有效交互等问题.为解决上述问题,研究提出群体知识图谱建构的策略并设计开发相关工具.采用准实验研究法,将179位一线小学教师按照不同的培训策略分为4组开展教师在线培训活动,并通过学习分析探讨群体知识图谱建构对教师知识能力水平与交互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群体知识图谱建构可显著提高参训教师的知识能力水平和知识建构交互层次;(2)群体知识图谱建构提供讨论的知识聚焦点,能够有效引导、管理和组织在线协作学习;(3)群体知识图谱建构有利于学习者达成一致,减少低质量冲突;(4)群体知识图谱建构提升了交互的数量与质量,形成"分享—冲突—信息深度挖掘—协商与认同—知识应用"的学习过程.  相似文献   

6.
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前世界范围内对教师专业学习的研究仅仅处于起步阶段,但在最近大约20年的时间里,已经取得了巨大的进展,并且已有证据显示教师的专业学习与专业化发展有助于提高教学实践和学生的学习.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作为一种教师专业学习的理想学习环境,已经日益蓬勃发展,并引起众多研究者的高度关注.本文运用文献法,系统回顾了国内外大量有关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研究文献,从实践社区的定义与内涵、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特点及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理论与技术等方面,系统介绍了近年来具有代表性的教师在线实践社区的理论与实践.本文所得出的结论为:教师在线实践社区是一种对教师的专业发展可以起到直接促进作用的特定类型的学习社区,是一种聚焦教师知识的新的知识管理与知识创生途径.  相似文献   

7.
教师虚拟学习社区中的知识建构实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教育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教师虚拟学习社区逐渐发展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知识建构的水平是衡量学习社区学习质量的关键指标之一。知识建构包括个体知识建构和协作知识建构两个方面,协作知识建构过程可分为观点表达、观点联结、观点建构三个阶段。本文以K12教育论坛为例对帖子数量和内容进行实证分析,发现教师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建构过程中存在教师参与交互频度不均衡、社区持续吸引危机、社区知识建构层次低、冲突辩护氛围不浓厚等问题,研究结论对于进一步提高教师虚拟学习社区中知识建构成效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以协同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师混合式研训模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师教育研究》2017,(3):31-38
在借鉴协同知识建构相关研究,并结合教师实践性知识发展特点的基础上,本研究构建了以面向过程、任务驱动为导向的,以协同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师混合式研训模型。相关模型包括以个体知识建构为主的准备、以群体知识建构为主的面对面研训、以及以实践反思为主的双重建构三大阶段。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在具体的实践中探索出包括计划与准备、面对面研训、远程在线研训和面对面分享等四个阶段的应用过程,并提出了一系列基于该模型的实践应用策略与方法。  相似文献   

9.
教师的远程专业学习与普通的远程学习相比具有更高的难度与挑战,因而,远程教师培训面临着必要的改变与创新发展以适应教师这一高度专业化群体的学习需要,提高教师网络研修的质量与效率。本文作者结合所主持的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课题"教师网络教育活动设计理论与实践",在实践与反思中提出了面向教师远程学习的基于凝聚子群的教师远程合作学习圈方法,并运用活动理论剖析了该种方法的主体、规则、工具、劳动分工及客体等不同成分。作者在教师实践社区COP中通过运用基于凝聚子群的教师远程合作学习圈的方法加强了教师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联结,并且帮助COP中的教师实现了学习与工作、学习与沟通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以虚拟学习社区"学习村庄"中的在线讨论为个案,运用内容分析法,关注知识建构水平的变化和讨论话题对知识建构水平的影响。通过对在线讨论的历史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和分析,得到两方面的结论。  相似文献   

11.
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位置分析与助学者群体的发现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虚拟学习社区中的助学者对在线学习的绩效有很重要的影响作用.本文的研究聚焦在,以首师大虚拟学习社区的一门在线课程WBE07_Community数据集合为个案事例,通过网络位置分析的方法探索寻找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中的助学者群体.研究结果发现:(1)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中的部分学习者的网络角色具有双重性,他们既是社会网络中的学习者,同时也具有一定的教师的角色,他们与任课教师在较高水平上具有结构对等性;(2)一些学习者在较高水平上与教师具有规则对等性,即他们在虚拟学习社区的社会网络中拥有与任课教师相似的关系,意味着在虚拟学习社区中确实存在助学者群体,且该群体是由一些学习者所组成的;(3)有两名学习者不仅与任何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结构对等性,也同时与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规则对等性,即他们能在不改变网络关系结构的条件下替换教师,且在虚拟学习社区的在线课程所形成的社会网络中与教师具有相似的关系,是WBE07_Community课程中的核心助学者,他们对在线学习起到了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为解决新时代下各种复杂问题,当代大学生应该具备知识建构能力,特别是学生能够通过在线协作平台不断进行提问、解释,从而共同解决问题并进行知识创造。由于学习过程数据可从在线学习平台获得,使得分析大学生知识建构的动态发展及序列模式成为可能。上海某高校教育技术专业的27名三年级学生参与了课程学习,并利用在线论坛进行了一学期的协作交互,共发帖787条。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所有帖子进行编码,利用滞后序列分析得到该课程三个协作阶段的编码行为序列。研究发现,随着协作的深入知识建构的层次逐渐提升,在不同协作阶段会出现不同的序列模式。分析在线学习行为及序列模式有助于教师更好地诊断影响学习结果的潜在问题,从而调整教学策略以促进其知识构建过程。  相似文献   

13.
知识建构社区作为便利化的在线学习场域,极大地拓展了师生情绪交互的渠道,但是,教师共情预测能力一直令人堪忧。构建知识建构社区共情模型与评价方法有助于帮助教师及时监测师生、生生共情活动,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在线学习体验。在深度分析共情模型流变与情绪交互机制基础上,融合“感知-情感-认知”构建了知识建构社区共情模型,设计感知度、认知量和情感值的计算方法,基于决策融合机制实现师生共情强度评价方法。利用应用案例验证了模型与方法的合理性,研究发现:生生共情存在潜在类别群体,师生共情变化总体共振、局部偏振,共情具有延续性与沉淀性等特点。  相似文献   

14.
现有在线协作学习效果影响因素的研究,较少探讨任务难度与知识建构之间的关系。为探究两者间的内在联系并拓宽现有研究,文章采用内容分析法,从横向维度的整体、个人、知识建构各阶段及纵向维度的协作不同时期出发。研究发现:在线协作学习中,学习任务对应知识建构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较困难任务>容易任务>很容易任务>很困难任务;并为教师在线教学提出建议,为在线协作学习质量的提升、深度学习的有效实施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5.
《现代教育技术》2015,(5):72-77
"东城区教师在线实践社区COP项目"第一批共有8所项目学校。该研究对这些学校的98名研修教师一个学期的研修数据进行分析,运用内容分析法、课堂观察法、统计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实践性知识的六个维度进行对比,探寻变化规律和原因。通过研究发现,教师在线实践社区对于区域教师整体实践性知识的提升具有促进作用,其中胜任教师的提升效果最为显著。由此,教师在线实践社区也为探索区域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了新思路和新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教师实践性知识研究正在日益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突破口。文章以参加远程校本研修项目的广西壮族自治区的494名初中教师为研究对象,以教师实践性知识的分布与发展变化为研究问题,运用内容分析法和统计分析法,按照项目初期、中期和后期等三个阶段,分别收集并分析了四类教师群体的六种实践性知识,得出了教师实践性知识的静态分布特征和动态发展特征:教师的策略知识最丰富,反思知识和自我知识增长最迅速,教育信念增长最缓慢;不同教师群体的实践性知识水平有一定差异,其中新手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增长较为缓慢。  相似文献   

17.
王帆  张迪  刘慧  缪晶晶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9):62-68,83
在线学习体验备受在线教育的广泛关注,多数研究聚焦于在线学习体验的影响因素上,缺乏对其发生、发展问题的深入探索.研究在长达七年的"泰州师说"大规模教师网络课程中,发现养成在线学习体验的"螺旋式"周期规律,每个周期由合作、对话、知识、反思四阶段构成,形成体验核心圈,在目标与评估牵引下呈"螺旋式"上升.利用社会网络分析、话语类型分析、认知网络分析方法挖掘七年的数据,以阐释在线学习体验周期发生、发展过程.分析发现群体网络密度逐年增强,主动合作形式呈多元化态势;对话类型由谈话型走向指导型;知识应用类型与认知结构分布趋向均衡化;自我反思逐渐凸显,促进深入思考与意义建构.最后,总结提出"螺旋式"周期的应用价值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
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位置与知识建构的关系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了研究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位置与知识建构的关系,作者使用了社会网络分析方法、统计分析方法和内容分析方法等多种研究方法,对首师大虚拟学习社区中的两门在线课程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出以下结论:(1)两门网络课程的社会网络都为典型的核心-边缘结构,其核心位置、半边缘位置及边缘位置都具有一定数量的行动者;(2)两门在线课程的社会网络都存在结构洞,且均有一定数量的行动者掌握了结构洞位置,成为社会网络中的潜在的意见领袖;(3)处于不同核心-边缘位置上的行动者,其知识建构特点具有显著差异;行动者的核心度对信息分享层知识建构有很强的正相关影响,对意义协商层的知识建构也有较强的正相关影响;(4)占据较多结构洞位置的意见领袖与非意见领袖之间的知识建构存在显著差异;且担任意见领袖的行动者比其他行动者具有更多的意义协商知识建构行为;(5)占据中心位置的行动者和占据结构洞位置的行动者,其知识建构的特点不同,但他们都在虚拟学习社区社会网络中扮演了重要角色,对知识建构的水平有重要的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19.
教师的在线学习行为特征分析是实施精准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基础。通过对Y市3195名教师的在线学习行为的实证研究发现:教师在线专业发展行为在性别群体间差异性较小,而在年龄、学段和所在学校信息化水平群体间差异性较大。因此,需重视教师在线专业发展过程中表现出的群体差异特征,从在线学习准备、学伴机制和学习支持服务方面采取有效对策,促进教师在线专业发展的精准组织与实施。  相似文献   

20.
《现代教育技术》2019,(4):47-53
群体知识建构强调群体成员间相互协作、共同建构知识。群体交互的质量直接影响知识建构的层次。文章基于以协同知识建构为核心的教师混合式研训模型,从面对面研训阶段切入,利用社会网络分析和内容分析的方法,探讨教师的组内交互特征、群体知识建构层次和相关影响因素。研究发现,个体知识建构与群体知识建构的结合、群体目标、适当的认知冲突等可促进教师的群体知识建构,而中心人物对群体知识建构的影响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