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蕾 《新闻实践》2013,(2):58-59
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波动每每引起人们的关注。我国从2010年起开始实施新的成品油定价机制,这种新的定价机制给出了一个油价调整的基本方案,即“当国际油价连续22个工作日的变化率超过4%,可以调整油价。我国目前跟踪的国际油价为布伦特、迪拜、辛塔三地的原油价格。”也正是这一新机制的实行,赋予了国内成品油价格报道更多的空间。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让不同的受众寻找到自己的兴趣点,油价新闻报道该如何创新、突破?值得关注。一、新闻导语要引人入胜  相似文献   

2.
新闻传播学里经常提到、也是很重要的一条,就是新闻的接近性。就是说,新闻事件的发生离受众越近,越能引起受众的重视。对中国百姓来讲,世界的一般不如国内的重要,外省市的就不如本省市的重要,而身边的则会引起他强烈的关注和浓厚的兴趣。我们知道,老百姓除对国家政局、经济发展、市场走向关心外,最让他关注的莫过于和自己生活息息相关的身边“琐事”了。  相似文献   

3.
金融危机下经济新闻的报道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柳毓 《记者摇篮》2009,(5):54-54
缘自美国次贷危机的金融危机,影响席卷全球。这次金融危机对国际、国内经济的影响为近年来少见,每个人对此都有切身的感受。一般而言,经济新闻在都市报中的地位都比较靠后,社会新闻、文体新闻、时政新闻等在都市报中更受重视。但是在金融危机背景下,重大经济事件不断发生,而且很多事件与百姓的日常生活紧密相关,读者对经济新闻的关注度迅速攀升,这使得都市报也开始重视经济新闻,采取一些新闻的报道策略。  相似文献   

4.
韩强 《当代传播》2000,(1):37-41
二、乌鲁木齐地区各民族受众的兴趣 (一)不同民族对各类新闻报道的偏好与选择 为了了解受众的兴趣,我们在有关新闻内容的题目内,列出了17类新闻,调查统计显示,在不分民族的综合排序上,喜欢和最喜欢“国内时事政治新闻”的占受众总数的84%,排在第一位;“国际新闻”为80.1%,排在第二位;“反映群众呼声的报道”为77.1%,排在第三位;其后依次为“社会新闻”(72.5%),“区内时事政……  相似文献   

5.
从2005年起,全球粮食价格开始飙升,其中仅去年一年,粮价涨幅就高达近50%。受国际市场价格传导作用的影响,粮价问题在国内显现,农业新闻的受众关注度也骤然提升。作为我国商品粮产量最大的省份,今年上半年黑龙江接连出现部分地区农民卖粮难、产区大豆供不应求、农用生产资料价格快速上涨、大豆油和大米  相似文献   

6.
国际新闻在国家形象的塑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是国外受众了解中国的窗口。国际新闻的错位特征,即事实、媒体、受众不在同一传播平台,使国家形象的塑造出现了国内与国外断层的现象。一方面,受众、媒体(国外媒体)远离事实,导致国外媒体对有关中国的报道不一定客观真实,导致"他塑"不稳定性;另一方面,事实、媒体(国内媒体)远离受众,国内媒体对国外受众的调查不够,国外受众对国内媒体的信任不够,导致"自塑"的不给力。这就要求我们在利用国际新闻传播塑造国家形象时,要充分认识到国际新闻的错位特征,力争通过国内媒体的报道影响国外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减少国家形象传播过程中的不稳定性和障碍。  相似文献   

7.
一、研究缘起都市报是人们获取信息的重要媒体之一。都市报的国际新闻报道相对而言起步较晚,且受报纸定位及受众阅读兴趣所限,使得都市报的国际新闻发展不温不火。然而,随着信息渠道的畅通和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人们获取国际新闻的渴望越来越强烈,受众需要通过了解国际新闻来满足自己的需求。  相似文献   

8.
经济新闻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但经济新闻若做得过硬,会就远离受众。去年以来,嘉兴市广电集团新闻频道推出“穿越转型之痛”和“经营之道”、“腾退的智慧”等主题性系列经济报道,力求从百姓角度,用讲故事的手法,软化经济新闻,实现经济新闻社会化。其中以展示企业先进经营理念、揭示企业转型之策为主题的“经营之道”专栏,累计播发新闻50多篇,因主题鲜明、语言平实,小切口大道理,得到受众尤其是企业界朋友的好评。 一、深化主题,提升经济新闻的鲜明度 从百姓视角确立经济新闻主题,就是要以一种平民意识、眼光和态度来选择新闻主题,通过对复杂经济问题的简单化、通俗化、平民化处理,使经济报道既能以深刻的内涵、更能以生动活泼的形式为受众所接受。这要求记者不仅具有丰富而深厚的专业知识,洞察分析微观经济的能力,而且能从大量的经济活动中挖掘出最具价值的经济信息,提炼出符合百姓审美情趣的新闻主题。  相似文献   

9.
冯烙 《新闻实践》2012,(3):66-67
地方晚报是以地方市民为主要读者对象的综合性城市报纸。经济新闻是地方晚报始终关注的重点板块,是地方晚报的传统产品。地方晚报的受众定位、市民属性、市场策略等因素决定了其经济新闻应该力求平民化,在经济新闻报道时,要心中有百姓,多一些百姓情怀;眼中有百姓,多一些百姓选题;文中有百姓,多一些百姓表述,使地方晚报的经济新闻更好地为平民百姓服务,实现地方晚报经济新闻的大众化传播,取得理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0.
张郁 《当代传播》2002,(6):94-95
从公众视角写新闻,就是用百姓的、平视、平等的心态选择公众关注的角度切入新闻,选择与受众关联度大的新闻事实,紧紧围绕公众的需求写新闻。 在当今世界多极化、经济一体化、信息网络化、文化多元化的时代背景下,受众对信息的消费方式和对舆论的认知方式都发生了悄然变化,党报等主流媒体强化公众意识,调整新闻视角,拉近新闻与受众的心理距离,学会用公众视角表现新闻,是努力提高亲和力和新闻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善于从生活出发表现公众视角 新闻既以大众社会生活为素材,它就要求新闻报道要善于从百姓日常的社会生活角度破题,采编人员的观念思维,要从过去工作的、行业的、专业  相似文献   

11.
王旭 《记者摇篮》2012,(12):58-59
社会新闻,亦即是从内容上对新闻进行分类的一种方式。因其以社会问题、社会事件和社会生活等为报道对象,报道视角具有独特性,由于社会新闻坚持百姓视点,关注百姓生活,为百姓排忧解难,而深受广大观众的青睐和喜爱,受众群体不断扩大,公信力和号召力也不断得到加强。近年来,由于媒体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为了赢得更多的受众,提高收视率,扩大市场份额,一些社会  相似文献   

12.
据资料表明,随着时代的发展,受众对经济新闻的兴趣正日渐浓厚。上世纪80年代初,喜爱经济新闻的受众只有10%左右;到80年代中后期上升到30%;进入90年代,受众对经济新闻普遍关注,读者对经济新闻很感兴趣和感兴趣的比例达~U60%以上;2000年后,这个比例更是高达68.5%。经济新闻在受众心中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相似文献   

13.
当前,经济新闻日益增多,受众口味不断变化,品位不断提高,促使媒体在新闻报道中日益注重人文关怀,不断更新经济报道的理念和方法。以受众为本位的经济报道理念新闻传播中涉及到的人可以概括地分为传播者、受众、被传播者和其他人,经济新闻传播亦如此。在经济报道中,传播者提供经济新闻,受众接受经济新  相似文献   

14.
接受新闻传播对绝大多数受众来说,不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而是一种自主的行为,有很大的选择性。如果受众对传播毫无兴趣,就可能不注意它,即使注意也不会持久。因此,符合受众的兴趣,对于新闻传播来说,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受众的无意注意虽然主要是由新闻信息的特征所引起的,但也和受众自身的状态,如需要、情感、兴趣、过去的经验等有着密切的关系。在相同的外界刺激的影响下,由于受众自身的状态不同,无意注意的情况也就不同。因此,新闻传播引起受众的注意不仅取决于新闻信息的特征,而且也取决于传播内容和受众的关系。近年来,我国许多新…  相似文献   

15.
兴趣是维系观众与新闻节目的纽带。从传播学角度讲,在整个传播过程中,传播者与受传者的关系是双向的,传播者不可能将内容强加于人,而受众也不可能一味接受。他们会依据自己的兴趣,主动地对新闻内容进行筛选和取舍。如果某一新闻引不起受众的兴趣,那么它就发挥不出新闻价值,达不到理想的传播效果。而新闻媒介要发挥新闻应有的新闻价值和舆论导向作用,就必须不断创新,不断激发观众兴趣。作为电视新闻工作者,笔者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对电视新闻节目进行创新,以激发观众兴趣,促进新闻创新工作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6.
如何吸引受众的兴趣,是各家媒体竞争的主要战场,现场感、视觉化一度被受众视为报道是否成功的标准。在这种情况下,新闻报道的载体不断细化,故事化新闻应运而生。从最早的特写、长篇通讯,到现在的社会新闻、经济新闻,体育新闻等,故事化写法无孔不入。  相似文献   

17.
对于当前我国的广播电台民生新闻制作来说,采访是其基本环节以及基础性工作,提升民生新闻的采访质量,掌握一定的采访技巧,使得民生广播新闻能够更加贴近暴百姓,才能引起受众更大的兴趣。  相似文献   

18.
城市电视台经济频道作为关注国内国际经济发展动态、关乎百姓投资理财服务的重要媒体,其专业化品牌建设至关重要.频道的传播者与电视观众是节目传输过程中的两个重要组成要素,系统研究他们各自的作用,有助于找准频道定位,制作并播出与受众需求相一致的节目内容,从而满足受众的多样化需求,树立频道品牌.  相似文献   

19.
本文就如何提高经济新闻质量,写出让受众喜闻乐见的经济新闻,并结合自己的获奖作品谈了对经济新闻报道方面的体会。一是挖掘经济人物,做实人物报道,增强经济新闻感染力;二是抓住经济生活中的新变化,洞察经济发展新趋势,增强经济新闻影响力;三是聚焦经济生活焦点,拉近与百姓间距离,增强经济新闻亲和力。  相似文献   

20.
刘良龙 《新闻知识》2007,(11):21-22
深圳商报定位为"以经济报道为主,以经济、文化为两大特色的综合性日报"。深圳报业集团社长黄扬略在深圳商报如何加强和突出经济报道的谈话中,多次提到经济报道要有国际视野、全国视野、百姓视野和经济学视野。这"四个视野"中的国际视野、全国视野是指要向读者提供深圳视角的国际和国内经济新闻以及国际和全国视角的深圳经济新闻,特别是对国内外比较重要的经济新闻要做大做深。深圳商报最近推出的"夏季达沃斯论坛"连续报道,便是做大做深国内经济要闻的一个例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